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骨折 > 工傷手臂骨折治療好後如何賠償

工傷手臂骨折治療好後如何賠償

發布時間:2020-04-18 13:42:32

1、右手臂骨折算是幾級傷殘?工傷賠償應是多少?

工傷鑒定評級標准詳見《工傷級別鑒定標准》
【工傷九級】:23)骨折內固定術後,無功能障礙者;
【工傷十級】:14)身體各部位骨折癒合後無功能障礙;
工傷待遇詳見《工傷保險條例》
【第三十七條】 職工因工緻殘被鑒定為七級至十級傷殘的,享受以下待遇:
(一)從工傷保險基金按傷殘等級支付一次性傷殘補助金,標准為:七級傷殘為13個月的本人工資,八級傷殘為11個月的本人工資,九級傷殘為9個月的本人工資,十級傷殘為7個月的本人工資;
(二)勞動、聘用合同期滿終止,或者職工本人提出解除勞動、聘用合同的,由工傷保險基金支付一次性工傷醫療補助金,由用人單位支付一次性傷殘就業補助金。一次性工傷醫療補助金和一次性傷殘就業補助金的具體標准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規定。

2、左手臂骨折工傷算的話能賠到多少錢

員工手臂骨折,可初步判定為十級傷殘,具體結果要以勞動能力鑒定結果為准。
十級傷殘賠償可獲得一次性傷殘補助金為7個月本人工資,按照工傷保險繳費工資進行計算。在和單位解除勞動關系時可獲得一次性傷殘就業補助金和一次性傷殘醫療補助金,根據地方法律規定計算。

依據《工傷保險條例》
第三十七條 職工因工緻殘被鑒定為七級至十級傷殘的,享受以下待遇:
(一)從工傷保險基金按傷殘等級支付一次性傷殘補助金,標准為:七級傷殘為13個月的本人工資,八級傷殘為11個月的本人工資,九級傷殘為9個月的本人工資,十級傷殘為7個月的本人工資;
(二)勞動、聘用合同期滿終止,或者職工本人提出解除勞動、聘用合同的,由工傷保險基金支付一次性工傷醫療補助金,由用人單位支付一次性傷殘就業補助金。一次性工傷醫療補助金和一次性傷殘就業補助金的具體標准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規定。

3、工傷手臂骨折做手術時死在手術台上應該怎樣賠償

勞動者工傷手臂骨折做手術時死在手術台上的,如果勞動者是在48小時之內搶救無效死亡的,屬於工傷,勞動者的親屬或者家人,可以要求用人單位支付其工亡待遇。

一、工亡待遇:

1、喪葬補助金為6個月的統籌地區上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

2、供養親屬撫恤金按照職工本人工資的一定比例發給由因工死亡職工生前提供主要生活來源、無勞動能力的親屬。標准為:配偶每月40%,其他親屬每人每月30%,孤寡老人或者孤兒每人每月在上述標準的基礎上增加10%。核定的各供養親屬的撫恤金之和不應高於因工死亡職工生前的工資。供養親屬的具體范圍由國務院社會保險行政部門規定;

3、一次性工亡補助金標准為上一年度全國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20倍。

二、如果該單位未繳納工傷保險,也不支付工亡待遇,勞動者可以申請勞動仲裁,要求支付,如何申請勞動仲裁:

1、去當地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原勞動局)內的勞動爭議仲裁委,申請勞動仲裁,立案時需攜帶:仲裁申請書2份、申請人身份證復印件1份;相關證據復印件和證據清單2份;用人單位的工商登記信息(北京地區不需要提供登記信息)。

2、提交材料後,5個工作日仲裁委給予立案,然後給雙方舉證期,給對方答辯期;然後開庭審理,之後對你們雙方進行調解,調解不成仲裁委會下達裁決書;勞動仲裁60天內結案;對於裁決書不服,勞動者可以起訴到法院;

3、申請勞動仲裁期間,不耽誤勞動者去新單位工作。

4、因工傷手臂骨折具體該怎麼賠償

因工傷致手臂骨折,索賠的步驟:
一、工傷的認定、鑒定申報。
1、發生工傷後應及時向當地工傷管理部門(勞動鑒定委員會)申報工傷認定;
2、待醫療期滿後,申報工傷鑒定,確定傷殘等級,這是賠償標準的依據。
3、前述兩步相對耗時較長,如雙方達成協議,可委託勞動鑒定委員會鑒定以盡快取得等級結論。或委託具有法人資質的第三方機構(一般為律師事務所以方便解決份爭)向勞動委員會提起委託鑒定申請。
4、手臂骨折,如未做內固定手術,傷愈後無或輕度功能障礙,可評為十級;如做內固定手術,傷愈後無或輕度功能障礙,可評為九級;如有功能障礙影響,視具體情況來定。
二、賠償問題,包括下列項目:

1、發生工傷治療產生的醫療費用,住院期間的伙食費、交通費、護理費等;

