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五跖骨基底部不完全性骨折
骨折復位分為解剖復位和功能復位兩種,一般在功能復位的基礎上追求zd解剖復位。你這種情況最好是去照個X片明示目前骨質的情況再說處專理,既然都沒明確是怎麼回事那飲食上更無從說起,建議在診斷沒明確之前不要服用鈣片之類的。免得加速其癒合,而到時候X片顯示是畸屬形,那就是畸形癒合了。
2、左足骰骨的解剖位置
足部的基本結構、名稱及注意事項每側足部有26塊骨,分為跗骨、跖骨和趾骨3組(圖1——1)。足部的關節多達數十個。(一)足部的骨骼1.跗骨 位於足的後半部,包括跟骨、距骨、舟骨、第一楔骨、第二楔骨、第三楔骨及骰骨,共7塊。(1)跟骨 位於足部的後方下部,是足骨中最大的一塊骨,後端向下突出稱為跟骨結節。(2)距骨 位於跟骨上方,高出其他的跗骨。(3)楔骨 有3塊。第一換骨位於內側,第二楔骨位於中間,第三楔骨位於外側,分別位於舟骨與第—- 第五跖骨之間。(4)骰骨 位於跟骨之前,足外側緣,其後方突起為骰骨。(5)舟骨 位於距骨與3塊楔骨之間,內側有一向下方的圓形突起,稱舟骨粗隆或結節。2.跖骨 位於足的中部,共5塊。由內向外,分別稱為第一跖骨、第二跖骨、第三跖骨、第四跖骨、第五跖骨。每塊跖骨又分為底(近足跟的一端)、體及頭(近足趾的一端)三部分。第一跖骨底下方有一跖骨粗隆,第五跖骨底外側有一乳狀突起稱為第五跖骨粗隆(位於足外側中部)。3.趾骨 共14塊。包括:(1)拇趾2塊(近節趾骨、遠節趾骨)。(2)第二至第五趾 各3節(分別稱為近節趾骨、中節趾骨、遠節趾骨)。每塊趾骨仍可分為底、體、頭3部分。(二)足部可觸及的骨性標志1.足內側 可觸及內踝、舟骨粗隆(約內踝前方2.5 cm處)、第一跖骨底部粗隆和第一跖骨小頭(圖1——2)。2.足外側 可觸及外踝、第五跖骨底部粗隆和第五跖骨小頭(圖1——3)。3.足底部 可觸及足跟下方的跟骨結節、第一至第五跖骨小頭及第一至第五跖骨基底膨大部等。4.足背部 可觸及第二至第四跖骨基底部。5.足弓 由跗骨和跖骨被韌帶、肌肉、筋膜牽拉形成一個凸向背面的弓,稱為足弓。主要的弓是內側的縱弓,由跟骨、距骨、舟骨、第一楔骨和第一跖骨構成。人站立時,足部僅以跟骨結節及第一、第五跖骨頭三處著地,共同承受全身的重量(圖1——4)。(三)足部的關節小腿的脛腓骨下端與距骨構成足部最大的關節——踝關節,也是足部最後面的關節。跗骨之間、跗骨與跖骨之間都形成關節。跖骨與趾骨之間形成跖趾關節,趾骨與趾骨之間又形成趾間關節。第二至第五趾,可稱為近節趾間關節與遠節趾間關節。無論關節大小、活動幅度及方向如何,其基本結構均應包括關節面、關節囊及關節腔 3部分,均有韌帶加強其穩定性。(四)足的各局部名稱足部是人體最下部的運動器官,針對足部反射區的定位及按摩方向的要求,須明確足部各局部的名稱和方位。根據正常人體解剖學的規定:足趾為前方,足跟為後方;足拇趾一側為內惻,小趾一側為外惻;足底面為下,足背面為上,足底面又稱足的掌跖面;足背的後面與小腿相連接,足和小腿之間構成踝關節。足的拇趾和其他足趾都有內側、外側、背面、底面、趾端、趾根等。足趾的背面有趾四,其底面又稱趾腹或趾端掌跖面。足的底面由前向後,分為掌跖前部、足心、足跟3部分。
3、左足第五骰骨撕裂性骨折嚴重嗎
不嚴重,但恢復過程中,容易發生骰骨缺血性壞死。注意預防。
4、我右腳第五跖骨基底部、骰骨、第三楔骨骨折50天後能點腳後跟走嗎!?
最好的醫院是自己的家,更主要的是家人不會跟著受累受苦,病人也少受罪!用我家祖傳葯酒,自己在家浸泡外擦,輕輕鬆鬆就治癒!不信可以先免費試用!滿意付款!
