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請問醫學界人士:前顱底骨折腦積液鼻漏手術後嗅覺失靈,有沒有辦法解決?
請做個詳細的CT(最好是MR)檢查,確診病因,看看是否嗅神經損傷。
2、交通事故造成顱底骨折並開顱手術屬於重傷嗎
不一定。要看是否導致相關功能障礙,如聽神經、視神經、面神經等腦神經的損傷,以及長期不愈的腦脊液漏,等等。如果顱底骨折沒有其他的伴發損傷,就不屬於重傷。
同時,不應該僅僅關注顱底骨折,還應當關注腦組織是否損傷,是否有相關功能的障礙,受傷時是否昏迷30分鍾以上,是否有硬膜外、蛛網膜下、腦內等各種血腫,外傷性癲癇,等等,如果有的話,都屬於重傷,而不應該只是盯著「顱底骨折」不放。顱底骨折聽起來是嚴重的損傷,但是骨折本身並不是最大的問題,由於暴力導致的顱腦損傷功能障礙才是判斷是否屬於重傷的主要依據。
3、頭顱CT顯示左側額顳頂急性硬膜下血腫,腦挫裂傷,蛛網膜下腔出血,顱底骨折,左顳骨骨折有沒辦法手術
看了你的描述,情況挺嚴重的,手術得要有手術執徵才行,從你的描述來看,你父親現在處於一個危險期,現在貿然手術可能情況會更糟,等你父親度過危險期,情況稍微穩定,有手術指征後,醫生會安排手術的。朋友,不用太急哈,我理解你心情,在醫院里,有醫生在,他們比我們網上的更清楚他的病史,掌握著很多關鍵的檢查結果,他們比我們級你更清楚該干什麼。祝你父親早日度過危險期,早日康復。
4、顱底骨折開顱術多久可痊癒
目前的症狀,還是看具體手術的效果,比較穩定的,基本臨床恢復比較快的
5、最近的CT診斷是腦實體未見異常,顱底骨折,有少許血液從耳部外流!沒有開顱手術必要!昏迷十天的原因可能
你就是那個腦干損傷那個?昏迷多半是腦干損傷引起。一般腦干損傷,受傷當時立即出現昏迷,昏迷程度較深較,持續時間長。其昏迷原因與腦干網狀結構受損,上行激活系統功能障礙有關。如果滿意請選擇為最佳,這樣我們好為更多人服務。
6、因車禍造成顱底骨折,壓迫到視神經當時直接反應沒有了只有間接反應,造成了視神經損傷做了開顱手術,現在
視神經損傷是外力通過顱骨傳遞至視神經管,引起視神經管變形或骨折,造成視神經損傷而引起的視力、視野障礙。
意見建議:治療視神經損傷,減輕視神經的壓迫,預防和治療傷後血管收縮、痙攣,促進血液循環和視神經傳導功能的恢復。必要時可考慮手術治療。
7、顱底骨折 腦脊液鼻漏 怎樣治療?
因顱底骨折而引起的急性腦脊液鼻漏或耳漏絕大多數可以通過非手術治療而愈僅有少數持續3~4周以上不愈者始考慮手術治療。
一. 非手術治療:一般均採用頭高30°卧向患側使腦組織沉落在漏孔處以利貼附癒合同時應清潔鼻腔或耳道避免擤鼻咳嗽及用力屏氣保持大便通暢限制液體入量適當投給減少腦脊液分泌的葯物如醋氮醯胺(Acetazolamide,Diamox)或採用甘露醇利尿脫水必要時亦可行腰穿孔流腦脊液以減少或停止漏液裨使漏孔得以癒合大約有85%以上的腦脊液鼻漏和耳漏病人經過1~2周的姑息治療而獲愈。
二. 手術治療:需行手術治療的外傷性腦脊液漏僅佔2.4%只有在漏孔經久不愈或自愈後多次復發時才需行腦脊液漏修補術。
