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骨折 > 中位骨折

中位骨折

發布時間:2021-07-09 09:33:22

1、怎麼樣才算是骨折

骨折按輕重來分有骨膜及骨軟組織撕裂、青枝骨折、粉碎性骨折等等。一般來說,不管是哪種程度的骨折都會合並骨膜的損傷,由於骨膜本身幾乎不具備收縮能力,因此骨膜上的血管破裂之後很難止血。所以骨折後24小時以內,受傷部位就會出現青紫以及腫脹。如果你的傷處沒有出現過青紫情況,就基本上不用考慮骨折的可能,你所說的局部紅腫,可能是表皮擦傷發炎以及軟組織挫傷所造成的,所以建議你先做傷口消炎治療。
擦傷以及扭傷被擠壓時都會很痛啊!

2、影像表現左肱骨上段骨折外固定中,位線可是什麼意思?

這是肱骨骨折術後的描述,意思是肱骨上段骨折外固定在位,骨折的對位對線尚可,但沒有描述骨折癒合情況,有沒有骨痂等,需要看具體片子並於以前的片子對比才能確定。

3、有哪些常見部位骨折的作業治療?

1.鎖骨骨折(1)骨折原因及類型:骨折位置表淺,易發生骨折間接暴力造成骨折多見跌倒時手或肘著地,外力自前臂或肘部沿上肢向近心端沖擊;肩部著地更多見,撞擊鎖骨外端造成骨折,多發生於兒童及青壯年

間接暴力造成的骨折多為斜型或橫型,其部位多見於中段;直接暴力造成骨折因著力點不同而異,多為粉碎或橫型幼兒多為青枝骨折

(2)臨床症狀及診斷:鎖骨骨折後腫脹,壓痛或有畸形,可能摸到骨折斷端傷肩下沉並向內傾斜,上臂貼胸不敢活動,健手托扶患側肘部,以減輕上肢重量牽引引起疼痛

幼兒多為青枝骨折,皮下脂肪豐滿,畸形不明顯,因不能自述疼痛位置,只有啼哭表現,但病兒多向患側偏斜,頜部轉向健側

(3)治療:幼兒青枝骨折用三角巾懸吊即可有移位骨折用「8」字綳帶固定1~2周少年或成年人有移位骨折,手法復位「8」字石膏固定固定後即可練習握拳,伸屈肘關節及雙手叉腰後伸,卧木板床休息,肩胛區可稍墊高,保持肩部後伸,3~4周拆除外固定,骨折通常於4~6周後癒合「8」字綳帶去除後的第1周內,仍需以三角帶懸吊保護

第1至第2天,站立位,上身向患側屈並稍向前傾,用健肢托住患側前臂,放鬆患肢肌肉使之自然下垂,做肩部的前後左右擺動,逐漸努力增大運動幅度

第3至第4天,將上述運動過渡到主動運動,依靠患肢肩帶肌的力量活動,並開始在健肢的幫助下抬高患肢,做肩關節活動范圍的被動活動

第6至第7天,開始做肩關節各方向和各軸位的主動運動助力運動和肩帶肌的抗重力和抗阻力練習

在去除固定的最初2周內,避免肩帶過分用力和過多的前屈運動至第3周以後再進行擴大肩帶和肩關節各個方向的活動和肌力練習

2.肩部肩部骨折固定會很快導致關節僵硬和疼痛,因此要求骨折處理後(包括手術的或非手術治療),在控制的范圍內由治療師進行專業化的被動活動主動助動活動或主動活動重點是恢復患者的功能性活動,特別是日常生活活動(ADL)相對穩定的肩部骨折,一但急性疼痛減輕,立即開始功能鍛煉可進行緩和的主動運動,改善肩關節的一般性活動范圍,重點是肩關節的外展和前屈活動

不穩定的肩部骨折需要切開復位鋼板螺釘內固定一般手術後2周才開始肩部活動

在保護下進行被動活動和主動助動運動練習也可利用輔助器,如肩關節懸吊架或滑板進行練習治療過程中需定期拍攝X線片檢查骨折癒合情況在術後最初的6~8周內進行肌肉等長收縮練習和肩關節鍾擺運動練習要求健手托住患側肘部,彎腰時上肢盡量放鬆和下垂,做鍾擺運動和順時針及逆時針的劃圈運動,可逐漸增加鍾擺活動范圍及劃圈大小

