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骨折 > 骨折後腫脹如何理療

骨折後腫脹如何理療

發布時間:2020-04-19 14:27:31

1、請您指教骨折後如何做理療,詳細一些的有利於遵照

骨折不用做理療,還是吃一些中葯效果好。

2、骨折以後,怎樣才能消腫

3 骨折後怎麼快速消腫
立即制動,進行消腫止痛及感染擴散的處理
方法:骨折後立刻檢查有無大礙,如果沒有應使傷部制動,以免加快傷部充血和腫脹。然後用冷水浸濕的毛巾或冰塊敷在骨折部位,每三至四小時冷敷一次,每次20至30分鍾,或者用葯物療法:生梔子和麵粉用雞蛋清調勻,濕敷腫處,加壓包紮,一天更換一次。
改善傷部血液循環,消炎退腫,加速淤血的清除
方法:用葯物療法濕敷或冷敷二至三天後,骨折的血管傷口已經凝結,此時為了活血化淤,防止傷口形成粘連,可採用以熱敷為主的方法來進行治療。熱敷時先把毛巾放在40至50度的溫水中浸濕片刻,趁熱敷在骨折部位(切勿燙傷),每3至4時一次,每次15至20分鍾。在熱敷期間,採用內服中草葯,拔火罐、按摩等方法配合治療,特別是按摩在此期間的治療極為重要。但是按摩手法應從輕到重,從損傷周圍到局部。損傷局部的前幾次按摩必須較輕。

3、骨折後如何康復鍛煉

我知道胳膊骨折後肘關節會變的很僵硬,彎曲伸直角度都變差,然後要每天壓,而且它肌肉記憶變差,就是說頭一天壓過後第二天又會變成原來的樣子,所以要每天反復鍛煉

4、手指骨骨折後腫漲怎麼辦

水腫是正常的 因為骨折後4天內為出血期 2-3周血腫機化期 4-8周為原始骨痂形成期 8-12周為骨痂改造塑形期 完成塑形需要2年時間 也就是說要2年骨的形態才能恢復 2 上面的說的「3天可以消腫止痛,15天除去固定,在最短的時間(20-40天)康復」是不專業的 不要相信 應該是(一般)5-7天消腫 4周取出石膏 最快(成人)3-6月恢復(功能恢復) 且骨痂改造塑形需要2年 骨的形態才能完全恢復 3 不過你是裂紋性骨折 我從專業的估計一般3個月可以恢復(功能) 4 必須打石膏喲 並且要找正規的骨科醫生才能正規治療. 病情分析: 骨折後,周圍軟組織損傷也比較嚴重,組織液就會大量析出,導致局部嚴重腫脹。意見建議:如果是閉合性骨折,腫脹就不該是細菌導致的,就不需要大消炎針了;如果是開放性骨折,可能就需要消炎,但是是有消炎葯的時間不能超過半個月。建議減少手部活動,閉合性骨折的話,外用消腫酊,口服活血祛瘀,續筋接骨的葯物。 病情分析: 你的情況我建議首先就要注意休息,加強營養,多吃雞蛋和肉類,建議你服用接骨片和鈣片治療,用石膏外固定局部,祝您早日康復.

5、腳踝骨折後如何消腫

固定,胎高患肢,做腳的背伸和屈曲,用活血化瘀的葯物。

6、骨折後怎樣消腫?

我10天前不小心摔跤了,右腳第四、五趾骨骨折,開始沒有怎麼腫,過了幾天後越來越腫得厲害,開始用雲南白葯噴沒有作用,也敷過大硼芒硝粉,沒有什麼用。後來咨詢骨科醫生說噴正骨水就可以了,我昨天下午噴了一次,晚上睡前噴了一次,今天早上就發現消腫了好多,確實有效。記得是噴正骨水,隨便哪個葯店就有賣。
另外,剛剛摔的時候是冰敷,過了幾天後,用熱敷,配上噴正骨水,消腫更快。
希望對你有用,祝你早日康復!

7、骨折好了,走路的時候會腫,怎麼辦?

