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骨折 > 骨折大使

骨折大使

發布時間:2020-04-18 05:13:24

1、身殘志不殘的名人事跡

1、桑蘭,出生於1981年2月,浙江寧波人,原國家女子體操隊隊員,曾在全國性運動會上獲得跳馬冠軍。到今天為止,堅強的桑蘭已經笑著度過了6年的輪椅時光。

1998年7月21日晚在紐約友好運動會上意外受傷之後,默默無聞的桑蘭成了全世界最受關注的人。這確實是個意外。當時桑蘭正在進行跳馬比賽的賽前熱身,在她起跳的那一瞬間,外隊一教練「馬」前探頭干擾了她,導致她動作變形,從高空裁到地上,而且是頭先著地。 

遭受如此重大的變故後卻表現出難得的堅毅,她的主治醫生說:「桑蘭表現得非常勇敢,她從未抱怨什麼,對她我能找到表達的詞就是『勇氣』。」就算是知道自己再也站不起來之後,她也絕不後悔練體操,她說:「我對自己有信心,我永遠不會放棄希望。」

桑蘭用她的行動應證著自己的諾言,在北大學習、加盟星空衛視主持節目、擔任申奧大使、參加雅典奧運北京接力……她充滿力量的笑容總能給人希望!

2、5歲的時候,張海迪因患脊髓血管瘤 造成高位截癱 ,但她身殘志堅,勤奮學習,熱心助人,被譽為" 當代保爾"。 在殘酷的命運挑戰面前,張海迪沒有沮喪和沉淪,她以頑強的毅力和恆心與疾病做斗爭,經受了嚴峻的考驗,對人生充滿了信心。

她雖然沒有機會走進校門,卻發奮學習,學完了小學、中學全部課程,自學了大學英語 、日語、德語和世界語 ,並攻讀了大學和碩士研究生的課程。1983年3月7日,共青團 中央在北京舉行命名表彰大會,授予被譽為"80年代新雷鋒"的張海迪同志"優秀共青團員 "稱號。

1983年張海迪開始從事文學創作 ,先後翻譯了《海邊診所》、《小米勒旅行記》和《麗貝卡 在新學校》,創作了《向天空敞開的窗口》、《生命的追問》、《輪椅上的夢》等一百多萬字的作品。現為山東省作家協會文學創作室一級作家。

1993年張海迪通過考試和論文答辯 ,獲吉林大學 哲學碩士學位。1994年參加遠南運動會。1997年入選日本NHK"世界五大傑出殘疾人"。1998年起擔任中國肢殘人協會主席。2000年獲得全國勞動模範 稱號。

3、霍金十三、四歲時已下定決心要從事物理學和天文學的研究。十七歲那年,他考到了自然科學的獎學金,順利入讀牛津大學。學士畢業後他轉到劍橋大學攻讀博士,研究宇宙學。不久他發現自己患上了會導致肌肉萎縮的盧伽雷病。

由於醫生對此病束手無策,起初他打算放棄從事研究的理想,但後來病情惡化的速度減慢了,他便重拾心情,排除萬難,從挫折中站起來,勇敢地面對這次的不幸,繼續醉心研究。

七十年代,他和彭羅斯證明了著名的奇性定理,並在1988年共同獲得沃爾夫物理獎。他還證明了黑洞的面積不會隨時間減少。1973年,他發現黑洞輻射的溫度和其質量成反比,即黑洞會因為輻射而變小,但溫度卻會升高,最終會發生爆炸而消失。

八十年代,他開始研究量子宇宙論。這時他的行動已經出現問題,後來由於得了肺炎而接受穿氣管手術,使他從此再不能說話。現在他全身癱瘓,要靠電動輪椅代替雙腳,不但說話和寫字要靠電腦和語言合成器幫。

雖然大家都覺得他非常不幸,但他在科學上的成就卻是在他在病發後獲得的。他憑著堅毅不屈的意志,戰勝了疾病,創造了一個奇跡,也證明了殘疾並非成功的障礙。他對生命的熱愛和對科學研究的熱誠,是值得年輕一代學習的。

4、海倫凱勒能夠不因缺廢而自暴自棄,反而更加努力上進,所以最後才有卓絕的成就。我們平常人既聰明又健康,假如還不知道努力用功的話,真是很對不起自己啊!

