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脊椎錯位構成什麼工傷等級
1、一級工傷與職業病鑒定標准
以下12種情況之一者可認定為一級工傷或職業病;
(1)極重度智能減退;
(2)面部重度毀容,同時伴有表B2中二級傷殘之一者;
(3)雙眼無光感或僅有光感但光定位不準者;
(4)四肢癱肌力3極或三肢癱肌力2級;
(5)重度運動障礙(非肢體癱);
(6)全身重度瘢痕形成,脊柱及四肢大關節部分功能喪失;
(7)雙肘關節以上缺失或功能完全喪失;
(8)雙下肢高位缺失及一上肢高位缺失;
(9)雙下肢及一上肢瘢痕畸形,功能喪失;
(10)小腸切除90%以上;
(11)肝節除後原位肝移植;
(12)雙側腎切除或孤立腎切除術後,用透析維持或同種腎移植術後腎功能不全尿毒症期。
2、二級工傷與職業病鑒定標准
以下34種情況之一者可認定為二級工傷或職業病。
(1)重度智能減退;
(2)精神病性症狀致使缺乏生活自理能力者;
(3)一眼有或無光感,另眼矯正視力<=0.02,或視野<=8%(半徑<=5();
(4)雙側上頜骨完全性缺損;
(5)雙側下頜骨完全性缺損;
(6)一側上頜骨及對側下頜骨完全缺損,並伴有顏面軟組織缺損30平方厘米。
(7)靜止狀態下或僅輕微活動即有呼吸困難;
(8)三肢癱肌力3級或截癱、偏癱肌力2級;
(9)雙側前臂缺失或雙手功能完全喪失;
(10)雙下肢高位缺失;
(11)雙下肢瘢痕畸形,功能完全喪失;
(12)雙膝雙踝僵直於非功能位;
(13)雙膝以上缺失,不能裝假肢;
(14)雙膝、踝關節功能完全喪失;
(15)同側上、下肢瘢痕畸形,功能完全喪失;
(16)四肢大關節(肩、髖、膝、肘)中四個以上關節功能完全喪失者;
(17)心功能不全三級;
(18)一側全肺切除並胸改術,呼吸困難3級;
(19)肺功能重度損傷;
(20)呼吸困難4級或PaO24.1~8kPa或PaCO27.9~6kPa;
(21)塵肺Ⅲ期,伴肺功能中度損傷或呼吸困難3級;
(22)放射性肺炎後,兩葉以上肺纖維化,伴肺功能中度損傷或呼吸困難3級;
(23)肝功除3/4,並有常規肝功能重度損害;
(24)肝外傷後發生門脈高壓三聯症或發生Budd-chiari綜合症;
(25)慢性重度中毒性肝病; (26)膽道損傷致重度肚功能損害;
(27)全胰切除;
(28)全胰切除胰腺移植術後;
(29)急性白血病;
(30)重型再生障礙性貧血(ⅠⅡ型);
(31)食管閉鎖或切除後,攝食依賴胃造瘺者;
(32)小腸切除>3/4,未施行逆蠕動物吻合術;
(33)孤腎部分切除後,腎功能不全失代償期;
(34)腎功能不全尿毒症期。
3、三級工傷與職業病鑒定標准
以下37種情況之一者可認定為三級工傷或職業病。
(1)精神病性症狀表現為危險或沖動行為者;
(2)面部重度毀容;
(3)一眼有或無光感,另眼矯正視力<=0.05或視?lt;=16%(半徑<=10();
(4)雙眼矯正視力<0.05或視野<=16%(或半徑<=10();
(5)一側眼球摘除或眶內容剜出,另眼矯正視力<0.1或視野<=24%(或半徑<=15);
(6)同側上、下頜骨完全性缺損;
(7)一側上頜骨完全性缺損,伴顏面部軟組織缺損>30平方厘米;
(8)一側下頜骨完全性缺損,伴顏面部軟組織缺損>30平方厘米;
(9)呼吸完全依賴氣管套管或造口;
(10)截癱肌力3級;
(11)偏癱肌力3級;
(12)雙手全肌癱肌力3級;
(13)完全感覺性或混合性失語;
(14)一手缺失,另一手拇指缺失;
(15)雙手拇、食指缺失或功能完全喪失;
(16)一側肘上缺失(利側);
(17)利手缺失,另一手功能不全;
(18)利手功能完全喪失,另一手功能不全;
(19)雙髖、雙膝關節畸形,功能完全喪失;
(20)一側髖、膝關節畸形,功能完全喪失;
(21)非同側腕上,踝上缺失;
(22)非同側上下肢瘢痕畸形、功能完全喪失;
(23)Ⅲ度房室傳導阻滯;
(24)一側全肺切除並胸廓改形術後;
(25)一側胸改術後(切除6根肋骨以上);
(26)塵肺Ⅲ期;
(27)塵肺Ⅱ伴肺功能中度損傷或呼吸困難3級;
(28)塵肺Ⅰ期、Ⅱ期、合並活動性肺結核;
(29)放射性肺炎後,兩葉肺纖維化,伴肺功能中度損傷或呼吸困難3級;
(30)肝切除2/3,並肝功能中度損害;
(31)粒細胞缺乏症;
(32)全胃切除;
(33)小腸切除3/4,未施行逆蠕動吻合術;
(34)一側腎切除,對側腎功能不全失代償期;
(35)雙側輸尿管狹窄,腎功能不全失代償期;
(36)永久性尿管腹壁造瘺。
4、四級工傷與職業病鑒定標准
以下58種情況之一者可認定為四級工傷或職業病。
(1)中度智能減退;
(2)精神病性症狀致使缺乏社交能力者;
(3)癲癇重度;
(4)面部中度毀容,全身瘢痕面積>70%;
(5)眼有或無光感另眼矯正視力<0.2或視野<=32%(或半徑<=20();
(6)一眼矯正視力<0.05另眼矯正視力<=0.1;
(7)雙眼矯正視力<0.1或視野<=32%或半徑<=20(;
(8)雙耳聽力損失<=91Dbhl;
(9)牙關緊閉或因食管狹窄只能進流食;
(10)一側上頜骨缺損1/2,伴顏面部軟組織缺損>20平方厘米;
(11)下頜骨缺損長6cm以上的區段,伴口腔、顏面軟組織缺損>20平方厘米;
(12)雙側顳下登關節強直,完全不能張口;
(13)舌缺損>全舌的2/3;
(14)雙側完全性面癱;
(15)甲狀腺功能重度損害;
(16)甲狀旁腺功能重度損害;
(17)單肢癱肌力2級;
(18)雙手部分肌癱肌力3級;
