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骨折 > 創傷性骨折成因

創傷性骨折成因

發布時間:2020-04-21 13:01:14

1、創傷性窒息的發生是由於什麼原因

創傷性窒息是閉合性胸部傷中一種較為少見的綜合病徵,其發生率約占胸部傷的2%~8%。
病因學
常見的致傷原因有坑道塌方、房屋倒塌和車輛擠壓等。當胸部和上腹部遭受強力擠壓的瞬息間,傷者聲門突然緊閉,氣管及肺內空氣不能外溢,兩種因素同時作用的結果,引起胸內壓驟然升高,壓迫心臟及大靜脈。由於上腔靜脈系統缺乏靜脈瓣,這一突然高壓使右心血液逆流而引起靜脈過度充盈和血液淤滯,並發廣泛的毛細血管破裂和點狀出血,甚至小靜脈破裂出血。
臨床表現
創傷性窒息多見於胸廓彈性較好的青少年和兒童,多數不伴胸壁骨折。但當外力過強時,除可伴有胸骨和肋骨骨折以外,尚可伴有胸內或腹內臟器損傷,以及脊柱和四肢損傷。亦可發生呼吸困難或休克。
表現為頭、頸、胸及上肢范圍的皮下組織、口腔粘膜及眼結膜均有出血性淤點或淤斑,嚴重時皮膚和眼結膜呈紫紅色並浮腫,故有人稱之「外傷性紫紺」或「擠壓傷紫紺綜合征」。眼球深部組織內有出血時可致眼球外凸,視網膜血管破裂時可致視力障礙甚至失明。顱內輕微的點狀出血和腦水腫產生缺氧,可引起一過性意識障礙、頭昏、頭脹、煩燥不安,少數有四肢抽搐、肌張力增高和腱反射亢進等現象,瞳孔可擴大或縮小。若發生顱內血腫則引起偏癱和昏迷。
治療措施
對單純創傷性窒息者僅需在嚴密觀察下給予對症治療,半卧位休息、保持呼吸道通暢、吸氧、適當止痛和鎮靜、以及應用抗菌素預防感染等。一般應限制靜脈輸液量和速度。對皮膚粘膜的出血點或淤血斑,無須特殊處理,2~3周可自行吸收消退。對於合並損傷應採取相應的急救和治療措施,包括防治休克、血氣腦的處理、及時的開顱或剖腹手術等。創傷性窒息本身並不引起嚴重後果,其預後取決於胸內、顱腦及其他臟器損傷的嚴重程度。

2、創傷性骨折如何治療

部位不同,傷情不同,治療方法不同。
大致可分為非手術療法和手術療法。

3、創傷性股骨頭壞死的發病原因是什麼

股骨頭壞死的病因多種多樣(約60多種),比較復雜,難以全面系統地分類,這與發病機理不清有關:
1、骨折斷端原始移位程度骨折斷端原始移位嚴重者,其股骨頭壞死率高,已被人們公認。按骨折後Linton's角大小,將股骨頸骨折分為外展型骨折和內收型骨折。外展型骨折常屬於無移位的線狀骨折或移位很少的嵌插骨折,骨折比較穩定,關節囊破壞較少,癒合率較高,股骨頭壞死較少,預後較好。內收型骨折斷端及少嵌插,明顯移位,屬於不穩定性骨,遠端因肌肉牽拉向上升,又因下肢重量而外旋,關節囊及血運破壞較大。癒合率比前者低,頭壞死率高。
2、復位時間及對位質量早期手術壞死率,遠較延期手術壞死率為低。早期手術者即使壞死, 也屬部分壞死,出現壞死時間也較晚。

3、骨折線的高度一般認為,骨折線愈靠近股骨頭愈高,壞死率愈高。根據骨折線部位,股骨頸骨折分為頭型,頭下型,頸中型和基底型。
4、年齡兒童和青壯年的創傷性股骨頭壞死較高,國內報告33.3%-41.7%,低於30%者極少。一般認為其原因是:由於青狀年股骨頸區骨質堅硬,骨折時暴力大,骨折斷端移位大,造成血運損傷程度嚴重,復位固定較老年人困難,復位的手法較重,次數增多,局部血管損傷加重,同時,圓韌帶血供不足,與關節囊吻合支很少。
5、復位固定方式復位固定方式,股骨頭壞死與最初斷端移位和造成血運障礙有直接關系。目前,大多數學者主張,採用閉合復位使用多針固定。

4、創傷性關節炎形成的原因有哪些?

你好,創傷性關節炎又稱外傷性關節炎、損傷性骨關節炎,它是由創傷引起的以關節軟骨的退化變性和繼發的軟骨增生、骨化為主要病理變化,以關節疼痛、活動功能障礙為主要臨床表現的一種疾病。任何年齡組均可發病,但以青壯年多見,多發於創傷後、承重失衡及活動負重過度的關節。

5、骨折的常見分類及原因有哪些?

"骨折有以下幾種分類方法:(1)按骨折處是否與外界相通可分為:閉合性骨折(無表皮傷口)和開放性骨折(有傷口,骨頭露在傷口外面)。(2)按骨折的損傷程度可分為:單純骨折(只有骨折,其他組織未損傷)和復雜骨折(合並有血管、神經損傷者);不完全骨折和完全骨折。摘自:MDSIN麥森中國區產品服務中心(mdsin#com)。(3)按骨折線的形態可分為:橫形骨折、斜形骨折、螺旋形骨折、粉碎性骨折(骨頭碎成3塊以上者),嵌插骨折、壓縮骨折(骨松質像麵包一樣被變形),裂縫骨折、青枝骨折等。"

6、骨折的成因有幾種?

與創傷性骨折成因相關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