你相信奇跡嗎?你相信既盲又聾又啞的人也能成為作家嗎?有的,這個人便是偉大的海倫凱勒女士。她在一歲多的時候,因為生病,從此眼睛看不見,並且又聾又啞了。由於這個原因,海倫的脾氣變得非常暴躁,動不動就發脾氣摔東西。

她家裡人看這樣下去不是辦法,便替她請來一位很有耐心的家庭教師蘇麗文小姐。海倫在她的熏陶和教育下,逐漸改變了。她了解每個人都很愛她,所以她不能辜負他們對她的期望。她利用僅有的觸覺、味覺和嗅覺來認識四周的環境,努力充實自己,後來更進一步學習寫作。

幾年以來,當她的第一本著作"我的一生"出版時,立即轟動了全美國。海倫凱勒雖然五官殘缺,但是她能克服不幸,完成大學教育。以後更致力於教育殘缺兒童的社會工作。

5、伊沙克·帕爾曼(Itzhak Perlman)1945在以色列出生,1958年移居美國,在紐約的朱麗葉學校受訓。1964年他贏得了著名的Leventritt比賽,為他打開了通向世界之路。伊扎克·帕爾曼是當今世界最引人注目的小提琴家。

他生於以色列的特拉維夫,5歲開始學琴,1958年13歲的帕爾曼被選到美國電視台演出,隨後即移居美國。由於帕爾曼在4歲時患小兒麻痹症,成為終身殘疾,因而無法站立演奏,但他卻以超常的毅力,克服困難,最終成為世界級小提琴大師。