當肩關節運動范圍改善後,應擴大其活動范圍,並且逐漸減少對患肩的支持例如,肩關節懸吊架(或滑板)原先在腰部高度的活動平面,應該增加到胸部平面的活動鼓勵患者進行肩部平面的外展和前屈也可以採用捻線機進行肩關節旋轉練習當石膏或夾板外固定去除後,可開始主動助動活動和主動活動,進行肩關節前屈後伸外展內旋外旋和等長肌肉收縮練習應鼓勵患者參與休閑娛樂活動,有助於肩關節功能恢復,例如,游泳射箭乒乓球檯球日常家務勞動及園藝勞動

3.肘部和前臂肘和前臂的功能主要是肘關節屈伸和前臂的旋前及旋後對於肘部和前臂骨折的作業治療,主要是解決因肘和前臂功能失衡引起的ADL存在的任何問題

開始階段的治療包括輕柔的活動,鼓勵患者主動練習肘關節屈伸,前臂旋前和旋後,手的握持動作重點是消除腫脹和改善關節活動范圍,然後是肌力和協調性的練習早期的作業治療方法可利用繪畫製作糕點沙粒作業編織陶器作業和治療性游戲等作業活動,後期作業治療應增加較大阻力及全范圍的活動度練習例如:直立姿勢下的織布機作業印刷機作業捻線機作業肩輪作業金工作業木工作業等

肱骨髁上骨折一般採用石膏或夾板外固定,維持肘關節屈曲90°~100°位,上肢用頸橫帶懸掛2周後,每天去除夾板,在保護下,採用重力消除體位(即治療師托住患肢或將患肢放置於滑板面),患者進行輕柔的無阻力的主動運動需要特別強調肘關節主動活動和肘關節屈曲的重要性禁忌肘關節暴力下的被動活動和肘關節伸直牽拉,以避免或減少前臂肌肉發生缺血攣縮或骨化性肌炎的危險性復雜的肘部骨折需要手術切開復位,堅固的內固定一般手術後3~5天開始主動活動練習

橈骨頭骨折很少需要固定無移位骨折或關節面完整的患者,僅需頸橫帶懸吊固定保護2周鼓勵患者每天主動進行旋前旋後活動,重點是旋後活動練習,因為旋後活動較難恢復到全范圍的活動度

前臂遠端骨折是上肢最多見的骨折,絕大多數受傷機制是跌倒時上肢處於伸直位,這是一種保護性伸直反應前臂遠端骨折分為Colles骨折Smith骨折和Barton骨折這些骨折累及到橈骨和(或)尺骨以及尺橈關節通常需要經皮穿刺的鋼針固定,或骨牽引架固定如果是遠端尺橈關節廣泛損傷,則上肢需採取長臂石膏固定固定范圍自掌指關節至肱骨中部,以控制前臂旋前和旋後大多數前臂骨折需採用短臂石膏固定6~7周,固定范圍從掌指關節至上臂,然後改用靜態夾板固定2~4周短臂石膏允許近側和遠側指間關節屈伸,因石膏遠端覆蓋掌橫紋,所以掌指關節屈曲受限,但拇指和小指之間可進行側方活動

假如患者石膏固定的遠端或近端關節不能充分活動,或者石膏拆除後活動受限,需要及時治療治療從主動活動開始對於穩定性骨折可採取被動牽伸和關節松動技術鼓勵患者在耐受范圍內恢復功能性活動,如ADL活動治療性游戲工藝作業等外固定去除後2周開始力量練習重點是恢復腕穩定性,可採用治療泥改錐皮革沖壓機具等進行手抓握練習因為這些作業需要反復有力的握持和腕關節穩定前臂骨折遠端癒合後,鼓勵患者進行上肢逐漸分級持重練習

對於使用骨折外固定架的患者,應根據外科醫生的醫囑,在骨折固定架的上下端的關節應早期開始主動活動經主管醫生許可後,主動運動可在漩渦池中進行,其優點是即可以清潔傷口,另外可利用水的振動有效改善血液循環,並且利用水的浮力可在減重環境中進行肢體活動外科醫生可能首先要求治療師放鬆固定架,早期進行腕關節屈曲練習,然後待數周後再進行伸腕練習腕關節活動范圍必須在外科醫生規定的范圍內進行當外固定架去除後,改換為夾板固定此時的作業治療方案應與夾板固定期治療方案相一致一般情況下,患者腕關節最大功能的恢復大約需要9個月的時間

