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請問手臂骨折算幾級傷殘
2、上肢骨折的護理是怎樣的?
【知識概述】上肢以鎖骨、肱骨外科頸、肱骨幹、肱骨髁間、橈尺骨和橈骨下端等部位易發生骨折。骨折後醫生常以綳帶、小夾板或石膏作為外固定物,以維持骨折復位後的位置。
【注意事項】1小夾板局部外固定後護理。①上肢骨折整復、固定後要用三角巾或頸腕吊帶托起,懸掛於胸前,以防搬動或病人肢體位置變動時,使夾板松動引起骨折再移位;②密切觀察患肢血液循環情況,發現皮膚溫度下降或皮膚顏色發青或蒼白、冰冷、血液迴流慢、橈動脈搏動減弱或消失,而且病人不能自主活動手指時,說明因夾板過緊而影響肢體循環,應立即放鬆夾板,及時就醫;③以外層布帶束縛夾板,要隨時調整布帶的松緊,要求是在捏住布帶時,能不費力地使布帶上下活動1厘米;④除夾板外,還要使用紙壓墊來有效地控制骨折的再移位,如果在紙壓墊部位出現疼痛劇烈,應立即檢查是否發生局部皮膚受壓壞死,必要時放鬆布帶,調整夾板位置。
2使用石膏固定後護理。①要嚴密觀察肢端的皮膚顏色、溫度、有無麻木及持續性疼痛等感覺,如發現應及時就醫;②在石膏殼未乾固前不要覆蓋被物,以使之迅速干固,必要時用特製烤燈烘烤以加快石膏的干固;③四肢手術後上石膏的病人須將患肢抬高,防止腫脹及出血,可用懸吊法或用枕墊高,④患者主訴石膏內某處或某一點有疼痛感時,切不可忽視,疼痛不一定在傷口或骨折處,有可能是因局部石膏過緊而產生的壓迫,必要時做減壓處理;⑤對於裸露在石膏外面的皮膚,特別是石膏邊緣及未包進石膏的骨突部位,每日至少檢查一次,觀察有無紅腫、摩擦等情況,並給予適當的處理,可用手指蘸50%酒精(或50%紅花酒精)伸入石膏邊緣里,對皮膚進行按摩,促進局部血循環,⑥對開放性骨折,在上石膏後,應觀察石膏裡面有無出血現象,如有出血,血跡可A透到石膏表面,為了明確出血是否持續,可在血跡的邊界用筆描記,若血跡超出描記的范圍,說明傷口繼續出血,須立即去醫院就醫。
3按骨折部位不同注意休養時的體位。①鎖骨骨折禁忌肩部的前伸活動,休養時取坐位,平卧位或斜坡位時,須維持挺胸;②肱骨外科頸骨折取仰卧位時應保持肩部稍抬高,雙側上肢下面墊薄枕與軀干平行放置,避免後伸;③肱骨幹骨折無論採用何種外固定形式,均須取半坐位休養,以保持上肢下垂牽引作用;④肱骨髁間骨折外固定位置應保持屈肘90°以內,三角巾懸吊後須密切觀察肘部腫脹及肢端血運情況;⑤前臂骨折固定後應維持屈肘90°,前臂中立位(虎口朝上位),嚴防做旋轉活動;⑥橈骨下端骨折多採用小夾板固定法,上夾板後注意保持腕關節掌屈尺偏位。若出現嚴重腫脹、手指麻木等現象,說明夾板捆紮過緊,應及時調節。
4在上肢骨折外固定期間,應鼓勵患者主動練習伸指和握拳活動,這樣可以防腫止痛,促進血液循環,還要保持上肢的固有活動——握物,這樣有利於骨折的修復和功能康復。
3、手臂骨折,多久能恢復
一般成年人需要至少3個月以上。如果骨折明顯的粉碎或者明顯的錯位,癒合的時間會更長。而小孩子胳膊骨折恢復時間相對比較快,一般2個月左右就可以恢復。
4、對上肢前臂外傷少量出血並疑有骨折的老人進行初步處理並口述注意事項
干凈毛巾包紮傷口,原位夾板或木棍固定受傷的前臂,不要盲目復位骨折,有可能加重血管神經損傷。
5、如何判斷手臂是否骨折
一般說來,外傷後是否發生骨折,可從傷後症狀及功能障礙兩方面加以分析。如果受傷處劇烈疼痛,局部腫脹明顯,有嚴重的皮下瘀血、青紫、出現外觀畸形時,發生骨折的可能性較大。採用簡單的叩擊法也有助判斷,如上肢骨折,可用另一手掌輕輕拍擊受傷的手掌,若傷處疼痛明顯,恆古骨傷癒合劑,則骨折可能就大。
6、上臂骨折的急救方法是怎樣的?
