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髕骨骨折能評幾級傷殘
工傷職工髕骨骨折可以評定為九級或十級傷殘。
工傷職工遭受事故傷害導致髕骨骨折的,行內固定術的,可以評定為九級;其他方式癒合的,可以評定為十級。
附:《勞動能力鑒定職工工傷與職業病致殘等級》
GB/T16180-2014
5.9九級
5.9.1定級原則
器官部分缺損,形態異常,輕度功能障礙,無醫療依賴或者存在一般醫療依賴,無生活自理障礙。
5.9.2九級條款系列
凡符合5.9.1或下列條款之一者均為工傷九級。
24)髕骨、跟骨、距骨、下頜骨、或骨盆骨折內固定術後;
……
5.10十級
5.10.1定級原則
器官部分缺損,形態異常,無功能障礙,無醫療依賴或者存在一般醫療依賴,無生活自理障礙。
5.10.2十級條款系列
凡符合5.10.1或下列條款之一者均為工傷十級。
……
12)身體各部位骨折癒合後無功能障礙或輕度功能障礙者;
……
2、髕骨骨折恢復要注意什麼
你好,髕骨骨折,鋼釘固定術後。兩個月後取石膏。拆除石膏後可以功能鍛煉。剛開始鍛煉時,運動量不要太大,要循序漸進。建議到正規醫院的康復科進行復健治療。也可以在正規康復師的指導下,在家裡鍛煉。經過一段時間鍛煉後,膝關節功能一般可以正常的。如有不適,應及時到正規的單位—成都顧連,進行檢查,平時注意休息,加強營養,多吃蔬菜
3、髕骨骨折康復訓練
你描述的情況還不適合下蹲運動,那個動作有點「高級」,應該按以下步驟進行:
1、坐在床邊,屈膝,伸直,健肢可以幫忙,即在腳踝前面或後面加壓,以 出現疼痛不能忍受時再在此程度上維持10秒鍾為止,不能憋氣,防止內臟損傷,(防止辦法:大聲數數,發出聲來就不會憋氣了)。反復進行,每次5~10分鍾,每天4~5次,依據患者情況可適當增加減少。
2、如果膝關節不能伸直還應在床上由醫生或患者自己壓,注意家屬不可去壓 ,防止再次骨折。上述動作7~10天後屈伸活動度應該有明顯改善,屈曲至少達到90°,因為90°才可以坐馬桶,伸直0°~5°之間(正常人為-5°~-10°)骨折病人不要求伸直角度為負角。
3、在床上仰卧,將大腿垂直床面(可以他人輔助或患者雙手抱住),在此情況下屈伸膝關節,因為長期卧床,肌力減退明顯,患者屈伸時,小腿可能不能與大腿同一平面,即左右搖擺畫弧,一定要避免此情況,寧可動作慢一點,也要盡量保證小腿屈伸的整個過程與大腿在同一平面。此動作既可以練習膝關節活動度又可以練習肌力,仍然不能憋氣。
4、仰卧床面,大腿鼓勁,只發力不需要產生運動即可,練習股四頭肌等伸膝肌群肌力。仰卧床面,夾緊雙腿,練習內收肌群肌力。
5、當膝關節活動度和肌力練習有一定進展時,大約10天左右(從開始鍛煉算起)可持雙拐或在他人幫助下站立,不可過久,防止長期卧床,導致體位性低血壓,表現為患者惡心,暈倒。
以上為床上鍛煉為主階段
接著就是各種站立的練習:吃雙拐站立,靠牆站立,在他人保護下適當放開雙拐、離開牆面站立,此過程持續1~2天,至患者無惡心、暈厥反應時可進行平地行走練習。
平地行走練習一定要注意保護,吃雙拐(不要單拐),他人保護,地面平整,防滑,無水,每日堅持。注意行走姿勢,如腳尖是否向前,是否抬頭挺胸,很懂家屬認為此階段患者可以自行鍛煉,放鬆監護,很容易摔倒再骨折,或養成不良姿態日後走路難看,甚至影響功能。
平地行走7~10天左右,可進行台階行走練習,期間也可增加坡道行走練習。台階由矮到高,由一步一級到一步兩級(一步兩級:患腳踏上後,健腳踏更高一級台階,即正常上台階)。與此同時才可進行下蹲運動。
至此患者已基本恢復,此時可適當鞏固,加沙袋練習,馬步樁練習,單腳站立練習,直至完成日常生活。如果伴隨神經症狀,需要一同進行康復治療。
不存在遺傳情況。祝早日康復
4、髕骨骨折影響肝功能嗎
