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男74歲 股骨頸骨折術後護理 請問股骨頸骨折的症狀是什麼?
問答:橈骨遠端骨折症狀-舟骨骨折有哪些症狀,我被確診為雙手舟骨骨折,但雙手的症狀...骨折常識:屈曲型肱骨髁上骨折症狀體征-骨科:骨盆骨折症狀和治療-神經外科:無脊髓損傷的頸椎骨折脫位症狀及治療- 查看原帖>>
2、我是一位左股骨頸骨折患者,今年已術後三年了。但最近照片復查.發現股骨頭有早期壞死(脫落)症狀.請問...
您好
現在病情處於什麼階段?早中期的患者,只要接受正規治療,一般都是可以達到臨床治癒的。治療的話,需要根據患者的具體病情,綜合病因、年齡、體質等情況,經專家辯證、分析病情之後,確定治療方案。有針對性的治療,並每天堅持科學的康復功能鍛煉,幫助病情的早日恢復。
專家在線咨詢,可詳情了解股骨頭壞死的治療方案,具體費用,康復時間及康復程度,日常護理,功能鍛煉,希望對你有所幫助,願早日康復。
3、股骨頸骨折後股骨頭缺血壞死體征是怎樣的?
您好!治療股骨頭壞死最好的方法就是採用中西醫結合保守治療的方法。這種療法首先避免療效慢的缺點第二它不需要手術。
4、股骨頸骨折頭下型症狀有哪些
我今年一月二十九號因車禍致使左股骨頸頭下型骨折,於二月十三號做的空心拉力釘手術,內置了三顆空心釘,至今仍用雙拐行走 八月份復查X光片,說是臨床性癒合,骨折線模糊,未見明顯骨痂,未見股骨頭壞死變型,但我有時會出現隱隱的疼痛,他說這是正常的,是這樣的嗎?還讓我加強關節的鍛煉,但我又怕會再次的損傷到它 化驗、檢查結果(請使用右側的工具上傳): 請上傳您的檢查片子,以便醫生了解病情,給出診療建議。
5、股骨頸骨折的症狀有哪些?
【臨床表現】
1.症狀老年人跌倒後訴髖部疼痛,不敢站立和走路,應想到股骨頸骨折的可能。
2.體征
(1)畸形:患肢多有輕度屈髖屈膝及外旋畸形。
(2)疼痛:髖部除有自發疼痛外,移動患肢時疼痛更為明顯。在患肢足跟部或大粗隆部叩打時,髖部也感疼痛,在腹股溝韌帶中點下方常有壓痛。
(3)腫脹:股骨頸骨折多系囊內骨折,骨折後出血不多,又有關節外豐厚肌群的包圍,因此,外觀上局部不易看到腫脹。
(4)功能障礙:移位骨折病人在傷後就不能坐起或站立,但也有一些無移位的線狀骨折或嵌插骨折病例,在傷後仍能走路或騎自行車。對這些病人要特別注意。不要因遺漏診斷使無移位穩定骨折變成移位的不穩定骨折。患肢短縮,在移位骨折,遠端受肌群牽引而向上移位,因而患肢變短。
(5)患側大粗隆升高,表現在:①大粗隆在髂-坐骨結節聯線(Nelaton線)之上②大粗隆與髂前上棘間的水平距離縮短,短於健側。
股骨頸骨折分類方法有多種,概括起來可分為3類:①根據骨折的解剖部位。②骨折線的方向。③骨折移位程度。
①按解剖部位分型:許多作者曾根據骨折的解剖部位將股骨頸骨折分為3型:頭下型、經頸型和基底型。其中頭下型和經頸型屬於關節囊內骨折,而基底型則屬於關節囊外骨折。頭下型是指位於股骨頸中部的骨折,基底型是指位於股骨頸基底部與粗隆間的骨折。Klenerman、Garden等人認為在X線片上由於投照角度不同,很難區分頭下型與經頸型。Klenerman、Marcuson及Banks均認為單純的經頸型骨折極為罕見。由於經頸型骨折發生率很低,各型X線表現受投照角度影響很大,目前此類分型已很少應用。
②按骨折線方向分型(Pauwels分型):1935年,Pauwels根據股骨頸骨折線的方向將股骨頸骨折分為3型:Ⅰ型骨折線與水平線夾角為30°;Ⅱ型骨折線與水平線夾角為50°;Ⅲ型骨折線與水平線夾角為70°。Pauwels認為,夾角越大,即骨折線越垂直,骨折端受到剪式應力,骨折越不穩定,不癒合率隨之增加。該分型存在2個問題,第一,投照X線片時股骨頸與X線片必須平行,這在臨床上難以做到。病人由於疼痛等原因,在攝X線片時骨盆常發生傾斜,而骨折線方向便會改變。同一股骨頸骨折,由於骨盆傾斜程度的不同,在X線片上可以表現出自PauwelsⅠ型至PauwelsⅢ型的不同結果。第二,Pauwels分型與股骨頸骨折不癒合及股骨頭缺血壞死無明顯對應關系。Boyd、George、Salvatore等人發現在140例PauwelsⅠ型病人中不癒合率為0,股骨頭缺血壞死率為13%。295例PauwelsⅡ型的病人中不癒合率為12%,股骨頭缺血壞死率為33%。在92例PauwelsⅢ型的病人中,不癒合率僅為8%,股骨頭缺血壞死率為30%。由於Pauwels分型受X線投照影響較大,與骨折不癒合率及股骨頭缺血壞死率缺乏對應關系,目前較少應用。
