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骨折 > 腳扭到骨折了怎麼辦

腳扭到骨折了怎麼辦

發布時間:2020-04-19 10:29:47

1、腳扭了,怎麼判斷是否骨折

對於扭到腳的地方,判斷的方法:
(1)傷處出現功能障礙:骨折的判斷標准體現在骨折後肢體喪失部分或全部活動功能。
(2)出現反常活動:在沒有關節的部位,出現反常活動,即假關節。
(3)骨擦音或骨擦感:骨折的判斷標准體現在肢體活動時,骨折斷端相互摩擦,可聽到骨擦音或觸摸到局部骨擦感。
(4)有間接叩擊痛:沿力線在骨折肢體遠端用輕力叩擊或扭轉,即引起骨折部位的劇烈疼痛。
(5)傷處腫脹:部位腫脹、青紫或淤斑,肢體腫脹呈環形,說明可能骨折。
(6)傷肢畸形:骨折的判斷標准包括骨折段移位後,受傷肢體發生成角、短縮、旋轉等畸形。

2、腳扭了和骨折了有啥區別?

踝關節扭傷和骨折的區別診斷:
1.踝關節扭傷:踝部軟組織損傷,雖疼痛劇烈,但能行走。
2.踝關節骨折:踝關節損傷後,扭傷者,受傷後即覺疼痛,活動受限,不能行走或可勉強走路,隨之踝關節腫脹;若傷後踝部淤腫疼痛,內外踝部壓痛明顯,可聞及骨擦音,出現功能障礙,甚至出現畸形,則是踝關節或踝部骨裂或骨折。

3、腳扭傷了,沒有骨折,應該怎麼辦

首先,傷後要避免繼續負重或行走,切忌由同伴在傷痛局部手法按揉。
可以用綳帶或寬膠布將患側足踝背伸90後輕度外翻位包紮固定,限制行走,並送醫院處理。
第二、對於症狀輕者,可在傷後即用冷水或冷毛巾外敷並抬高患肢。此時冷敷能使血管收縮,減輕局部充血,降低組織溫度,起到止血、消腫、鎮痛的作用。因此在急性扭傷後,應施行局部冷敷,並且越早越好。抬高患肢可加快血液、淋巴液迴流,不至於使血液瘀積於血管損傷處。
冷敷方法:將冷水浸泡過的毛巾放於傷部,每3分鍾左右更換一次,也可以用冰塊裝入塑料袋內進行外敷,每次20~30分鍾。夏季則可用自來水沖洗,沖洗時間一般在4~5分鍾左右,不宜太長。
第三、如果踝部扭傷已超過24小時,則應改用熱敷療法。此時熱敷能改善血液和淋巴液循環,有利於傷處淤血和滲出液的吸收。
熱敷方法:將熱水或熱醋浸泡過的毛巾放於傷處,5~10分鍾後毛巾已無熱感時進行更換。每天進行1~2次,每次熱敷約30分鍾即可。
關節扭傷後應及時處理,原則是制動和消腫散瘀,使損傷的組織得到良好的修復。關節積血較多者,應在無菌技術下及時抽出,以免後遺關節內粘連。韌帶斷裂或撕脫骨折而影響關節穩定者,需行手術復位修補,以免引起反復扭傷,關節軟骨損傷和創傷性關節炎

4、腳扭傷骨折怎麼辦?

5、腳扭骨折了怎麼辦?

)止血:要注意傷口和全身狀況,如傷口出血,應先止血,後包紮固定。 (2)加墊:為使固定妥貼穩當和防止突出部位的皮膚磨損,在骨突處要用棉花或布塊等軟物墊好,要使夾板等固定材料不直接接觸皮膚。 (3)不亂動骨折抄的部位:為防止骨斷端刺傷神經、血管,在固定時不應隨意搬動;外露的斷骨不能送回傷口內,以免增加污染。但是,現場急救時,搬動傷員襲傷肢是難免的,如為使傷員再次受傷的危險,要先將傷員搬到安全地方,在包紮固定時也不可避免要移動傷肢,這時可以一人握住傷處上方,另一人握住傷處下端匝著肢體的縱軸線作相反方向的牽引,在傷肢不扭曲的情況下讓骨斷端分離開,然後邊牽引邊同方向移動,另外的人可進行固定,固定應先捆綁斷處上端,後綁下端,然後再固定斷端的上下兩個關節。百 (4)固定度、捆綁的松緊要適度,過松容易滑脫,失去固定作用,過緊會影響血液循環。固定時應外露指(趾)尖,以便觀察血流情況,如發現指(趾)尖蒼白或青紫時,可能是固定包紮過緊,應放鬆重新包紮固定。固定完成後應記錄固定的時間,並迅速送醫院作進一步的診治。

6、腳扭到了怎麼辦

7、不小心腳扭到了怎麼辦??

不小心扭到腳怎麼辦?

8、腳扭傷腫怎麼辦,怎麼樣知道是不是骨折了

扭傷後,可以走路,反應沒有明顯骨折,即使有肌腱撕脫,也不是很重。建議:要確診損傷情況,可以拍X光片檢查。暫時應冷敷,並避免活動。外用雲南白葯膏等處理。醫生詢問: 查看原帖>>

與腳扭到骨折了怎麼辦相關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