4.髖髖部骨折和下肢關節置換是兩種骨科conditions,發生率呈上升趨勢老年人更容易患骨科疾病,如骨質疏鬆症和骨關節退行性病變醫學的進步也使得對於髖部骨折和下肢骨關節疾病的治療變得更安全更容易下肢關節疾病可導致暫時的或更長時間的殘疾一個載重受限的關節在一定時間內是不穩定的,在一定程度上會限制日常生活和活動能力

老年人造成髖部骨折的風險最高活動量的減少和骨質疏鬆是兩個明確的風險因素

尤其是高齡女性骨質疏鬆的程度比男性高,因此當她們跌倒時更易發生髖部骨折

因為靈活性降低力量減弱視野縮小反應時間延長和使用一些輔助用具,例如手杖和步行器等,老年人的活動能力受到了限制很多老年人在活動的時候變得更加小心而且恐懼摔倒那些有關節炎或其他關節疾病病史的人是下肢關節置換術的主要候選人那些選擇做這個手術的人通常在之前的幾個月或幾年之內感覺到他們的關節越來越疼痛,已經限制了他們的日常生活活動他們希望,通過置換那些疼痛的關節,恢復到更積極更舒適的生活方式中

5.膝(1)膝關節的穩定性,對於人體的直立姿勢正常步態上下樓梯以及控制軀體升降跪蹲跑跳的動作是極其重要的一旦膝關節軟弱無力或者不穩定,上述動作就難以進行應特別注意有否膝關節伸直滯遲(extensor lag,即膝關節主動伸直角度小於被動伸直角度)如果存在膝關節伸直滯遲情況,在改善膝關節屈曲角度以前,首先增強股四頭肌肌力,以糾正膝關節伸直滯遲作業治療可選用股四頭肌練習器木工車床編織等作業

(2)當膝關節伸直滯遲糾正後,患者應在臨床醫師允許的范圍內進行膝關節屈曲練習作業治療可選用制陶旋盤工具腳踏線鋸木製車床編織機和治療性游戲,如圈和叉的游戲可以逐漸增加膝關節的屈曲角度,患者進行上述作業時下肢可以部分負重,當允許全部負重時,治療方案可擴大到膝關節全范圍的ROM練習,並可進行最大程度的抗阻練習

(3)平衡扭轉下蹲及傾斜訓練可選用平衡板輪胎或治療性游戲應鼓勵患者進行適度的體育活動,如游泳騎自行車爬山等運動項目

(4)如果患膝仍呈現僵硬腫脹狀況時,治療師採用的治療量不宜過大,因為有可能加重症狀此時的主要治療目標是,改善步態改善平衡及提高工作耐力如果膝關節屈曲能恢復到90°,則可以滿足患者大部分活動的需要膝關節骨折的患者特別強調要糾正伸膝滯遲,盡可能保持膝關節穩定性,預防並糾正膝關節屈曲攣縮

6.踝和足由於解剖結構的特點,踝和足是非常穩定而且靈活的功能單元踝和足的任何骨折損傷所遺留的僵硬或無力,都將會影響到步態或平衡一個無力的踝關節,特別在通過凹凸不平的路面轉彎或奔跑時都顯得很困難,而且容易受到傷害處理原則是:消除腫脹,改善踝關節和足的穩定性和活動范圍

作業療法可選用坐位車床作業制陶轉輪足治療性游戲足板迷宮織布機足踏板線鋸作業等當踝關節和足的活動改善後,可進行抗阻訓練和增大關節ROM的練習

鼓勵患者做主動踝關節內外翻練習和足趾屈伸活動可繼續選用足踏板線鋸作業,足用圓柱體或用足繪圖等練習

對於平衡和協調訓練,可利用平衡板輪胎,鼓勵患者做蹲坐活動園藝作業爬高舞蹈和體操等,可以增加踝關節和足的功能

7.骨折病人的醫療管理在治療之前,作業治療師必須對骨折病人的骨折部位類型和原因有充分的了解,當然也需要具備骨折癒合和醫療管理的基本知識

通常,在應力壓力或剪切力超過了骨頭的承受(可吸收)能力時便發生骨折骨折發生後即開始癒合進程形成骨頭的細胞-成骨細胞開始繁殖以修補骨折部位為了給細胞供氧以利於癒合,需要良好的血液循環另外還需要利用綳帶金屬板和線在癒合期間固定保護好骨折部位必要時需要特殊保護,比如在髖部可利用spicacastSpicacast圍繞了骨盆並伸展到骨折的大腿處其他類型的cast可在下肢其他部位的骨折中應用骨折後經常需要數月才能完全癒合,痊癒所需時間根據患者年齡身體健康程度骨折的部位和外形骨頭的初始位移和骨折處的血供情況而不同