(19)雙足全肌癱肌力2級;
(20)中度運動障礙(非肢體癱);
(21)雙拇指完全缺失或無功能;
(22)利手前臂缺失;
(23)利手功能完全喪失,另一手部分功能喪失;
(24)一側肘上缺失(非利側),不能安裝假肢;
(25)一側膝以下缺失,不能裝假肢,另一側前足缺失;
(26)一側膝以上缺失,不能假肢;
(27)一側踝以下缺失,另一足畸形行走困難;
(28)雙膝以下缺失或無功能;
(29)食管重建術後吻合口狹窄,僅能進流食者;
(30)瓣膜置換術後;
(31)心功能不全二級;
(32)病態竇房結綜合症(需安裝起博器者);
(33)一側全肺切除術後;
(34)肺功能中度損害;
(35)肺葉切除後並部分胸改術;
(36)塵肺Ⅱ期;
(37)塵肺Ⅰ期伴肺功能中度損傷;
(38)呼吸困難3級;
(39)肝切除2/3;
(40)肝切除1/2,肝功能輕度損害;
(41)膽道損傷致中度肝功能損害;
(42)胰次全切除,胰島素依賴;
(43)再生障礙性貧血;
(44)慢性白血病;
(45)小腸切除3/4,施行逆蠕動吻合術;
(46)小腸切除2/3,包括回盲部分切除; (47)全結腸、直腸、肛門切除,回腸造瘺;
(48)外傷後肛門排便重度障礙;
(49)腎修補術後,腎功能不全失代償期;
(50)輸尿管修補術後,腎功能不全失代償期;
(51)永久性膀胱造瘺;
(52)重度排尿障礙;
(53)神經原性膀胱,殘余尿>=50mL;
(54)尿道狹窄,需定期行擴張術;
(55)雙側腎上腺缺損;
(56)未育婦女雙側卵巢切除;
(57)腎上腺皮質功能明顯減退;
(58)免疫功能明顯減退。
5、五級工傷與職業病鑒定標准
以下60種情況之一者可認定為五級工傷或職業病。
(1)完全運動性失語;
(2)完全性失用、失寫、失讀、失認等;
(3)腦脊液瘺,不能修補;
(4)面部輕度毀容;
(5)一眼有或無光感,另眼矯正視力<0.3或視野<=40%(或半徑<=25();
(6)一眼矯正視力<0.05另眼矯正視力<=0.2;
(7)一眼矯正視力<0.1,另眼矯正視力等於0.1;
(8)雙眼視野<=40%(或半徑<=25();
(9)一側眼球摘除者;
(10)雙耳聽力損失>=81Dbhl;
(11)鼻缺損1/3以上;
(12)一般活動及輕工作時有呼吸困難(喉原性);
(13)一側上頜骨缺損1/4,伴口腔、顏面軟組織缺損>10平方厘米;
(14)下頜骨缺損長4cm以上的區段,伴口腔、顏面軟組織缺損>10平方厘米;
(15)上或下唇缺損>1/2;
(16)面頰部洞穿性缺損>20立方厘米;
(17)舌缺損<2/3、>1/3』
(18)脊柱骨折後遺30(以上側彎或後凸畸形,伴嚴重根性神經痛,或有椎管狹窄者;
(19)四肢癱肌力2級;
(20)單肌癱肌力3級;
(21)雙手部分肌癱肌力2級;
(22)利手全肌癱肌力3級;
(23)雙足全肌癱肌力3級;
(24)非得手前臂缺失;
(25)非利手功能完全喪失;
(26)肩、肘、腕關節之一功能完全喪失;
(27)一手拇指缺失,另一手除拇指外三指缺失;
(28)一手拇指無功能,另一手除拇指鑽研指功能缺失;
(29)一手功能完全喪失;
(30)雙前足缺失或雙前足瘢痕畸形,功能完全喪失;
(31)一髖(或一膝)功能完全喪失;
(32)莫氏Ⅱ型Ⅲ度房室傳導阻滯;
(33)病態竇房結綜合症(不需安起博器者);
(34)瓣膜置換術後;
(35)雙肺葉切除;
(36)肺功能中度損傷;
(37)呼吸困難3級或PaO278~10.7kPa;
(38)肝切除1/2;
(39)慢性中度中毒性肝病;
(40)青年脾摘除;
(41)胰切除2/3;
(42)血小板減少並有出血傾向(<=4×1010/L)
(43)胃切除3/4;
(44)小腸切除2/3,保留回盲部;
(45)直腸、肛門、結腸產分切除,結腸造瘺;
(46)肛門外傷後排便輕度障礙;
(47)一側腎切除,對側腎功能不全代償期;
(48)慢性中毒性腎病;
(49)一側輸尿管狹窄,腎功能不全代償期;
(50)膀胱部分切除;
(51)尿道瘺不能修復者;
(52)兩側睾丸、副睾丸缺缺損;
(53)兩側輸精管缺損不能修復;
(54)陰莖缺損;
(55)未育婦女子宮切除或部分切除;
(56)已育婦女雙側卵巢切除;
(57)未育婦女雙側輸卵管切除;
(58)陰道閉鎖;
(59)未育婦女雙側乳腺切除;
(60)生殖功能重度損傷。
6、六級工傷與職業病鑒定標准
以下58種情況之一者可認定為六級工傷或職業病。
(1)輕度智能減退;
(2)精神病性症狀影響職業勞動能力者;
(3)癲癇中度;
(4)不完全性失語;
(5)一側完全性面癱;
(6)面部重度異物色素沉著或脫失;
(7)全顏面植皮術後或全身瘢痕面積達60%~69%;
(8)撕脫傷後頭皮、眉毛完全缺損者;
(9)甲狀腺功能中度損害;
(10)甲狀旁腺功能中度損害;
(11)一眼矯正視力<=0.05另眼矯正視力<=0.3;
(12)一眼矯正視力<=0.1,另眼矯正視力等於0.2;
(13)雙眼矯正視力<=0.2,或視野<=48%(或半徑<=30();
(14)雙耳聽力損失>=71Dbhl;
(15)雙側前庭功能喪失,睜眼行走困難,不能並足站立;
(16)食管狹窄,或食管成形術後只能進半流食;
(17)食管重建術後吻合口狹窄,僅能進半流食者;
(18)雙側顳下頜關節強直,張口難Ⅲ度;
(19)面部軟組織缺損20平方厘米,伴發涎瘺;
(20)鼻缺損<1/3、>1/5;
(21)脊柱骨折後遺小於30(畸形伴根根性神經痛(神經電生理檢查不正常);
(22)三肢癱肌力4級;
