導航:首頁 > 骨折 > 骨折夾板的使用方法

骨折夾板的使用方法

發布時間:2020-04-24 08:02:46

1、夾板固定法的操作步驟

①選用大小合適的夾板和壓墊。②局部塗敷油膏,以活血化瘀、清熱解毒抄、消腫止痛、疏通經絡,塗敷范圍可大一些,表面應平整。③將綳帶鬆鬆地纏繞4~5圈後,再在適當的部位放置壓墊,並以膠布固襲定。④安放夾板,用4道扎帶捆縛,先捆縛中間兩道,再捆縛遠側和近側的,捆縛時兩手平均用力纏繞兩周後打結。扎帶的松緊以能在夾板面上上下移動1厘米為准。
另一種固定方法是放好壓墊後,先放對骨折固定起主要作用的兩zd塊相對的夾板,用綳帶在其中間纏扎幾周,再放其他夾板,並用綳帶在夾板外包裹,以維持各夾板的位置,最後撕開綳帶打結,或另用4道扎帶捆縛。

2、我骨折了醫生給我夾了板,我想問哈骨折上夾板不上什麼葯?

我就是骨科醫生,骨折百治療有三大原則,固定,復位,功能鍛煉。
你的夾板就度是最常用 最簡便的固定方法。固定後,可以避免骨折再加重,更重要的是減少骨折端刺破血專管神經的機會,固定後,再拍片根據情況決屬定是打石膏,還是手術切開內固定
明白了嗎?

3、骨折上夾板好嗎?

骨折移位並重疊的話,上夾板是不行的,斷骨對位不好影響骨痂生長,最好手法或手術復位,斷骨正位固定只是治療的初步,固定後如何讓斷處更快更好的生長大量骨痂這才是治療的關健。你的問題首先復位固定,然後再用中葯快速接骨,一般40天左右可基本康復,固定後不治療僅靠靜養時間就相對長,有些二三個月甚至更長時間才能長好。

4、醫生綁夾板技巧

操作步驟 1.外敷葯:骨折用手法復位後,在骨折部敷好消腫膏。敷葯范圍要大一些,尤其在關節附近的骨折,應包括關節遠端部分肢體在內,而後用綳帶鬆鬆地纏繞2—3. 2.放置壓力墊:將選好的壓力墊,准確地放在肢體的適當部位,用膠布固定;放夾板:按各個骨折的具體要求,依次放好夾板,由助手托住加以固定。 3.捆綁布帶:共捆四道。先捆中間兩道,後捆近、遠兩端。各捆兩周,打活結固定。捆綁時兩手用力要均勻。 使用方法 一、肱骨幹短斜形骨折,伴有成角移位,復位後用小夾板和壓力墊糾正、固定。 二、尺、橈骨骨折復 位後,可將分骨壓力墊放在骨折部位的掌、背兩側骨間筋膜處,使骨間筋膜張開並保持緊張,防止骨折端出現靠攏移位。小夾板固定後,前臂放於旋前旋後中間位。 三、橈骨遠端骨折,遠側骨折端向橈側和背側移位。復位後,用壓力墊和小夾板維持骨折復位後的對位。 小夾板固定後,前臂放於旋前旋後中間位。 四、脛、腓骨骨折移位整復後,用壓力墊和小夾板固定,維持骨折復位後的對位。 五、踝關節外翻性扭傷引起雙踝骨折伴有移位時,經過壓力墊和小夾板固定,可以矯正移位,並維持骨折端的對位。

5、骨折的人打夾板越緊越好嗎

夾板固定需要注意的事項:
抬高患肢消腫
早期自主活動骨折部位遠、近端肢體,或收縮肌肉
注意肢體遠端循環和有無神經刺激現象
防止壓迫性潰瘍(骨突部位放置壓墊應隔離棉花或懸空)
調整松緊
定期X線檢查
功能鍛煉循序漸進,能忍受為度。

6、骨折上了夾板,在此期間要注意些什麼的

(

7、骨折的手上了夾板每天應該怎麼注意?

抬高患肢消腫
早期自主活動骨折部位遠、近端肢體,或收縮肌肉
注意肢體遠端循環和有無神經刺激現象
防止壓迫性潰瘍(骨突部位放置壓墊應隔離棉花或懸空)
調整松緊
定期X線檢查
功能鍛煉循序漸進,能忍受為度。

8、骨折夾板固定時有哪些注意事項

高分子夾板在固定後,需要注意以下事項:
(1) 抬高患肢,以利腫脹消退。
(2)密切觀察傷肢血運情況,特別固定後3~4天內更應注意觀察肢端皮膚顏色、溫度、感覺及腫脹程度的變化。發現有血運障礙情況,宜緊急妥善處理,以免發生缺血壞死。
(3)注意詢問骨骼突出處有無灼痛感,防止壓迫性潰瘍的發生。
(4)一般傷後4天內,腫脹達到高峰,應注意適當放鬆纏繞的綳帶。以後開始消腫,應及時調整纏繞綳帶的松緊度。保持25px的正常移動度。
(5)定期進行X線檢查。特別是固定2周內要經常檢查,如有移位及時處理。
(6)指導患者進行合理的功能鍛煉,並將固定後的注意事項及練功方法向患者及家屬交待清楚,取得患者的合作。

與骨折夾板的使用方法相關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