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折病人除了在最初一些日子裡可能伴有輕微的全身症狀外,其餘時間里大多沒有全身症狀,所以和一般健康人的日常飲食相仿,選用多品種、富有各種營養的飲食就可以了.要注意使食物易於消化和吸收,慎用對呼吸道和消化道有不良刺激的辛辣品(辣椒、生蔥、芥末、胡椒)等.在全身症狀明顯的時候,應給予介於正常飲食和半流質飲食之間所謂軟飯菜,供給的食物必須少含渣滓,便於咀嚼和消化,烹調時須切碎煮軟,不宜油煎、油炸. 以上是骨折病人的一般飲食原則.為了更快更好地促進骨折癒合,骨折病人還應根據骨折癒合的早、中、晚3個階段,根據病情的發展,配以不同的食物,以促進血腫吸收或骨痂生成. △早期(1-2周):受傷部位瘀血腫脹,經絡不通,氣血阻滯,此期治療以活血化瘀,行氣消散為主.中醫認為,"瘀不去則骨不能生"、"瘀去新骨生".可見,消腫散瘀為骨折癒合之首要.飲食配合原則上以清淡為主,如蔬菜、蛋類、豆製品、水果、魚湯、瘦肉等,忌食酸辣、燥熱、油膩,尤不可過早施以肥膩滋補之品,如骨頭湯、肥雞、燉水魚等,否則瘀血積滯,難以消散,必致拖延病程,使骨痂生長遲緩,影響日後關節功能的恢復.在此階段,食療可用3710克,當歸10克,肉鴿1隻,共燉熟爛,湯肉並進,每日1次,連續7-10天. △中期(2-4周):瘀腫大部分吸收,此期治療以和營止痛、祛瘀生新、接骨續筋為主.飲食上由清淡轉為適當的高營養補充,以滿足骨痂生長的需要,可在初期的食譜上加以骨頭湯、田7煲雞、動物肝臟之類,以補給更多的維生素a、d,鈣及蛋白質.食療可用當歸10克,骨碎補15克,續斷10克,新鮮豬排或牛排骨250克,燉煮1小時以上,湯肉共進,連用2周. △後期(5周以上):受傷5周以後,骨折部瘀腫基本吸收,已經開始有骨痂生長,此為骨折後期.治療宜補,通過補益肝腎、氣血,以促進更牢固的骨痂生成,以及舒筋活絡,使骨折部的鄰近關節能自由靈活運動,恢復往日的功能.飲食上可以解除禁忌,食譜可再配以老母雞湯、豬骨湯、羊骨湯、鹿筋湯、燉水魚等,能飲酒者可選用杜仲骨碎補酒、雞血藤酒、虎骨木瓜酒等.食療可用枸杞子10克,骨碎補15克,續斷10克,苡米50克.將骨碎補與續斷先煎去渣,再入餘2味煮粥進食.每日1次,7天為1療程.每1療程間隔3-5天,可用3-4個療程
記得採納啊
2、頸椎c5骨折
如果骨折沒有移位,那頸托固定8-12周即可、有移位或神經壓迫症狀的話,需及時手術
3、臨床懷疑頸椎骨折的患者,攝片最佳的體位組合是?
關鍵看懷疑頸椎哪一段,
如果是第一二節頸椎懷疑骨折,做張口位片,和站立或仰卧側位片。
如果是第3-7頸椎骨折懷疑,做站立或仰卧正位和側位片。
4、頸椎骨折後的恢復
摘掉頸托之後就可以慢慢活動了,循序漸進的來,不要太著急,骨頭完全長好大約要三個月,在這之前都要小心,三個月之後還要去復查。只要你的頸托帶著好好的,就不用擔心骨頭會再裂開,但也不能劇烈活動,偶爾聽到骨頭響也沒什麼,不要緊的。至於工作,你感覺脖子活動的差不多了就可以去上班了,只要你的工作不是每天歪著脖子就行~
辣椒么,頸椎骨折本身應該是沒有忌口的,如果有傷口的話,還是等傷口好了再吃,
5、頸椎骨折是屬於幾級傷殘
八級傷殘
6、頸椎體骨折算幾級傷殘
傷殘等級鑒定具體標准 【Ⅰ級傷殘】 1.1顱腦、脊髓及周圍神經損傷傷致;a.植物狀態;b.極度智力缺損(智商20以下)或精神障礙,日常生活完全不能自理,全靠別人幫助;c.四肢癱(三肢以上肌力3級以下);d.截癱(肌力2級以下)伴大小便失禁。 1.2...5717
7、如何判斷頸椎骨折?
1,沒有專業人士,最好不要輕易判斷。
2,頸椎里都是全身各個神經的集散地,如果頸椎骨折勢必會影響到全身各個神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