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因
1.伸直型骨折(Colles骨折)
最常見,多為間接暴力致傷。年由A.Colles詳加描述。跌倒時腕關節處於背伸及前臂旋前位、手掌著地,暴力集中於橈骨遠端松質骨處而引起骨折。骨折遠端向背側及橈側移位。兒童可為骨骺分離;老年人由於骨質疏鬆,輕微外力即可造成骨折且常為粉碎骨折,骨折端因嵌壓而短縮。粉碎骨折可累及關節面或合並尺骨莖突撕脫骨折及下尺橈關節脫位。
2.屈曲型骨折(Smith骨折)
較少見,由R.W.Smith在1874年首次描述。骨折發生原因與伸直型骨折相反,故又稱反Colles骨折。跌倒時手背著地,骨折遠端向掌側移位,骨折近端向背側移位。
3.巴爾通骨折(Barton骨折)
系指橈骨遠端關節面縱斜型骨折,伴有腕關節脫位者。由J.R.Barton1838年首次描述。跌倒時手掌或手背著地,暴力向上傳遞,通過近排腕骨的撞擊引起橈骨關節面骨折,在橈骨下端掌側或背側形成一帶關節面軟骨的骨折塊,骨塊常向近側移位,並腕關節脫位或半脫位。
臨床表現
腕部腫脹、壓痛明顯,手和腕部活動受限。伸直型骨折有典型的餐叉狀和槍刺樣畸形,尺橈骨莖突在同一平面,直尺試驗陽性。屈曲型骨折畸形與伸直型相反。注意正中神經有無損傷。
檢查
可行以下檢查以明確診斷:X片可清楚顯示骨折及其類型。伸直型者橈骨骨折遠端向背橈側移位,關節面掌側及尺側傾斜角度變小、消失,甚至反向傾斜。橈骨遠骨折端與近側相嵌插,有的合並尺骨莖突骨折及下尺橈關節分離。屈曲型骨折橈骨遠端向掌側移位。對輕微外力致傷的老年患者應做骨密度檢查,以了解骨質疏鬆情況。
鑒別診斷
1.橈骨頸骨折
並不多見,常與橈骨頭骨折伴發,亦可單發。
2.橈骨頭骨折
是常見的肘部損傷,佔全身骨折的0.8%,約有l/3患者合並關節其他部位損傷。橈骨小頭骨折是關節內骨折,如果有移位,應切開復位內固定,恢復解剖位置,早期活動,以恢復肘關節伸屈和前臂旋轉功能。
3.橈骨幹骨折
單獨橈骨幹骨折,僅占前臂骨折總數的12%,以青壯年人居多。
2、骨筋膜室綜合症是骨折早期還是晚期並發症
骨筋膜室綜合症應該是早期的問題,它的實質是筋膜室內血腫引起的!
3、每年的執業醫師資格考試與往年知識點的重復率大約有多少呢,重題率是多少呢
傳說中平均每年重復率比較高的執業醫師考題 2010-05-22 15:02
1關於新生兒硬腫症,錯誤的是:多發生在夏季。
2符合萎縮的描述正確的是:萎縮器官實質細胞數減少或體積縮小。 3子宮峽部的特點是:上端為解剖學內口,下端為組織學內口。 4手樣後的體位以下哪項是錯誤的:臂部手術後需取半卧位。
5關於休克型肺炎的治療,下列哪項是不正確的:慎用糖皮質激素。 6嬰幼兒每日維生素D的需要量為:400-800IU。 7早期妊娠最常見和臨床表現:停經。
8原發性肝癌最常見的主要體征是:肝不規則腫大
9神經系統實現其調節功能的基本方式是:條件反射與非條件反射
10關於DNA的二級結構(雙螺旋結構)正確的是:兩條反向的多核苷酸鏈 11右心功能不全的體征不包括:心尖部舒張期奔馬律。 12產生葯物副作用是由於:葯物作用的選擇性低。
13肝昏迷病人前驅期(I期)最早的臨床表現是:性格改變 14關於小兒靜脈補鉀濃度,哪項正確:0.1%--0.3%
15彌漫性血管內凝血,下列哪項實驗室檢查不正確:血小板計數正常
16血胸的治療下列哪項是錯誤的:機化性血胸一般應在傷後3個月以後行手術治療
17構成醫療事故的要件這一是:過失
18以下哪項不是腎小管性蛋白尿的常見病:腎不球腎炎 19產後心臟負擔最重的時期是:產後72小時
20關於標准差,下面哪個說法是正確的:標准差必定大於或等於零 21急性心梗的常見先兆症狀是:心絞痛
22新生兒缺氧缺血性腦病主要原因是:圍產期窒息
23引起垂體前葉功能減退的最常見原因是:產前產後大出血
24下列哪項是骨折的晚期並發症;創傷性關節炎25與血栓形成關系密切的疾病是:冠狀動脈粥樣硬化
25與血栓形成關系密切的疾病是:冠狀動脈粥樣硬化
26關於上尿路結石治療中不正確的是:結石直徑大於0。4cm,均不能採取非手術治療
27人體內O2,CO2進出細胞膜是通過:單純擴散 28腦出血最常見的部位是:內囊 29施行麻醉前的禁食時間:12小時
30關於系統紅斑狼瘡,錯誤的是:過敏性疾病
31心力衰竭細胞是指肺淤血:肺泡內吞噬含鐵血黃素巨噬細胞 32心功能分級是根據:對體力活動的耐受性 33下列哪項不是成分血製品:右旋糖酐
34關於胸腔漏出液的描述。下列不正確的是:粘蛋白定性試驗陽性
35下列關於血液組成的敘述,錯誤的是:與抗凝劑混勻的血液待血細胞沉降後,上面的液體部分稱為血清。
36早期發現直腸癌最重要的檢查方法是:直腸指檢
37貧血概念是指單位容積外周血液中:HB WBC MCA低於正常 38不屬於甲亢臨床表現的有:月經過多
4、感染屬於骨折並發症的早期還是晚期?
