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骨頭摔傷了吃什麼最補
骨頭受傷後注意知事項:
1、忌盲目補充鈣質
鈣是構成骨骼的重要原料,有人以為骨折以後多補充鈣質能加速斷骨的癒合.但科學研究發現,增加鈣的攝入量並不加速斷骨的癒合,而對於長期卧床的骨折病人,還有引起血鈣增高的潛在危險,而同時伴有血磷降低.對於骨折病人來說,身體中並不缺乏鈣質,只要根據病情和按醫生囑咐道,加強功能鍛煉和盡早活動,就能促進骨對鈣的吸收利用,加速斷骨的癒合.尤其對於骨折後卧床期間的病人,盲目地補充鈣質,並無裨益,還可能有害.
2、忌多吃肉骨頭內
有些人認為,骨折後多吃肉骨頭,可使骨折早期癒合.其實不然,現代醫學經過多次實踐證明,骨折病人多吃肉骨頭,非但不能早期癒合,反而會使骨折癒合時間推遲.
3、忌偏食
骨折病人,常伴有局部水腫,充血,,肌肉組織損傷等情況,機體本身對這些有抵抗修復能力,而機體修復組織,長骨生肌,骨痂容形成,化瘀消腫的原料就是靠各種營養素,由此可知保證骨折順利癒合的關鍵就是營養.
2、傷了骨頭吃什麼最補?
骨折之後,應該適量的補一點鈣,如果補多了,反而不利於骨頭的癒合,骨頭湯里含有大量的鈣和磷,營養豐富,但是是骨折一大忌諱,絕對不能喝骨頭湯 雞蛋還是很好的,要多吃補有機質的東西 骨折是指人體骨骼的骨皮質或骨小梁的連續性完整性出現了中斷。其臨床表現為局部腫脹、畸形、壓痛、捫及骨擦音、假關節形成、功能喪失。其病因主要有外力的作用,如直接暴力、間接暴力、肌肉牽拉力和累積性力另外還有病理因素,如脆骨病、佝僂病、甲亢、骨髓炎、骨囊腫、骨腫瘤及轉移性骨腫瘤等。本節討論外傷性折臨床檢查,通過X線和CT檢查均能獲得明確診斷。骨折的癒合過程,是一個「瘀去、新生、骨合」的過程,具體地說: (1)炎症期,局部急性水腫,急性炎症細胞、多形核白細胞和巨噬細胞向骨折處遷移,時間大約為1周左右。 (2)修復期,第一階段為血腫機化期,為2~3周,又稱早期骨痂期,第二階段為外部橋梁骨痂期,時間為4~8周。 (3)塑形期,是一個相當長的時期,最後達到與機體完全相融合。 中醫對骨折的分期,主要分為早、中、晚三期。早期為炎症期和修復期第一階段,治療原則為以攻利之法為主,具體有攻下逐瘀法、清熱涼血法、補氣攝血法。中期為骨折修復期第二階段,即傷後3~4周,治療原則以調和為主,具體方法有和營止痛法、接骨續筋法、舒筋活絡法。後期為骨折塑形期,約為骨折1月半以後,治療原則以補為主,具體方法有補氣養血法、健脾益胃法、補益肝腎法。 方1 豬血湯 組成:豬血250克,蔥、姜、精鹽。 用法:豬血250克,已成血塊,切成小塊,加蔥、姜,少許精鹽,隔水蒸熟,分次食用。 功效:行血止痛,活血。 主治:骨折後局部腫脹,瘀血嚴重者,為骨折早期。 來源:夏翔,等.家庭食養食補食療全書.沈陽:遼寧科學技術出版社,2001,712 方2 赤小豆竹筍湯 組成:赤小豆100克,綠豆100克,竹筍30克。 