2、名人經歷磨難後取得成功的例子

1.海倫·凱勒(Helen Keller 1880年6月27日-1968年6月1日),19世紀美國盲聾女作家、教育家、慈善家、社會活動家。她以自強不息的頑強毅力,在安妮.莎莉文老師的幫助下,掌握了英、法、德等五國語言。完成了她的一系列著作,並致力於為殘疾人造福,建立慈善機構,被美國《時代周刊》評為美國十大英雄偶像,榮獲「總統自由勛章」等獎項。主要著作有《假如給我三天光明》、《我的生活》、《我的老師》等。
2.斯蒂芬·威廉·霍金,曾先後畢業於牛津大學和劍橋大學,並獲劍橋大學哲學博士學位。他之所以在輪椅上坐了47年,是因為他在21歲時就不幸患上了會使肌肉萎縮的盧伽雷氏症,演講和問答只能通過語音合成器來完成。1973年,他考慮黑洞附近的量子效應,發現黑洞會像黑體一樣發出輻射,其輻射的溫度和黑洞質量成反比,這樣黑洞就會因為輻射而慢慢變小,而溫度卻越變越高,它以最後一刻的爆炸而告終。黑洞輻射的發現具有極其基本的意義,它將引力、量子力學和統計力學統一在一起。
3. 孫臏(?-前316年),其本名孫伯靈(山東孫氏族譜可查),是中國戰國時期軍事家。漢族,山東鄄城人。生於戰國時期的齊國阿鄄之間(今山東省的陽谷縣阿城鎮,鄄城縣北一帶)。孫武後代。身長七尺約為161cm(周的一尺合今23.1cm)與龐涓同學兵法,後龐涓為魏惠王將軍,騙孫臏到魏,用刖刑(即砍去雙腳),被齊國使者偷偷救回齊國後,被齊威王任為軍師,馬陵之戰,身居輜車,計殺龐涓,大敗魏軍。著作有《孫臏兵法》,久已失傳。1972年山東省臨沂銀雀山出土殘簡,有一萬一千餘字。關於孫臏臏刑其實是錯誤的,在太史公自序這本書中提到「孫子臏腳,《兵法》修列」,講的是孫臏被砍掉雙腳,而不是挖掉膝蓋骨。
4.張海迪(1955年9月16日-),生於濟南,中國著名殘疾人作家,哲學碩士。現任全國政協常委,中國殘疾人聯合會主席,中國作家協會委員,山東省作家協會副主席。1960年張海迪五歲時因患脊髓血管瘤導致高位截癱,1970年又隨父母下放至山東聊城莘縣,自學完成了小學、中學和大學的學習,並學習針灸,在當地行醫。1982年7月23日同王佐良結婚。1983年中國共產黨決定將張海迪樹立為宣傳偶像。張海迪得到了兩個贊譽:一個是「八十年代新雷鋒」,一個是「當代保爾」。張海迪歷任第九、十屆全國政協委員。2008年11月當選中國殘聯第五屆主席團主席。
5.桑蘭(1981年6月11日—),浙江寧波人,原中國女子體操隊隊員,1993年進入國家隊,1997年獲得全國跳馬冠軍,1998年7月22日,桑蘭在第四屆美國友好運動會的一次跳馬練習中不慎受傷,造成頸椎骨折,胸部以下高位截癱,成為各方關注的焦點。其表現出頑強意志,在北京大學新聞系畢業,並成為2008年北京申奧大使之一,又於2008年北京奧運官方網站擔當特約記者。
6。
貝多芬晚年失聰, 路德維希·凡·貝多芬 Ludwig van Beethoven
「竭力為善,愛自由甚於一切,即使為了王位,也不要忘記真理。」 —— 貝多芬(1792年手記)
路德維希·凡·貝多芬 (1770-1827) 偉大的德國作曲家、維也納古典樂派代表人物之一,對世界音樂的發展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被尊稱為 「樂聖」。
7.司馬光警枕勵志
司馬光是個貪玩貪睡的孩子,為此他沒少受老師的懲罰和搭檔的訕笑,在老師的諄諄教導下,他決計改失貪睡的壞缺點,為了早早起床,他睡覺前喝了滿滿一肚子水,後果早上沒有被憋醒,卻尿了床,於是智慧的司馬光用園木頭作了一個警枕,早上一翻身,頭滑落在床板上,天然驚醒,今後他每天早早地起床念書,持之以恆,終於成為了一個學問廣博的,寫出了《資治通鑒》的大文豪。
8.范仲淹斷齏劃粥
范仲淹從小家景清貧,為了念書,他節衣縮食。終於,他的勤勞勤學打動了廟宇長老,長老送他到南都學舍學習。范仲淹仍然對峙儉朴的生存習氣,不承受大族子弟的奉送,以磨礪本人的意志。顛末受苦攻讀,他終於成為了巨大的文學家。
9.周文王被拘禁在里時推演了《周易》;孔子在困窮的際遇中編寫了《春秋》;屈原被流放後創編了《離騷》;左丘明掉明後開具了《國語》;孫臏被砍去了膝蓋骨,編著了《兵法》;呂不韋被貶放到蜀地,有《呂氏春秋》流流傳到後世上;韓非被囚禁在秦國,寫下了《說難》《孤憤》。

3、我國著名的跳水運動員有誰?