早期,多鍛煉身體就好了,及時治療,祝您早日康復
5、骨折晚期並發症是什麼
骨折的並發症:
1 早期——①休克、②脂肪栓塞綜合征、③重要內臟器官損傷、④重要周圍組織損傷、⑤骨筋膜室綜合征
2 晚期——①墜積性肺炎、②褥瘡、③下肢深靜脈血栓形成、④開放性骨折感染、⑤骨化性肌炎、⑥創傷性關節炎、⑦關節僵硬、⑧急性骨萎縮、⑨缺血性骨壞死、⑩缺血性肌攣縮
晚期並發症即指:骨生長異常。。
6、骨筋膜室綜合症是骨折早期還是晚期並發症
骨筋膜室綜合症
應該是早期的問題,它的實質是筋膜室內血腫引起的!
7、古人說的「傷筋動骨一百天」說法靠譜嗎?
在古代沒有現代醫學這么發達的年代,古語講「傷筋動骨一百天」,古時候醫生們實踐的是《黃帝內經》,憑借岐黃之術提出的「一百天」是否可靠?還是很可靠的。
在古代醫學中,大夫在沒有發達的影像學檢查時就能夠提出傷筋動骨一百天,說明他們的醫學觀念是相當領先的,也是經時間和實踐檢驗過的,傷筋動骨的損傷的修復與康復確實需要三個多月時間。外傷後軟組織或骨組織受到損害,嚴重者發生骨折,這多屬於較高能量的損傷,對機體影響較大,所以癒合也多需要較長時間。
骨折癒合是一個復雜而連續的過程,從組織學和細胞學的變化,通常將其分為三個階段,這只是人為的劃分,其實三者之間不可截然分開,而是相互交織逐漸演進的過程。無論是石膏、支具固定還是手術鋼板、髓內釘內固定,都只是為骨折提供好的癒合環境,骨折癒合速度是由生物本身的骨代謝決定的。
骨折的癒合過程從最開始治療到骨折臨床癒合具有一定強度能承受應力需要大約三個月左右,恰好是一百天左右,雖然並不是所有骨折癒合都需要一百天,有的5周左右,但骨折癒合後具有一定強度還是需要12周的,這在沒有現代醫學這么多檢查手段如X線片、CT、磁共振等的古代,僅僅通過查體和功能評估就能確定骨折癒合的時間約為三個月左右,不得不讓人佩服中國古代中醫大家們的智慧。
骨折癒合需要一百天左右,那麼「傷筋」也是如此嗎?從現代醫學講,傷筋類似於韌帶、關節囊等強度較大的軟組織的損傷,在骨折之前,外力作用下一般先是損傷這些軟組織然後暴力繼續釋放作用於骨骼發生骨折,即便沒有發生骨折,一旦「傷筋」,軟組織的損傷也較大,韌帶撕裂或斷裂或關節囊損傷,伴有周圍肌肉組織的小血管損傷,可出現出血瘀血、肢體腫脹等情況,腫脹在3~5天左右達到高峰,制動後逐漸消腫,但隨著康復後期活動增多又會反復腫脹。
所以,像踝關節扭傷後,即便沒有骨折,如果腫脹比較明顯,說明損傷較重,還是要好好休息,避免早期負重,用手杖或拐杖減少患肢負重,為韌帶癒合創造良好條件。早期治療非常重要,否則韌帶容易鬆弛強度下降,容易發生踝關節不穩定,在晚期甚至老年時出現創傷性關節炎,慢性疼痛,嚴重影響生活。
雖然傷筋動骨要一百天,但並不是要患者一直在床上躺著養病,而是要早期開始功能鍛煉康復訓練,「上醫治未病」,預防骨折的早期並發症和晚期並發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