髖部骨折患者大多數是老年人,早期作業治療的主要內容是日常生活活動訓練,例如指導患者掌握穿衣及轉移動作的技巧,掌握輔助具的使用方法等術後患側髖關節屈曲不能超過90°,不能做髖的旋轉內收動作應保持髖關節外展伸直位,踝關節中立位對於下肢不能負重的患者,可採用半卧位進行ADL訓練當患者下肢可以部分負重時,可教會患者在站立位及在安全保護的措施下進行需經常提醒患者:手術側髖關節不能被動屈曲,避免手術側下肢內收超過中線治療師可提供常用的ADL輔助具,如長柄穿衣具鞋鉤等,從而避免手術側下肢的髖關節過度屈曲或內收待患者傷口拆線組織癒合良好允許淋浴時,應提供防滑墊洗澡凳安全扶手等設施教會患者正確進入淋浴盆的方法:

①患者的足與浴盆平行站立,手術側下肢靠近浴盆

②將身體重心轉移至健側下肢

③抓住扶手,穩定重心

④手術側下肢伸髖屈膝並且外展,使手術側下肢跨越浴盆邊緣

⑤當手術側下肢越過浴盆邊緣後,伸直膝關節

⑥把足放在防滑墊上面

⑦當患者身體平衡後,將身體重心轉移至手術側下肢

⑧抬起健腿越過浴盆邊緣,把足放在防滑墊上面

有些患者站立位淋浴,為確保安全需要扶手有些患者需要使用洗澡凳,以便節約能量並有安全感但是,洗澡凳應該有足夠的高度,避免髖關節屈曲超過80°~90°

患者離開浴盆的方法:患者的足平行於浴盆邊緣,以便能夠引導手術側下肢採用進入浴盆同樣的方法離開浴盆動作始終應注意避免髖關節內收屈曲

可以採取一些措施避免患者從坐位起立時發生髖關節的過度屈曲如指導並教會患者使用增加高度後的廁所坐墊或床椅;鼓勵患者採取半卧位姿勢;在椅子靠背和椅面之間加以枕頭或捲起的大毛巾,使患者坐在椅子上時自然形成髖關節的半伸展位

如果患者坐普通高度的有扶手的椅子,其正確的起立方法是:患者挪動臀部至椅子墊的前緣,保持手術側髖關節伸直,然後雙手向上支撐扶手,抬起身體注意身體不能前傾

如果患者坐普通高度沒有扶手的椅子,其正確的起立方法是:患者挪動臀部至凳子側方邊緣,使手術側大腿位於椅子邊緣外面,足放在椅子中線的後面,這樣使手術側髖關節取外旋位,使足靠近身體重心,使患者無須過度屈曲髖關節就能站立起來

患者需要多採取站立姿勢和行走,而不是坐位因為坐位造成髖關節屈曲,而站立和行走可以達到主動改善髖關節運動和提高力量的目的當允許患者PWB時,患者可以在廚房浴室或家務工作台旁,採取立位進行操作,建議患者調整工作台高度,以減少彎腰等動作,因為,這些動作會對手術側髖關節施加較大的應力

術後6周,大部分患者能利用腋拐或手杖行走,可以基本恢復他們以往的ADL方式

有少部分患者因骨折程度嚴重全身健康狀況較差等因素影響,骨折癒合進展緩慢,引起限制患側髖關節活動范圍的時間較長

患者出院後,應進行家庭隨訪並進一步進行指導關注重點是患者如廁床與椅子之間的轉移上下樓梯等能力必要時需要指導患者對生活環境進行調整和改造以預防再次滑倒導致骨折指導患者保持正常步態和做ADL以及各種活動時的正確姿勢

4、運動中發生骨折怎麼辦?