③骨折移位程度分型(Garden分型):Garden根據骨折移位程度,將股骨頸骨折分為4型(1961)。Ⅰ型不全骨折,股骨頸下方骨小梁完整,該型包括所謂「外展嵌插型骨折;Ⅱ型完全骨折,但無移位;Ⅲ型完全骨折,部分移位,該型骨折X線片上可以看到骨折遠端上移、外旋,股骨頭常後傾,骨折端尚有部分接觸;Ⅳ型完全骨折,完全移位。該型骨折X線片上表現為骨折端完全無接觸,而股骨頭與髖臼相對關系正常。Garden分型中自Ⅰ型至Ⅳ型,股骨頸骨折嚴重程度遞增,而不癒合率與股骨頭缺血壞死率也隨之增加。Garden分型在國際上已被廣泛應用。Frandsen等人對100例股骨頸骨折分別請8位醫生進行Garden分型,結果發現,8位醫生分型後的相互符合率只有22%。對於移位與否的爭議佔33%。由此可見,Garden分型中移位的判斷與主觀因素有密切關系。Eliasson等人(1988)建議將股骨頸骨折簡單地分為無移位型(GardenⅠ、Ⅱ型)及移位型(GardenⅢ、Ⅳ型)。
④AO分型:AO將股骨頸骨折歸類為股骨近端骨折中的B型。
B1型:頭上型,輕度移位。①嵌插,外翻15°②嵌插,外翻<15°。③無嵌插。
B2型:經頸型,①經頸部基底。②頸中部,內收。③頸中部,剪切。
B3型:頭下型,移位。①中度移位,內收外旋。②中度移位,垂直外旋。③明顯移位。
【診斷】
外傷史,髖部疼痛,不能站立行走,患肢典型的屈髖、屈膝及外旋畸形,患側大粗隆在Nelaton線之上,大粗隆與髂前上棘間的水平距離較健側縮短,X線片及CT檢查,能確立診斷。
6、股骨頸骨折的臨床表現及治療?
⑴臨床表現病人有絆倒病史,傷側下肢呈外旋畸形,患髖有壓痛,下肢不能活動。檢查發現患肢縮短,Bryant三角底邊縮短,股骨大轉子頂端在Nelaton線之上,嵌插型骨折的病人仍能行走,疼痛較輕,但必有外旋畸形,有軸上叩擊痛⑵治療①外展骨折而無明顯移位的嵌插型骨折,可用持續皮牽引6-8周,3個月後可考慮扶杖行走②內收骨折或有移位的股骨頸骨折,可行手術切開復位,內固定65歲(或60歲)以上病人的股骨頭下骨折,有移位或旋轉者,發生股骨頭血循環破壞性壞死的機會較高,可行人工關節置換術。對年齡過大,體力差,或全身性疾病不能耐受手術者,可行皮? 或卧床休息3個月後扶杖行走③兒童和青壯年的股骨頸骨折,多需手術復位內固定,且不宜負重過早
7、發生股骨頸骨折有何症狀?
老年人跌倒後,髖部疼痛,不能站立或行走,即考慮有股骨頸骨折的可能性。患肢多有輕度屈髖屈膝及外旋畸形。患髖疼痛,足跟縱向叩擊痛,腹股溝韌帶中點下壓痛。腫脹一般不明顯。有移位骨折病人,一般不能站立或坐起,無移位骨折或嵌插骨折病人,傷後仍能行走,最後確診依靠X線片或CT檢查,對線狀或嵌插骨折尤為重要,及時注意骨折類型及移位程度。跌倒時,髖關節旋轉內收,臀部先著地,而造成股骨頸骨折,骨折後由於脈絡受損,氣血凝滯,阻塞經絡,不通則痛;活動時由於骨折端刺激臨近的經脈,使疼痛增加,故直接按壓骨折處壓痛明顯,在傷肢遠端做縱向叩擊,沖擊力傳至骨折端時亦產生疼痛。受傷之後,脈絡受損,血隘脈外,離經之血停積於皮下、廢理之間,一時不能消散,故髖關節腫脹。骨折後傷及筋脈,筋脈受損,束骨不利,故肢體失去杠桿和支柱的作用,產生劇烈疼痛、筋內痙攣、組織破壞則活動功能障礙,不能站立行走。由於骨折後肌筋牽拉使斷端移位,故患肢縮短。或因年老體弱,肝腎虧虛,氣血不足而出現氣短、面色蒼白、神色憔悴、倦怠懶言、舌談白、脈細弱等症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