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骨折用什麼中草葯??
骨折的民間中草葯療法 祖國醫學認為:「跌打損傷,皆瘀血在內而不散也,血不活則瘀不能去,瘀不去則折不能續」,「氣為血帥,血為氣母」,「肝主筋,藏血;腎主骨,生髓;脾主肌肉,司運化;肺主皮毛,朝百脈」。根據這些理論,我們使用活血化瘀、續筋接骨、滋養肝腎、補氣非血的中草葯治力,有效地達到了瘀去、骨充、肌生、筋舒、氣和調暢的功效。 方葯主要由乳香、沒葯、螞蟻蛋、馬錢子、麝香、螃蟹骨、自然銅、骨碎補、土鱉蟲、冰片等中草葯組成。方中乳香辛、苦、溫,沒葯苦平,同歸心肝脾,活血止痛,消腫生肌,為君葯;土鱉蟲、馬錢子散血通經,消結止痛,為臣;佐以螞蟻蛋、自然銅益肝補腎,續筋接骨;站香、冰片辛香定竄,行氣止痛,引葯達病所為使。君臣佐使,相輔相成,對各類骨折都有較好療效。引葯達病所為使。君臣佐使,相輔相成,對各類骨折都有較好療效。
2、中草葯能治好骨折么
誰說?中葯治骨折是最好的,不過要用對葯。我也是骨折患者,我用的是我們這里的一家骨科秘方配製的中葯,療效很好的。本人也知道一些治療骨折的中葯,如:續斷,杜仲,煅銅,天靈蓋等。建議你找個資深的中醫看看
求採納
3、骨折可以吃什麼活血化瘀的中葯
確診是骨折後,要用活血化瘀,行氣止痛,接骨續筋的葯物。一般服中葯要到痛止腫消,骨痂始生後一周才能停葯。
俗話說傷筋動骨一百天,您可能要服中葯二十多天,具體情況要根據您的身體情況及骨痂生長的情況要決定。沒有瘀血最簡單的一個方法,就是痛止腫消(不用葯的情況下)。祝您早日恢復健康!
4、我骨折了,在醫院買了一些接骨的中葯,醫生為什麼要用紅糖水送服啊,請幫忙解釋一下,萬分感謝。
煲湯 骨頭湯,還有切忌要是動了手術,傷口在癒合階段不要吃羊肉,海鮮,那樣對傷口的癒合沒有好處
5、骨折一星期,淤青了,有沒有什麼可以活血化瘀、促進骨骼復原的中葯方?
有中葯活血化瘀湯,活血化瘀丸,一般醫院有的賣,針對不同的骨折分期,另外中葯湯劑有加減。
6、骨折活血化瘀應該用什麼葯?
我們醫院最近幾個月骨科醫生開始給患者使用丹紅注射液,查到的病例有膝關節滑膜積液,鎖骨骨折,腰椎間盤突出症等,想請教這些病例使用丹紅注射液都合理么?丹紅注射液說明書中規定功效主治為活血化瘀,通脈舒絡。用於瘀血閉阻所致的胸痹及中風,證見:胸痛,胸悶,心悸,口眼歪斜,言語謇澀,肢體麻木,活動不利等症;冠心病、心絞痛、心肌梗塞,瘀血型肺心病缺血性腦病、腦血栓。沒有系統的臨床試驗資料和葯理毒理資料。院內合理用葯檢查小組的人依據說明書,認為這些病例應用丹紅注射液屬於隨意擴大適應證,對醫生進行了處罰。我在百度上搜索出一些將丹紅注射液用於骨折患者的臨床資料,但是對照組設置得都不是很合理,所以個人認為權威性不夠。想弄清楚,這些病例使用丹紅注射液屬於合理還是不合理?
7、骨折後外敷中葯管用嗎
外敷中葯管用!過去沒有西醫時,就是靠中葯.
你敷的葯要有活血化瘀\清熱止痛的功效!
但要太嚴重就得去醫院處理了!
8、求助用於骨折活血化瘀的中葯燙洗消腫的中葯配方
我為你特意翻出1991年的江蘇中醫雜志,裡面有一篇《許氏傷科熏洗方葯介紹》,你可以試試。
許氏熏洗葯方1號:伸筋草、透骨草各10克,紅花、三棱各6克,劉寄奴、川芎、絡石藤、絲瓜絡、海桐皮、香樟木各10克。
主治:骨折脫位,傷筋後期,血絡不和,筋縮作痛,關節屈伸不利。
許氏熏洗葯方2號:威靈仙15克、穿山甲、王不留行、昆布、皂角刺、烏梅、白芥子、生南星、地龍、生半夏各10克。
主治:肢體損傷後期,肌肉腫硬疼痛,關節僵直,骨膜增生,骨化性肌炎等症以及伴見骨質增生的頸椎病或足跟痛等疾病。
9、活血化瘀的中葯有哪些?
