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滑雪摔倒時腳踝的哪個部位容易受傷
板套一般都是硬樹脂對腳踝還是有保護的,一定要弄緊,滑之前。摔倒的時候,膝蓋處和腰部扭傷的可能性比較大~
2、在滑雪的時候,有哪些動作可能會具有危險性?
滑雪是一種全身型的運動種類,它不僅能夠讓我們的神經系統得到全方位的鍛煉和提高,還能帶給我們速度與享受。滑雪作為冬季為數不多的戶外運動之一,將速度和激情融為一體,不斷吸引著大家的加入,但是同時也讓人有了疑問:滑雪是不是一項危險性高的運動呢?
在我看來,滑雪屬於一項危險性較高的運動,每年的雪季都會發生由滑雪造成的安全事故。那是因為滑雪對身體的平衡及身體肌肉力量有著較高的要求,滑行的不規范和一些失誤極易造成安全事故的發生。同時雪場雪道環境的不穩定因素也是造成傷亡發生的一個重要原因。如雪道上人較多時較易發生滑行相撞事件,特別是高速相撞極易造成受傷。
白雲藍天下,一座孤傲的雪山挺立在群峰之中,潔白的雪地和湛藍的天空交相映襯,一群滑雪愛好者從山頂直沖而下,滑雪板所掃過之處,雪花四散飛舞,身形在雪坡上靈若閃電地左右飄移,於疾速和狂野中,宣洩著生命的浪漫與快樂。一直以來,這就是滑雪帶給我的印象。
我們在滑雪中一定要量力而行,當滑雪者的技術水平達到能安全地停住,並能避開滑雪道上的障礙物和其他滑雪者時,才能去較高的相應雪場滑雪。嚴防相撞,滑雪有句俗話,不怕摔,就怕撞。就是說寧可摔倒,也不要發生碰撞,碰撞是很危險的,不是撞在別人身上,就是撞到樹上、攔網上,輕則挫傷,重則骨折。
3、經常滑雪會對人身體產生傷害嗎?
滑雪運動是一項能夠讓神經系統得到全方位的鍛煉和提高的全身運動。它在給我們帶來速度享受的同時,可以鍛煉我們身體的柔韌性、強化平衡能力、燃燒脂肪,還可以治療「冬季疲勞症連鎖反應」等。但是我們要注意適度運動,在運動前後做好拉伸運動,學會應對各種突發狀況,來保護自己的安全。
滑雪的實質就是掌握平衡的過程,在重心的切換中找到平衡點,這樣才能做出漂亮的動作。充分地協調好全身的每個部位,才能在滑行中取得最好的平衡效果。滑雪與跑步、游泳一樣,同屬有氧運動,能夠增強心肺功能。在寒冷的冬季,戶外運動較少,缺乏鍛煉使得人的身體體質下降,容易產生疲勞感,去戶外來一場酣暢淋漓的滑雪運動,會放鬆身心。
但是我們要知道,滑雪運動雖不等於危險,但滑雪有危險!是「高危」的運動項目之一,實踐也告訴我們,滑雪如果管理不當或者參與不當,危險的程度變會增強。滑雪運動是在山地上快速進行,滑雪中要不斷克服意外情況的挑戰,這種挑戰條件也十分復雜,故雪的傷害屬於的意外傷害。
在戶外滑雪場運動時,我們要注意,防止凍傷、眼睛傷害、皮膚傷害和骨骼肌肉的傷害。冬季雪場氣溫低,如果沒有做好保暖措施,雪友們容易在滑雪的過程中凍傷;一旦發現有凍傷跡象就要趕快回到溫暖的休息室中換掉濕衣服,趕快保暖;滑雪的時候最好佩戴護目鏡,防止雪盲;在滑雪的過程中很容易受到皮膚傷害,比如擦傷、撞傷等。如果出現擦傷和裂傷,要立即對傷口進行清洗,然後塗上消炎軟膏或者紫葯水,不用紗布覆蓋;在運動的過程中,因為姿勢或者超出身體負荷的機械幅度,也非常容易發生骨折;當身體肌肉沒有處在一個放鬆,熱身後的狀態時,盲目的就開始去滑雪這個動作也容易造成肌肉拉傷。
所以,滑雪前要做好熱身運動及准備工作,遇到問題不要慌張及時解決。
4、怎麼滑雪啊,老是摔
滑雪入門的話你可以先看CCTV5的教學
然後看佐藤久哉的教學
5、什麼樣的人群不適合滑雪
專家告誡市民,50歲以上的人群並不適合高強度百的滑雪運動。
滑雪時腳部、腿部要非常用力,摔跤和滑倒也不可避免。專家告誡,從身體條件來講,人到中年以後關節韌帶都變得脆弱,骨質也變鬆了,而滑雪最度容易傷到的就是關節韌帶。