上臂、前臂和手處的骨折,都屬上肢骨折。
(1)用一塊夾板,捆綁住上臂。請注意手的姿勢,應該貼胸放置,比較自然。
(2)用大三角巾把手臂兜住,使傷肢懸吊在頸部。
(3)再用另一塊三角巾,把上臂和身子固定在一起。
1.上臂骨折:上臂只有一根骨頭,名叫「肱骨」。人在跌倒時手或肘著地,暴力直接沖擊在上臂上面,或者人在投擲時用力過大過猛,都有可能使防骨承受不了,發生斷裂。
(1)判斷方法:①上臂腫、痛,出現畸形。
②病人不敢活動上臂。
③按傷處,馬上引起疼痛。
(2)急救措施:①邊牽引,邊放好傷肢的位置。
牽引的做法是:一手握住前臂近肘彎處,另一手握住患者的手腕。握前臂的一手,慢慢地用力,往下的方向拉(假如病人站著)。拉時,必須順著傷肢原來的位置成一條直線,切不可猛然拉動。握住病人手腕的一手,要逐漸把前臂一點點地彎曲,使患者的前臂彎成直角(於是前臂就垂直於上臂),並使上臂漸漸向身體靠攏,病人傷肢手心緊貼胸壁。這樣做,傷肢不會痛,且能放在合適的位置上(醫生稱這種姿勢為「功能位」)。固定包紮時,要一直保持這種姿勢。
②用夾板固定傷肢。
用兩塊夾板把傷肢夾在中間,使傷肢不能活動。夾板最好有長短多種,按病人上臂長度來選用。為了貼住傷處不痛,每塊夾板貼住傷肢的一面,最好放上棉花墊或舊布塊(緊急時,干毛巾也可以),外用綳帶或布條纏好。沒有夾板,樹枝、木棍、雨傘等都可代用。
用於肱骨骨折的夾板,應一長一短(寬約8厘米,一塊長約46厘米;另一塊稍短些,從腋窩到肘彎的長度即可)。在短的一塊夾板頂上裹一塊棉花墊或毛巾,夾在腋窩內,頂住腋窩;另一頭在肘彎之上,板面貼住上臂的內面。長的一塊貼在傷肢外面。再用兩塊三角巾折疊成條,將兩板縛住,結頭朝外。另找一塊三角巾(布條、繩子都可代用),兜住前臂,吊在頸項上。手掌應貼胸,比肘高7厘米左右較好。為了避免傷肢隨便移動,再找一塊三角巾,把傷肢和胸壁一起捆住,接頭打在腋窩前面。
7、上肢骨折如何急救?