(23)非利手全肌癱肌力2級;
(24)雙足部分肌癱肌力2級;
(25)單足全肌癱肌力2級;
(26)單純一拇指完全缺失;
(27)一拇指功能完全喪失,另一手除拇指外有二指功能完全喪失;
(28)一手三指(含拇指)缺失;
(29)一手大部分功能喪失;
(30)除拇指外其餘四指缺失或功能完全喪失;
(31)一拇指缺失;
(32)一側踝以下缺失;
(33)一側踝關節畸形,功能完全喪失;
(34)下肢骨折成角畸形>15(,並有肢華麗短縮4cm以上者;
(35)一前足缺失,另一足僅殘留拇趾;
(36)一前足缺失,另一足除拇趾外,2個趾畸形,功能喪失;
(37)一足功能喪失,另一足部分功能喪失;
(38)一髖或一膝關節功能不全;
(39)冠狀動脈旁路移植術;
(40)肺葉切除,並肺段或楔形切除;
(41)塵肺Ⅰ期,伴肺功能輕度損傷;
(42)放射性肺炎後肺纖維化(<兩葉),伴肺功能輕度損傷;
(43)肝切除1/3;
(44)膽道損傷致肝功能輕度損害;
(45)胰切除1/2;
(46)白血病完全緩解;
(47)腹壁缺損大於腹壁的1/4;
(48)胃切除2/3;
(49)小腸切除1/2,包括回盲部;
(50)腎損傷性高血壓;
(51)一側腎切除;
(52)兩側睾丸創傷後萎縮、血睾酮低於正常值;
(53)生殖功能輕度損傷;
(54)已育婦女雙側乳腺切除;
(55)腎上腺皮質功能輕度減退;
7、七級工傷與職業病鑒定標准
以下59種情況之一者可認定為七級工傷或職業病。
(1)不完全性失用、失寫、失讀和失認等;
(2)第Ⅲ、Ⅳ對腦神經麻痹;
(3)雙側不完全性面癱;
(4)電燒傷顱骨切除>3平方厘米,並行硬腦膜植皮術者;
(5)頸頦粘連,影響頸部活動者;
(6)全身瘢痕面積50%~59%;
(7)一眼有或無光感,另眼矯正視力>=0.8;
(8)一眼矯正視力<=0.05另眼矯正視?gt;=0.6;
(9)一眼矯正視力<=0.1,另眼矯正視力>=0.4;
(10)雙眼矯正視力<=0.3,或視野<=64%(或半徑<=40();
(11)雙耳聽力損失>=56BHL;
(12)喉保護功能喪失,飲食時嗆咳並易發生誤吸;
(13)食管重建術後並返流食管炎;
(14)一耳或雙耳廓缺損2/3以上;
(15)牙糟骨損作78cm,牙齒脫落10個以上;
(16)截癱或偏癱肌力4級;
(17)雙手全肌癱肌力4級;
(18)單手部分肌癱肌力3級;
(19)雙足部分肌癱肌力3級;
(20)單足全肌癱肌力3級;
(21)輕度運動障礙(非肢體癱);
(22)骨盆骨折後遺產道狹窄(未育者);
(23)骨盆骨折嚴重移位,症狀明顯者;
(24)一指指間關節離斷;
(25)一拇指指間關節畸形,功能完全喪失;
(26)一手除拇指外,其他2~3(含食指)近側指間關節離斷;
(27)一手除拇指外,其他2~3指(含食指)近側指間關節功能喪失;
(28)肩、肘、腕關節之一功能不全;
(29)一足除拇趾外,4趾缺失;
(30)一足除拇趾外,其他4趾瘢痕畸形,功能喪失;
(31)一前足缺失;
(32)四肢大關節人工關節術後,關節功能良好;
(33)關節創傷性滑膜炎,長期么復積液;
(34)下肢傷後縮?lt;3cm、>2cm者;
(35)肺葉切除;
(36)肺功能輕度損害;
(37)局限性膿胸行部分胸改術;
(38)塵肺Ⅰ期,肺功能正常;
(39)放射性肺炎蠓蝸宋???lt;兩葉)肺功能正常;
(40)其他職業性肺疾患,伴肺功能輕度損傷;
(41)肺切除1/4;
(42)慢性輕度中毒性肝病;
(43)膽道損傷,膽腸吻合術後;
(44)成人脾摘除;
(45)胰切除1/3;
(46)再生障礙性盆血完全緩解;
(47)白細胞減少症;
(48)中性粒細胞減少症;
(49)血小板減少(<8×1010/L);
(50)胃切除1/2;
(51)小腸切除1/2;
(52)結腸大部分切除;
(54)輕度排尿障礙;
(55)已育婦女子宮切除或部分切除;
(56)未育婦女單側卵巢切除;
(57)已育婦女雙側輸卵管切除;
(58)陰道狹窄;
(59)未育婦女單側乳腺切除。
8、八級工傷與職業病鑒定標准
以下61種情況之一者可認定為八級工傷或職業病。
(1)邊緣智能;
(2)精神病性症狀有人格改變者;
(3)顱骨外露;
(4)面部燒傷廣泛植皮術後;
(5)鼻或面頰部有>8平方厘米或三處以上>1平方厘米的增生性瘢痕;
(6)一側或雙側眼瞼有明顯缺損或瞼外翻; (7)全身瘢痕面積40%~49%;
(8)一眼矯正視力<=0.2,另眼矯正視力>=0.5;
(9)雙眼矯正視力等於0.4;
(10)雙眼視野<=80%(或半徑<=50();
(11)一袋子則或雙側瞼外翻或瞼閉合不全者;
(12)上瞼下垂蓋及瞳孔1/3者;
(13)瞼球粘連影響眼球轉動者;
(14)外傷性青光眼;
(15)雙耳聽力損失>=41Dbhl或一耳>=91Dbhl;
(16)體力勞動時有呼吸困難(喉原性);
(17)發聲及言語困難;
(18)一耳或雙耳缺損>1/3、<2/3;
(19)牙槽骨損傷長>=cm,牙齒脫8個以上;
(20)舌缺損小於舌的1/3;
(21)雙側鼻腔或鼻咽部閉鎖;
(22)雙側顳下頜關節強直,張口困難Ⅱ度;
(23)食管成形術後咽下運動不正常;
(24)甲狀腺功能輕度損害;
(25)甲狀旁腺功能輕度損害;
(26)脊椎壓縮骨折;前緣高度減少1/2以上者;
(27)脊椎滑脫術後無神經系統症狀者;
(28)單肢癱或單手全肌癱肌力4級;
(29)雙手部分癱肌力4級;
(30)雙足全肌癱肌力4級:
(31)單足部分肌癱肌力3級;
(32)一手除拇指、食指外,有兩指近側指間關節離斷;