1.腦脊液鼻漏修補術:術前必須認真作好漏孔的定位方法已如上述確定漏口位置之後可行患側或雙側額部骨瓣開顱首先應通過硬腦膜外探查按術前疑及的部位將硬膜自額竇後壁眶頂蝶嵴或篩板區小心分離凡漏孔所在處常可見硬腦膜增厚並陷入骨折縫中應盡量靠近顱骨分離剔下漏孔勿使漏口擴大顱骨破孔處的軟組織電灼後推入骨縫內如為竇壁則推入竇腔再用骨蠟或醫用凝膠封閉顱骨裂口然後密切縫合或修補硬腦膜上的破孔通常多用顳肌筋膜骨膜或帽狀腱膜作為修補片縫合務求嚴密完善若漏口較大或經硬腦膜外有困難時好可瓣狀切開硬腦膜抬起額葉底部經硬腦膜下直接查尋前窩底部的漏口通常漏孔多位於篩板區額竇後壁鞍內或鞍旁偶爾也可能發生在過度氣化的蝶骨大翼部有漏孔的地方蛛網膜與腦組織往往突向患處局部有粘連及膠質增生有時還可見到炎性肉芽組織甚至有膿腫形成在良好隔離的情況下先將粘附在漏孔處的腦組織分離抬起再將漏口部炎性組織刮凈電凝止血漏孔不大的可以用肌肉片蘸醫用膠填堵其上再用手術區可利用的硬腦膜腦鐮骨膜顳肌筋膜或帽狀腱膜平鋪在漏口上然後嚴密縫合或用醫用膠貼牢壓緊若顱底骨缺損較大則常須經硬膜內外探查根據發現決定修補硬腦膜破口及顱骨缺損的手術方法一般多採用組織片鋪蓋粘合硬腦膜內面破口再以較大的帶蒂顳肌及盤膜瓣於硬腦膜外面修補以提高成功率然後將醫用凝膠與骨屑或肌肉碎塊混合填堵骨缺損處若顱骨缺損與鼻副竇相通則應先刮除竇內粘膜再用肌肉塊堵塞竇腔然後粘堵骨孔嚴密縫合傷口各層不放引流術後應降低顱內壓並強力抗菌治療常用的醫用膠有氰基丙烯酸異丁酯(Isobuty1-2-Cyanoacry-lateIBC)氰基丙烯酸甲酯氰基丙烯酸烷(Alkyl-2-Cyanoacrylate,Biobond,Aron-Alpha)等。
2.腦脊液耳漏修補術:術前必須查明耳漏的具體部位由顱中窩骨折累及鼓室蓋使腦脊液直接進入中耳腔經破裂耳鼓膜流至外耳道屬迷路外耳漏;因顱後窩骨折累及迷路使蛛網膜下腔與中耳腔交通者屬迷路內耳漏兩者手術入路不同採用顳枕骨瓣開顱可修補顱中窩耳漏以外耳乳突為中心作顳部弧形皮瓣骨瓣基底盡量靠近中窩先經硬膜外循岩骨前面探查鼓室蓋區有無漏孔若屬陰性即應改經硬腦膜下探查切勿過多向中窩內側分離以免損傷岩大淺神經三叉神經腦膜中動脈及海綿竇發現漏孔後封堵及修補方法已如上述若屬岩骨後面骨折此入路尚可兼顧後窩即沿岩骨嵴後緣切開天幕注意勿損傷岩上竇及乙狀竇將天幕翻開即可探查岩骨後面的漏孔其位置多在內聽道稍外側局部常有小腦組織及蛛網膜突入較易識別此處漏孔較難縫補一般均以肌肉或筋膜片蘸醫用膠粘堵其上再加帶蒂肌肉覆蓋固定術畢嚴密縫合頭皮各層不放引流術後應降低顱內壓並強力抗菌治療另外對迷路內耳漏亦可經枕下部顱入路進行岩骨後面漏孔的修補。
3.腦脊液傷口漏(皮漏):首先應認真進行非手術治療大力控制感染同時在距傷口漏以外(>6cm)頭皮完好處行腦室穿刺或行對側腦室穿刺持續引流或經腰穿置管引流腦脊液調節引流量至漏口停止溢液為度不宜過多傷口漏處如無急性炎症可剪除皮緣壞死部分然後全層縫合若有急性炎症應清除膿液和腐朽組織清潔消毒繼續更換敷料裨使肉芽組織健康生長待急性炎症控制後再次期縫合或於肉芽面上種子植皮消滅創面封閉漏口。
8、顱底骨折兩周了,還頭痛厲害怎麼辦
首先應該明確,珠網膜囊腫屬於先天性疾病,與三次外傷史沒有必然聯系。
: 累及8個層面,最大4×3cm大小的囊腫已不算小,況且有中線偏移,應該說情況還是比較嚴重的。對於11個月大的小兒,囟門尚未閉合,因此對腦內容物增大有一定的緩沖作用,所以尚未表現出顱內壓增高的症狀,也就是說現在的一切正常實際上有可能是掩蓋了症狀。從積極的原則上講,在臨床上此種情況已經有了手術的指征,應該進行手術治療。考慮到小兒年齡幼小,亦可短期觀察,確定治療方案。具體方法是過1~2個月復查CT,前後對比,看囊腫有無進展,如果有明顯增大,則需要立即手術治療。
病因
(一)感染:
