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骨折 > 反colles骨折手法復位

反colles骨折手法復位

發布時間:2020-04-23 15:11:58

1、左橈骨遠端colles骨折;左尺骨莖突撕脫性骨折

一般石膏外固定四到六周。標準的做法是:手法復位後,手腕掌屈尺偏固定兩周後改功能位固定四周。但現在經常是復位後功能位固定,當即復查X線片,如位置可,兩周後再次復查X線片以確定沒有發生再移位,四周後拆石膏開始功能鍛煉,一般剛開始鍛煉時手腕活動不是很靈活,很快可以恢復。另外,您現在可以進行手指伸屈鍛煉以促進血液循環。柯雷氏骨折預後很好,不用擔心。

2、colles骨折手法復位後,處理?

骨折遲延癒合或不癒合的原因,主要是看骨折的百部位及其局部血液循環情況。保證良好的復位,妥善的固定,服一些活血化瘀消腫止痛接骨續筋的度葯,積極的練功活動,增加局部血液知循環,加速骨折癒合。早晨9點之前下午5點以後曬曬太陽,多吃豆腐、牛奶,防治骨質疏鬆。按時服葯,積極鍛道煉,在治療一段時間,三個月後骨折不癒合的要考慮手術治療。

3、左橈骨骨折 錯位問題

這是典型的Colles骨折,從腕關節照片的側位來看,復位不太理想,仍有向掌側成角,橈骨腕關節面前傾角處於反向狀態。你自己可以搜索「colles骨折」詞條看一下。

4、尺橈骨遠端骨折手法復位,一周後又錯位了繼續手法復位成功後應該注意些什麼,需要動手術嗎?

如果老是錯位,可能就需要做手術,所以你要做的話就是盡量不要讓它錯位,保持患肢制動,還有就是如果醫生給你打了石膏,你要注意不要老是用石膏敲擊重物,提重東西,不要太過用力,可以做一些手指的伸屈活動,還有加強營養,讓骨頭容易生長。

5、論述伸直形橈骨下端骨折的診斷。手法復位方法及小夾板固定注意事項

伸直型骨折!

伸直型骨折(又叫Colles骨折)多為腕關節處於背伸位、手掌著地前臂旋前時受傷。

一、臨床表現與診斷:

    傷後局部疼痛、腫脹、可出現典型的畸形姿勢,即側面看呈「銀叉」畸形,正面看呈「槍刺樣」畸形(如圖),檢查局部壓痛明顯,腕關節活動障礙。X線拍片可見骨折遠端向橈、背側移位,近端向掌側移位因此表現出典型的畸形體征。可同時伴有下尺橈關節脫位及尺骨莖突骨折。

二、治療:以手法復位外固定治療為主。

手法復位外固定:

    麻醉後患者取仰卧位,肩外展90°,助手一手握住拇指,另一手握住其餘手指,沿前臂縱軸,向遠端牽引,另一助手握住肘上方作反牽引。經充分牽引後,術者雙手握住腕部,拇指壓住骨折遠端,向遠側推擠,2-5指頂住骨折遠端,加大麴腕角度,糾正成角,然後讓尺側擠壓,緩慢放鬆牽引,在曲腕、尺偏位檢查骨折對位、對線情況及穩定情況。

最後用超腕關節小夾板固定或石膏夾板固定2周,水腫消退後,在腕關節中立位繼續用小夾板或改用前臂管型石膏固定。

切開復位內固定:

手術指針:1)、嚴重粉碎骨折移位明顯,橈骨下端關節面破壞。

          2)、手法復位失敗,或復位成功,外固定不能維持復位。

手術方法:可經腕背橈側切口暴露骨折端,在直視下復位,松質骨螺釘、T形鋼板或鋼針固定。若骨折塊碎裂、塌陷,有骨缺損,經牽引復位後,分別於橈骨及第2掌骨穿針,用外固定支架維持復位,取髂骨植骨,充填缺損,用螺釘或鋼針固定。6-8周後可取消外固定支架。

三、術後康復注意:

    無論手法復位或切開復位,術後均應早期驚心手指屈伸活動。4-6周後可除去外固定,逐漸開始腕關節的活動。骨折癒合後,橈骨下端因骨痂生長,或由於骨折對位不良,使橈骨背側面變得不平滑,拇長伸肌腱在不平滑的骨面反復摩擦,導致慢性損傷,可發生自發性肌腱斷裂。可作肌腱轉移術修復。若骨折短縮畸形未能糾正,使尺骨長度相對增加,尺、橈下端關節面不平衡,常是後期腕關節疼痛及旋轉障礙的原因,可作尺骨短縮術。

6、右橈骨遠端骨折

病情分析: 手指骨折一般石膏固定4-6周可癒合,單純皮質斷裂或末節粗隆骨折可按軟組織損傷處理,因對位的差異,癒合時間也不同。意見建議:單純皮質斷裂,是不完全骨折,如對位、對線良好,4-6周即可癒合,如出現移

7、左腕摔傷,拍片報告「克雷氏骨折」嚴重嗎

Colles骨折系指發生於橈骨遠端的松質骨骨折,且向背側移位者而言。
多數不太嚴重,以手法復位外固定治療為主,很少需要手術切開治療。
Colles骨折多為間接暴力所引起,常見於跌倒(尤其是在象冬天這樣雪後地面光滑,滑倒手掌著地),肘部伸展,前臂旋前,腕關節背伸,手掌著地致傷。應力作用於橈骨遠端,使得這一脆弱部分發生骨折。

與反colles骨折手法復位相關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