用法:將赤小豆、綠豆、竹筍分別洗凈,置鍋中,加清水500毫升;急火煮開3分鍾,文火煮20分鍾,分次食用。 功效:消腫活血,逐血利濕。 主治:骨折早期,局部腫脹明顯者。 來源:民間驗方。 方3 生荸薺飲 組成:生荸薺100克。 用法:生荸薺洗凈,去皮,搗爛,加少許清水,煮開即飲,代茶食用。 功效:清熱化瘀、消積。 主治:骨折早期,伴發熱者。 來源:夏翔,等.家庭食養食補食療全書.沈陽:遼寧科學技術出版社,2001,712 方4 鯽魚湯 組成:鯽魚1條,黃酒、姜、蔥、精鹽。 用法:鯽魚活殺,去內臟及鱗,洗凈,置鍋中,加清水500毫升,加黃酒、姜、蔥,急火煮開3分鍾,改文火煮20分鍾,加精鹽,分次食用。 功效:健脾利水。 主治:骨折早期,兼脾胃不和者。 附註:鯽魚為補脾利水養生食品,食之可以益脾胃,利水濕。 來源:路新國,等.中國飲食保健學.北京:中國輕工業出版社,2001,210 方5 螃蟹黃酒飲 組成:螃蟹50克,黃酒200克。 用法:螃蟹洗凈,搗爛,熱黃酒沖人濾汁服用,每日1次。 功效:消腫化瘀止痛。 主治:骨折早期,瘀斑疼痛較甚者。 來源:夏翔,等。家庭食養食補食療全書.沈陽:遼寧科學技術出版社,2001,713 方6 橘皮代花茶 組成:橘皮6克,代代花6克,大棗10枚,甘草3克。 用法:將橘皮、代代花、大棗、甘草同置杯中,開水沖服,代茶飲。 功效:理氣和胃。 主治:骨折中期,瘀積疼痛,關節活動僵硬者。 來源:民間驗方。 [PAGE] 方7 木瓜粥 組成:木瓜25克,粳米50克。 用法:木瓜洗凈,切成小片,置鍋中,加清水500毫升,加粳米,急火煮開5分鍾,文火煮30分鍾,成粥,趁熱食用。 功效:舒筋活絡,調和脾胃。 主治:骨折中期,局部脹痛不退者。 來源:王慕同.大眾葯粥.北京:中國輕工業出版社,2001,108 方8 絲瓜白芷湯 組成:老絲瓜50克,白芷20克。 用法:老絲瓜洗凈,切成小塊,白芷洗凈,同置鍋中,加清水500毫升,急火煮開3分鍾,文火煮20分鍾,去渣取汁,分次食用。 功效:行氣和中,止痛。 主治:骨折中期,脹痛不退者。 來源:薛秀娟,等.大眾葯膳.北京:中國輕工業出版社,2001,191 方9 茴香桃仁米粥 組成:小茴香10克,桃仁20克,粳米50克。 用法:將小茴香、桃仁洗凈,炒熟,磨細末,置鍋中,加粳米,加清水100毫升,急火煮開3分鍾,文火煮30分鍾,成粥,趁熱食用,連服2周。 功效:續筋接骨,調氣和胃。 主治:骨折中期,骨折處腫脹、青紫者。 來源:民間驗方。 方10 扁豆山葯湯 組成:扁豆50克,山葯50克。 用法:扁豆洗凈,山葯洗凈,切成小片,同置鍋中,加清水500毫升,急火煮開3分鍾,文火煮20分鍾,分次食用。 功效:健脾養血。 主治:骨折後期,脾胃虛弱,胃納差者。 來源:夏翔,等.家庭食養食補食療全書.沈陽:遼寧科學技術出版社,2001,712 方11 豬腎湯 組成:豬腎1對,黃酒、姜、蔥、精鹽。 用法:豬腎剖開,洗凈,開水浸泡1小時,去浮沫,切成小片,置鍋中,加清水500毫升,加黃酒、姜、蔥、精鹽,急火煮開3分鍾,文火煮20分鍾,分次食用。 