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綳帶的包紮方法有哪些
1.如何清潔傷口 清潔傷口前,先讓患兒適當位置,以便救護人操作,並盡量與患兒講清目的,這樣,既能取得患兒的合作,又可以避免患兒因害怕或疼痛發生暈厥等意外事故。 如周圍皮膚太臟並雜有泥土等,應先用清水洗凈,然後再用百分之75%酒精或0.l%新潔而滅溶液(一種常用消毒液)消毒傷面周出的皮膚。消毒傷面周圍的皮膚要由內往外,即由傷口邊緣開始,逐漸向周圍擴大消毒區,這樣越靠近傷口處越清潔。如用碘酒消毒傷口周圍皮膚,必須再用酒精擦去,這種「脫碘」方法,是為了避免碘酒灼傷皮膚。應注意,這些消毒劑刺激性較強,不可直接塗抹在傷口上。 傷口要用棉球蘸生理鹽水輕輕擦洗。自製生理鹽水,即1000毫升冷開水加食鹽9克即成。 在清潔、消毒傷口時,如有大而易取的異物,可酌情取出;深而小又不易取出的異物切勿勉強取出,以免把細菌帶入傷口或增加出血。如果有刺入體腔或血管附近的異物,切不可輕率地撥出,以免損傷血管或內臟,引起危險,現場不必處理。 傷口清潔後,可根據情況做不同處理。如系粘膜處小的傷口,可塗上紅汞或紫葯水,也可撒上消炎粉,但是大面積創面不要塗撒上述葯物。 如遇到一些特殊嚴重的傷口,如內臟脫出時,不應送回,以免引起嚴重的感染或發生其他意外。原則上可用消毒的大紗布或干凈的布類包好,然後將用酒精徐擦或煮沸消毒後的碗或小盆扣在上面,用帶子或三角巾包好。 2.怎樣包紮傷口 傷口經過清潔處理後,要做好包紮。包紮具有保護傷口、壓迫止血、減少感染、減輕疼痛、固定敷料和夾板等目的。包紮時,要做到快、准、輕、牢。快,即動作敏捷迅速;即部位準確、嚴密;輕,即動作輕柔,不要碰撞傷口;牢,即包紮牢靠,不可過緊,以免影響血液循環,也不能過松,以免紗布脫落。 包紮傷口,不同部位有不同的方法,下面我們介紹幾種常用的包紮材料和包紮方法。 包紮材料最常用的是卷軸綳帶和三角巾,家庭中也可以用相應材料代替。卷軸綳帶即用紗布捲成,一般長5米,三角巾是一塊方市對角剪開,即成兩塊三角巾,三角巾應用靈活,包紮面積大,各個部位都可以應用。 ①綳帶環形法 這是綳帶包紮法中最基本最常用的,一般小傷口清潔後的包紮都是用此法。它還適用於頸部、頭部、腿部以及胸腹等處。方法是:第一圈環繞稍作斜狀,第二圈、第三圈作環形,並將第一圈斜出的一角壓於環形圈內,這樣固定更牢靠些。最後用粘膏將尾固定,或將帶尾剪開成兩頭打結。 ②綳帶蛇形法 多用在夾板的固定上。方法是:先將綳帶環形法纏繞數因固定,然後按綳帶的寬度作間隔的斜著上纏或下纏成。即成。 ③綳帶螺旋法 多用在粗細差不多的地方。方法是:先按環形法纏繞數圈固定,然後上纏每圈蓋住前圈的三分之一或三分之二成螺旋形。 ④三角巾頭部包紮 先把三角巾基底折疊放於前額,兩邊拉到腦後與基底先作一半結,然後繞至前額作結,固定。 ⑤三角巾風帽式包紮 將三角巾頂角和底邊各打一結,即成風帽狀。 在包紮頭面部時,將頂角結放於前額,底邊結放在後腦勺下方,包住頭部,兩角往面部拉緊,向外反折包繞下頜,然後拉到枕後打結即成。 ⑥ 胸部包紮 如右胸受傷,將三角巾頂角放在右面肩上,將底邊扯到背後在右面打結,然後再將右角拉到肩部與頂角打結。 ⑦背部包紮 與胸部包紮的方法一樣,唯位置相反,結打在胸部。 ⑧ 手足的包紮 將手、足放在三角巾上,頂角在前拉在手、足的背上,然後將底邊纏繞打結固定。 ⑨手臂的懸吊 如上肢骨折需要懸吊固定,可用三角巾吊臂。懸吊方法是:將患肢成屈肘狀放在三角巾上,然後將底邊一角繞過肩部,在背後打結即成懸臂狀。
2、常見的綳帶包紮法有幾種?