嚴重外傷骨折,有可能導致受傷時候的轉氨酶升高情況的出現。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50天後依然存在轉氨酶的升高,這就不可能是當初骨折所引起的了。雖然傷筋動骨需要100天才能癒合。但是,對於轉氨酶泄漏的情況來說,只存在於受傷的當時。50天的時間應該骨骼都已經開始癒合了,轉氨酶不會處於癒合過程中的泄漏。
分析:骨傷50天後的轉氨酶升高,與50天之前的受傷沒有任何關系。可能與使用治療性的葯物會有一定的關聯。也可能與原本的基礎疾病有一定的關系。
5、我髕骨骨折,恢復的很好,有五年多了,我今年四十六了,我擔心膝關節隨著年齡大以後,會不會痛,會增生嗎?謝謝了
理論上說髕骨骨折過以後髕骨關節面退變的時間會早點。平時注意保養吧,別太勞累那個膝蓋了。
6、股骨骨折及髕骨骨折
可能醫生認為治療有主次吧。
其實是可以一起治的,不用擔心,如果你採用正確的治療,很快就會好的。如果正確的治療,你的股骨應該好了,好不是指臨床上的好,而是跟正常人一樣的好。
至於髕骨骨折,走路不平穩,你作到近關節處,傷著軟組織了,所以才會出現這種狀況,軟組織再生能力弱,只能靠葯物幫助其生長,現在醫院沒有讓損傷快速修復的葯,所以只能讓患者鍛煉和靜養,其實就是不治療。建議不要再動手術了,因為此處軟組織損傷,如果手術會加大創傷,在當地找專傳統的中醫骨科治療就行了。一般好的骨科老師一兩個月就治好了,如果還治不好,就是水平問屬題了。
斷骨未癒合前間飲食忌吃鯉魚、公雞、酸筍、牛肉、姜、高鈣高蛋白食物等,這是經驗所得。西葯慎用,尤其是含激素的葯物忌用,宜多吃新鮮蔬菜,適量鮮肉,不宜過多活動關節,以免加重損傷。
祝早日康復!
7、髕骨骨折切開復位內固定術的手術步驟
1.體位 仰卧位;
2.切口、顯露 前側U形切口較為適宜,顯露較橫切口充分,術後切口與骨折部分不易發生粘連而影響屈曲功能;
3.探查和清理關節腔 切開皮膚,皮下組織後,向上翻開皮瓣,即可見到髕骨骨折塊。損傷嚴重者,骨折塊的分離較大,兩側的關節囊和股四頭肌擴張部的撕裂亦大。將近、遠兩端骨折塊拉開,即可進入關節腔,顯露並探查股骨前面,徹底清除關節內積血、骨碎屑以及骨折塊間夾有的軟組織;
4.復位 先伸直膝關節,以鬆弛股四頭肌,利用巾鉗夾住骨折塊牽拉對攏,使之復位並由助手暫時保持定位;
5.內固定 對兩骨折塊較大的髕骨橫斷折,常用不銹鋼絲作為內固定物。常用的固定方法有下列3種:
⑴環扎固定法:用18~28號不銹鋼絲,以粗圓針引導,緊貼髕骨緣在周圍軟組織內縫合一圈,然後將髕骨折復位,把鋼絲逐漸收緊、擰牢。這方法比較簡單,固定也較完善,但易產生成角畸形,一般適用於移位不太大的骨折或尚能復位的粉碎性骨折;
⑵貫穿固定法:用2mm鑽頭在近側骨折塊斷面上1cm的內外側,垂直於髕骨縱軸,鑽一隧道;用同樣方法,在遠側骨折塊的相應部位也鑽一隧道,8形穿過鋼絲。但須注意隧道應位於髕骨全厚中點的後方。用巾鉗復位、擰緊鋼絲固定之。這種固定直接、有力、比較牢靠,適用於移位較大的骨折。由於鋼絲在髕骨前面交叉,可以防止屈膝時引起的向前成角;
⑶張力帶固定法:用直徑1.5mm的克氏針,自近折塊折面的內、外側鑽入,沿髕骨縱軸,自骨折塊的頂端鑽出,用手搖鑽調整克氏針至針頭剛露出折面。復位後,用同一克氏針從近折塊向遠折塊折面的對應點鑽入,沿髕骨縱軸自遠折塊的下端鑽出。用手搖鑽調整克氏針,使兩端在肌膜外面露出約3~5mm,針尾彎成鉤狀,然後用18~28號鋼絲繞過兩枚克氏針的後面,逐漸收緊擰牢。擰緊時,注意鋼絲應穿過克氏針的後側並收緊。這樣,鋼絲收緊後,克氏針將受到一定的壓力,促使骨折塊互相靠攏,加速癒合;還應注意決不可使縱行跨過骨折線的鋼絲過分偏向側方,從而失去張力帶固定的作用;
6.修復四頭肌擴張部及關節囊 檢查髕骨關節面完全對合,關節腔內無積血及碎骨後,將兩側撕裂的股四頭肌擴張部、關節囊及髕前腱膜用絲線間斷縫合。然後沖洗傷口,逐層縫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