功效:補腎養血。 主治:骨折後期,伴有腰酸者。 來源:民間驗方。 方12 芝麻胡桃散 組成:黑芝麻500克,胡桃肉500克。 用法:分別將黑芝麻炒熟,胡桃肉搗碎,共磨研成細末,分次食用。 功效:強筋骨,益氣血。 主治:骨折後期,伴局部酸痛,大便不暢者。 來源:夏翔,等.家庭食養食補食療全書.沈陽:遼寧科學技術出版社,2001,713 方13 杞桂薏仁湯 組成:杞子60克,桂圓肉60克,炒薏苡仁60克,紅棗10枚。 用法:分別將杞子、桂圓肉、薏苡仁、大棗洗凈,同置鍋中,加清水1 000毫升,急火煮開3分鍾,改文火煮20分鍾,分次食用。 功效:補益肝腎,健脾化濕。 主治:骨折後期,脾胃功能差者。 來源:薛秀娟,等.大眾葯膳.北京:中國輕工業出版社,2001,139 方14 蒲公英米粥 組成:蒲公英60克,粳米100克。 用法:將干蒲公英洗凈切碎,置鍋中,加清水500毫升,急火煮開5分鍾,文火煮20分鍾,濾渣取汁,將汁置鍋中,加粳米,加清水500毫升,煮成粥,趁熱食用。 功效:消腫散結,清熱解毒。 主治:骨折後期,遲緩癒合,伴局部感染、紅腫者。 來源:夏翔,等.家庭食養食補食療全書.沈陽:遼寧科學技術出版社,200l,697 方15 豬骨湯米粥 組成:豬骨500克,粳米50克。 用法:將豬骨洗凈剁碎,置鍋中,加清水500毫升,煮開去浮沫,再煮20分鍾,去骨去油,取其汁。將汁置鍋中,加清水500毫升,加粳米,煮成粥,分次食用。 功效:續筋骨,益脾胃。 主治:骨折後期,伴腰膝酸痛,納差,氣短者。 來源:民間驗方。 骨折病人的飲食調養 對骨折病人的營養需求與膳食,患者和家屬大多感到困惑,常常不得不向醫生請教。 其實,骨折病人除了在最初一些日子裡可能伴有輕微的全身症狀外,其餘時間里大多沒有全身症狀,所以和一般健康人的日常飲食相仿,選用多品種、富有各種營養的飲食就可以了。要注意使食物易於消化和吸收,慎用對呼吸道和消化道有不良刺激的辛辣品(辣椒、生蔥、芥末、胡椒)等。在全身症狀明顯的時候,應給予介於正常飲食和半流質飲食之間所謂軟飯菜,供給的食物必須少含渣滓,便於咀嚼和消化,烹調時須切碎煮軟,不宜油煎、油炸。 以上是骨折病人的一般飲食原則。為了更快更好地促進骨折癒合,骨折病人還應根據骨折癒合的早、中、晚三個階段,根據病情的發展,配以不同的食物,以促進血腫吸收或骨痂生成。 △早期(1-2周):受傷部位瘀血腫脹,經絡不通,氣血阻滯,此期治療以活血化瘀,行氣消散為主。中醫認為,"瘀不去則骨不能生"、"瘀去新骨生"。可見,消腫散瘀為骨折癒合之首要。飲食配合原則上以清淡為主,如蔬菜、蛋類、豆製品、水果、魚湯、瘦肉等,忌食酸辣、燥熱、油膩,尤不可過早施以肥膩滋補之品,如骨頭湯、肥雞、燉水魚等,否則瘀血積滯,難以消散,必致拖延病程,使骨痂生長遲緩,影響日後關節功能的恢復。在此階段,食療可用三七10克,當歸10克,肉鴿1隻,共燉熟爛,湯肉並進,每日1次,連續7-10天。 △中期(2-4周):瘀腫大部分吸收,此期治療以和營止痛、祛瘀生新、接骨續筋為主。飲食上由清淡轉為適當的高營養補充,以滿足骨痂生長的需要,可在初期的食譜上加以骨頭湯、田七煲雞、動物肝臟之類,以補給更多的維生素a、d,鈣及蛋白質。食療可用當歸10克,骨碎補15克,續斷10克,新鮮豬排或牛排骨250克,燉煮1小時以上,湯肉共進,連用2周。 △後期(5周以上):受傷5周以後,骨折部瘀腫基本吸收,已經開始有骨痂生長,此為骨折後期。治療宜補,通過補益肝腎、氣血,以促進更牢固的骨痂生成,以及舒筋活絡,使骨折部的鄰近關節能自由靈活運動,恢復往日的功能。飲食上可以解除禁忌,食譜可再配以老母雞湯、豬骨湯、羊骨湯、鹿筋湯、燉水魚等,能飲酒者可選用杜仲骨碎補酒、雞血藤酒、虎骨木瓜酒等。食療可用枸杞子10克,骨碎補15克,續斷10克,苡米50克。將骨碎補與續斷先煎去渣,再入餘2味煮粥進食。每日1次,7天為1療程。每1療程間隔3-5天,可用3-4個療程。
3、腿骨折吃什麼最好補骨頭
老母雞熬的雞湯最好,有益於骨折患者康復。並不像您所說的簡單的「補骨頭」,需要綜合補。
4、骨折人群吃什麼補骨頭
你好,很樂意為你解答。骨折人群最好還是補鈣治療的,在配合飲食注意的,可以多吃骨頭湯的,有利於骨頭生長。建議您最好還是少吃辛辣食物,戒煙戒酒,繼續補鈣治療的,可以吃維生素ad和鈣爾奇,多曬太陽的,再配合多吃骨頭湯的,再配合吃點輸筋活血的葯物,比如沈陽紅葯片,這樣還是有利於恢復的。祝你健康快樂!
5、骨折之後吃什麼可以癒合的比較快?
骨折知的癒合與營養飲食有很大的關系。
一、骨折前期飲食宜清淡為主,避免食用油膩性的食物,特別是老年人因本身胃腸功能吸收消化能道力差,所以一定要注意這個問題。
二、骨折的中後期需要補充鈣,鈣質是骨質生長過程中最主要的物質,可以到陽光下面都曬太陽,或者應用版維生素D來促進骨質盡快癒合。
三、適當補充優質蛋白,比如牛肉、豬肉、雞肉、雞蛋等,只有這樣才能,促進骨折的癒合,恢復得更快。
四、除了補鈣和優質蛋白質以外,還要食療吃點生氏金蟲草權,對骨折癒合也是有利的。
6、骨折後吃什麼營養品和補品比較好
骨折復位固定後,靠靜養和飲食來促進斷骨癒合,一般時間都需要很長的,快則三個月至六個月才能痊癒,不過也有些半年以上基至一年骨頭沒有徹底癒合,可見靜養和飲食對骨頭的生長幫助並不大。骨折要想快速徹底痊癒,建議你選用傳統中醫治療,只需簡單局部外敷快速接骨,成年人骨折早期用葯一般25天左右就可以基本恢復正常活動。40天拍片可以看到骨痂生長癒合良好. 如果40至50天骨折患者還不能康復活動,則說明為骨折患者治療的醫生水平低。 不管是什麼組織損傷,治療的道理都是一樣,只有讓損傷的組織快速生長才可以癒合,治療的重點不是靜養和飲食,而是讓其快速生長。只有讓斷骨在短時間內生長癒合,這才是治療的重點。 骨折未治癒前間飲食忌吃鯉魚、公雞、酸筍、牛肉、姜、高鈣高蛋白食物等,西葯慎用,尤其是含激素的葯物忌用,宜多吃新鮮蔬菜,適量鮮肉.
7、跪求!骨折了要吃什麼補品才可以?