同時,大部分中年人平日運動量少,在滑雪時膝關節、腳踝關節都要承受巨大的壓力回。如此一來,很容易瞬間拉傷韌帶,摔倒了也容易造成骨折。
提醒廣大市民在選擇類似高強度、高風險運動時,一定要充分考慮自身條件。平日運動量較大的青年人群可答以嘗試滑雪,但是,時間也不要太長,最好控制在半小時以內。而對於運動較少,年齡在50歲以上的市民最好不要選擇滑雪。
6、【滑雪技術】滑雪時如何避免摔跤
滑雪是一項高危運動,不管是初學者還是有多年滑雪經驗的人都應做好防護措施,防止意外發生。
熱身運動先做10分鍾
首先,滑雪者要盡量穿戴專業滑雪服、手套、滑雪帽。並根據自身條件選擇相應難度等級的運動場地。衣服口袋內要避免放置尖銳、易碎及硬質物品。
國家體育總局運動醫學研究所主任醫師黃光民介紹,之後,像其他運動一樣,滑雪要提前熱身,尤其要活動髖、膝、踝、腕等各處關節和韌帶,讓身體進入運動狀態後再開始滑雪。可做下蹲、伸展動作,使四肢和膝關節舒展開來,准備活動大概需要10分鍾。
滑雪時由於雪地上陽光反射很厲害,再加上滑行中冷風對眼睛的刺激很大,所以需要用滑雪鏡來保護眼睛。「好的滑雪鏡能防止冷風對眼睛的吹拂和紫外線灼傷,鏡面不能起霧氣,形狀和材質的選擇原則是跌倒時眼鏡不會對臉部造成傷害。」黃光民說。
另外,冬季冷風、紫外線對皮膚傷害很大,可塗抹油性的、防止水分散失的護膚品,再用防紫外線效果較好的防曬霜。
順勢摔倒勿用手撐地
滑雪愛好者要事先了解滑雪道的狀況,首次滑行的雪道應由熟悉者帶領,以防滑行中出現意外情況;要根據自己的技術水平選擇難度指數,循序漸進;在滑行中如果對前方情況不明或感覺滑雪器材有異常時,應停下來檢查。
一些滑雪愛好者通過跟教練的短時學習,自認為掌握了滑雪要領,就開始教自己的朋友或者去嘗試高級別滑道,造成安全隱患。
黃光民指出,滑雪的基本姿勢——站、蹲都是有標準的,初學者很容易將重心放在後面,這在滑雪過程中是非常危險的。在練習區將基本功練好後,上了滑道也不要心急。「應從較低的地方進行兩三次試滑後再上大坡,但還是要保持速度,切不可操之過急。」黃光民說。
黃光民還表示,滑雪愛好者要學會「摔跤」。在摔倒時借勢滾翻,分解運動沖擊,不要下意識地用手撐地,防止手腕部骨折。「如果感覺失去平衡要摔倒了,應迅速扔掉雪杖,切不可把雪杖上的環帶系在手腕上。雙手環抱在胸前,以防止下意識用手撐地,要用臀部向側面摔倒。一定不要用向後坐的方法來剎車,因為這樣雪板仍然會沿雪道繼續前行,而『板帶人走』非常危險。」
輕度骨折立刻用雪敷
由於冬季溫度低,人體肌肉和韌帶的彈性、伸展性及靈活性都比較差,滑雪很容易拉傷肌肉和韌帶。同時,滑雪板比較寬、長,滑行時不僅需要兩腿平行,膝蓋還需處於半屈狀態,所以膝關節需要承載更多的載荷,容易造成膝關節扭傷,而且摔傷的後果也很嚴重。所以,滑雪時一定保護好膝關節,戴上有軟墊的護膝,加強膝關節的穩定性,這樣可在摔倒時起到緩沖保護作用。
滑雪如果摔倒發生軟組織受傷或輕度無傷口骨折,尚未腫脹時,可將雪冷敷在受傷部位防止腫脹。如果是骨折,冷敷後可以用滑雪板固定再送醫院處理。
黃光民提醒:「雪敷時間最好不要過長,以防止凍傷。滑雪時韌帶損傷的可能性也較多,韌帶損傷是不可修復的,即使恢復也可能失去彈性,所以損傷後要立即停止滑雪運動,以免加重傷情。」
7、滑雪容易受傷么?
你是滑雙板還是單板?
雙板比較容易傷到膝蓋、手指,單板比較容易傷到膝蓋、手腕;當然嚴重的也就滑雪致死的,幾率很小。
為了減少滑雪傷害,首先要做好護具:雙板建議護膝;單板建議護膝護臀護腕;而且必須帶頭盔。
再就是要學習基本的滑雪方法、摔跤方法。
再有就是要知道基本的滑雪原則,比如不要上高於自己水平的雪道、不要高速沖破等。
滑雪有風險,但是樂趣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