1、伏明霞

1987年,伏明霞進入湖北省跳水隊。

1990年,伏明霞入選中國跳水隊。

1992年7月,14歲的伏明霞獲得了奧運會女子10米跳台金牌,成為了奧運會歷史上最年輕的冠軍。

1996年7月,亞特蘭大奧運會上,伏明霞同時獲得了女子10米跳台與女子3米板的冠軍,她成為中國奧運跳水史上的第一個板台雙冠王。

2000年9月,伏明霞衛冕了奧運會女子單人3米板的金牌。悉尼奧運會結束之後,伏明霞正式退役。

2、吳敏霞

1991年,吳敏霞開始在上海市第二跳水學校接受訓練,1998年,吳敏霞入選中國國家隊。

2004年,吳敏霞與郭晶晶一起奪得雅典奧運會女子雙人3米板金牌。

2008年,吳敏霞再次與郭晶晶配對,成功奪得北京奧運會女子雙人3米板金牌。

2011年7月,吳敏霞個人第一次獲得世錦賽女子單人3米板的冠軍。

2012年8月,吳敏霞在倫敦奧運會上先後獲得女子雙人3米板與女子單人3米板的金牌,個人奧運會金牌數累計達到4枚,平了中國跳水隊記錄。

2013年7月,吳敏霞與施廷懋一起奪得女子雙人3米板金牌,這也是她第六次獲得世錦賽女子雙人三米板冠軍,成為該項目的歷史第一人。

2016年國際泳聯跳水世界盃女子雙人三米跳板決賽,中國組合吳敏霞/施廷懋以總成績339.60分奪得冠軍。2016年8月8日,吳敏霞和施廷懋奪得里約奧運會女子雙人跳水3米板冠軍。2016年12月14日,跳水女王、奧運五冠王吳敏霞宣布退役。2016年12月15日,吳敏霞榮獲2016中國十佳勞倫斯冠軍獎最佳女運動員獎。

2017年1月,與施廷懋獲得2016CCTV體壇風雲人物年度最佳組合獎。2018年5月5日,吳敏霞當選共青團上海市委兼職副書記。

3、郭晶晶

郭晶晶,1981年10月15日出生於河北保定。前國家運動員,奧運冠軍,有「跳水女皇」之稱。 

2004獲雅典奧運會跳水冠軍。2008年在北京第二十九屆世界盃跳水賽獲女子3米板單人冠軍;2008年8月17日在北京奧運會中,郭晶晶與吳敏霞以343.50的總分毫無懸念的摘得冠軍。2011年1月,郭晶晶提交退役申請書申請退役。2016年3月,郭晶晶偕夫霍啟剛確認加盟真人秀《極速前進》第三季。

4、田亮

田亮,1979年8月27日出生於重慶,中國內地男演員、中國國家跳水運動員、奧運冠軍。 

1996年,首次參加奧運會,並在跳水男子單人10米台的比賽中獲得第4名。2000年,參加悉尼奧運會,並獲得個人第一塊奧運金牌。2002年,獲得釜山亞運會冠軍。2004年,在雅典奧運會獲得十米雙人跳台金牌。2007年,田亮宣布退役。 2012年,獲得最佳跳水運動員獎項,並進入國際游泳名人堂。 

5、秦凱

秦凱,1986年1月出生於陝西西安,中國男子跳水隊運動員,奧運冠軍。

2008年秦凱與王峰配合,獲得北京奧運會男子雙人三米跳板的金牌,此外他還獲得了單人銅牌。2012年獲得第18屆國際泳聯跳水世界盃雙人3米板冠軍。同年,在倫敦奧運會上獲得雙人3米板冠軍,單人3米板亞軍。

2016年8月11日,里約奧運會男子三米板雙人跳水決賽中,秦凱和曹緣搭檔獲得銅牌,無緣個人奧運三連冠。賽後,秦凱通過個人微博宣布退役。

(3)骨折大使擴展資料

中國跳水隊

中國跳水隊是中國體育王牌中的王牌,是中國體育奧運冠軍團隊,包括中國女子跳水隊和中國男子跳水隊,涌現了高敏、吳敏霞、熊倪、郭晶晶等領軍人物。

自1984年參加洛杉磯奧運會以來,跳水隊已經累積為中國軍團貢獻了40枚金牌,在各項奧運項目中高居榜首。中國跳水隊1986年第一次參加世界游泳錦標賽,截至2007年第12屆澳大利亞墨爾本世界游泳錦標賽,共奪得金牌38枚,"夢之隊"的稱號當之無愧。2014年第十七屆仁川亞運會上,包攬本屆亞運會跳水10金,延續了參加亞運會以來未丟一金的傳統,第11次實現大包攬。