(33)一手除拇指、食指外,有兩指近側指間關節無功能;
(34)一足拇趾缺失,另一足非拇趾一趾缺失;
(35)一足拇趾畸形,功能喪失,另一足非拇趾一趾畸形;
(36)一足除拇趾外,其他三趾缺失;
(37)一足除拇趾外,其他三趾瘢痕畸形,功能完全喪失;
(38)因開放骨折感染形成慢性骨髓炎,反復發作者;
(39)關節外傷或因傷手術後,殘留創傷性關節炎,無積液;
(40)心功能不全一級;
(41)血管代用品重建血管;
(42)肺段切除;
(43)其他職業性肺部疾患,肺功能正常;
(44)肝部分切除;
(45)膽道修補術後;
(46)脾部分切除;
(47)胰部分切除;
(48)腹壁缺損10cm左右;
(49)胃部分切除;
(50)小腸部分切除;
(51)一側腎上腺缺損;
(52)輸尿管修補術後;
(53)尿道修補術後;
(54)一側睾丸、副睾丸切除;
(55)一側輸精管缺損,不能修復;
(56)已育婦女單側卵巢切除;
(57)已育婦女單側輸卵管切除;
(58)已育婦女單側乳腺切除;
(59)性功能障礙;
(60)急性放射性皮膚損失Ⅳ度,及慢性放射性皮膚損失手術治療後影響肢體功能;
(61)放射性皮膚潰瘍經久不愈者。
9、九級工傷與職業病鑒定標准
以下43種情況之一者可認定為九級工傷或職業病。 (1)癲癇輕度;
(2)顱骨缺損>=25平主厘米,無功能障礙;
(3)腦子葉切除術後無功能障礙者;
(4)第V對腦神經眼支及第Ⅳ對腦神經麻痹;
(5)發際邊緣瘢痕性禿發,需戴假發者;
(6)鼻或同部有明顯畸形或>3平方厘米的增生性瘢痕;
(7)頸部瘢痕畸形;
(8)全身瘢痕面積30%~39%;
(9)鼻再造術後;
(10)瞼外翻、唇外翻植皮術後;
(11)一眼矯正視力>=0.3另眼矯正視力>0.4;
(12)雙眼矯正視力等於0.5;
(13)職業性(含放射性)及外傷性白內障Ⅲ期(或重度);
(14)淚器損失,手術無法改進溢淚者;
(15)雙耳聽力損失>=31Dbhl或一耳損失>=71Dbhl;
(16)發聲及言語不暢;
(17)食管切除術後,進食正常者;
(18)一耳或雙耳廓缺損>1/5,<1/3;
(19)鉻鼻病有醫療依賴;
(20)牙槽骨損傷長4cm,牙脫落4個以上;
(21)二個以上橫突骨折後遺腰痛;
(22)三個節段性疹柱內固定術後;
(23)脊椎壓縮前緣高度<1/2者;
(24)一拇指末節部分1/2缺失;
(25)一手食指兩節缺失;
(26)一拇指指關節功能不全;
(27)一足拇趾末節缺失;
(28)除拇趾外其他二趾缺失;
(29)除拇趾外其他二趾瘢痕畸形,功能不全;
(30)足庶骨或跗骨骨折影響足弓者;
(31)患肢外傷後一年仍持續存在下肢中度以上凹陷性水腫者;
(32)骨折內固定手術,無功能障礙者;
(33)心臟、大血管修補術;
(34)心臟異物滯留或異物摘除術後;
(35)肺修補術;
(36)支氣管成形術;
(37)肺內異物滯留或異物摘除術後;
(38)乳腺成形術後;
(39)隔肌修補術後;
(40)慢性隱匿型中毒性腎病;
(41)子宮修補術後;
(42)一側卵巢部分切除;
(43)陰道修補或成形術後。
10、十級工傷與職業病鑒定標准
以下51種情況之一者,可以認定為十級工傷或職業病。
(1)顱骨缺損9~24平方厘米,無功能障礙;
(2)一側不完全性面癱;
(3)面部輕度異物色素沉著或脫失;
(4)全身癱痕面積<30%;
(5)一眼矯正視力<=0.5另一眼矯正視力>=0.8;
(6)雙眼矯正視力<=0.8;
(7)職業性(含放射性)及外傷性白內障Ⅰ~Ⅱ期(或輕、中度),或職業性及外傷性白內障術後無晶體;
(8)晶體脫位;
(9)眶內異物未取出者;
(10)球內異物未取出者;
(11)外傷性瞳孔放大;
(12)雙耳聽力損失>=26Dbhl,或一耳>=56Dbhl;
(13)雙側前庭功能喪失,閉眼不能並足站立;
(14)發聲障礙;
(15)一耳或雙耳缺損>2平方厘米;
(16)一耳或雙耳再造術後;
(17)鉻鼻病(無症狀者);
(18)嗅覺喪失;
(19)牙齒除以外,節牙脫落1個以上或其他牙脫落2個以上;
(20)一側顳下頜關節強直、強口困難Ⅰ度;
(21)鼻竇或面頰部有異和未曾取出;
(22)單側鼻腔或鼻孔閉鎖;
(23)鼻中隔穿孔;
(24)鼻或面部有>1平方厘米的增生性瘢痕;
(25)外傷後受傷節段脊柱關節炎伴腰痛,年齡在50歲以下者;
(26)一手指拇指外,任何一指遠側指離斷或功能喪失;
(27)指端植皮術後(增生性瘢痕1平方厘米以上);
(28)手背植皮面積>50平方厘米,並有明顯瘢痕;
(29)一拇指指間關節部分功能不全;
(30)手掌、足掌植皮右積>30%者;
(31)除拇指外,餘3~4指末節缺失;
(32)除拇趾外,任何一趾末節缺失;
(33)足背植皮,面積>100平方厘米;
(34)身體各部位骨折癒合後無功能障礙;
(35)外傷後半月板切除,髕骨切除,椎間盤切除或韌帶修補術後無功能障礙;
(36)血、氣胸行單純閉式引流術後,胸膜粘連增厚;
(37)胸壁異物滯留;
(38)脅骨、鎖骨、胸骨骨折治癒後無功能障礙;
(39)肝修補術後;
(40)脾修補術後;
(41)胰修補術後;
(42)開復探查或胃修補術後;
(43)開復探查或結腸修補術後;
(44)開復探查或小腸修補術後;
(45)腎修補術後;
(46)膀胱修補術後;
(47)卵巢修補術後;
(48)輸卵管修補術後;
(49)乳腺修補術後;
(50)一手或兩手慢性放射性皮膚損傷Ⅱ度及Ⅱ度度以上者;
(51)免疫功能輕度減退
2、脊柱骨折怎樣急救?
