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脛腓骨骨折 第一張是術後一個月拍的片子 第二張是術後三個月的 請問現在患者的情況怎麼樣,能否負重???
骨折線還很明顯,脛骨只有少量骨痂,現在不能負重。可以扶拐下地活動,患肢可以著地略微用力,以不疼痛為原則。
2、骨折後,最注重的是什麼啊,為什麼人是那麼的脆弱啊.
最注重的就是不要再次骨折 要不然會很麻煩
3、為什麼肢體骨折,要固定斷骨的上下兩個關節?
是為了進一步增加斷骨對位、對線的穩定性,有利益斷端骨痂的形成與癒合。也就是說:肢體骨折復位後,將斷骨與上下兩個關節進行整體外固定,使其整個斷骨不會隨意彎曲、不會隨意旋轉,斷端就會相對穩固。
4、骨折出現的問題,誰幫我
一定要等到完全恢復才能下地運動,我的手指就是因為沒有完全好的時候擅自拆石膏才留下的後遺症,小腿萎縮是正常的,肌肉沒有運動么,等完全康復以後加強鍛煉就可以了
5、骨痂的形成
一.骨折癒合一、骨折癒合過程1.血腫機化期 骨折後,因骨折本身及鄰近軟組織的血管斷裂出血,在骨折部位形成 了血腫,血腫於傷後6-8小時即開始凝結成含有網狀纖維素的血凝塊。骨折斷端因血循環 中斷,逐漸發生壞死。隨著紅細胞的破壞,纖維蛋白的滲出,毛細血管的增全,成纖維細胞、吞噬細胞、異物巨細胞的侵入,血腫逐漸機化,肉芽組織再演變成纖維結締組織,使骨折斷端初步連接在一起,稱為纖維性骨痂,約在骨折後2-3周內完成。此期完成時,骨折端仍存在有一定彈性的成角活動。肢體骨折部位仍有水腫及壓痛。x線片上可見到少量膜內骨化影,但尚無軟骨內骨化現象。2.原始骨痂期 充塞在骨折斷端之間由血腫機化而形成的纖維結締組織,大部分轉變為軟骨、軟骨細胞,經過增生、變性、鈣化而骨化,稱軟骨內骨化。骨折後24小時內,骨折斷端處的外骨膜開始增生、肥厚,外骨膜的內層即生發居中成骨細胞增生,產生骨化組織,形成新骨,稱骨膜內骨化。新骨的不斷增多,緊貼在骨皮質的表面,填充在骨折斷端之間,呈斜坡樣,稱外骨痂。在外骨痂形成的同時,骨折斷端髓腔內的骨膜也以同樣的方式產生新骨,充填在骨折斷端的髓腔內,稱內骨痂。內骨痂由於血運供給不佳,故生長較慢。內外骨痂的不斷生長,逐漸接近而會合。骨折臨床癒合,一般約需4-8周。3.骨痂改造期 骨折部的原始骨痂進一步改造,成角細胞增加,新生骨小梁也逐漸增加,且逐漸排列規則和緻密,而骨折端無菌壞死部分經過血管和成骨細胞、破骨細胞的侵入,進行死骨的清除和形成新骨的爬行替代過程,骨折部位形成了骨性連接,一般需要8-12周才能完成。此時骨折癒合已很牢固,病肢可以開始使用。最後骨摺痕跡,在組織學或放射學上完全或接近完全消失,成人其所需時間一般為2-4年,兒童則2年以內。二、骨折延遲癒合延遲癒合是指骨折的正常癒合進程受到干擾,使癒合過程延長,臨床主要表現為骨折局部軟組織水腫及壓痛持續存在。