骨折是運動創傷中較為嚴重的傷害事故,它是指由暴力引起的骨的完整性或連續性被破壞所致,通常多發部位為四肢長骨。骨折按其傷口有無和外界相通,可分為閉合性骨折和開放性骨折;按照骨折部位有無完全斷裂,又可分為完全骨折和不完全骨折。一般在運動創傷的骨折中,較多的是閉合性完全骨折。

骨折的發生,有因直接暴力作用而引起的,如在參加足球比賽時,小腿被人猛踢一腳,而發生脛骨骨折,也可由於間接暴力所致,如自高處摔下,手撐地而引起肱骨骨折。無論是何種原因引起的骨折,發生時往往都會有骨斷裂和骨擦音,肢體形態也會發生改變,骨折部位疼痛,嚴重骨折(如股骨骨折),疼痛劇烈、持久,甚至引起休克。骨折時,由於周圍血管及軟組織的損傷,會出現肢體腫脹。還可能發生內臟破裂、神經或大血管損傷及休克等並發症。因此,骨折發生後必須及時進行急救處理,以搶救生命、保護肢體,使之能安全而迅速地護送到醫院做復位治療。

那麼,如果有同學在運動中發生了骨折應該怎麼辦呢?

一、止痛抗休克

骨折發生後,如疼痛劇烈持久,易造成休克。此時傷者神志不清,呈昏迷狀態,應馬上進行急救處理。其方法是扶傷者躺下,頭部略放低,下肢抬高,以增加頭部供血量,同時要注意保暖,可讓其服去痛片止痛;如果傷者昏迷不醒,可以通過掐人中、合谷穴使其蘇醒。

二、傷口處理

開放性骨折的傷口要覆蓋、包紮。由於人體的骨髓中充滿了血液,骨質中還含有豐富的血管。骨質出血時,其血管裂口不像軟組織那樣可以收縮變小,因而,出血量會比較多。當患者發生閉合性骨折時,雖然在外觀上看不出有血液流出。但實際上血液已淤積在斷骨的周圍。

據估計,人體骨盆骨折的出血量可超過其總血量的80%。開放性骨折或伴有軟組織損傷患者的出血量會更多。突然的大量出血會嚴重威脅患者的健康和生命。因此,對骨折的患者進行急救時首先要止血。若發生大出血時,要先止血;在包紮搬動傷肢時要適當牽引,動作要輕,不得使骨折肢體發生位移。

三、固定傷肢,注意搬運

骨折後,要就地固定。固定前,不要無故移動傷肢。人體脊柱有椎管和馬尾神經。當脊柱發生骨折時,患者極易出現身體某些部位的癱瘓,如胸腰段骨折時常引起截癱;頸椎骨折時除了癱瘓部位升高外,還會引起呼吸肌麻痹,甚或威脅生命。此外,由於骨骼的附近常有神經走行,患者發生骨折後,其神經就會受到挫傷或嵌壓,進而影響局部組織或器官的功能,出現局部的感覺喪失,以及所支配肌肉的癱瘓。

所以,在搬運骨折尤其是脊柱和四肢骨折的患者時,更要特別小心。在搬運疑有脊柱骨折的患者時,應幾個人一起配合將其放在硬擔架或門板上,以保持患者身體平直。當患者的長管狀骨骨折時,由於骨髓腔中含有大量的脂肪。不恰當的搬運會使大量的脂肪溢出並進入血管,使患者形成肺栓塞、腦栓塞,從而引起氣急、胸痛、紫紺、發熱、休克、昏迷等症狀。

此外,不正確的搬動方法還可造成患者的骨折斷端對神經及血管的損傷。因此,患者發生四肢骨折時,應盡量不要搬動,可就地取材用夾板或代用品做簡單的固定後再迅速將患者送往醫院,以避免患者出現骨折並發症。

四、有開放傷時要盡早手術

當患者發生開放性骨折時,由於傷口容易被污染,所以,患者常常會因為疼痛、失血,而使抵抗力降低。假如傷口得不到及時的清理,就容易形成化膿性感染並導致敗血症或骨髓炎等病症。因此,患者一旦出現開放性骨折應盡快進行手術治療,並使用抗生素和破傷風抗毒素。

一般情況下,骨折的患者被送往醫院,經復位、石膏或夾板固定等方法後多可逐漸康復。但患者在治療的過程中,一旦發現骨折部位的皮膚由紅變紫或起水皰、活動時疼痛劇烈或感到麻木時,一定要請醫生檢查,以免出現嚴重的後果。