1.中樞神經系統感染:可繼發於各種類型的腦脊膜炎、腦脊髓炎,特別是病毒等感染引起的漿液性腦膜炎。
2.中樞神經系統以外的感染:全身感染如感冒、流感、風濕、肺炎、結核、敗血症、盆腔感染等,均可能為致病原因。
(二)外傷:
顱腦外傷及脊柱外傷均可發生,外傷可很輕微,顱肌或脊柱可無骨折等改變。
(三)異物進入蛛網膜下腔:
如:蛛網膜下腔出血、抗菌素、麻醉劑、造影劑等。
(四)中樞神經系統有原發病變:
如:腫瘤、脊髓空洞症、視神經炎、多發性硬化等。
(五)顱骨及脊柱病變:如顱底凹陷症、脊柱骨質增生、椎間盤突出、椎管狹窄症等。
(六)中毒:如鉛中毒、酒精中毒等。
(七)病因不明:有可能是臨床徵象不明顯或病因未查明的非化膿性腦膜炎,特別是病毒感染所引起。
症狀
由於發病部位不同,臨床症狀各不相同。常見的有:
(一)腦蛛網膜炎。
1.後顱凹蛛網膜炎:
(1)背側型:臨床症狀以顱內壓增高為主,出現頭痛、嘔吐、視乳頭水腫等,並可因慢性枕大孔疝而致枕頸部疼痛、頸項強直。
(2)腹側型:眩暈、眼球震顫、病灶側耳聾、耳鳴、周圍性面癱、顏面感覺減退、角膜反射消失以及肢體共濟失調等。
2.大腦半球凸面蛛網膜炎:主要症狀為頭痛和癲癇發作。頭痛可為局限性或彌漫性,一般較輕,有時在頭位改變時可有加重。癲癇多為局限性。局限性的神經損害症狀如偏癱、失語等較少較輕。
3.視交叉蛛網膜炎:以頭痛和視力障礙為主。
(二)脊髓蛛網膜炎。
以胸髓、頸髓病變較多見,早期常為後根刺激症狀,產生神經根受累區域內的根性疼痛,輕重不一,休息後可減輕,常持續數月數年後出現不同程度的脊髓壓迫症狀。
(三)腦脊髓蛛網膜炎。
為腦部和脊髓均有病變,兩者可同時發生,或由脊髓病變逐漸至後顱凹顱底所致,產生相應的脊髓和顱神經損害症狀。
檢查
腦脊液蛋白、細胞數多有增高。
治療
(一)抗感染治療:在疑為或明確是感染所致病例,可給以抗菌素或抗病毒制劑。有的病例即使結核證據不多,也可先給抗結核治療,兩周左右如有療效,中繼續按結核治療。
(二)腎上腺皮質激素治療:可靜脈滴氫化可的松(100~200mg,每日一次,10次為一療程;或肌注或口服潑尼松、地塞米松等。椎管內注射激素,通常一次使用地塞米松2~5mg,和腦脊液混合後緩慢注射至蛛網膜下腔內,由小量開始,每周2~3次,10次為一療程。糜蛋白酶(5mg)或胰蛋白酶(5~10mg)肌注,每日一次,也可試用以軟化粘連,但療效不理想。
(三)擴張血管、改善血液循環:可使用菸酸、地巴唑、654-2、山莨菪鹼注射液等。
(四)理療:如視交叉蛛網膜炎可試用經眼球部進行碘離子導入法。
(五)放射治療:多用於脊髓蛛網膜炎及大腦半球凸面蛛網膜炎,劑量宜小,對改善血運有一定幫助,但療效不確。
(六)手術治療:主要用於囊腫切除及手術減壓,對粘連的剝離有一定困難,且療效不確,對和腫瘤難以鑒別者,也可考慮手術探察。
此外還可使用椎管內注射空氣療法,一次酌情注入10~15ml。自小量開始,每注入5ml氣體即放出等量腦脊液,每5~7天一次,對早期病例松解粘連、改善腦脊液循環或許有幫助。顱內壓增高者宜用降壓措施。
聲明:能為您提供健康服務,我們感到非常榮幸。但這些內容僅供參考,一切診斷與治療請遵從就診醫生的指導。
9、女孩車禍造成顱骨骨折,顱底骨折,耳穿孔,手術後現在聽力有障礙,視力下降,請問能鑒殘嗎?
你這只是聽力視力障礙,並不是聾子瞎子啊,再說了你這病也不是治不好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