x線片表現為骨痂出現較晚,血沉長期增快。造成骨折延遲癒合的原因較多,個別病人因全身重度營養不良、維生素嚴重缺乏、骨質本身疾患等影響骨折癒合外,大多數還是局部因素的影響,如骨折整復後固定不確實,骨折斷端間存在旋轉力或剪力,造成一個活動面,從而始終不能獲得骨性癒合。開放性骨折發生感染或死骨形成;持續牽引治療,發生過度牽引,均為較常見的原因。骨折延遲癒合雖骨折癒合速度緩慢,但骨痂仍有繼續生長的能力,只要找出發生的原因,作針對性治療,骨折還是可以連接起來的。三、骨折不癒合骨折不癒合是指骨折修復的自然過程已完全停止,如不經治療,改變骨折部位的局部條件,則不能形成骨連接。骨折不癒合,常常由於骨折端夾雜較多的軟組織。開放性骨折擴創中過多地去除碎骨片,造成骨質缺損,是骨折不癒合的主要原因。多次的手術整復破壞了骨折部位的血液循環,對造成骨延遲癒合的因素沒有及時治療,發展下去也可造成骨不癒合。臨床表現為患肢持續性疼痛、不穩定、使用無力。檢查時肢體有異常活動或假關節。局 部可有水腫及壓痛。x線片表現為骨端硬化,骨髓腔封閉,有時兩骨折端形成杵臼狀假關節。骨折不癒合一般均需採用植骨術。四、影響骨折癒合的因素1.全身因素(1)年齡:小兒因其組織的再生和塑形能力強,因此,骨折癒合速度較成人快,功能恢復好。如小兒股骨骨折,1個月能基本癒合,而成人股骨骨折,往往需要3-4個月才能基本癒合;老年人的股骨骨折癒合速度和功能恢復則更慢。(2)全身健康情況:慢性消耗性疾病,如糖尿病、重度營養不良、鈣代謝障礙、骨軟化症、惡性腫瘤等病人,如發生骨折,則骨折癒合延遲。(3)個體差異:個體不同,骨折癒合速度可有差異。2.局部因素(1)骨折類型:螺旋形和斜形骨折,因骨折斷面接觸大,有部分新生骨痂生長,就容易出現臨床癒合,所以骨折癒合快。橫形骨折骨折斷面接觸小,雖有相當量新生骨痂形成,但往往需要較多量的成熟骨痂才能達到臨床癒合,故臨床癒合速度相對較慢。骨折端接觸緊密,有利骨折的癒合。如嵌入骨折較易癒合,而骨折端間有裂隙或分離,中間夾有軟組織,則不易癒合。骨端問有剪式應力或其他形式的活動會影響骨折的癒合。(2)骨折段血液供給情況:骨折癒合過程中的組織再生,需要足夠的血液供給。若骨折段血液供給減少,則骨折癒合速度變慢;骨折段血液供給受到嚴重障礙或完全喪失,則骨折癒合發生延遲連接,甚至缺血性骨壞死。(3)軟組織損傷程度:直接暴力造成的骨折,軟組織損傷嚴重,肌肉、血管、神經,骨膜均可能有不同程度損傷,骨折癒合的速度就可能較慢。而間接暴力所致的閉合性骨折,軟組織損傷較輕,骨折癒合較快。放射性復合傷所致的骨折癒合慢或不癒合。(4)感染的影響:開放性骨折發生感染,引起化膿性骨髓炎,或死骨形成,骨折斷端充血脫鈣,骨折癒合很慢。(5)骨折的數量:多發性骨折或一骨上有多段骨折,骨折癒合速度也較慢。