5、左足球第五跖骨基底部骨折,被人打傷是輕傷嗎
致人左足第五跖骨基底copy部完全骨折構成輕傷。
《人體損傷程度鑒定標准》輕傷二級標准:
a)四肢任一大關節功能喪失10%以上。
b)四肢重要神經損傷。
c)四肢重要血管破裂。
d)椎骨骨折或者脊椎脫位(尾椎脫位不影響功能的除外);百外傷性椎間盤突出。
e)肢體大關節韌帶斷裂;半月板破裂。
f)四肢長骨骨折;髕骨骨折。
g)骨骺分離。
h)損傷致肢體大關節脫位。
i)第一趾缺失超過趾間關節;除第一趾外,任何二趾缺失超過趾間關節;一趾缺失。
j)兩節趾骨骨折;一節趾骨骨摺合並一跖骨骨折。
k)兩跖骨骨折或者一跖骨完全骨折;距骨、跟骨、骰骨、楔骨度或者足舟骨骨折;跖跗關節脫位。
l)肢體皮膚一處創口或者瘢痕長度10.0cm以上;兩處以上創口或者瘢痕長度累計15.0cm以上。
6、左足骰骨外前上緣撕脫性骨折,左足第5跖骨基底部骨折?
外傷造成的骰骨撕脫性骨折,應該說比較嚴重,必須採取高分子綳帶夾板外固定的方法進行治療。對於你說的情況,應該及時到正規醫院檢查,查清病因,在醫生的指導下進行治療,安信醫學提醒您要注意休息,適當的抬高下肢,清淡飲食,多吃含鈣多的食物。
7、右腳第五跖骨基底部骨折
骨折端對位線良好,未見骨質分離,就是表示骨頭沒錯位,只是單純骨折而已。你現在應該還沒有過骨骼的癒合期,要遵照醫生的囑咐,不要過早下地,那樣會造成骨骼癒合不全或者移位。等你骨痂長好了,會顯示「骨折線模糊」這樣的字眼,現在不要著急,慢慢養傷。
我是今年6月中旬骨折的,右腳骰骨骨折,現在快兩個月了,已經可以放開拐杖走了,只是走不遠。現在我就把我骨折後的經歷寫出來,給你參考一下,那麼主要有以下幾點:
1、復健指導書。
這真的很重要,我就是靠這幾本書自我復健的。《別讓骨折留下遺憾:骨折康復全程指導》、《骨折患者健康生活》、《骨折康復指南——骨折病人必讀》、《合骨療傷功骨折自我康復術》、《足部損傷》,這這幾本的電子書我都有,你要的話,留下QQ郵箱我發給你。
很多人都有誤區,包括我自己,都以為復健就是走路,要等拆了石膏再來,其實這是錯的。應該要在床上的時候,就要進行筋骨鍛煉,否則等到要練習走路的時候再來復健,就會覺得腳都不是自己的。
2、拐杖。
有分單拐和雙拐的。我的主治醫生當時建議我用單拐,可是由於我的支撐力不夠,後來還是改用雙拐了。你的情況我建議你拄雙拐,不要省這個錢,拄雙拐有利於形成正確的步態(就是走路不會一拐一拐的),單拐如果支撐力不夠的人,會形成錯誤的步態,以後很長一段時間走路都瘸瘸的。
拄拐杖還要注意,不要一開始就把所有的力量摁上去,你的患肢會承受不住,應該要慢慢一點點的釋放重量。先邁患肢,再邁雙拐,再上健肢,大概就這樣。剛開始不要走太多。
3、理療。
很多人說骨折不要去按摩理療,其實也不盡然。骨折以後一般都要卧床幾個月,再加上打石膏。等要復健的時候,不但肌肉萎縮了,連腳筋腿筋也一塊萎縮了,一踩地筋就麻麻的。這時候就需要理療按摩來放鬆筋骨。不過這里有3個大前提——第一,一定要問過你的主治醫生,問清楚你的情況允不允許做理療按摩;第二,要找有名氣的按摩理療師,不要找路邊的赤腳醫生,不然理療不成反而會害你;第三,理療前要把你的情況跟醫生講清楚,要把X光片啊、CT片啊,總之有什麼帶什麼去,讓理療師看清楚,這樣事半功倍。
4、幾點小技巧。
我在家有空就做做活動,活動腳踝啊膝蓋啊,順時針啊逆時針啊,你的病情具體怎麼活動,自己去看書(上面那幾本)。
還有就是,每天都燒一大壺水泡腳,我是右腳傷了,但是腳踝也跟著僵硬,所以拿個桶泡腳,連腳踝也一起浸泡。你的情況估計要去買個高一點的桶,膝蓋也要泡進去。要堅持,即使可以放開拐杖走路了,也要再堅持半個月。
最後,祝你我都早日康復,我16號要回去上班了,不過還是要拄拐杖才能走遠路,呵呵~~
8、親人被打傷後造成第五跖骨基底部骨折,能做成什麼傷
根據相關標准,可定為輕微傷。
相關法條:
《人體損傷程度知鑒定標准》
5.9.4 輕傷二級
j)兩節趾骨骨折道;一節趾骨骨摺合並一跖骨骨折。
k)兩跖骨骨折或者一跖骨完全骨折;距骨、跟骨內、骰骨、楔骨或者足舟骨骨折;跖跗關節容脫位。
5.9.5 輕微傷
d)足骨骨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