5、關於古人骨折的問題

骨折與脫臼

正骨心法要旨

《趙政中醫正骨經驗》
骨折新療法
一、治療骨折為什麼要中西醫結合
在我國有兩種醫學,骨折治療上中西醫各有—套方法。西醫治療骨折時主張「廣泛固定」、「完全體息」。採用包括骨折部上下關節的石膏外固定,長期連續地骨牽引和手術切開內固定等方法。—骨折對位較好,但骨折癒合慢,治療時間長,病人痛苦大,醫療費用高,還會出現一些合並症。
我國傳統中醫治療骨折,具有獨特的理論和方法。依靠長期積累的豐富臨床經驗,應用巧妙的手法將骨折整復,只在骨折局部施用夾板固定,鼓勵病人早期活動,主張「動靜結合」。因而,骨折癒合快,功能恢復好,病人痛苦小,醫療費用低。但對一些難以整復、不易固定的骨折,骨折對位差,往往造成畸形癒合。
固定與活動、骨骼與肌肉、局部與整體。內因與外因是骨折治療中四個重要而又長期未很好解決的矛盾。在中醫與西醫、西醫與西醫之間,始終存在著分歧。提出了「動靜結合」(運動與固定結合)、「筋骨並重」(功能恢復與骨折癒合齊頭並進)、內外兼治(整體與局部兼顧)、醫患配合(醫療措施與病人的主觀能動性密切配合)四項新的骨折治療原則,找到了體現上述原則的以手法正確整復、小夾板局部固定和病人自覺功能鍛煉為特點的中西醫結合骨折新療法。
這種方法不是中醫與西醫方法的簡單相加,也不是對某些骨折操作上的局部改進,而是將中西醫在骨折治療上的精華部分有機地結合在一起,並在此基礎上加以提高,而且有了新的發展。它具有骨折癒合快、治療時間短、病人痛苦少、醫療費用低、功能恢復好、合並症和後遺症很少發生等優點。

二、骨折整復手法的關鍵何在
肢體是人體的運動器官,它是以關節為樞紐,以骨骼為支架,以肌肉收縮為動力而進行運動的。當肢體受到強大暴力或因肌肉的強烈收縮造成骨折後,骨折斷端因受外力作用和肌肉的牽拉而移位,肢體因失去骨骼的支架作用而喪失活動能力。因此,主治療骨折時,首先進行整復,把移位的骨折斷端重新對好,恢復骨骼的支架作用。骨折斷端對的越好,支架越穩定,病人就能及早進行活動,骨折就可以迅速癒合。因此,對每一個骨折病例都應當認真地整復到滿意的程度,有的要求解剖對位,有的要求功能對位。為了實現解剖整復和堅強固定的目的,有些西醫學者廣泛地採用了手術切開整復和金屬內固定的辦法治療骨折,這個方法固然治療了不少用手法或牽引不能治療的病例,但也給骨折患者帶來了新的麻煩。手術對骨折病人來講等於傷上加傷,把閉合性骨折變成開放性骨折,增加了創口的感染機會,加重了組織的損傷,減低了骨折的癒合能力,因此骨折遲緩癒合或不癒合率反而增高。
從中醫整復前臂骨折時要用「分骨手法」和固定時要用「分骨墊」的道理受到啟發,認識到前臂的特殊本質就是旋轉,骨折後出現的四種畸形中,旋轉也是主要的,只要解決了旋轉畸形,其他畸形就迎刃而解了。整復時,用力從骨折部的掌背側進行「分骨」,可以使靠攏的骨折段分開,尺撓骨間隙增大,骨間膜緊張,懸張於撓尺二骨間的骨間膜在緊張的情況下就牽動骨間嵴,使之相互對峙,骨折遠近段會旋轉到中立位。在「分骨力」的作用下,遠近段的兩骨相互穩定,兩骨間的寬度自然相等,各自成為一個單位,復雜的雙骨折既能象單骨折一樣一起整復。在夾板固定下「分骨墊」繼續發揮「分骨」作用,可以有效地控制住對骨折癒合不利的旋轉活動,使骨折保持在整復後的位置直至骨折癒合,病人肘腕關節都能照常活動,幾個星期骨折癒合,肢體功能也隨著恢復。用這樣一個簡單的辦法解決了過去用復雜的辦法難以解決的問題,顯示了中西醫結合療法的優越性。前臂骨折是這樣,其他骨折也是這樣。中西醫結合療法由簡單到復雜,由骨幹到關節,由四肢到軀干,由新鮮到陳舊,由閉合骨折到開放骨折,逐步發展起來,並從實踐中模索出一套新的骨折整復手法:手摸心會,拔伸牽引,旋轉屈伸,端擠提按,搖擺觸碰,按摩推拿;夾擠分骨,折頂迴旋。八種手法可以靈活地使用於各種不同類型的骨折,隔著皮肉可以把錯位的骨折對好。這種辦法看起來簡單,實際上技術要求較高,需要反復地實踐,方可純熟掌握。
我國傳統中醫幾千年來依靠手法整骨,積累了非常豐富的經驗,且有較深刻的認識:「夫手法者,謂以兩手安置所傷之筋骨,使仍復於舊也。----故必素知其體相,認其部位,一旦臨症機觸於外;巧生於內,手隨心轉,法從手出,---法之所施,使患者不知其苦,方稱謂手法也。」這些高度概括的科學性總結仍應為今人所遵循。因此,在整復前,首先要,仔細分析骨折發生的過程,明白了道理,才能制定出正確的整復方案,有了方案始可選擇合適的整復手法,有了具體手法才能決定兩手用力的方位和力量的大小,有了力量這個物質基礎,就可以巧妙地將骨折整復。成功了積累經驗,失敗的吸取教訓。經過多次的實踐和反復總結正反兩方面的經驗,就可以逐漸達到古人所說的:「蓋正骨者,須心明手巧,既知其病情,復善用乎手法,然後治自多效」的程度。