1、綳帶螺旋法:主要用於厚度相近的地方。其方法是:首先,用環形纏繞幾次將其固定,然後每個繞組覆蓋前繞組的三分之一或三分之二,形成螺旋。
2、三角毛巾頭罩綳帶:將三角毛巾的頂角和底邊分別綁成頭罩。包紮頭部和面部時,頂點結放在前額,底部結放在腦後包裹頭部,兩個角朝面部收緊,向外折疊包裹下頜,然後拉到枕頭上打結。
3、手腳捆綁:將手和腳放在三角形毛巾上,頂角放在手和腳的背面,然後將底邊包起來並綁在一起。手臂懸吊:如果上肢骨折需要懸吊和固定,可以使用三角形毛巾桿。懸吊法是將患肢以彎曲的肘部形狀放置在三角形毛巾上,然後將底邊的一個角包在肩部周圍,並在背部打結形成懸臂形狀。
(2)三角巾骨折包紮方法擴展資料:
包紮時的注意事項:
1、家庭沒有三角毛巾,但它廣泛用於急救,應配備。製作起來非常簡單。用一塊一米見方的布斜著剪下來。
2、除上述用途外,三角形毛巾還可用於手足包紮,也可用於腳挫傷的包紮固定,不方便包紮的傷口的包紮止血。
3、三角形毛巾的另一個重要用途是懸掛手臂。固定用過的夾板的臂架;對於沒有夾板的受傷肢體,也可以考慮夾板固定效果。
3、脊椎骨折要用的三角巾固定,三角巾是什麼?
包紮用的,就像大號的紅領巾,只不過是醫用的,大一倍左右。
4、紅十字會的三角巾包紮方法???
各部位的三角巾包紮方法
1、頭部包紮
洪秀全式包紮法:
將三角巾平鋪於桌面,底邊向上翻折約三指寬,用獻哈達式的方法將底邊置於傷者的
前額齊眉,頂角向後位於腦後。三角巾的兩底角經兩耳上方拉向頭後腦部交叉並壓住頂角再繞回前額,在眉心處打一個結尾朝上的活結。頂角拉緊,掖入頭後部交叉處內。
風帽式包紮
將三角巾底邊對折,在正中點打一個小結,將小結對准患者的枕股大孔,三角巾沿患者的頭部中軸線在傷者眉心處做記號,再在記號處打一大結,打開三角巾,大結在前,小結在後,將大結放進三角巾以免擋住視線,兩手按住三角巾兩邊外翻至腮處,邊收緊三角巾邊內翻,在下巴處交叉,經耳上方拉至枕後在小結上打結。
2、眼部包紮
雙眼:
將三角巾折成約三指寬頻形,獻哈達式從枕後部拉向雙眼在鼻樑上交叉,
繞向頭後打結固定。
單眼:
將三角巾折成約三指寬的帶形,傷側眼那一邊的布料留長,先用一隻手固定住傷者的頭,
將三角巾覆蓋在傷眼上,長一端的布料在耳垂下方向上翻折,從腦後繞至前來,用固定頭的手的尾指夾住布料,將長的布料打在剛才繞過來的布料,用另一隻手固定在眉心處,用尾指將布料拉過來固定在眉心處,將布料向下翻折壓住剛才拉過來的布料並從腦後方水平繞至前來,在傷側眼這一邊的太陽穴處打活結固定。
3、
肩部包紮
單肩:
將三角巾底邊鋪在傷側肩上,在未受傷的一側腋下打結,在傷側肩拉住三角巾的底邊中點和頂角,均向上提高高過於耳朵,頂角朝後錯開一個約90°的燕尾角,使三角巾平鋪於肩膀。將手臂上的三角巾向上翻折,收緊多餘的三角巾後交叉繞至手臂上方壓住翻折處打結。
雙肩:
將三角巾錯開一個燕尾角,平鋪於傷者的背部,整理好兩側的三角巾,向上翻折,收緊多餘的三角巾後交叉繞至手臂上方壓住翻折處打結。
4、胸部包紮
單胸:
將三角巾頂角對准傷側胸的腿的褲中線,,對准患者的最後一根肋骨底邊向下翻著約三指寬三角巾尾部繞至腰部打結,將頂角提起至肩,並加長穿過腰後的活結打結固定。
雙胸:
將三角巾錯開一個燕尾角,向外翻折約三指寬,對准患者胸部的最後一根肋骨,兩低角對准兩條褲中線,將兩底角向上提起,提起三角巾兩底角,繞至患者頸部打結。
5、背部
(同雙胸包紮,但最後打結固定方式不一樣,要繞過腰部的活結行成一個
V字打結固定)
6、手部包紮
