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肱骨骨折骨頭長好的時間
您好!是肱骨骨折的哪個部位?4個多月有骨痂生長否?有明顯縫隙是沒有骨痂生長的證狀。是遲緩癒合。遲緩癒合或不癒合的原因很多,不只是手術沒做好的原因。一,有感染否?^二,營養,三,葯物的促進。四,骨皮質破壞面大小,五,有其它疾病等影響骨痂不生長。六,骨的生長是要創造一個好環境和體內無病狀態下才會生長骨痂的。沒有長好骨小梁之前不能使力的。
2、下列各骨容易骨折的部位是()A股骨:股骨頸B肱骨:解剖頸C肱骨:內、外側髁上
單選題
1、新鮮脫位:脫位時間未滿( B )周。
A 2 B 3 C 4 D1
2、陳舊性脫位:脫位時間超過( B)周。
A 2 B3 C 4 D1
3、完全離斷的斷肢(指)應採用( C)的方法保存。
A冷凍 B冷藏 C乾燥冷藏 D浸泡
4、(B )是斷肢術後極其嚴重的並發症,可導致病人死亡。
A休克 B 腎衰竭 C感染 D出血
5、(A )是臨床鑒別血管栓塞或痙攣的重要指標。
A毛細血管迴流測定 B皮膚溫度 C皮膚顏色 D腫脹程度
6、再植肢(指)體的皮膚溫度應保持在33—35℃,與健側相比溫差在( A )℃以內。
A2 B3 C4 D1
7、( D)大多是靜脈部分栓塞或早期栓塞的表現。
A皮膚紫紺B皮膚蒼白 C皮膚干癟 D皮膚散在性瘀點
8、(B )損傷可發生猿手畸形。
A尺神經 B正中神經 C橈神經 D腓總神經
9、(A )損傷可發生爪狀手畸形。
A尺神經 B正中神經 C橈神經 D腓總神經
10、(D )損傷可發生足下垂。
A尺神經 B正中神經 C橈神經 D腓總神經
11、牽引分( B )種
A2 B3 C 4 D5
12、皮牽引分(A )種
A2 B3 C 4 D5
13、骨折癒合的血腫機化演進期約需 (C ) 周。
A2 B3 C2-3 D6-8
14、骨折癒合的原始骨痂形成期約從傷後( B )周開始。
A2 B3 C2-3 D6-8
15、骨折癒合的骨痂改造塑形期約從傷後約( D )周開始。
A2 B3 C2-3 D6-8
16、脊柱骨折最常見的合並症是( B )
A截癱 B脊髓損傷 C休克 D脂肪栓塞
17、一旦發生骨筋膜室綜合征應立即( C )
A抬高患肢 B切開引流 C 切開減壓 D應用脫水葯
18、脊髓型頸椎病一般不宜採用 ( B )
A骨牽引 B頜枕帶牽引 C皮膚牽引 D兜帶牽引
19、粉碎骨折是指骨折塊碎裂成( A )塊以上。
A2 B3 C4 D5
20、肩關節脫位可出現( C )
A拾物征陽性 B四字試驗陽性 C搭肩試驗陽性 D抬高試驗陽性
21、復位後將關節固定於穩定位置( D )周。
A 2 B3 C 4 D2—3
22、肌力分( D )級。
A 5 B3 C 4 D6
23、皮牽引的重量一般不超過(B )㎏。
A 7 B5 C 4 D6
24、骨的關節面失去部分正常對合關系稱為(A )
A半脫位 B脫位 C先天性脫位 D習慣性脫位
25、中心型椎體結核好發於( B ),多見於10歲以下的兒童。
A頸椎 B胸椎 C 腰椎 D 骶椎
26、邊緣型椎體結核好發於( C ),以成人多見。
A頸椎 B 胸椎 C 腰椎 D 骶椎
27、骨折專有體征不包括( D )
A 畸形 B反常活動 C骨擦音和骨擦感 D疼痛
28、骨折的處理原則不包括( D )
A復位 B固定 C功能鍛煉 D止痛
29、2歲男孩,股骨幹中1/3,有移位,其治療最好採用( E )
A.手法復位,石膏固定 B.手法復位,小夾板固定 C.切開復位,內固定
D.外展位骨牽引 E.垂直懸吊皮牽引
30、成人股骨頸血液供應的主要來源於( B )
A.股骨頭圓韌帶的小凹動脈 B.旋股內、外側動脈的分支 C.旋髂深動脈支
D.股骨乾的滋養動脈 E.旋股外側動脈
31、下列哪種骨折不容易癒合( A )
A.脛骨下1/3骨折 B.股骨轉子間骨折 C.鎖骨骨折
D.肱骨下1/3骨折 E.橈骨骨折
32、下列哪項不是髖關節後脫位的臨床表現( D )
A.患髖疼痛,不能活動 B.髖呈屈曲,內收、內旋畸形 C.大粗隆上移明顯
D.髖呈屈曲,外展、外旋畸形 E.部分有坐骨神經損傷表現
33、下列哪項最易發生缺血性骨壞死( A )
A.股骨頸骨折 B.股骨粗隆間骨折 C.髕骨骨折
D.脛骨下段骨折 E.肱骨上段骨折
34、(A)是有效預防壓瘡的關鍵。
A間歇性解除壓迫 B勤翻身 C勤按摩 D保持皮膚清潔
35、將止血帶綁扎在上臂中下段,可壓迫( A )
A橈神經 B 尺神經 C正中神經 D腋神經
36、牽引的護理措施不包括(A)
A引流管的護理 B維持有效血液循環 C保持有效牽引
D並發症的預防和護理
37、斷肢(指)的現場急救不包括( C )
A止血、 B包紮創面 C固定斷肢(指) D迅速轉運
3、人體肱骨易發生骨折是什麼位置
您好:
肱骨是臂的長骨,分為一體和兩端。肱骨上端與體交界處骨稍細,叫做外科頸,是骨折的易發部位。
4、肱骨是哪個部位
您好!
