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小腿骨折內固50天為什麼骨折處還痛
還有其他症狀嗎
2、小腿骨折後三月了,負重行走還有點疼,但是不嚴重,能繼續負重鍛煉嗎?
第一,先拍片復查,是否完全癒合;
第二,如果康復,可輕微的徒手鍛煉,(如慢走到慢跑)
第三,輕微的器械逐漸加重量。
最後,骨折癒合後還有生長期,一般一年後可以回復到以前的鍛煉重量。
3、小腿骨折三個半月,醫生說可以負重練習了,可是每次都很疼,正常嗎?
你好,小腿骨折3個月,由於下肢血液循環比較差所以疼痛、腫脹是正常的。建議適當活動,熱敷,休息是通過肢體,促進血液循環。
4、骨折處負重酸痛是否正常
負重時骨折處酸痛雖然骨頭已經癒合但是還是要注意,畢竟才三個月剛剛癒合,真正能負重至少一年後。問題補充應該是 :目前負重時骨折部位出現酸痛正常嗎——答復:正常,不疼反倒不正常了因為畢竟時間還是太短啊。
5、小腿骨折後負重鍛煉,每天到什麼程度比較好
早期合理的功能鍛煉,可促進患肢血液循環,減少肌肉萎縮,保持肌肉力量,骨折後鍛煉應以恢復肢體的固有生理功能為主,患者鍛煉時以不感到疲勞和疼痛為度,不可操之過急。骨折在癒合中的各期均有不同的鍛煉方法,
1.骨折早期:骨折後1~2周。這時候局部較疼痛,患肢腫脹疼痛,骨折端不穩定,容易再移位。這時的鍛煉目的應以促進局部血運,加強新陳代謝為主。改善局部症狀,防止肌肉萎縮。主要做法是:前臂骨折時做握拳和手指屈伸活動,下肢骨折時做股四頭肌靜力收縮運動,原則上骨折部位上下關節不活動,身體其他部位均應進行正常活動。
2.骨折中期:骨折後3~6周。骨折局部症狀基本消失,骨折端亦基本穩定,骨痂已形成。此時應以主動運動為主,鍛煉肌肉舒縮活動和關節活動范圍。方法:繼續增強患肢肌肉舒縮活動;逐步恢復骨折部上下關節的活動,並逐漸從被動到主動,可進一步擴大活動范圍,防止肌肉萎縮。
3.骨折後期:骨折後6~10周。骨折臨近癒合後,這段時期又叫功能恢復期。應盡快恢復機體功能,鍛煉關節持重能力,上肢骨折可鼓勵患者做力所能及的輕微工作,使關節各部分都能得到全部鍛煉;下肢扶拐者,應逐漸改為單拐,繼而棄拐行走,並逐步增加擺腿和旋轉動作,促進骨折的完全康復。
6、小腿骨折鋼板取出後為什麼原來骨折的地方會有疼痛感
鋼板取出手術相對於上的創傷要小一些,時間失血對局部軟組織的損傷都要小,這樣經歷過一次的你來說,就沒有必要擔心了。手術後有兩三天的傷口疼痛期,其實這樣的手術後是不用鎮痛泵的,實在對疼痛敏感的話也可以要求用,另外的止疼葯,栓劑要好一些,術後1到2個小時前就使用,免得睡覺事痛醒,這樣可以保證良好的睡眠。白天少睡覺,要不然晚上興奮性增高疼痛就敏感。此時期減少下床活動時間,不利於小腿的腫脹消除,加重疼痛。術後傷口兩周左右傷口拆線,之後便可以下地活動,拄拐患肢部分負重,以後逐漸增加負重力度,直至完全負重。
7、小腿脛腓骨骨折50天了,部分負重時感覺腳跟有點酸疼,怎麼回事
這是正常現象,主要是血液循環逐漸恢復引起的,鍛煉幾天就會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