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骨折 > 骨折腫脹能動手術嗎

骨折腫脹能動手術嗎

發布時間:2020-04-18 08:04:29

1、骨折一定要動手術嗎?

暈。。你的腳根骨折。最多隻是有點裂痕和錯位完全沒有必要做手術啊,只需要用石膏或者夾板固定住個把月內骨頭就可以癒合,而做手術的都是遭遇到人的身體很難恢復的創傷才要動手術的,比如話說兩根骨頭完全斷裂,就需要用鋼筋把兩個骨頭穿在一起使其慢慢長到一起,要不然是不可能恢復的!

2、你好,我是一名腳骨粉碎骨折的病人,在5.17號做了手術直到現在還有腫脹不知道多長時間能消腫?平時感

這個問題本來應該問你的醫生,他幫你做的手術,而且了解你的病情。在這里,按你說的情況,我考慮你的消腫時間大概一個月左右,因為骨傷癒合1一3個月是長骨癒合期,首月消炎和消除積液腫脹並癒合手術創口,次月開始骨粘合部生長,第三個月可試著鍛煉恢復。假如你體質較好,骨折較輕微(沒折斷或碎骨無骨刺或只是粉碎性裂),手術又及時的話,可能在回次月就可下地鍛煉或恢復。第二個問題是因為骨折有於傷壓迫神經,腳答面針刺疼也可能是跖骨骨折牽拉痛。建議暫時不要觸碰和過早下地鍛煉。可用些膏葯敷,具體詢你的主診醫生。

3、骨折後因腫著為什麼不能手術

臨床處理骨折伴腫脹的原則是,面對腫脹程度輕的骨折,等待自然退腫,特別嚴重的腫脹就要採取措施消腫。安信醫學強調,強行內固定、外固定,只能「欲速則不達」,引發機體感染。那麼何時才不會腫脹了呢?安信醫學表示,骨折後的腫脹,通常呈現以下規律。
第一,骨折後的1至3天是腫脹高峰期,3至5天開始消腫,5至7天腫脹消退。
第二,嚴重的骨折如高能骨折、多處骨折、粉碎性骨折等,一般消腫較慢,甚至1至2周才能消腫。
第三,要是患者皮膚軟組織情況不佳,腫脹就會更加嚴重,有的腫脹處液體都會變黑,大約至少3周後再進行內固定、外固定,最為合適。
第四,骨折部位不同,腫脹程度也不同。肌肉豐富的部位存在較輕腫脹時,軟組織可以覆蓋切口,可以進行內外固定。軟組織較少、腫脹還嚴重的骨折部位,就沒有別的迴旋餘地,必須先消腫再固定。

4、骨折腫脹問題

骨折後會傷及局部軟組織,局部組織在受到外界傷害後會發生周圍血管壁的通透性改變,當損傷發生後,血管內的水分通過擴大的內皮細胞間隙進入到組織間間隙,從而使組織間隙液變多,形成「腫」。

關於骨折和手術後肢體腫脹的大致原因闡述如下:

(1)血液迴流受阻:無論下肢骨折還是下肢手術,對局部組織都是一種比較嚴重的損傷,特別是對下肢血管系統的損傷更為明顯。創傷使靜脈血管遭到不同程度的損傷,動脈血管壁遭到破壞,從而誘發血栓形成,創傷還使局部毛細血管受到廣泛的挫傷或破壞,妨礙了血液及其他體液的迴流,使下肢組織中的血液和體液增加,從而造成下肢腫脹。在上述諸多因素中,動脈血栓是最危險的,一旦血栓從血管壁上脫落,進入血流到達重要的臟器(如肺部、心臟),會造成重要臟器血管栓塞,甚至導致生命危險。

(2)血液流動速度變慢:創傷或手術後一般都需卧床休息,運動量明顯減少。這就直接造成血液流動速度變慢。特別是下肢,一旦做手術或被固定,很少主動活動,使血液流動速度的改變更為明顯。血流緩慢直接導致下肢回心血量的減少,使部分血液淤滯在下肢,出現腫脹現象。

(3)肌肉對血管的「擠壓」作用減弱:人體下肢的主要血管均在下肢肌肉的間隙中走行,下肢肌肉的收縮和舒張運動,客觀上對血管有一個擠壓作用,促使血管內的血液加速流動。所以說,肌肉對血管的擠壓是血液流動的動力之一,所以有人將肌肉稱為「第二心臟」。當人體出現創傷、骨折或下肢手術後,在短期內必然使肌肉處於休息狀態,使肌肉對血管的擠壓作用減弱。這也是造成血液迴流障礙,下肢腫脹的主要原因。

(4)血液黏稠度增高,血液處於高凝狀態:骨折和手術都會造成身體失血,失血的結果是血液濃縮,血液黏稠度升高,血流速度緩慢。在此條件下,很容易造成血栓形成等情況。此外,失血、血管壁的損傷及損傷後身體內的代謝紊亂,也使血液處於高凝狀態,血小板容易聚集,凝血因子容易被激活,這也是造成下肢腫脹的原因。

所以我們可以看出腫脹形成和骨折並沒有關系。但是有一點,腫脹時間長說明血液迴流差,而骨折的回復是需要血液循環提供養分,帶走代謝廢物,所以老是腫脹還有點影響。
一般骨折有三個時期:血腫機化期1-2周,原始骨枷形成期4-8周,骨枷改造塑性期8周後,一般只要過了第二個階段就沒有問題了。所以建議你至少6周後才下地活動。而且運動量不要太大,逐步增加為宜。

5、腳骨折是不是一定要等到消腫後才能動手術

足部的骨折由於局部皮膚較薄,如果在最腫的時候手術會增加皮膚壞死和感染的風險,一般都要等腫脹消退後在手術,這點等待的時間是值得的,也不會導致很嚴重的問題。 回復專家:北京宣武醫院-骨科-曹光磊副主任醫師 查看原帖>>

6、骨折處有外傷可以馬上動手術嗎?

開放性骨折需要及時手術!也就是露骨頭的那種
如果不是,而有外傷,建議外傷好後在手術,防止感染,因為皮膚才是抗感染的第一屏障,2周內手術都是可以的,不需要太著急,小腿太腫脹也不宜手術,有可能縫不上切口,或形成擠壓綜合征,做好消腫後在手術

7、骨折了是不是越早動手術越好

從骨折本身來說,手術越早越好。開放性骨折需要急診手術;閉合性骨折有些簡單的骨折可以急診手術,例如鎖骨骨折,髕骨骨折,尺骨鷹嘴骨折均可急診手術。但往往因很多原因骨折之後不能馬上住院進行手術。可能有以下幾種情況:①不具備手術麻醉的條件,受傷前剛剛吃過飯或喝水。②受傷後時間較長,超出了急診手術的最佳時期,受傷部位腫脹嚴重,甚至產生水皰,此時不能馬上手術;皮膚象吹足氣的皮球,一旦切開可能就無法縫上,更何況骨科手術還需要打鋼板或打釘子進行內固定,皮膚就更難縫上。勉強縫上或者強行縫上都有可能導致皮膚邊緣缺血壞死。這樣就有可能把一個閉合的骨折變成開放的骨折,甚至出現感染而使手術失敗。③傷員可能有其他的疾病,需要進一步檢查確診,有些疾病可能影響手術或麻醉,如糖尿病、心臟病、高血壓等。④有些手術可能需要特殊的准備,如特殊器械,有的手術出血很多,如骨盆骨折,脊柱骨折,需要進行配血試驗以及感染疾病的檢查,手術中還需要輸血。

與骨折腫脹能動手術嗎相關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