脊柱骨折的主要臨床表現:
脊柱是由32塊椎骨相互連接而成的,其中頸椎7塊,胸椎12塊,腰椎5塊,其餘為骶尾椎。脊柱中有脊髓,是身體的重要組織之一。脊柱骨折會引起椎骨斷裂移位,從而導致脊髓損傷,引起癱瘓。
脊柱骨折的主要臨床表現
1.脊柱骨折部位疼痛,或手壓時有壓痛。
2.有些病人呼吸困難,不能進食、講話或四肢不能活動。
3.針刺受損脊髓所控制的相應皮膚,沒有疼痛感覺。
引起脊柱骨折的幾種主要原因:
1.從高處跌落,椎骨壓縮骨折。
2.石塊撞擊或房屋坍塌。
3.暴力所致。
4.老年人坐車時劇烈顛抖。
家庭急救法:
1.首先不可隨便翻動病人,更不可讓病人抬頭、點頭或扭頭;不能扶起病人,飲水餵食。受傷時什麼樣子,就保持原樣,不要隨便活動,其目的是不損傷脊髓。
總之,不動,就是最重的急救要點!
2.只有在正確牽引之後,才可以搬動病人,同時,要向每個搬運人員充分說明搬運方法及注意點,統一行動。任何背負、拖拉、扶持、用手扛抬等搬運方式,除非情況過分緊急(如在火場),通常情況下絕對不允許。搬運時至少四人,擔架宜用門板或木板,不可用軟擔架。
具體的牽引及搬運方法:
1.一人牽引頭頸,使斷骨不致壓迫脊髓。如病人躺在地上,應跪在病人頭前,兩手扶住病人下巴下方,緩慢而用一定力量把病人的頭向自己的方向牽引。保持病人頭部的姿勢不動,牽引的要點是,不讓病人的脊柱屈曲。
2.另一人把門板湊到病人身邊,緊緊插向身下,使病人一翻身正好躺卧在板上。
3.另外兩人跪或蹲在病人的另一邊,一人伸手放在病人的肩膀和髖骨下面;另一人把手伸至大腿和小腿下方。
4.四人都准備妥當了,由一人喊:「預備翻」,管翻身的兩人就把病人的身體先側轉,兩人的動作務必一致,管牽引的人,這時也隨著身體的側轉,頭也應隨著身子一齊動轉,同時還要維持牽引。管門板的人,趁機把門板插入病人身後。動作一致、緩慢,是搬動病人的要點。
5.一人再喊:「預備——放」。管翻身的人緩慢地把病人的身體一致地放在門板上,管牽引的人,仍然把頭牽引並隨身子轉動。仰卧後,不可用枕頭,也不可再動身體。切忌一人抬上身、一人抬腿或用躺椅等使軀干彎曲的方法搬運。
6.牽引的人繼續牽引頭部,另一人將衣服揉成兩個團,填塞在病人的頭部和頸部,一直塞到肩部的兩側,填塞要緊、要結實(有沙袋好)。使病人的頭不能隨便轉動。再找一塊三角巾,疊成布條,從病人額頭,連兩旁衣服及門板,一齊包紮住。病人兩手足最好也捆住。其目的是固定好病人不使其在搬運時移動。
7.運送時要平穩,不宜顛動(尤其是火車或汽車運送時要注意)。此後不要再更換門板,要隨時注意病人的呼吸、心跳,也不要喂水和其他食物。趕緊送入醫院處理。
注意:胸腰椎骨折急救要點基本同頸椎骨折,只是頸部不用牽引。
3、脊椎骨折伴脊髓損傷
胸腰段脊椎活動度最大,骨折伴脊髓損傷亦最為常見。往往是由於脊椎骨折導致的椎體移位、碎骨塊、椎間盤等組織直接壓迫脊髓,導致出血、水腫、缺血甚至是脊髓的斷裂和完全挫滅。損傷造成的人體感覺的減弱和喪失、運動機能的障礙、括約肌功能的失調常給病人帶來極大的痛苦甚至是生命危險。
臨床上,胸腰段脊椎骨折伴脊髓損傷的診斷不難。患者常有嚴重的外傷史,如高空落下、重物打擊腰背部、塌方事故、交通事故等。傷者感腰背部的劇烈疼痛,不能翻身起立。骨折局部可捫及局限性後突畸形。特別是脊髓損傷後,損傷椎體平面以下皮膚的痛覺、觸覺、溫度覺減弱或消失,下肢運動功能出現障礙,還可能出現嚴重的大小便失控現象,如尿瀦留、尿失禁、腹瀉和便秘等。X線、CT、MRI檢查可明確脊椎骨折脊髓損傷的節段及嚴重程度。此類患者傷情嚴重,如診治不利可造成癱瘓,繼而還可出現褥瘡、呼吸系統感染、泌尿系統感染、植物神經系統功能紊亂等等諸多嚴重的並發症。
在處理和治療這類病人時,急救和搬運很重要。凡疑有脊柱骨折患者,應使病人脊柱保持平直,切忌使脊柱過伸或過屈的搬運動作,以免加重損傷。正確的方法是三人用手同時托起患者平抬平放至木板上,人少時可以採用滾動法。
單純胸腰段脊柱骨折,若輕度椎體壓縮,骨折穩定性好不伴脊髓損傷的,患者可平卧硬板床,腰部墊高,使壓縮椎體自行復位,恢復原狀。數日後即可行腰背肌鍛煉。3~4周後即可在腰背支架保護下下床活動。胸腰段脊柱骨折程度壓縮超過三分之一可予以閉合手法復位,復位後行石膏背心固定,固定時間為3個月。胸腰段不穩定型脊柱骨折,椎體壓縮超過1/3以上、畸形角大於20度、或伴有脫位可考慮開放復位內固定。
合並有脊髓損傷患者的功能恢復主要取決於損傷程度,但及早解除對脊髓的壓迫是脊髓功能恢復的前提。而手術治療是對脊髓損傷患者全面康復治療的重要部分。手術目的是恢復脊柱正常軸線,恢復椎管內徑,直接或間接地解除骨折塊或脫位對脊髓的壓迫,穩定脊柱。
手術方式不外乎是前路和後路兩種方式。對於胸腰段椎體爆裂性或粉碎性骨折,臨床多行前路減壓、植骨融合、鋼板螺釘內固定術。後路手術包括椎板切除減壓、椎弓根螺釘鋼棒系統復位內固定,必要時行植骨融合術。
患者的術後治療包括止血、脫水、營養神經、激素治療,特別是大劑量的激素的使用對緩解脊髓的創傷性反應有重要的意義。另外,熱量、營養和維生素的補充也應得到有效的加強。
目前,臨床上胸腰段脊椎骨折伴脊髓損傷者已經能得到有效的治療和處理,且效果明顯。
4、腰椎骨折症狀有哪些?