五、骨折的並發症一般分為早期和晚期兩種,早期的具體表現為:1、休克:嚴重創傷、大出血或重要器官損傷所致;2、脂肪栓塞綜合征:發生於成人,因骨折處髓腔內血腫張力過大,骨髓被破壞,脂肪滴進入破裂的靜膜窩內,引起肺腦脂肪栓塞;3、重要內臟器官和周圍組織損傷;4、骨筋膜室綜合征:多見於前臂內側和小腿,常由創傷骨折或外包紮過緊等,迫使骨筋膜室容積減小,骨筋膜室內壓力增高。骨折晚期並發症有:1、墜積性肺炎:多發生於骨折長期卧床的病人,特別是老年、體弱和患有慢性病的人;2、褥瘡;3、下肢靜脈血栓:多見於骨盆骨折或下肢骨折病人,長期缺乏運動使血液處於高凝狀態;4、感染:開放性骨折,特別是污染較重或伴有較嚴重的軟組織損傷者,若清創不徹底,可導致化膿性骨髓炎;5、損傷性骨化:多因關節扭傷、脫位或關節附近骨折,骨膜剝離形成骨膜下血腫,處理不當使關節附近軟組織內廣泛骨化;6、創傷性關節炎:骨折未能准確復位,關節面不平整,長期磨損易引起關節炎;7、關節僵硬;8、急性骨萎縮:即損傷所致關節附近的痛性骨質疏鬆,也稱反射性交感神經性骨營養不良;9、缺血性骨壞死:骨折段的血液供應被破壞所致;10、缺血性肌痙攣:較嚴重的並發症之一,是骨筋膜室綜合症處理不當的結果。
6、左脛骨中段螺旋形骨折三個月了,未見明顯骨痂形成,骨折線仍能看清,是什麼原因恢復的這么慢,請專家幫忙
先說說不易癒合的原因吧
螺旋形骨折斷面接觸面大,癒合還是較快的,但是脛骨幹中、下1/3骨折,由於脛骨幹主要靠從其中、上1/3交界處後側面進入髓腔內的滋養動脈自上而下來的血液供應,骨折後,滋養動脈斷裂,骨折段僅僅靠骨膜下小血管維持,血液供應明顯減少,骨折癒合較慢。簡而言之,是骨折段的血液供應較差。
除了全身營養不良等因素外,還有骨折復位後固定不確實,骨折端存在剪力和旋轉力或者牽引過度;骨折端間嵌夾較多的軟組織。
再說說如何處理
針對原因做適當的處理,仍可達到癒合。如果不行,只能行植骨、內固定,必要時還需要用石膏綳帶外固定治療。
7、關於骨折,請高人指點
單獨的脛骨骨折其實應該從打著固定的時候就開始活動踝關節、百懸空活動腿部肌肉等,有助於恢復。一般穩定性脛骨骨折,大多數是復位固定3周後持雙拐下地(患足著地不負重,不可懸起),度4周改用單拐(去掉健側),5周是棄拐,6周時解除外固定,外固定去除後,充分練習各關節的活動,並練習行走。
但是!你是脛踝同時受傷,要看你兩處傷的相對恢復情況,不能因一處受傷的康復訓練影響另一內處,這需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還是去咨詢大夫吧。容
你在這里問,大家也只是給你個一般性建議,而且大家會好心從網上摘來各種文章,但不一定適合你的兩處骨折,切記切記,聽大夫的!!
8、狗狗骨骺端骨折怎麼治療?