上臂、前臂和手處的骨折,都屬上肢骨折。
1.上臂骨折:上臂只有一根骨頭,名叫「肽骨」。人在跌倒時手或肘著地,暴力直接沖擊在上臂上面,或者人在投擲時用力過大過猛,都有可能使防骨承受不了,發生斷裂。
(1)判斷方法
①上臂腫、痛,出現畸形。
②病人不敢活動上臂。
③按傷處,馬上引起疼痛。
(2)急救措施
①邊牽引,邊放好傷肢的位置。
牽引的做法是:一手握住前臂近肘彎處,另一手握住患者的手腕。握前臂的一手,慢慢地用力,往下的方向拉(假如病人站著)。拉時,必須順著傷肢原來的位置成一條直線,切不可猛然拉動。握住病人手腕的一手,要逐漸把前臂一點點地彎曲,使患者的前臂彎成直角(於是前臂就垂直於上臂),並使上臂漸漸向身體靠攏,病人傷肢手心緊貼胸壁。這樣做,傷肢不會痛,且能放在合適的位置上(醫生稱這種姿勢為「功能位」)。固定包紮時,要一直保持這種姿勢。
②用夾板固定傷肢。
用兩塊夾板把傷肢夾在中間,使傷肢不能活動。夾板最好有長短多種,按病人上臂長度來選用。為了貼住傷處不痛,每塊夾板貼住傷肢的一面,最好放上棉花墊或舊布塊(緊急時,干毛巾也可以),外用綳帶或布條纏好。沒有夾板,樹枝、木棍、雨傘等,都可代用。
用於肽骨骨折的夾板,應一長一短(寬約8厘米,一塊長約46厘米;另一塊稍短些,從腋窩到肘彎的長度即可)。在短的一塊夾板頂上裹一塊棉花墊或毛巾,夾在腋窩內,頂住腋窩;另一頭在肘彎之上,板面貼住上臂的內面。長的一塊貼在傷肢外面。再用兩塊三角巾折疊成條,將兩板縛住,結頭朝外。另找一塊三角巾(布條、繩子都可代用),兜住前臂,吊在頸項上。手掌應貼胸,比肘高7厘米左右較好。為了避免傷肢隨便移動,再找一塊三角巾,把傷肢和胸壁一起捆住,接頭打在腋窩前面。①牽引:一手握住病人的上臂,順著前臂的方嚮往上拉;另一手拉住病人的手,也叫「J」字形,頂著前臂的方向向下拉。拉時要緩慢而輕,逐漸加力,使兩頭斷骨離開。前臂伸直之後可以固定。
②夾板固定:用寬約8厘米,長約46厘米的兩塊薄木片,兩板各裹上棉花(同上臂骨折相同)。一塊放在前臂的手心面,一塊夾在前臂手背面,兩塊夾板把整個前臂夾住(包括手在內),兩塊三角巾折成寬條(或用布條),把夾板捆住。接著一手捏住上臂,另一手握住兩塊夾板,輕輕將前臂放平(即肘彎彎曲),手心貼胸,手應略高於肘。用寬三角巾把前臂懸掛在頸項上。
如果一時找不到木片,可用書報代替。找幾張報紙或幾本雜志,用這些書或報圍住前臂,一頭從肘彎以內起,另一頭包到手指,用三角巾把它捆好,再用大三角巾把前臂懸吊在頸上(手心朝胸)。注意點和用夾板固定法相同。運送和上臂骨折相同。
①將大卷書報疊在一起;
②書報卷裹住傷肢
③用布條或手帕捆住;
④再用大三角巾兜住整條胳臂常見的腕部骨折從側面看,整個手腕不是平直的,成鍋鏟狀畸形;此外,還有腫、痛,腕關節不能活動。牽引和固定的方法,和前臂骨折相同。
手指骨並伴折:容易出現畸形和畸狀活動;稍一移動傷指,可以聽到「骨擦音」,並伴有腫痛。
急救方法:
①牽引:一手握腕,不動;另一手捏住傷指遠端,順著手指方向輕輕拉開。然後找干凈棉花或柔軟布塊,揉成拳頭大小的一團(用紙團也可以),外麵包上一塊干凈布片,讓傷指輕輕握住,將傷手用綳帶包紮起來。
②固定:以三角巾兜住前臂,懸吊在頸項上。但要注意手心朝地,傷手高於肘。
8、上肢前臂雙骨折斷裂,鋼板固定手術後,取出鋼板能恢復到什麼程度?
我曾經在2011年抄8月份,左前臂尺橈骨雙骨折,手術加入內固定鋼板。手術後,前臂不能旋轉,後進行了一個月的康復襲治療練習,功能完全康復。2012年4月復查拍片子,骨頭已經長好,工作時間調不開,在2013年1月取出內固定鋼板,鋼板取出後,除知了皮外有刀疤外,功能和取鋼板術前一樣,並消除異物感,我的現在是功能完全正常。
建議你只咨詢下給你做手術那醫生,能不能取出內固定了,不用給別的醫生看。還有,鋼板兩年之內最好取出。祝健道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