腰椎骨折的臨床症狀依據損傷部位、程度、范圍、時間、年齡及個體差異等情況,其症狀表現及反應差別較大,在共性方面應注意以下幾方面:1.疼痛 具有骨折病人所特有的劇烈疼痛,常在搬動軀干或變換體位時更加明顯,因此患者多不能站立行走。2.壓痛、叩痛及傳導痛 骨折局部均有十分明顯的壓痛及叩痛(後者一般不作檢查,以免增加病人痛感),並與骨折的部位相吻合。單純椎體骨折者,壓痛較深在,其主要通過棘突傳導。椎板及棘突骨折者,壓痛較淺表,除單純棘突、橫突骨折外,一般均有間接叩癰,且其疼痛部位與損傷部位相一致。3.活動受限 無論何型骨折,脊柱均出現明顯的活動受限。在檢查時,切忌讓患者坐起或使身體扭曲,也不應讓患者作各個方向的活動(包括主動與被動),以免加劇骨折移位及引起副損傷,甚至造成截癱。4.神經症狀 腰椎骨折波及椎管,其程度不同可表現為:完全性截癱、圓錐損傷、部分性截癱及根性受累等症狀與體征。對每例脊住損傷患者應進行必要的神經學檢查,以求診斷的完整全面。
5、腰椎壓縮性骨折!
首先說句直話,你看過片子又怎樣,你會看嗎?X線看見的只是骨骼,體征上也有神經壓迫的症狀(「腿很麻!」),知道你有經濟上的壓力,但必須住院甚至或手術治療,你想保守只會斷送令慈的健康,經濟上的問題可通過媒體呼籲社會的好心人、工會、民政局、醫療互助基金等援助。請火速帶令慈速至當地正規三級以上醫院骨科或脊柱外科住院治療,入院後做腰椎螺旋CT檢查,看神經壓迫情況,必要時行三維重建或MRI。所謂壓縮骨折是指脊柱前柱骨折而中柱完整。此類骨折的治療應依據前柱的損傷情況而定。若脊柱前柱壓縮近Ⅱ°或Ⅲ°、後凸成角大於30°,則需手術復位固定,並行脊柱融合。已經有神經壓迫症狀,現在分秒必爭,遲了你後悔都來不及,腰椎骨折最嚴重的後果就是截癱,具體病人不在,無法獲取一些相關體征,本人意見:吃葯是基本不起多大作用的,你別想這方面了。火速帶令慈去醫院住院治療,至於是否手術,脊柱外科醫生會為你操心的,你需要做的是給予醫生充分信任,經濟上的壓力你雖然還是學生但也必須去想辦法了,趕快向當地媒體呼籲吧。脊柱骨折脫位常導致脊髓損傷。我國因脊髓損傷所導致的截癱發病率約為6.7-23/百萬,在我國目前仍為高發損傷。隨著工業化進程的加快,脊柱、脊髓損傷也越來越多。火速抓緊時間去醫院了!!!若截癱了那才是全家一輩子的負擔。說話有些耿直,但實為忠言,有些逆耳,請諒解!祝福令慈早日康復!還有,告訴你下,住院費用這么貴主要是因為那套固定斷骨、穩定脊柱的內固定材料。
補充回答:已經到正規大醫院脊柱外科住院治療了嗎?是否觀察聽主治醫師的,「疼痛減輕,麻木消失」不一定代表趨向好的方向,多和主治醫師交流溝通。不要相信什麼湯葯、偏方,要相信循證醫學。
6、脊柱骨折是怎樣造成的
暴力是引起胸腰百椎骨折的主要原因.常見的有高空墜落,重物撞擊腰背部,塌方事件被泥土礦度石掩埋等.爆破型骨折的治療,對沒有神經症狀的爆破型骨折的傷員,經CT證實沒有骨塊擠入椎管內,可以采版用雙踝懸吊法復位.有骨塊進入的及有神經症狀的,不宜進行復位.是否做手術要具體情況具體分析,要看患者能否權耐受手術.
7、骨折出現的問題,誰幫我
一定要等到完全恢復才能下地運動,我的手指就是因為沒有完全好的時候擅自拆石膏才留下的後遺症,小腿萎縮是正常的,肌肉沒有運動么,等完全康復以後加強鍛煉就可以了
8、](急!)請問脊柱後凸成角怎麼判斷多少度,拍X片行嗎?
脊柱側凸的手術治療開展已有40多年的歷史,後路手術自從第三代內植物出現以後,矯正效果、穩定性以及術後角度的丟失等均有了明顯改善。前路內固定器械是Dwyer在1964年首先使用的[1], 1976年Zielke和Stunkat開發了VDS(Ventrale Derotation Spondylodesse腹側去旋轉脊柱固定術),為前路手術提供了良好的開端[2]。但其對椎體旋轉的矯正存在一定的缺陷,而且術後矯正率的丟失以及內植物的斷裂說明這種內固定系統存在生物力學方面的缺陷,近幾年,部分學者開始研究改善VDS的內固定系統[3,4,5]。本研究使用中華長城系統(Tri-Fix System),對胸腰段、腰段脊柱側彎患者進行前路手術矯正,從側凸、後凸的矯正,矯正率的損失方面取得良好的效果,克服了Zielke手術所存在的問題,現總結如下。
1 臨床資料
1.1 一般資料 本組20例,男性3例,女性17例,特發性脊柱側彎15例,先天性脊柱側彎5例,均為KingI型。
1.2 材料 中華長城系統(Tri-Fix System),椎體釘,墊片,5.5cm棒。
1.3 手術方法
1.3.1 體位和切口 患者側卧位,凸側朝上,切口為側方斜切口。
1.3.2椎橫動脈的處理 所固定節段需結扎椎橫動脈,zielk報道2000餘例,未出現一例因結扎椎橫動脈影響脊髓供血的情況。
1.3.3 椎間盤切除 此步驟是直接影響矯形效果和術後融合的重要環節,徹底切除松解,但一般切除對側凹面的外層纖維環是不必要的,因為它們可以作為矯正畸形時的鉸鏈,並可防止矯形過度。
1.3.4 椎體螺釘旋入 椎體板上的螺孔是用來控制螺釘旋入方向的。一要避免螺釘穿入椎管。二要提供很大的生物力學穩定性。每個螺釘都應穿過對側皮質以達到最大穩定性。
1.3.5 矯正旋轉 矯正旋轉是矯正脊柱側彎三維畸形的一個重要步驟。首先對旋轉棒進行預彎,用一對持桿器夾住桿的兩端,然後一點點地旋轉桿以減少旋轉後凸。脊柱被向腹側矯正旋轉,使之更接近解剖位置。這個步驟可矯椎體的旋轉和後凸畸形。
1.3.6 椎間植骨 在矯正旋轉後,將截下的肋骨切成1~2cm的小塊,並從前方放入間盤切除後間隙內1~2塊,以保持重建的生理曲線(胸腰段豎直,腰椎前凸)。