根據患者的情況,骨折術後出現腫脹的話屬於正常的情況,其次就是需要採取活血化瘀的葯物治療的。祝患者早日康復。需要採取功能位鍛煉為主的。

8、骨折後患肢腫脹怎麼辦

機體遭受創傷之後,全身或局部都會釋放出許多炎症因子,這是機體的保護性反應,但是,這些因子一方面刺激神經發布疼痛信號,由於疼痛,反射性造成肌肉痙攣,導致靜脈及淋巴管瘀滯,迴流障礙, 造成其管壁擴張,通透性增加,從而發生組織間水腫;另一方面炎症因子導致血管內外液體交換的平衡失調,造成過多的液體滲入組織間隙,最終導致肢體腫脹。下肢骨折患者長期平卧在床,下肢靜脈迴流所要克服的阻力比站立時要小。時間一久,身體就慢慢適應了這種低阻力的迴流方式。骨折癒合後恢復站立行走,下肢血管又難以馬上適應骨折前的高阻力迴流狀態,因而常有一段時間的下肢水腫。腳踝離心臟較遠,表現尤為明顯。四肢骨折後的腫脹多在三個月至半年完全恢復。腫脹若不能及時消除,就會影響肢體的血液循環和營養物質的供給,最終影響創傷修復和癒合。四肢的嚴重腫脹如果使組織內的壓力接近動脈血壓時,就會影響血供,使肢體缺血,會造成肢體的嚴重殘廢。可見腫脹的及時正確處理是非常重要的。創傷早期預防和治療肢體腫脹的 4項原則1.休息:創傷後處理的第一件事就是休息,限制受創肢體的活動,以減少出血,減緩肢體腫脹、疼痛,防止損傷加重。2.冰敷:可以有效地降低肢體腫脹疼痛的程度。使用時應盡量使冰袋溫度維持在 0 ℃,以免凍傷或起不到冰敷作用。每次冰敷 15-30 分鍾,可反復使用,至局部疼痛消失為止。3.加壓包紮:對患肢進行加壓包紮,一方面可使損傷組織內部壓力增加,促進小血管閉合,減少出血;另一方面可減少滲出,減輕肢體腫脹。將彈力綳帶加壓包紮患肢有一定的技巧性,必須採用「面」加壓技術,使整個患肢各處均勻受壓,且松緊適度,過松達不到效果,過緊則會影響肢體的血供,切忌形成條索狀,初次採用這一技術時一定要請專科醫生指導。加壓包紮後要注意觀察遠端肢體的血供情況,若有麻木感、痙攣或疼痛加重,說明包紮過緊,應立即予以松解。4.抬高患肢:是消腫的一項重要措施。如果肢體位置低於心臟平面,則靜脈迴流就要克服循環阻力和重力的雙重阻力,不利於腫脹的消除。將患肢置於心臟平面以上,使重力轉化為動力性因素,可促進腫脹消除。創傷中後期預防和治療肢體腫脹創傷中後期應該在康復醫生的指導下積極進行主動訓練,包括受創肢體的肌力訓練和適當的關節活動。肌肉收縮和肢體活動能夠促進靜脈和淋巴迴流,從而促進消腫。此外,各種理療、按摩也可以改善血液淋巴循環,促進腫脹消除。

9、骨折如何止痛

一、立即制動,進行消腫止痛及感染擴散的處理。

骨折後立刻檢查有無大礙,如果沒有應使傷部制動,以免加快傷部充血和腫脹。然後用冷水浸濕的毛巾或冰塊敷在骨折部位,每三至四小時冷敷一次,每次20至30分鍾,或者用葯物療法:生梔子和麵粉用雞蛋清調勻,濕敷腫處,加壓包紮,一天更換一次。

不論是葯物療法還是冷敷療法、在骨折的早期使用都有止痛及抑制、減輕腫脹的作用,而且操作方法比較簡單,在治療骨折二至三天後不再使用。特別要注意的是在冷敷時應經常觀察扭傷部位皮膚的顏色,若皮膚變紫變青,感覺麻木,則表示靜脈血瘀積,必須立刻停止冷敷,否則將妨礙營養與氧的供應、降低細胞的抵抗能力,嚴重時引起組織壞死。

二、改善傷部血液循環,消炎退腫,加速淤血的清除。

用葯物療法濕敷或冷敷二至三天後,骨折的血管傷口已經凝結,此時為了活血化淤,防止傷口形成粘連,可採用以熱敷為主的方法來進行治療。熱敷時先把毛巾放在40至50度的溫水中浸濕片刻,趁熱敷在骨折部位(切勿燙傷),每3至4時一次,每次15至20分鍾。在熱敷期間,採用內服中草葯,拔火罐、按摩等方法配合治療,特別是按摩在此期間的治療極為重要。但是按摩手法應從輕到重,從損傷周圍到局部。損傷局部的前幾次按摩必須較輕。

三、軟化或分離可能形成的粘連,促使骨折部位功能的恢復。

當傷部腫脹和壓痛已經消除,但運動時仍感到微痛,關節活動無力,此時可進行骨折部位肌肉力量和關節活動功能的鍛煉,一般所採用的方法有:關節繞環及屈伸的各種康復醫療體操,針對性較強的各種輕柔的身體活動,以不使傷部感到刺痛和輕微的腫脹為宜。鍛煉的量應循序漸進,特別是鍛煉的前幾次運動量不可太大。在傷部功能鍛煉的同時,還應重視按摩,熱敷和中草葯熏洗,以加速治療的效果。對我有幫助
13

與骨折後腫脹如何理療相關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