2016年12月15日,獲得2016CCTV體壇風雲人物年度最佳團隊獎提名獎。 2017年12月5日,中國跳水隊入選2017CCTV體壇風雲人物年度最佳團隊獎候選名單;12月19日,獲2017體壇風雲人物年度最佳團隊獎提名獎。

4、身殘志堅的例子

1.海倫·凱勒(Helen Keller 1880年6月27日-1968年6月1日),19世紀美國盲聾女作家、教育家、慈善家、社會活動家。她以自強不息的頑強毅力,在安妮.莎莉文老師的幫助下,掌握了英、法、德等五國語言。完成了她的一系列著作,並致力於為殘疾人造福,建立慈善機構,被美國《時代周刊》評為美國十大英雄偶像,榮獲「總統自由勛章」等獎項。主要著作有《假如給我三天光明》、《我的生活》、《我的老師》等。
2.斯蒂芬·威廉·霍金,曾先後畢業於牛津大學和劍橋大學,並獲劍橋大學哲學博士學位。他之所以在輪椅上坐了47年,是因為他在21歲時就不幸患上了會使肌肉萎縮的盧伽雷氏症,演講和問答只能通過語音合成器來完成。1973年,他考慮黑洞附近的量子效應,發現黑洞會像黑體一樣發出輻射,其輻射的溫度和黑洞質量成反比,這樣黑洞就會因為輻射而慢慢變小,而溫度卻越變越高,它以最後一刻的爆炸而告終。黑洞輻射的發現具有極其基本的意義,它將引力、量子力學和統計力學統一在一起。
3. 孫臏(?-前316年),其本名孫伯靈(山東孫氏族譜可查),是中國戰國時期軍事家。漢族,山東鄄城人。生於戰國時期的齊國阿鄄之間(今山東省的陽谷縣阿城鎮,鄄城縣北一帶)。孫武後代。身長七尺約為161cm(周的一尺合今23.1cm)與龐涓同學兵法,後龐涓為魏惠王將軍,騙孫臏到魏,用刖刑(即砍去雙腳),被齊國使者偷偷救回齊國後,被齊威王任為軍師,馬陵之戰,身居輜車,計殺龐涓,大敗魏軍。著作有《孫臏兵法》,久已失傳。1972年山東省臨沂銀雀山出土殘簡,有一萬一千餘字。關於孫臏臏刑其實是錯誤的,在太史公自序這本書中提到「孫子臏腳,《兵法》修列」,講的是孫臏被砍掉雙腳,而不是挖掉膝蓋骨。
4.張海迪(1955年9月16日-),生於濟南,中國著名殘疾人作家,哲學碩士。現任全國政協常委,中國殘疾人聯合會主席,中國作家協會委員,山東省作家協會副主席。1960年張海迪五歲時因患脊髓血管瘤導致高位截癱,1970年又隨父母下放至山東聊城莘縣,自學完成了小學、中學和大學的學習,並學習針灸,在當地行醫。1982年7月23日同王佐良結婚。1983年中國共產黨決定將張海迪樹立為宣傳偶像。張海迪得到了兩個贊譽:一個是「八十年代新雷鋒」,一個是「當代保爾」。張海迪歷任第九、十屆全國政協委員。2008年11月當選中國殘聯第五屆主席團主席。
5.桑蘭(1981年6月11日—),浙江寧波人,原中國女子體操隊隊員,1993年進入國家隊,1997年獲得全國跳馬冠軍,1998年7月22日,桑蘭在第四屆美國友好運動會的一次跳馬練習中不慎受傷,造成頸椎骨折,胸部以下高位截癱,成為各方關注的焦點。其表現出頑強意志,在北京大學新聞系畢業,並成為2008年北京申奧大使之一,又於2008年北京奧運官方網站擔當特約記者。
6。
貝多芬晚年失聰, 路德維希·凡·貝多芬 Ludwig van Beethoven
「竭力為善,愛自由甚於一切,即使為了王位,也不要忘記真理。」 —— 貝多芬(1792年手記)
路德維希·凡·貝多芬 (1770-1827) 偉大的德國作曲家、維也納古典樂派代表人物之一,對世界音樂的發展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被尊稱為 「樂聖」。

