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肱骨髁上骨折可劃分為幾級傷殘
需要經過鑒定才能確定等級。
如果是工傷,你們可以協商解決, 協商不成,如果能確定勞動關系,你應當盡快申請工傷認定和勞動能力鑒定,然後根據鑒定結果盡快申請勞動仲裁要求單位按照工傷賠償,因為時效只有1年,超過了時效法律上便不支持了。
工傷造成傷殘的賠償項目:醫療費、傷者住院期間的伙食補助費、生活護理費、工傷期間的工資、交通食宿費、輔助器具費、一次性傷殘補助金、傷殘津貼、一次性工傷醫療補助金、一次性傷殘就業補助金等。
2、肱骨髁上骨折屬於輕傷還是輕微傷?
胳膊骨折屬於輕傷。
《人體損傷程度鑒定標准》:輕傷二級
a)四肢任一大關節功能喪失10%以上。
b)四肢重要神經損傷。
c)四肢重要血管破裂。
d)椎骨骨折或者脊椎脫位(尾椎脫位不影響功能的除外);外傷性椎間盤突出。
e)肢體大關節韌帶斷裂;半月板破裂。
f)四肢長骨骨折;髕骨骨折。
g)骨骺分離。
h)損傷致肢體大關節脫位。
i)第一趾缺失超過趾間關節;除第一趾外,任何二趾缺失超過趾間關節;一趾缺失。
j)兩節趾骨骨折;一節趾骨骨摺合並一跖骨骨折。
k)兩跖骨骨折或者一跖骨完全骨折;距骨、跟骨、骰骨、楔骨或者足舟骨骨折;跖跗關節脫位。
l)肢體皮膚一處創口或者瘢痕長度10.0cm以上;兩處以上創口或者瘢痕長度累計15.0cm以上。
3、肱骨髁上骨折的治療原則有哪些?
(1)伸直型肱骨髁上骨折。近折端向前下移位,遠折端向上移位,但肘後三角關系正常。此骨折容易造成肱動脈損傷,出現前臂骨筋膜室綜合征,導致前臂缺血性肌攣縮。受傷時間短,局部腫脹輕,沒有血循環障礙者,可進行手法復位外固定。
手術治療的適應證包括:手法復位失敗;小的開放傷口,污染不重;有神經血管損傷。
無論手法復位外固定,還是切開復位內固定,術後應嚴密觀察肢體血循環及手的感覺、運動功能。抬高患肢,早期進行手指及腕關節屈伸活動,有利於減輕水腫。4 ~ 6 周後即可開始肘關節屈伸活動;手術切開復位內固定穩定的患者,術後2 周即可開始肘關節活動。
(2)屈曲型肱骨髁上骨折。近折端向後下移位,遠折端向前移位,骨折線呈前上斜向後下的斜形骨折。可刺破皮膚形成開放骨折,少有合並神經血管損傷。
4、肱骨髁上骨折能憑傷殘鑒定嗎
這種情況,如果是工傷,那就有十級傷殘!如果是車禍等意外傷,那就沒有傷殘級別。
5、肱骨髁上骨折內固定三根鋼釘,人體鑒定傷殘幾級
根據GB/T16180一2014《勞動能力鑒定 職工工傷與職業病致殘等級》十級標准:
14)身體各部位骨折癒合後無功能障礙;
至少可以判定為十級標准。
具體結果要以勞動能力鑒定結果為准。
6、肱骨內上髁骨折和肱骨髁上骨折有什麼區別?
肱骨髁上骨折和肱骨內上髁骨折,兩者斷的地方不一樣;前者在內外髁的近端,後者只限於內上髁;
7、右肱骨髁上骨折能評估傷殘嗎?
去傷殘鑒定中心做傷殘鑒定,傷殘鑒定中心有專業的評估標准以及儀器,一般來說損傷達到一定比例,或者對正常生活產生影響的,都有可能被鑒定成傷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