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左跟骨粉碎性骨折
不是從醫人員。
我爸爸從高處墜落,左腳跟骨粉碎性骨折。2010年11月3日出事,11月5日在照了X光和CT後,醫生建議入院開刀,今天11月15日做手術。有醫保(報銷額度大概是20%-25%),入住醫院10天,目前自行承擔部分的花費為2800。植入的鋼板選用的是進口的價格為1.2萬,自行承擔15%的那種。估計按照現在這個形式,總的要交給醫院的費用(自付部分)在7000左右。
如果醫生建議開刀的話,最好還是開吧。畢竟如果裡面的骨頭已經七零八碎了,你光靠養是養不好的,還是要通過手術把骨頭排列固定才行。
現在有腫脹是正常的,一般出事後7-14天是最佳手術時間,但必須等消腫後,否則不退腫強行做的話,怕以後有組織會壞死,那就更麻煩了。
2、骨折實例分析
就是第一腰椎的壓縮性骨折,但可能比一般情況都重些。骨皮質斷裂,最好內固定手術,如果嚴重的。不嚴重的,不手術,卧床幾個月,腰下墊枕後會好起來。
怎麼不傳上來片子?這樣,更利於下意見。
3、左股骨頸骨折三釘內固定頸干角大致正常骨折線消失余組·成骨排列規則骨質結構
股骨頸骨折的患者通常來說比較容易發生股骨頭壞死等情況,隨著時間增長可以出現髖關節疼痛等,但是目前來說你這個手術之後復查拍片的情況,還是比較好的,這個情況說明骨折已經基本癒合,並沒有發生骨質疏鬆或者股骨頭壞死等,多注意休息,加強飲食營養
4、骨痂的骨折的癒合過程
骨折癒合的過程就是「瘀去、新生、骨合」的過程,是一面清除壞死組織,一面新生修復的過程 ( 由膜內化骨與軟骨內化骨共同完成 ) ,整個過程是持續的和漸進的。骨折癒合的過程也是暫時性緊急連接到永久性堅固連接的過程。一般將骨折癒合分為 3個階段,即血腫機化期、原始骨痂形成期和骨痂改造塑形期;也有根據骨折癒合過程的組織學和生理學特徵分為撞擊期、誘導期、炎症期、軟骨痂期、硬骨痂期和改建期 6 個不同的階段。
1 .血腫機化期
骨折後,因骨折本身及鄰近軟組織的血管斷裂出血,在骨折部形成了血腫,血腫於傷後 6 ~ 8 小時即開始凝結成血塊,與局部壞死組織引起無菌性炎性反應。骨折斷端因血循環中斷,逐漸發生壞死,約有數毫米長。隨著纖維蛋白的滲出,毛細血管的增生,成纖維細胞、吞噬細胞的侵入,血腫逐漸機化,形成肉芽組織,並進而演變成纖維結締組織,使骨折斷端初步連接在一起,稱為纖維連接,約在骨折後 2 ~ 3 周內完成。同時,骨折端附近骨外膜的成骨細胞傷後不久即活躍增生,一周後即開始形成與骨幹平行的骨樣組織,並逐漸向骨折處延伸增厚。骨內膜在稍晚是亦發生同樣改變。
2 .原始骨痂形成期
原始骨痂形成或骨內膜和骨外膜的成骨細胞增生,在骨折端內、外形成的骨組織逐漸骨化,形成新骨,稱為膜內化骨。隨新骨的不斷增多,緊貼骨皮質內在治療骨折時,對這些並發症應以預防為主,如果已經出現則應及時診斷和妥善治療,這樣,大多數並發症都是可以避免或治癒的。外面逐漸向骨折端生長,彼此會合形成梭形,稱為內骨痂和外骨痂。骨折斷端及髓腔內的纖維組織亦逐漸轉化為軟骨組織,並隨軟骨細胞的增生、鈣化而骨化,稱為軟骨內化骨,而在骨折處形成環狀骨痂和髓腔內骨痂。兩部分骨痂會合後,這些原始骨痂不斷鈣化而逐漸加強,當其達到足以抵抗肌收縮及成角、剪力和旋轉力時,則骨折已達到臨床癒合,在成人一般約需12~24周(人衛版外科學教材第8版最新修改)。此時 x 線片上可見骨折處四周有梭形骨痂陰影,但骨折線仍隱約可見。對骨外膜的損傷均對骨折癒合不利。
3 .骨痂改造塑形期
原始骨痂中新生骨小梁逐漸增加,且排列逐漸規則和緻密,骨折斷端經死骨清除和新骨形成的爬行代替而復活,骨折部位形成骨性連接。這一過程一般約需 1~2年。隨著肢體活動和負重,應力軸線上的骨痂不斷得到加強,應力軸線以外的骨痂逐漸被清除,並且骨髓腔重新溝通,恢復骨的正常結構 ( 圖 9 — 12) ,最終骨折的痕跡從組織學和放射學上完全消失。
近年來研究表明,多種骨生長因子與骨折癒合有關,它們共同作用可刺激成骨細胞的活性,調節局部成骨。如胰島素生長因子 I 、Ⅱ (IGF — I 、 IGF 一Ⅱ ) 、血小板衍生生長因子 (PDGF) 、鹼性成纖維細胞因子 (bFGF) 、 B 轉化生長因子 (TGF — B) 等在炎性階段可進一步刺激間充質細胞聚集、增殖及血管形成。骨形態發生蛋白 (BMP) 有較強的跨種誘導成骨活性( 即誘導未分化的間充質細胞分化形成軟骨或骨 ) 和骨損傷修復作用,其作用無種屬特異性。
5、骨損傷後的修復包括哪幾個階段?