5、減肥有什麼小方法可以幫助堅持的?~

減肥的大忌就是不是靠快的,減的快胖的也很快.
一定要zd找一個適合自己的,又比較容易堅持的辦法,才是最好的減肥辦法,不知不覺你會變瘦而且不容易反彈,我告訴你我一直堅持的方法
少吃多運動,不要懶惰,因為懶惰是直接導致肥胖的原因之一.
盡量多吃蔬菜和白肉,不要吃油炸和油膩的東西,堅持在晚專上7點以後不吃東西.
但是如果不行的話我還有一個建議啊既好使有省事的不是很好嗎 你看看吧 我姐姐就是靠的它啊 ~美~體~ 搭~檔~現在很完美啊 要不也不敢瞎說啊 你試試
希望屬你幸福 能獲得完美啊吧啊
哈哈
嘎嘎 西西祝你成功

6、關於環保的事例

正面:

1、田桂榮從事環保工作。

她自費9萬余元,回收廢舊電池65噸1998年,當她得知廢舊電池對人類有強烈危害時,毅然決定自費回收廢舊電池。她用綠色條幅製作了3000面三角旗,寫上回收廢舊電池的地址以及電話:製作了600個透明的廢舊電池回收箱、5萬張環保倡議書,到市內各學校發放。

在《新鄉日報》上以個人名義發出了題為《不要再糟蹋地球了》的倡議書。從此,田桂榮憑著一個環保志願者質朴的情感和對環保前前所未有的關注,走街串巷,以每年2分錢的價格回收廢舊電池。她還組織了大量環保宣傳活動,利用地球日,環境日,節假日開展環保宣傳,並通過電視,報紙使更多的人認識到了廢舊電池的危害。

五年來,她個人投入9萬余元回收65噸廢舊電池,使近700萬平方米的土地免遭廢舊電池污染。二、積極開展多種環保宣傳實踐和環境教育活動田桂榮利用節假日在全省各地個人自費組織大規模的環保宣傳活動,僅在鄭州,新鄉就組織了「綠色申奧萬人簽名」,「生命之網愛環保」等大型活動38次,參與人數達26萬人。

同時,她還義務為大學生講授環保知識。幾年來,田桂榮曾到國內的110多所學校為30多萬學生宣傳環保知識,講解廢舊電池的危害性,直接受眾達360多萬人。每逢寒暑假,田桂榮自費組織環保志願者考察白色污染,河流污染,濕地保護等環保課題。

為了保護母親河,田桂榮率領30多名大學生多次冒酷暑,徒步150公里沿衛河,人民勝利渠,共產主義渠,沁河和黃河考察排污口,進行水源污染,水質分析,與排污企業的違法排污行為進行面對面的斗爭,並向上級環保部門遞交考察報告24份,為進一步保護母親河,凈化水質源,提供了十分重要的資料。

2、吳慶賢——基層老黨員吳慶賢的生態扶貧故事。

黎平縣雙江鎮四寨村,一個因樹而美的侗寨,被列入中國傳統村落名錄。村裡的風雨橋、鼓樓、學校、侗家民居,以及侗家人冬天取暖的木柴,皆取材於山。村頭古樹虯枝,溪水淙淙。村落四周古樹環繞,連綿的杉樹挺拔聳立,日日年年守護著這個侗寨。