問題分析:肱骨位於上臂,又叫上臂骨。上端有半球形的肱百骨頭與肩胛骨的關節盂組成肩關節;下端與尺、橈骨的上端構成肘關節。度
康復指導:也就是我們的上臂處的骨頭,如果發生肱骨、骨折及時去醫院拍專片確診。屬多補充營養,注意休息,保持心情舒暢。
感謝您關注問病網,祝您健康!
5、肱骨頭易發生骨折的部位是?
易發生在肱骨外科頸部位。肱骨外科頸位於解剖頸下2~3cm,胸大肌止點以上,此處由松質骨向密質骨過渡且稍細,是解剖上的薄弱環節,骨折較為常見,各種年齡均可發生,老年人較多,肱骨外科頸骨折移位多較嚴重,局部出血較多。
希望採納
6、肱骨骨折是如何分類的?
肱骨骨折常發生於肱骨外科頸、肱骨幹、肱骨髁上、肱骨保間、肱骨外躲、肱骨內上髁。尤以前三者為多,可發生於任何年齡,多由直接暴力和間接暴力所引起,如重物撞擊、擠壓、打擊及撲例時,手或肘部著地,暴力經前管或肘部傳至各部位。x線檢查可明確診斷,並提示骨折的類型。直接及間接暴力均可以引起肱骨骨折。一般根據受傷機制及骨折端移位方向分類。1.肱骨內髁骨折較外髁骨折少見,好發於兒童。骨折塊包含肱骨內上保及骯骨滑車的大部分成全部。損傷機制與肱骨外跺骨折極為相似。骨折亦可分為以下3型。Ⅰ型:骨折無移位,骨折線從內上方斜向外下方達肢骨滑車關節面。Ⅱ型:與Ⅰ型相似。骨折塊有側方移位或伴有輕度向上移位但無骨折塊的旋轉。Ⅲ型:骨折塊有明顯的旋轉移位,最常見是在冠狀面的旋轉,有時旋轉可達180,致使骨折塊的骨折面完全對向內例。有時也可在矢狀面上發生旋轉,導致骨折面向後而肱骨滑車面向前。有時尺骨可隨骨折塊向內移位並肘關節半脫位或脫位。少數患者可合並尺神經損傷。2.肱骨外盟胃折可因傷時合並肘內或外翻應力及前臂伸肌群的牽效力,產生不同形式的骨折,通常分為3型,也有人將合並肘關節脫位者獨立分型,共分為以下4型。I型(無移位型):骨折無移位或僅有輕度分離,局部的伸肌筋膜、骨膜未撕裂。Ⅱ型(側方移位型):骨折塊向側方、前方或後方移位分斷裂或完全撕裂,後者復位後不易維持。Ⅲ型(旋轉移位型):骨折塊除向側、前或後方移位外發生向外、向前或向後的不同程度旋轉。Ⅳ型:骨折塊旋轉移位,並伴肘關節脫位、關節囊及側副韌帶撕裂。3.肱骨留間骨折根據骨折移位程度將其分為以下4型。Ⅰ型:骨折無移位或輕度移位,關節面保持平整。Ⅱ型;骨折塊有移位,但兩傈無分離及旋轉,關節面也基本平整。Ⅲ型:骨折塊有分離並有旋轉移位、關節面破壞。Ⅳ型:肱骨深部扮碎成三塊,關節面破壞嚴重。有時移位嚴重者可穿被皮膚,成為開放性骨折。
7、肱骨下端是指哪部分?它的解剖特點是什麼?
您好:肱骨是典型長骨,分一體兩端。上端為膨大的半圓形肱骨頭,參與肩關節的構成。下端有肱骨小頭和滑車,參與肘關節的構成。肱骨幹後方有橈神經溝,有橈神經通過。肱骨下端內上方後面.是尺神經溝,有尺神經通過。肱骨主要結構可歸納為兩頭、兩頸、兩溝。肱骨外科頸位於解剖頸下2~3cm,即肱骨大結節之下,胸大肌止點之上,也就是肱骨頭外下縮細稱解剖頸,肱骨上端與干交匯處為外科頸,最易發生骨折故名為外科頸骨折。肱骨外科頸遠端1cm以下至肱骨髁部上方2cm以上為肱骨幹。肱骨幹骨折多見於青壯年,好發於中部,其次為下部,上部最少。中下1/3骨折易合並橈神經損傷,下1/3骨折易發生骨不連。給您提供參考意見.希望對您有所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