骨折癒合(fracture healing)過程可分為以下幾個階段:
(一)血腫形成
骨折時除骨組織被破壞外,也一定伴有附近軟組織的損傷或撕裂。骨組織和骨髓都富含血管,骨折後常伴有大量出血,填充在骨折的兩斷端及其周圍組織間,形成血腫。一般在數小時內血腫發生血液凝固。和其他組織的創傷一樣,此時在骨折局部還可見輕度中性粒細胞浸潤。
骨折時由於骨折處營養骨髓、骨皮質及骨膜的血管隨之發生斷裂,因此在骨折發生的1~2天內,可見到骨髓造血細胞的壞死,骨髓內脂肪的析出,以後被異物巨細胞包繞形成脂肪「囊」(fat「cyst」)。骨皮質亦可發生廣泛性缺血性壞死,骨壞死在鏡下表現為骨陷窩內的骨細胞消失而變為空穴。如果骨壞死范圍不大,可被破骨細胞吸收,有時死骨可脫落、游離而形成死骨片。
(二)纖維性骨痂形成
大約在骨折後的2~3天,從骨內膜及骨外膜增生的纖維母細胞及新生毛細血管侵入血腫,血腫開始機化。這些纖維母細胞實質上多數是軟骨母細胞及骨母細胞的前身。上述增生的組織逐漸彌合,填充並橋接了骨折的斷端,繼而發生纖維化形成纖維性骨痂,或稱暫時性骨痂(provisional callus)肉眼上骨折局部呈梭形腫脹。約經1周左右,上述增生的肉芽組織及纖維組織部分可進一步分化,形成透明軟骨。透明軟骨的形成一般多見於骨外膜的骨痂區,而少見於骨髓內骨痂區,可能與前者血液供應較缺乏有關。此外,也與骨折斷端的活動度及承受應力過大有關。但當骨痂內有過多的軟骨形成時會延緩骨折的癒合時間。
(三)骨性骨痂形成
骨折癒合過程的進一步發展,是骨母細胞產生新生骨質逐漸取代上述纖維性骨痂。開始形成的骨質為類骨組織,以後發生鈣鹽沉著,形成編織骨(woven bone),即骨性骨痂。纖維性骨痂內的軟骨組織,和骨發育時的軟骨化骨一樣,發生鈣鹽沉著而演變為骨組織,參與骨性骨痂的形成。此時所形成的編織骨,由於其結構不夠緻密,骨小梁排列比較紊亂,故仍達不到正常功能需要。
按照骨痂的細胞來源及骨痂的部位不同,可將骨痂分為外骨痂和內骨痂。
1、外骨痂(external callus)或骨外膜骨痂(periosteal callus),是由骨外膜的內層即成骨層細胞增生,形成梭形套狀,包繞骨折斷端。如上所述,以後這些細胞主要分化為骨母細胞形成骨性骨痂,但也可分化為軟骨母細胞,形成軟骨性骨痂。在長骨骨折時以外骨痂形成為主。
2、內骨痂(internal callus)由骨內膜細胞及骨髓未分化間葉細胞演變成為骨母細胞,形成編織骨。內骨痂內也可有軟骨形成,但數量比外骨痂為少。
(四)骨痂改建或再塑
上述骨痂建成後,骨折的斷端僅被幼稚的、排列不規則的編織骨連接起來。為了符合人體生理要求而具有更牢固的結構和功能,編織骨進一步改建成為成熟的板層骨,皮質骨和髓腔的正常關系也重新恢復。改建是在破骨細胞的骨質吸收及骨母細胞新骨質形成的協調作用下進行的,即骨折骨所承受應力最大部位有更多的新骨形成而機械性功能不術需要的骨質則被吸收,這樣就使骨折處上下兩斷端按原來的關系再連接起來,髓腔也再通。
在一般情況下,經過上述步驟,骨折部恢復到與原來骨組織一樣的結構,達到完全癒合
6、首先,骶骨末節骨質排列欠規整,會不會是骨裂?其次,如果是骨裂,大
骶骨雖然用處不大,但還是屬於椎骨。椎骨骨折就夠輕傷,所以骶骨骨折就夠輕傷。條款如下:
d)椎骨骨折或者脊椎脫位(尾椎脫位不影響功能的除外);外傷性椎間盤突出。
7、骨折多長時間能好?
骨折的癒合時間為8-12周,不過的具體情況具體分析,關鍵的看骨折的類型,這就得進行檢查了哦,按照AO的分類,不知道你是屬於哪一型
8、左膝關節組成骨排列尚可,原左脛骨平台骨折,復查,斷端之間位置尚可,關節間隙尚可。是什麼意思
沒問題 好好養著吧 尚可是一種通用的語言 就是還行 的意思 斷端尚可是指連接沒有錯位 關節尚可是指好了以後不會有功能性障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