飲水思源,四寨村的美麗,飽含「貴州造林王」、共產黨員吳慶賢的汗馬功勞。

從不惑之年棄商造林,到年逾古稀痴心不改,30多年光陰彈指一揮,吳慶賢風雨無阻地種樹護綠,在山上存了數千萬元綠色財富。盡管日子清貧,他卻不肯為自己輕易砍一棵樹。然而,當公益事業和侗家人建房需要用木材,他又毫不猶豫地捐獻和贈送。他用執著和堅守、無私和奉獻,感動著鄉親,把種樹護綠的事業做成奔向小康的支柱產業。

據統計,到2015年底,吳慶賢種植苗木500多萬株,累計造林55000畝,木材總方量達25萬方,經濟價值達2500萬元,並帶動鄉親們造林5萬多畝,使雙江鎮的森林覆蓋率從1984年的47%增長到現在的75%。吳慶賢因造林面積貴州第一、全國第二,被譽為「貴州造林王」,獲得全國綠化委員會授予的「全國綠化獎章」,成為國家有關部門聯合評選出的「中國生態英雄」。

反面:

1、英國倫敦的煙霧事件 。

素有霧都之稱的英國倫敦,1952年12月5日—8日期間,又被濃霧籠罩。這期間許多人突然患呼吸系統疾病,一下住滿了倫敦的各家醫院。四天中,死亡人數較常年同期增加4000多人,死亡者以45歲以上最多,約是平時死亡人數的3倍,1歲以下的死亡較平時增加1倍。

事件發生的1周中,因支氣管炎、冠心病、肺結核、心臟衰竭的死亡人數分別是平時同類病死亡人數9。3倍、2。4倍、5。5倍、2。8倍,因肺炎、肺癌、流感等呼吸系統疾病死亡的人數較平時均有成倍增長。事件後的兩個月里又有8000多人死亡。

人們就此事件分析認為,這於倫敦當時大量的耗煤有關。事件期間塵粒濃度最高達4。46毫克/米3,為平時的10倍,SO2濃度最高達平時的6倍,在濃霧的特定條件下,煙霧中的Fe2O3促使SO2氧化成SO3,從而形成H2SO4,並凝在微塵上,從而形成酸霧,成為這一事件的殺手。 

2、日本四日市事件 。

四日市位於日本東部海灣。1955年這里相繼興建了十多家石油化工廠,化工廠終日排放的含SO2的氣體和粉塵,使昔日晴朗的天空變得污濁不堪。

1961年,呼吸系統疾病開始在這一帶發生,並迅速蔓延。據報道患者中慢性支氣管炎佔25%,哮喘病患者佔30%,肺氣腫等佔15%。1964年這里曾經有3天煙霧不散,哮喘病患者中不少人因此死去。1967年一些患者因不堪忍受折磨而自殺。1970年患者達500多人。

1972年全市哮喘病患者871人,死亡11人。據報道,事件期間四日市每年SO2和粉塵排放量達13萬噸之多,大氣中SO2濃度超過標准5—6倍,煙霧厚達500米,其中含有害的氣體和金屬粉塵,他們相互作用生成硫酸等物質,是造成哮喘病的主要原因。 

3、日本水誤事件 。

在日本南部九州灣有一個叫水誤的小鎮,這里居住著4萬居民,以漁業為生。1939年開始,日本氮肥公司的合成醋酸廠開始生產氯乙烯,工廠的生產廢水一直排放入水誤灣。

該公司在生產氯乙烯和醋酸乙烯時,使用了含汞的催化劑,使廢水中含有大量的汞。這種汞在水體中,被水中的魚食用,在魚體內轉化成有毒的甲基汞。人食用魚後,汞在人體內聚集從而產生一種怪病:患者開始時,只是口齒不清,步履蹣跚,繼而面部痴呆,全身麻木,耳聾眼瞎,最後變成神經失常,直至躬身狂叫而死。 

1972年據環境廳統計,水誤鎮共患水誤病180人,死亡50多人,就在新線縣阿赫野川亦發現100多水誤病患者,8人死亡。據報到,患者人數遠不止此,僅水誤鎮的受害居民,即達萬餘人。

與骨折大使相關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