骨折顧名思義就是骨頭的結構部分分裂,造成骨折的原因有車禍、外傷、摔跤等事故。在手術結束後就會形成一個痂,骨痂就比你在一棵大樹下劃過一刀,就會有一個痕跡,而這個痕跡是需要時間慢慢的磨合的,只要骨折病人注意調養,會恢復一個正常的結構的。
骨折手術後吃什麼傷口癒合快,有如下幾個方法,不管你是少年、青少年、中年人、老年人都有效果。
通過中葯來調理身體,令傷口快速結合。比如外敷「正骨活血膏」,傳統驗方,具有舒筋活血、消腫止痛、軟堅散結、溫經散寒、祛風除濕、接骨續筋、強筋壯骨、補腎添精等強大功效。
通過飲食調理,比如吃:黑芝麻、黃瓜籽粉、 蝦皮 、補軟骨、牛奶,蝦米,豆腐、綠葉蔬菜、多吃點高蛋白、或含有維生素D、鈣、鋅、鐵、錳的食物。多喝點骨頭湯,白鴿燉三七湯、補腎壯筋湯或補腎活血湯。
骨折後如何快速恢復需要注意的問題:骨折的肢體近期不要運動、不吸煙不喝酒、其他的部分可以活動,平時要多安心靜養、不要做劇烈的運動,避免骨折手術後出現惡化。
8、吃什麼對骨折補充會好得快一點?
骨折癒合是一個非常緩慢的過程,俗話說「傷筋動骨100天」,而且不同的年齡、不同的骨折部位、以前的健康狀況、治療方法都會影響骨折的癒合過程。飲食方面注意以下幾點:
1、均衡飲食很重要,創傷後消耗多,需要營養支持,骨折的癒合和組織修復需要均衡飲食;人體所需的五類營養物質,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維生素、礦物質都要保證攝入。
2、補充礦物質:多食富含銅、鋅、鐵元素的食物。海產品、黃豆等含鋅比較多;麥片、蛋黃等含錳較多。
3、另外盡量少吃糖和鹽,因為會阻礙骨折癒合過程。同時吸煙明顯抑制骨折癒合。
《素問·宣明五氣》曰:「腎主骨」,《素問·痿論》亦雲:「腎主身之骨髓」,指出骨與腎的關系非常密切。骨的生長發育及其修復皆以腎精為基礎:腎藏精,精能生髓,髓能充骨,促進骨骼的生長修復,並使之發揮正常的生理功能。日常可食療吃些生氏金蟲草,補虛損益精氣,促進骨折癒合。
9、腿部骨折吃什麼最有營養補的快
腿骨折後食療方法:
一、骨折後2~4周
食療方:1、當歸10克,骨碎補15克,續斷10克,新鮮豬排或牛排骨250克,燉煮1小時以上,湯肉共進,連用兩周。
2、田雞煲湯材料:雞400克,豬肉(瘦)200克,枸杞子25克,三七8克,姜5克
做法:雞切去腳,洗凈,放入滾水中煮十分鍾,取起洗凈,滴干水。豬肉放入滾水中煮五分鍾,取起洗凈。 杞子洗凈,田七洗凈,搗碎。水12杯或適量放入煲滾,放入雞,豬肉,杞子,田七,姜煲滾,慢火煲三小時,下鹽調味。
二、骨折後5周以上
1、枸杞子10克,骨碎補15克,續斷10克,苡米50克。將骨碎補與續斷先煎去渣,再入餘2味煮粥進食。每日1次,7天為1療程。每1療程間隔3~5天,可用3~4個療程。
2、羊骨湯
做法:將黃豆洗凈,浸半小時;蚝豉洗凈;羊骨洗凈,斬件;把黃豆、蚝豉、羊骨一起放火鍋內,加清水適量,文火煮2小時,調味即可。食物相剋蚝豉:蚝豉不宜與糖同食。
其他飲食方面
1、多吃新鮮的蔬菜很水果;