2、因傷誤工期間的工資福利待遇不變(工資照常發放);

3、一次性傷殘補助金,十級7個月本人工資,九級9個月,八級11個月,七級13個月,八級16個月;

4、如果解除勞動合同,一次性醫療補助金,各省自行制定;

5、如果解除勞動合同,一次性傷殘就業補助金,各省自行制定。

第3項中的工資,是指受傷前12個月平均工資,不足12個月,取實際工作月數平均工資。

第5項中的工資,是指受傷前12個月平均工資或解除合同前12個月平均工資中取高者。

各省自行制定的,可去當地工傷管理部門(勞動局/人社局)咨詢。

如繳納了工傷保險,賠償中的第1、3、4項由工傷管理部門(勞動局/人社局)支付,其餘由單位支付。如未繳納工傷保險,所有費用由單位支付。
三、如果單位拒付賠償,可申請勞動仲裁;不執行仲裁,可到法院起訴。

5、工傷胳膊骨折能賠多少錢?

工傷賠償標准,又稱工傷保險待遇標准,是指工傷職工、工亡職工親屬依法應當享受的賠償項目和標准。按照《工傷保險條例》、《各省工傷保險條例》規定的工傷保險待遇項目和標准支付費用。

首先:記住三個一次性,分別為一次性傷殘補助金、一次性醫療補助金、一次性就業補助金。這三個一次性補助金是工傷傷殘賠償標準的大頭,約為總個工傷賠償的90%,好多工傷工友不清楚,就看了國務院的《工傷保險條例》拿了個一次性傷殘補助金。都不曉得還有《各省工傷保險條例》規定有一次性醫療補助金、一次性就業補助金等相關賠償。工傷本就是件受傷的事如果再在賠償上大打折扣,對於廣大工友來說是個悲哀。

下面詳細介紹工傷賠償標准及其賠償項目。

一、一次性傷殘補助金

全國各地一口價由國務院《工傷保險條例》規定。

一級傷殘為27個月的本人工資;

二級傷殘為25個月的本人工資;

三級傷殘為23個月的本人工資;

四級傷殘為21個月的本人工資;

五級傷殘為18個月的本人工資;

六級傷殘為16個月的本人工資;

七級傷殘為13個月的本人工資;

八級傷殘為11個月的本人工資;

九級傷殘為9個月的本人工資;

十級傷殘為7個月的本人工資。

【依據:國務院《工傷保險條例》第三十五、三十六、三十七條。】

二、一次性醫療補助金

各地不一,具體標准由省、自治區、直轄市《工傷保險條例》決定。

三、一次性傷殘就業補助金

各地不一,具體標准由省、自治區、直轄市《工傷保險條例》決定。

四、治(醫)療費

治療工傷所需費用必須符合工傷保險診療項目目錄、工傷保險葯品目錄、工傷保險住院服務標准。

五、 住院伙食補助費

六、 外地就醫交通費、食宿費

七、康復治療費

八、 輔助器具費

九、 停工留薪期工資

十、 生活護理費

【依據:國務院《工傷保險條例》第五章】

十一、一次性工亡補助金

上一年度全國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20倍。

2019年國家統計局最新公布數據:2018年度全國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為39251元。

因此2019年最新一次性工亡補助金標准為39251元×20=785020元(全國一口價)

【依據:國務院《工傷保險條例》第三十九條】

6、工傷手臂骨折,按政策怎樣要求賠償?

1、如果能夠被認定為工傷可以要求相應的工傷賠償內容。

2、工傷賠償的內容有:工傷賠償內容有:醫療費、一次性傷殘補助金(根據傷殘等級和本人工資)、一次性就業補助金(根據你所在省的工傷條例確定,解除勞動關系時領取)、一次性醫療補助金(根據你所在省的工傷條例確定,解除勞動關系時領取)、停工留薪期工資(根據勞動能力鑒定結論通知書確定)、伙食補助費、護理費、交通費等。

7、在工作時手臂骨折,有工傷保險能要求單位什麼賠償

用人單位支付停工留薪期工資福利待遇和解除或終止合同的就業補助金。
職工工作時間、工作場所、因為工作原因手臂骨折,應當先進行工傷認定,待傷情穩定並工傷認定之後,申請勞動能力鑒定。按鑒定的傷殘等級享受工傷保險待遇。
對照《勞動能力鑒定職工工傷與職業病致殘等級》GB/T16180-2014,手臂骨折應當屬於部分喪失勞動能力(七至十級),根據《工傷保險條例》規定,由用人單位承擔的待遇有住院期間生活不能自理的護理費,停工留薪期工資福利待遇和解除、終止勞動合同的一次性就業補助金。
職工單手手臂骨折尚不構成生活不能自理,一啊不能不需要生活護理。
工傷職工停工留薪期工資福利待遇,按正常出勤標准不變。
一次性就業補助金按所在省或者直轄市、自治區規定的標准支付。

與工傷手臂骨折治療好後如何賠償相關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