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骨折 > 四肢骨折是

四肢骨折是

發布時間:2021-05-31 21:56:00

1、四肢骨折的常見症狀有哪些

生活中,磕磕碰碰在所難免。四肢骨折也成為了較常見的骨科疾病之一。為了更好的診斷和治療,我們需要把握四肢骨折的症狀體征。?下面,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臨床上,常見的四肢骨折及症狀有: 一、鎖骨骨折:鎖骨呈「S」形架於胸骨柄與肩峰之間,是連接上肢與軀干之間的唯一骨性支架。鎖骨位於皮下,表淺,受外力作用時易發生骨折,發生率佔全身骨折的5%~10%。多發生在兒童及青壯年。局部腫脹、皮下瘀血、壓痛或有畸形,畸形處可觸到移位的骨折斷端,如骨折移位並有重疊,肩峰與胸骨柄間距離變短。傷側肢體功能受限, 肩部下垂,上臂貼胸不敢活動,並用健手托扶患肘。 二、肱骨髁上骨折:常見於5-12歲小兒。伸直型多見,多由跌倒時,手掌著地,暴力向上傳導引起。表現特點:肘部畸形,肘後三角關系正常;可合並正中、橈或尺神經損傷;肱動脈損傷或受壓可引起前臂肌缺血,出現劇痛、蒼白、發涼、麻木、被動伸指疼痛及橈動脈搏動消失,如不及時處理,以後出現缺血性肌痙攣。 三、橈骨遠端骨折:見於中老年有骨質疏鬆者。由於跌倒時前臂旋前,腕關節背伸,手掌著地,暴力向上傳導引起。表現特點:骨折遠端向背側、橈側移位,側面呈「餐叉」樣畸形,正面呈「槍刺刀」樣畸形。 四、股骨頸骨折:常發生於老年人,以女性為多。由於跌倒時下肢遭受扭轉暴力引起。頭下型和經頸型,由於股骨頭的血液循環大多中斷。易出現骨折不癒合或股骨頭缺血性壞死;基底型,因骨折端血運良好,骨折較易癒合。表現特點:患肢有縮短、外旋,大轉子明顯突出,患髖壓痛,軸位扣擊時有震痛,但嵌插骨折病人仍能行走。病人年齡較大,卧床時間較長,容易出現褥瘡、墜積性肺炎及泌尿系病人等並發症。 五、股骨幹骨折:多見於青壯年。多由強大的直接或間接暴力引起。表現特點:1、畸形:上1/3骨折,近折端屈曲、外旋、外展,遠折端向上、向後、向內移位;中1/3骨折,骨折端移位視暴力方向而異;下1/3骨折,遠折端向後移位,近折端內收向前移位,可合並股動脈或坐骨神經損傷。2、出血量可達500-1000毫升,容易發生休克。 六、脛腓骨骨折:常見以青壯年和兒童居多。多由直接暴力引起,以脛骨前內側緊貼皮膚,易形成開放性骨折。表現特點:有反常活動和畸形。並發症:1.脛骨上1/3骨折,下骨折端向上移位,可壓迫股動脈,可造成小腿缺血或壞疽;中1/3骨折,可致骨筋膜室綜合征;下1/3骨折,血運差,可發生骨折延遲癒合,甚至不癒合。2.腓骨頸骨折,可合並腓總神經損傷。 朋友們,關於四肢骨折的常見症狀就為您介紹到這里。希望能引起大家的注意,在日常生活中,多加小心,留意自己的一舉一動,避免摔傷、撞傷引起四肢骨折而給自己的生活帶來不必要的痛苦和麻煩。關愛健康,讓我們從現在做起。

2、四肢骨折固定時,首先應固定什麼部位

骨折發生後,應當迅速使用高分子夾板固定患處。如果不固定,讓骨折部位亂動,有可能操作神經血管,造成麻痹。但是,骨折時,由於局部有內出血而不斷腫脹,所以不應固定過緊,不然會壓迫血管引起淤血。夾板要長出骨折部位上下兩個關節,做超過關節固定,這樣才能徹底固定患肢。固定四肢時,要將指(趾)端露出,以便隨時觀察肢體血液循環情況。

3、傷員四肢骨折有骨外露時,要及時還納並固定。還句話為什麼錯了?還納是什麼意思?

當然錯了,這是開放性的骨折,首先要清創,先把開放的傷口和周圍的組織清洗干凈,否則即使還納,也會造成感染, 還納就是把外露的骨端整復回去。

記得採納啊

4、四肢骨折到如何程度可以評定傷殘等級

四肢只要是長管狀骨骨折,至少十級傷殘,如果是內固定,至少是九級傷殘。
手,手腕,腳,腳腕部位,要活動受限程度了。
如果骨折愈後無功能障礙,是沒有傷殘等級的,如果有,則至少十級傷殘。
可以查詢《《勞動能力鑒定 職工工傷與職業病致殘等級》GB/T 16180-2014》。

5、傷員四肢骨折有骨頭外露時,要及時還納並固定。為什麼是錯的?

不要還納,是要用干凈布覆蓋創面。
因為傷後要減少傷員運動,避免二次損傷。還納容易照成深部感染,不利於傷口處理

與四肢骨折是相關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