川芎
[性味]辛,溫。
[功用]活血行氣,祛風止痛。用於血瘀氣滯的痛證;頭痛,風濕痹痛。
[用法]煎服,3~10克。
延胡索
[性味]辛、苦,溫。
[功用]活血,行氣,止痛。用於氣血瘀滯諸痛證。
[用法]煎服,3~10克;研末服1.5~3克。多醋制後用。
鬱金
[性味]辛、苦,寒。
[功用]活血行氣止痛,解郁清心,利膽退黃,涼血。用於氣滯血瘀的胸、脅、腹痛;熱病神昏,癲癇痰閉之證;肝膽濕熱證;吐血、衄血及婦女倒經等氣火上逆之出血證。
[用法]煎服,5~12克;研末服,2~5克。
五靈脂
[性味]苦、咸、甘,溫。
[功用]活血止痛,化瘀止血。用於瘀血阻滯諸痛證,出血證屬瘀血內阻血不循經者。
[用法]煎服,3~10克,包煎,或入丸、散用。外用適量。
姜黃
[性味]辛、苦,溫。
[功用]活血行氣,通經止痛。用於血瘀氣滯的心、腹、胸、脅痛,經閉,產後腹痛,及跌打損傷等;風濕臂痛。
[用法]煎服,3~10克;外用適量。
桃仁
[性味]苦、甘,平。
[功用]活血祛瘀,潤腸通便。用於多種瘀血證,腸燥便秘,肺癰、腸癰。
[用法]忌服,5~10克,宜搗碎入煎。
乳香
[性味]辛、苦,溫。
[功用]活血行氣止痛,消腫生肌。用於外傷科跌打損傷,瘡瘍癰腫;瘀崐血阻滯諸痛證。
[用法]煎服,3~10克,宜炒去油用。外用適量,生用或炒用,研末外敷。
牛膝
[性味]苦、甘、酸,平。
[功用]活血通經,補肝腎,強筋骨,利水通淋,引火(血)下行。用於瘀血阻滯及跌打損傷;腎虛腰痛及久痹腰膝酸痛乏力等;淋證,水腫,小便不利;火熱上炎、陰虛火旺之證。
[用法]煎服,6~15克。
沒葯
[性味]苦、辛,平。
[功用]活血止痛,消腫生肌。用於跌打損傷瘀滯腫痛,外科癰疽腫痛,瘡瘍潰後久不收口以及一切瘀滯心腹諸痛。
[用法]煎服,3~10克,宜炒去油用。外用適量,生用或炒用,研末外敷。
丹參
[性味]苦,微寒。
[功用]活血調經,涼血消癰,安神。用於婦女月經不調,痛經,經閉,產後瘀滯腹痛;血瘀之心胸、脘腹疼痛及症瘕積聚,風濕痹痛;瘡瘍癰腫;熱病煩躁昏迷及雜病心悸失眠等。
[用法]煎服,5~15克。活血化瘀宜酒炙用。
紅花
[性味]辛,溫。
[功用]活血通經,祛瘀止痛。用於血滯經閉,痛經,產後瘀滯腹痛等證;症瘕積聚,心腹瘀痛及跌打損傷,血脈閉塞紫腫疼痛等;斑疹色暗,熱鬱血瘀。
[用法]煎服,3~9克;外用適量。
益母草
[性味]苦、辛,微寒。
[功用]活血調經,利水消腫。用於血滯經閉、痛經、經行不暢、產後瘀滯腹痛、惡露不盡等;水腫,小便不利。
[用法]煎服,10~30克,或熬膏,入丸劑。外用適量搗敷或煎水外洗。
澤蘭
[性味]苦、辛,微溫。
[功用]活血祛瘀,調經,利水消腫。用於婦科血瘀經閉、痛經、產後瘀滯腹痛等;跌打損傷瘀腫疼痛及癰腫等;產後水腫,浮腫,腹水等。
[用法]煎服,10~15克;外用適量。
雞血藤
[性味]苦、甘,溫。
[功用]行血補血,調經,舒筋活絡。用於月經不調、經行不暢、痛經、血虛經閉等證;風濕痹痛及手足麻木,肢體癱瘓,血虛萎黃等。
[用法]煎服,10~15克,大劑量可用30克,或浸酒服,或熬成膏服。
蘇木
[性味]甘、咸、辛,平。
[功用]活血療傷,祛瘀通經。用於跌打損傷,骨折傷筋,瘀滯腫痛;婦科血瘀經閉、痛經、產後瘀滯腹痛、心腹瘀痛、癰腫瘡毒等。
[用法]煎服,3~10克;外用適量,研末撒。
骨碎補
[性味]苦,溫。
[功用]活血續傷,補腎強骨。用於跌撲閃挫或金創,損傷筋骨,瘀腫疼痛;腎虛腰痛腳弱、耳鳴耳聾、牙痛、久瀉等。
[用法]煎服,10~15克。外用適量。
莪術
[性味]辛、苦,溫。
[功用]破血行氣,消積止痛。用於氣滯血瘀所致的症瘕積聚、經閉以及心腹瘀痛等;食積脘腹脹痛。
[用法]煎服,3~15克。外用適量。
三棱
[性味]苦、辛,平。
[功用]破血行氣,消積止痛。用於氣滯血瘀所致的症瘕積聚、經閉以及心腹瘀痛等;食積脘腹脹痛。
[用法]煎服,3~10克。
穿山甲
[性味]咸,微寒。
[功用]活血消症,通經,下乳,消腫排膿。用於症瘕,經閉,以及風濕痹痛等;產後乳汁不下;癰腫瘡毒,瘰癧。
[用法]煎服,3~10克;研末服,1~1.5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