1.3.7 側彎的矯正-壓力的應用 以進一步矯正側彎和減少後凸畸形。將上下螺釘向中間加壓,最後,用扳手擰緊固定螺釘,使桿可靠地固定於椎體螺釘上。
2 結果
後前立位(PA)和側立位影像被用來評價術前、術後和隨訪時的情況,以下參數是從影像中測量而得的,冠狀面Cobb角,固定節段的矢狀面Cobb角,及其下腰骶區(最下內固定節段與骶椎上緣之間)的前凸角,椎體的旋轉度。
胸腰椎術前側凸平均64Ο(45Ο-83Ο),術後矯正至6Ο(0-8Ο),矯正率91%。2年隨訪為7Ο(0-10Ο),矯正率89.1%,術前後凸10Ο(4-30Ο),術後前凸15Ο(12-18Ο),2年後隨訪為前凸11Ο(4-14Ο),融合節段最下一椎體與骶骨所成角度術前前凸42Ο(30-50Ο),術後前凸30Ο(28-34Ο),2年後前凸28Ο(25-32Ο),2年後椎間植骨均融合,旋轉度矯正術前2-4Ο,術後1-2Ο。並發症:2例出現凸側下肢發熱,3月內消失;1例對側肢體出現麻木,考慮為椎體釘位置欠佳,神經根受到刺激,2周後症狀消失;3例男性患者未出現逆反射精等情況。未出現斷棒、假關節形成。
3 討論
1969 年Dwyer 報道了前側施加矯正手術,切除椎間盤為矯形創造了較大的可能性,脊柱縮短而減少了神經損傷的危險,以及更為滿意的節段固定。其主要缺點:前路凸側加壓而不伴隨去旋轉會引起脊柱後凸畸形,鋼纜斷裂可致假關節形成,以及鋼纜進入螺釘頭部的固定不牢[1]。
Zielke手術是切除構成主彎的各有關椎間盤,楔形切除椎間隙的軟骨面,置入螺絲釘,用帶螺絲的金屬棒從上下兩端進行加壓,使側彎的脊柱向中央靠攏,再用特製旋轉矯正器扣緊在壓縮棒的中點和上下兩端,構成三點壓力,徐徐拉向原來脊柱旋轉畸形的相反方向,並伸直復位,將冠狀面上的彎曲轉變到矢狀面上來,最後將各節的螺帽向中央旋緊,使脊柱固定在較伸直的矯正位。但是Zielke器械還存在以下的問題:植入器力學方面的缺陷;即使有脊柱旋轉的矯正,也不能達到矢狀面的滿意矯正;已獲得的三維矯正的術後丟失較大(即穩定性問題)[2]。
"中華長城",使用的是直經5.5mm的金屬棒,首先將金屬棒進行預彎,通過旋轉金屬棒將脊柱冠狀面上的彎曲轉變到矢狀面上來,達到三維矯正的效果,尤其是椎體旋轉度和脊柱的後凸,簡單而有效,大大簡化了手術步驟,提高了內植物的穩定性,更有利於植骨融合。
3.1 適應症 前路治療脊柱側彎的適應證是"相對的",而非"絕對的"。前路多節段器械對特發性胸腰段和腰椎側彎的矯正和穩定最有效。該系統也適用於癱瘓性、先天性和其它起因的胸腰段和腰椎側凸的治療。相對於後路矯形手術,可以減少融合節段,對治療伴有骨性L5/S1關節強直的胸腰椎側彎十分重要。胸腰椎側彎的高度矯正,同時矯正旋轉及恢復生理矢狀曲線是該系統的重要優點之一。椎間盤切除能對脊柱在冠狀面的傾斜產生顯著的矯正。先天性胸腰段或腰椎後凸並側凸,及半椎體畸形引起的側凸在切除半椎體後也是該系統的適應證。反之該系統不適用於大的復合性的先天彎曲。一般來說,高質量的椎骨是進行前路器械手術的基本條件。從這一點來說,一些神經纖維瘤病不是適應證,超過100°的嚴重側彎和長的C型側彎也不適合本方法。
3.2 存在的一些問題
3.2.1 側前路手術有一定的局限性 它最高盡量不超過T8,最低不應低於L4,一般僅限於的胸腰段、腰段部分病例。T8以上椎體較小,不利於固定。低於L4術後疼痛率過高。
3.2.2 因為技術要求較高,且僅限於下胸段、腰段的側凸,比較局限。
3.2.3 部分伴有胸段側彎的病例需要二次手術才能矯正,增加了病人的痛苦。作者將對此類病例另行總結。
3.2.4 同後路手術一樣,同樣存在神經系統損傷的情況,但發生的可能性明顯降低。
3.3 未來發展方向 雙棒進行矯正,加強矯正的強度和穩定性[3,5]。通過胸腔鏡進行高位胸段的矯正手術。此兩項目前均為近幾年新開展的項目,有待於進一步改進和完善。
脊柱側彎是一種涉及三維空間各方向的畸形,因此手術矯正也應該是三維的。我們所作體內和體外的生物力學研究證實,在間盤切除後脊柱有最大的可活動性。因此,VDS對側彎,前後突,特別是旋轉畸形能做到最佳的改善。堅固的後路內固定,能否因其產生強大矯正力而抵消不作前路松解的優點則尚無證明,因此前路手術雖然對技術要求較高,但是對一個熟知脊柱生物力學並能分析畸形的各個組成部分的,技術熟練並有足夠經驗的骨科醫生來說,很少發生並發證。VDS內植物必須是一種可屈型易控制的內植物,它允許進行復雜的矯正手法。"中華長城"器械用於VDS,是一種很好的手術方法,內固定有效而穩定。
探討一期前路手術治療脊柱角狀後凸畸形的安全性和可行性。 方法 自1999年9月至2003年5月23例脊柱角狀後凸畸形患者接受手術治療,其中男9例,女14例,平均年齡27歲。本組中先天性脊柱後凸14例,脊柱結核後凸畸形5例,外傷後脊柱後凸畸形4例,術前後凸平均76度。所有患者均採用一期前路減壓、椎體間植骨及釘-棒系統矯形固定治療。 結果 所有患者安全完成手術,無嚴重手術並發症,後凸平均矯正47度(61.8%)。術後隨訪平均24個月,植骨全部融合,融合時間平均為4.2個月。隨訪中82.6%的患者對治療結果表示滿意。結論 一期前路手術可重建脊柱的穩定性,減壓徹底,是治療脊柱角狀後凸畸形的有效方法。
[關鍵詞] 脊柱後凸;脊柱融合術;前路減壓;內固定
脊柱後凸畸形是引起截癱的常見原因,近年來有關脊柱後凸畸形治療的報道多採用後路椎體截骨、椎弓根螺釘固定或前、後路聯合截骨矯形,其並發症相對較多[1-3]。我科自1999年9月-2003年5月採用一期前路減壓、植骨加脊柱內固定術治療脊柱角狀後凸畸形23例,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現報告如下。
1. 臨床資料