前面的文章介紹過很多關於骨乾的骨折,比如脛骨骨乾和股骨骨乾的骨折,採用的手術方法都是用接骨板的內固定,這次的病例屬於骨骺端的骨折,臨近生長板,採用的是克氏針十字交叉固定。下面就對病例進行簡單的介紹。
在未成年的動物中,生長部的骨折占骨折的30%左右,因為生長部的骨比周圍骨以及韌帶都要脆弱。撕扯力或者是剪切力都會使這個部位發生骨折。這個區域是通過生長部軟骨以及干骺端骨痂而癒合的。但是如果生長細胞受到損傷,生長部軟骨就不會再生長了。軟骨繼續骨化以及骨折線上骨的形成會導致為成熟的骨生長部閉合。骨的干骺端或者骨骺相連部位連接不正不會影響骨松質癒合以及生長部連接。
骨骼圖
圖為引用外文圖片,描述的是未成年(左)和成年(右)的脛骨前段結構,大的骨頭為脛骨,小的為腓骨,脛骨從上到下結構依次為:骨骺,生長板,干骺端。
長骨體生長部的骨折可能會發生於脛骨近端或遠端的軟骨生長板或脛骨粗隆。通常根據Salter-Harris分類法分類,根據骨折線的位置和損傷程度分為Ⅰ、Ⅱ、Ⅲ、Ⅳ、Ⅴ五類。Ⅰ型是指骨折線通過生長部,Ⅱ型是指骨折線通過生長部和部分干骺端,Ⅲ型是指骨折線通過生長部和部分骨骺,Ⅳ型通常是關節骨折,指骨折線通過生長部、骨骺和干骺端,Ⅴ型是指生長部的壓碎性骨折。脛骨生長板的骨折可能發生移位,且通常屬於Salter-HarrisⅠ或Ⅱ型骨折。下面介紹病例:
受傷狗狗
圖為患犬右後肢懸跛,無法著地
患犬名:小Q, 年齡:5月齡,品種:棕色泰迪 由於從高處摔下後後肢無法正常站立於是被主人帶來醫院檢查。來時症狀為右後肢懸跛,不敢著地。精神很好,已做過免疫。
患犬小Q
患犬小Q由於疼痛精神比較緊張,必須主人在時在才能接近
x光圖
骨折正位片,箭頭所示脛骨近端生長部已經腓骨均發生骨折
觸診脛骨近端斷裂,X射線診斷結果如後圖,正位片顯示脛骨生長部斷裂,根據經驗採用外固定更合適而且對狗的損傷小且不會影響生長部的功能,但是側位片顯示有明顯的骨折錯位,這種情況外固定後仍然無法正常行走,於是決定採用內固定的方法,由於狗狗年齡很小,接骨板在這個位置安放困難,所以採用光滑的0.8mm克氏針(帶螺紋的髓內針會影響生長部的生長)。手術方法如下:
x光圖
側位X片,可見骨骺端錯位,可與下圖對比
x光圖
箭頭所示為側位,可見骨折部有明顯前後錯位
手術准備:術前進行生化檢查以及血檢,除輕微貧血外其他指標均正常,安置留置針進行術前輸液,注射消炎葯,阿托品,止血敏,15分鍾後靜推舒泰誘導麻醉,然後氣管插管,連接呼吸麻醉機,開始手術。
手術過程:患犬採用仰卧保定,將患肢抬高,進行術部備皮,隔離和消毒。手術通路採用脛骨內側通路,因為脛骨近端內側面只有皮膚和皮下組織包囊,容易暴露骨折部位。一根克氏針從脛骨骺外表面進入,穿過生長部,進入脛骨幹骺端,並穿過內側皮質骨。第二根克氏針從脛骨骺內側進針,穿過生長部進入干骺端,並從外側皮質骨穿出。進針時候一定小心不能穿透關節,穿透關節會影響運動。確定固定牢固後,常規縫合筋膜和皮膚。固定後的效果見下圖
x光圖
如箭頭所示,十字交叉克氏針已經基本將脛骨近端固定
術後護理:術後常規消炎,鎮痛,一周拆除皮膚縫線,4-6周時進行一次X線檢查以評價骨折的癒合程度。可採用物理療法,每天對手術患肢進行10-15分鍾的被動牽拉運動,可幫助功能的恢復。如果生長部壓碎了,則生長部的生長預後不良。脛骨長骨體近端生長部未成熟閉合會導致患肢變短。脛骨結節的生長部閉合會導致脛骨近端構型的改變,導致功能損傷和引起後膝關節退行性變化。
因為是剛做的手術,寵物主人還沒帶來復查,所以術後恢復情況目前無從得知,希望狗狗盡早可以走路。
9、股骨頸骨折pauwells角大於50度時是怎麼個剪切力大,移動怎樣移動?
指導意見:
你好 這個情況是要進行矯正的 不然也是沒有太好的辦法的。積極進行治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