2、適當多吃一些青椒、西紅柿、莧菜、青菜、包菜、蘿卜等維生素C含量豐富的蔬菜,以促進骨痂生長和傷口癒合。
3、補充鋅、鐵、錳等微量元素。動物肝臟、海產品、黃豆、葵花籽、蘑菇中含鋅較多;動物肝臟、雞蛋、豆類、綠葉蔬菜、小麥麵粉中含鐵較多;麥片、芥菜、蛋黃、乳酪中含錳較多,
骨折最好不吃的食物
1、忌盲目補充鈣質。對於骨折後卧床期間的病人,盲目地補充鈣質,並無裨益,還可能有害。
2、忌多吃肉骨頭 有些人認為,骨折後多吃肉骨頭,可使骨折早期癒合。其實不然,現代醫學經過多次實踐證明,骨折病人多吃肉骨頭,非但不能早期癒合,反而會使骨折癒合時間推遲。
3、忌偏食
4、忌食山芋、芋艿、糯米等易脹氣或不消化食物。
5、忌少喝水 卧床骨折病人,尤其是脊柱、骨盆及下肢骨折病人,行動十分不便,因此就盡量少喝水,以減少小便次數,如此雖小便次數減少,但更大的麻煩也產生了。如卧床病人活動少,腸蠕動減弱,再加上飲水減少,就很容易引起大便秘結。長期卧床,小便瀦留,也容易誘發尿路結石和泌尿系感染。
10、骨折得人應該吃什麼補
為了促進骨折癒合 ,骨折病人的飲食可以根據骨折癒合的早、中、晚三個階段 ,根據病情的發展 ,配以不同的食物 ,以促進血腫吸收或骨痂生成。
早期 ( 1— 2周 ) :受傷部位瘀血腫脹 ,經絡不通 ,氣血阻滯 ,此期治療以活血化瘀 ,行氣消散為主。中醫認為 ,「瘀不去則骨不能生」、「瘀去新骨生」。可見 ,消腫散瘀為骨折癒合之首要。飲食原則上以清淡為主 ,如蔬菜、蛋類、豆製品、水果、魚湯、瘦肉等 ,忌食酸辣、燥熱、油膩 ,尤不可過早食用肥膩滋補之品 ,如骨頭湯、肥雞、燉水魚等 ,否則瘀血積滯 ,難以消散 ,會拖延病程 ,使骨痂生長遲緩 ,影響日後關節功能的恢復。在此階段 ,食療可用三七 10克 ,當歸10克 ,肉鴿 1隻 ,共燉熟爛 ,湯肉並進 ,每日 1次 ,連續 7— 10天。
中期 ( 2- 4周 ) :瘀腫大部分吸收 ,此期治療以和營止痛、祛瘀生新、接骨續筋為主。飲食上由清淡轉為補充高營養 ,以滿足骨痂生長的需要 ,可在初期的食譜上加以骨頭湯、田七煲雞、動物肝臟之類 ,以補給更多的維生素 A、 D、鈣及蛋白質。食療可用當歸 10克 ,骨碎補 15克 ,續斷 10克 ,新鮮豬排或牛排骨 250克 ,燉煮 1小時以上 ,湯肉共進,連用 2周。
後期 ( 5周以上 ) :受傷 5周以後 ,骨折部瘀腫基本吸收 ,已經開始有骨痂生長 ,此為骨折後期。治療宜補 ,通過補益肝腎、氣血 ,以促進更牢固的骨痂生成 ,以及舒筋活絡 ,使骨折部的鄰近關節能自由靈活運動 ,恢復往日的功能。飲食上可以解除禁忌 ,食譜可再配以老母雞湯、豬骨湯、羊骨湯、燉水魚等 ,能飲酒者可選用杜仲骨碎補酒、雞血藤酒、虎骨木瓜酒等。食療可用枸杞子 10克 ,骨碎補 15克 ,續斷 10克 ,苡米 50克。將骨碎補與續斷先煎去渣 ,再加入另 2味同煮粥進食。每日 1次 , 7天為 1療程 ,每 1療程後間隔 3— 5天 ,共用 3— 4個療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