三、小夾板的固定力由何而來
骨折整復後必須固定,是為了保持骨折在整復後的位置,防止再移位。而骨折整復後再移位,主要是受兩種肢體內在力的影響。
1.肢體重力:肢體重量是不能改變的,但是它的重心是隨肢體的伸屈而移動的。重心遠離骨折線,因重力而致的移位傾向力就愈大。
2.肌肉的牽拉力:骨折再移位是被動的,肌肉收縮活動是主動的。肌肉收縮活動,可以引起骨折再移位,是其消極的一面;但是骨折只有通過肌肉的協調活動,才能維持固定在整復後的位置。
任何外固定都是一種外力,它可以保持骨折復位後的位置,把骨折部的活動減低到最小限度,而不能使骨折斷端一點不動。在骨折未癒合前,骨折斷端的活動是絕對的,而固定只是相對的。骨折斷端的活動有兩種:一種是對骨折癒合不利的活動,一種是對骨折癒合有利的活動。問題的關鍵在於採用什麼樣的固定方法,既可以控制使骨折斷端的不利活動(旋轉、成角、分離),又能保留對骨折癒合有利的活動(對向擠壓)。
夾板只固定骨折局部,它的分量很輕,幾乎不增加肢體的重量,骨折部的上下關節都能活動,骨折遠側段關節面以下的肢體重力被能以活動的關節所吸收,骨折部所受的移位傾向力就大大減少。夾板是用布帶捆在肢體上,保持著合適的松緊度,固定用具與肢體表面總是緊密相貼,隨著肢體一起動。當肌肉收縮時肢體周徑變粗,夾板的壓力增大。有紙墊部位的壓力更大,夾板隨之發生形變,骨折不會變位;反之,當肌肉鬆弛時,肢體周徑變細,夾板對肢體的壓力下降,夾板形變後的彈力集中作用於紙墊的部位,不但可以保持骨折在整復後的位置,原來復位不夠理想的骨折還可以逐漸矯正。
因此,我們認為夾板局部外固定是一種積極的能動的固定,它是一種動力平衡,是以動制動,適應肢體的生理要求,符合外固定的力學原理。夾板是捆在膠體外面,它的固定力來自肢體內部,是外力通過內力而起作用。夾板局部外固定還可以將骨折的整復、固定和功能鍛煉三個步驟密切地結合在一起,整復時即有固定,固定了還可以繼續整復,在固定中肢體都能活動,基本上免除了關節強直、肌肉萎縮、骨質疏鬆、骨折遲延癒合和不癒合等合並症的發生。

四、功能鍛煉可以加速骨折癒合
中西醫結合使骨折癒合明顯加快,整個治療過程顯著縮短,骨質疏鬆、骨折遲緩癒合和不癒合近乎消滅,其原因就在於骨折在夾板固定下,肢體能夠活動。夾板局部固定。—種能動的固定,假若病人不密切配合,不敢活動,不但夾板的固定效果差,骨折的癒合也慢。