三角巾展開,底邊向上翻折約手掌的長度,哪面受傷,哪面朝上,手指尖對向頂角手掌平放在三角巾的中央,指縫間插入敷料,將頂角折回蓋於手背,兩底角交叉,並將多餘的布料壓住底邊在手腕處纏繞,一圈壓緊一圈,在手的外側打結
7、膝蓋包紮將三角巾折成約膝蓋的寬度,蓋住關節,保持內長外短,上邊壓上邊,下邊壓下邊,在外側打結。
8、手臂大懸吊
將三角巾頂角對著傷臂的肘部,一邊的底角搭在健側肩上,
另一底角自然下垂,受傷手臂約呈90度放置,將下垂的遞交提起,包住受傷手臂,兩底角在頸後打結。再將頂角收進三角巾。
9、三角巾的止血帶替代法將三角巾折成約三指寬,先將三角巾覆蓋在在上臂上
1/3處,在腋下交叉繞至手臂上方,留約一拳的高度打一個活結,用棒子、筆或樹枝從外側插入三角巾,旋轉繞緊,將筆(樹枝、棒子)插入結頭,並拉動可松動的一段將結頭收緊,將多餘的三角巾在筆的兩端纏繞,在筆上打一個活結。
5、三角巾固定骨折打什麼結,三角巾包紮打什麼結
三角巾是套在脖子上的,隨你打什麼結,,只要能兜住手臂就行。
6、三角巾的止血包紮方法
下頜包紮:將三角巾折成三指寬頻形,留出系帶一端從頸後包住下頜部,與另一端在頰側面交叉反折,轉回頜下,伸向頭頂部在兩耳交叉打結固定。
需要准備真空壓縮三角巾一包,醫用棉花若干.包紮一圈半
如果在野外不方便采購,可以
用1米見方的布對角剪開即可做成三角巾。
三角巾包紮的基本要領是: 角要拉得緊,結要打得牢,包紮要貼實,松緊要適宜。
7、急救的包紮方法?
怎樣包紮傷口 傷口經過清潔處理後,要做好包紮。包紮具有保護傷口、壓迫止血、減少感染、減輕疼痛、固定敷料和夾板等目的。包紮時,要做到快、准、輕、牢。快,即動作敏捷迅速;即部位準確、嚴密;輕,即動作輕柔,不要碰撞傷口;牢,即包紮牢靠,不可過緊,以免影響血液循環,也不能過松,以免紗布脫落。 包紮傷口,不同部位有不同的方法,下面我們介紹幾種常用的包紮材料和包紮方法。 包紮材料最常用的是卷軸綳帶和三角巾,家庭中也可以用相應材料代替。卷軸綳帶即用紗布捲成,一般長5米,三角巾是一塊方市對角剪開,即成兩塊三角巾,三角巾應用靈活,包紮面積大,各個部位都可以應用。 ①綳帶環形法 這是綳帶包紮法中最基本最常用的,一般小傷口清潔後的包紮都是用此法。它還適用於頸部、頭部、腿部以及胸腹等處。方法是:第一圈環繞稍作斜狀,第二圈、第三圈作環形,並將第一圈斜出的一角壓於環形圈內,這樣固定更牢靠些。最後用粘膏將尾固定,或將帶尾剪開成兩頭打結。 ②綳帶蛇形法 多用在夾板的固定上。方法是:先將綳帶環形法纏繞數因固定,然後按綳帶的寬度作間隔的斜著上纏或下纏成。即成。 ③綳帶螺旋法 多用在粗細差不多的地方。方法是:先按環形法纏繞數圈固定,然後上纏每圈蓋住前圈的三分之一或三分之二成螺旋形。 ④三角巾頭部包紮 先把三角巾基底折疊放於前額,兩邊拉到腦後與基底先作一半結,然後繞至前額作結,固定。 ⑤三角巾風帽式包紮 將三角巾頂角和底邊各打一結,即成風帽狀。 在包紮頭面部時,將頂角結放於前額,底邊結放在後腦勺下方,包住頭部,兩角往面部拉緊,向外反折包繞下頜,然後拉到枕後打結即成。 ⑥ 胸部包紮 如右胸受傷,將三角巾頂角放在右面肩上,將底邊扯到背後在右面打結,然後再將右角拉到肩部與頂角打結。 ⑦背部包紮 與胸部包紮的方法一樣,唯位置相反,結打在胸部。 ⑧ 手足的包紮 將手、足放在三角巾上,頂角在前拉在手、足的背上,然後將底邊纏繞打結固定。 ⑨手臂的懸吊 如上肢骨折需要懸吊固定,可用三角巾吊臂。懸吊方法是:將患肢成屈肘狀放在三角巾上,然後將底邊一角繞過肩部,在背後打結即成懸臂狀。
滿意請採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