1.1 一般資料:本組23例,男9例,女14例,年齡9-53歲,平均27歲。其中先天性椎體畸形14例(I型(椎體形成障礙)9例,II型(椎體分節障礙)5例);陳舊性結核性後凸5例,病史6-20年,其中1例9年前曾在外院行側後方病灶清除術;椎體骨折後凸畸形癒合4例,病史8-35個月,2例曾行椎板切除減壓及內固定術。後凸頂椎部位:T6、T7各1例,T8 2例,T9-104例,T11 3例,T12-L19例,L2 3例。後凸最多受累椎體為3個,平均受累椎體數1.6個。其中有9例伴有不全癱,Frankel分級B級2例,C級5例,D級2例。術前後凸角度(Cobb法)53°-95°,平均76°。術前患者均進行詳細的影像學檢查(平片、CT、MRI),以了解畸形的結構和脊髓情況。
1.2 手術方法:採用氣管插管全麻,T11以上部位後凸採用經胸腔入路,T12以下採用胸腹聯合或腹膜後入路。病人取側卧位,通過比後凸頂椎高2個平面的肋骨平面進入胸腔內,顯露畸形椎體及上、下各1個正常椎體,結扎節段血管。切除畸形椎體上下椎間盤以及頂椎前方攣縮的前縱韌帶,逐漸切除畸形椎體前方骨塊,包括同側椎弓根,直至椎管前壁。有神經症狀者通過切除椎管前壁和椎間盤進行椎管減壓。對椎體分節障礙的,用骨刀沿殘留的白色軟骨線進行截骨,直至經撐開鉗檢查椎體完全松動。對於結核所導致的畸形,由於椎間隙已經破壞,需要使用銳利的骨刀在相應的部分進行截骨,截骨時根據術前CT掃描的數據確定深度和角度,避免損傷椎管內的脊髓。進行松解時,注意一定要將椎體前方攣縮的前縱韌帶和對側的纖維環徹底松解,否則會導致矯正效果不佳。然後於上、下正常椎體的中部,平行於椎體的上下終板,略偏前方,各植入1枚螺釘(螺釘加墊圈),螺釘尖端穿過椎體對側骨皮質。對於畸形嚴重者,可以在畸形頂點上下各2個椎體置入螺釘,以獲得良好的矯正力和穩定性(本組2例超過90度畸形者均採用上下2個節段置釘)。安裝連接棒,用撐開器撐開,矯正後凸,鎖固螺帽。本組採用的內固定系統為中華長城鈦合金釘棒系統。測量手術間隙的高度,將切取的肋骨修剪成合適的長度(3-4條)植於其間,並將椎體切除時取下的碎骨植於肋骨條的前方。開胸組常規放置胸腔閉式引流管。
術後1、3、6、12、24月拍片隨訪了解植骨融合和矯正維持情況,並在術後一年時採用標準的問卷進行隨訪了解患者的症狀、日常生活和對手術的滿意度。
2. 結果
本組患者均安全完成手術,平均手術時間160min (130-270),平均出血量610ml (300-1300)。術後病人卧床1-2周後下地活動,使用胸腰骶支具保護6個月。術後後凸平均29°(8°-45°),平均矯正47°(61.8%)(圖1)。術前伴有神經損害者,術後多數有不同程度的功能改善,Frankel分級2例D級及2例C級恢復至E級,2例C級恢復至D級,1例C級無恢復,1例B級恢復至D級,1例B級恢復到C級。本組1例術後發生一過性雙下肢痛覺過敏,經過脫水、神經營養等葯物治療後於術後10天症狀消失。1例病人術後發生肺部感染,經積極排痰、抗炎後治癒,無其他並發症發生。本組病例全部獲隨訪,平均24個月(12-42)。植骨全部融合,融合時間平均為4.2個月,無螺釘斷裂松動,無後凸角度的丟失。一年隨訪時82.6%(19/23)的患者對手術效果表示非常滿意或滿意。
3. 討論
脊柱後凸是常見的脊柱畸形,尤其是角狀後凸,引起脊髓損害的幾率較高[4,5]。而一旦出現脊髓損害,手術效果直接與手術時機及手術方法有關。李危石等[2]提出要在出現脊髓損害之前積極治療,防止畸形進一步加重。目前對脊柱後凸的治療,多採用後路截骨、椎弓根內固定矯形或前、後路聯合手術矯形[1-5]。單純採用後路截骨矯形,並發症較多[3,6],由於要繞過脊髓對前方進行減壓,容易導致減壓不徹底,並增加對脊髓的騷擾或損傷,對術中出血不易控制。且後方截骨,椎管是縮短的,如果存在椎管狹窄,易擠壓脊髓引起神經症狀。而前、後路聯合截骨,雖然提高了矯正率,但對病人的創傷較大,不利於病人的恢復(7)。
脊柱角狀後凸畸形對脊髓所造成的壓迫常來自前方後凸頂點,因而採用前路減壓更直接,由於是在直視下減壓,對脊髓損傷的可能性較小,術中可以同時清除畸形椎體及變性的椎間盤對脊髓的壓迫,減壓充分,有利於神經功能的恢復。本組9例術前不全癱的患者有8例有明顯的神經功能恢復,無1例發生神經損害。
後凸矯正時,畸形頂點處的松解非常關鍵。除了切除半椎體和其他發育不良的椎體結構外,將椎體前方攣縮的前縱韌帶和纖維環徹底松解切斷,可以獲得更好的松解,從而增加後凸的矯正率。對於椎體分節不良或脊柱結核後凸畸形的患者,直視下沿原來椎間隙的部位進行截骨,截骨時根據術前CT掃描的數據確定深度和角度,避免損傷椎管內的脊髓。本組均採用自體肋骨條進行椎間植骨,減少了再取自體髂骨的並發症,縮短了手術時間。植骨時同時將取下的椎體松質骨碎骨植於肋骨前方,增加了植骨量,促進了植骨的融合。本組23例均發生了植骨融合,無1例假關節形成。由於採用前方撐開,恢復了脊柱前、中柱的高度,根據Denis的三柱理論,一期前路減壓、植骨加堅強的內固定,恢復了正常的前、中柱,符合生物力學原理。本組後凸畸形平均矯正47°,高於後路單平面截骨矯正率。
一期前路手術矯正脊柱角狀後凸畸形,需要注意掌握手術適應症。對於T6以上部位為頂點的脊柱後凸,由於前路顯露困難,建議採用後路手術。而重度(大於90°)的脊柱後凸畸形,單純採用前路矯形有一定的困難,建議採用前、後路聯合矯正手術。
本研究結果表明,一期前路手術可以切除畸形椎體,解除脊髓的壓迫,穩定脊柱,矯正畸形,是治療脊柱角狀後凸畸形的有效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