中西醫結合治療骨折

(一)局部治療與整體治療並重
骨折是外因造成的,但骨折以後會引起整體內一系列的變化。中醫認為「肢體損傷於外,則氣血傷於內,營衛有所不貫,臟腑由之不和」。很明確的說明了局部與整體的關系。局部受了傷,不能只從局部著手,而應該從局部與整體的統一關系去考慮。
中醫治療骨折有「去瘀生新」的學說,治療骨折「必須以活血化瘀為先,血不活則瘀不能去,瘀不能去則骨不能接」。中醫所指的「瘀血」涵意較廣,包括整體的「氣血」障礙和局部的血腫。血腫不是骨折癒合的基礎,血腫過大時,對骨折癒合會起到阻礙作用。從最近的臨床材料和動物實驗證明,骨痂形成主要是靠骨折端的骨外膜深層細胞和骨內膜細胞的增生與分化,血腫過大對於骨折兩端向中央伸展的成骨細胞的「會師」;能起到阻礙作用,這是和祖國醫學的「去瘀生新」學說一致的。為達到早期「活血化瘀」,中醫主張內外用葯。根據動物實驗證明:內用葯有較明顯的活血作用,外敷葯有較好的散瘀作用。
(二)固定與活動相結合
在骨折治療上,為了保持骨折對位,使骨折斷端癒合固定是必要的。而活動則是保持肢體生活能力,促進血液循環,增強物質代謝的重要因素,這是對骨折的癒合有利的。但固定勢必影響肢體活動,因而在骨折治療過程中,存在著動與靜、固定和肢體活動的矛盾關系,是促進骨折癒合、保持關節功能的關鍵。
中醫的局部包紮固定方法,體現了骨折癒合所要求的「動靜」結合的原則。因為它只固定受傷局部,而不固定骨折部的上下關節。利用有彈性的紙墊和小夾板,把骨折局部固定起來,既可以保持整復後的骨折位置,限制骨折斷端的活動,尤其是對骨折癒合不利的活動能得到有效的控制;又能讓肢體和肌肉進行必要的生理活動。當肢體活動時,外固定隨著肢體一塊動。由於紙墊的壓力和固定夾板的彈性作用,使肌肉收縮活動所產生的內在動力,傳

6、骨折怎麼辦?

骨折是指骨結構的連續性完全或部分斷裂。多見於兒童及老年人,中青年人也時有發生。病人常為—個部位骨折,少數為多發性骨折。經及時恰當處理,多數病人能恢復原來的功能,少數病人可遺留有不同程度的後遺症。

骨折病人的典型表現是傷後出現局部變形、肢體等出現異常運動、移動肢體時可聽到骨擦音。此外,傷口劇痛,局部腫脹、淤血,傷後出現運動障礙。

治療骨折的最終目的是使受傷肢體最大限度的恢復功能。因此,在骨折治療中,其復位、固定、功能鍛煉這三個基本原則十分重要。

1.復位

是將骨折後發生移位的骨折斷端重新恢復正常或接近原有解剖關系,以重新恢復骨骼的支架作用。復位的方法有閉合復位和手術復位。

2.固定

骨折復位後,因不穩定,容易發生再移位,因此要採用不同的方法將其固定在滿意的位置,使其逐漸癒合。常用的固定方法有:小夾板、石膏綳帶、外固定支架、牽引制動固定等,這些固定方法稱外固定。如果通過手術切開用鋼板、鋼針、髓內針、螺絲釘等固定,則稱內固定。

3.功能鍛煉

通過受傷肢體肌肉收縮,增加骨折周圍組織的血液循環,促進骨折癒合,防止肌肉萎縮,通過主動或被動活動未被固定的關節,防止關節粘連、關節囊攣縮等,使受傷肢體的功能盡快恢復到骨折前的正常狀態。

7、什麼叫骨折?

一般老百姓說的「骨頭斷了」就是骨折,專業描述為:骨的連續性和完整性中斷稱為骨折fractures。導致骨折的常見原因有摔傷、車禍、運動損傷及骨質疏鬆或其他病理性原因,骨折的主要臨床表現為局部瘀斑、腫脹、畸形、反常活動、功能障礙等。橈骨骨折骨折是如何分類的?根據骨折部位是否與外界相通分為閉合性骨折、開放性骨折;根據X線形態分為橫形骨折、楔形骨折、粉碎性骨折;根據骨折的復雜程度分為簡單骨折、復雜骨折;根據損傷所在的骨骼中的部位分為幹部骨折、干骺端骨折、關節內骨折;根據部位分為各種類型骨折,例如脊柱骨折、骨盆骨折、髖臼骨折、粗隆間骨折、股骨頸骨折、股骨幹骨折、脛腓骨骨折、跟骨骨折、肱骨近端骨折、肱骨幹骨折、肱骨遠端骨折、肱骨髁上骨折、尺骨骨折、橈骨骨折等,幾乎人體的每一塊骨骼都可以發生骨折;根據骨折的穩定程度分為穩定性骨折、不穩定性骨折;

與中位骨折相關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