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骨折 > 骨折患者局部評估有哪些

骨折患者局部評估有哪些

發布時間:2020-04-17 17:20:53

1、股骨頸骨折手術是局部麻醉還是全身麻醉

傳統意義上的局部麻醉(局部浸潤麻醉)是無法滿足這種手術的鎮痛要求的。但是這種手術既可以通過椎管內麻醉也可以通過全身麻醉進行(前提是患者沒有凝血功能異常等禁忌症)。當然從舒適度上來說,由於術中還需要擺放體位、鑽孔、固定等操作,椎管內麻醉的舒適度遠比不上全身麻醉,但在費用上也相對會低一些。

2、骨折患者康復治療的目的有哪些?

1.促進腫脹消退:骨折後局部腫脹是外傷性炎症反應,由於組織出血體液滲出,加以疼痛反射造成的肌肉痙攣唧筒作用消失局部靜脈及淋巴管淤滯迴流障礙所形成同時因疼痛反射引起的交感性動脈痙攣而致損傷局部缺血,更加重了局部疼痛如能在骨折復位及固定的基礎上,逐步進行適度的肌肉收縮,恢復肌肉唧筒作用,有助於血液循環,促進腫脹的消退

2.減少肌肉萎縮的程度:功能性作業治療可以減少骨折後廢用性肌萎縮的程度,還可以保持大腦對相關肌肉的支配,無需等待石膏拆去後重新建立這種聯系

3.防止關節粘連僵硬:長時間不恰當地固定可造成關節僵硬而且未經固定,但長期不運動的關節也會產生僵硬關節僵硬原因是由於肌肉不運動,靜脈和淋巴液淤滯,循環緩慢,組織水腫,滲出的漿液纖維蛋白在關節囊皺襞和滑膜反折處以及肌肉間而形成粘連這種水腫不僅發生在骨折鄰近部位的關節,也會發生在骨折以遠的部位如果早期開始進行未固定關節的充分的主動活動和固定范圍內的肌肉等長收縮練習,是有可能避免關節的粘連和僵硬的

4.促進骨折癒合過程的正常進行:功能鍛煉可以促進局部血液循環,使新生血管得以較快地生長同時藉助固定以保持骨折端的良好接觸,並使骨折端產生縱向擠壓,有利於骨折癒合和塑形

5.改善運動的協調性和靈活性,以及對運動的調整:使患者能完成日常生活活動和必需的勞動,有效提高生活質量,促進參與社會和重返社會

3、骨折手術全身麻醉好還是局部麻醉好

這關乎到骨折的部位,你的基礎情況和對手術的耐受能力。如果在骨折部位位於四肢且基礎情況良好並且能夠清醒耐受手術的情況下,一般麻醉醫生都會推薦採用神經阻滯等麻醉方式來進行麻醉,全身麻醉費用相對較高,在這種情況下並不是必須的。但是如果骨折位於脊柱骨盆等處,術中創傷大手術時間長,且可能改變體位的(或者患者本人不能接受清醒手術的),那就需要進行全身麻醉了。

4、骨折的並發症有哪些?

骨折的並發症按時間可分為早期與晚期並發症兩大類。 (一)早期並發症 1.全身並發症 (1)休克:創傷性和失血性休克。 (2)脂肪栓塞:因骨折端可有靜脈斷裂,若骨折端的張力過大,骨髓內的脂肪滴即有可能進入破裂的靜脈內,形成脂肪栓子,可引起肺和腦的脂肪栓塞,發生脂肪栓塞綜合征。 (3)肺栓塞:除脂肪栓塞外,較常見的為血栓塞和空氣栓塞。 (4)脊髓:神經損傷。 2.局部並發症 (1)感染:多見於開放性骨折,化膿性感染引起蜂窩組織炎,骨髓炎,甚至敗血症。 (2)大血管損傷:血管損傷後可發生以下後果:①出血:可因巨大血腫壓迫其鄰近的血管,影響該肢體的血液供應;②損傷性動脈痙攣:反射性血管痙攣是一種自衛作用,但這種保護作用可以使傷肢的血液供應發生很大障礙,引起嚴重的損傷性動脈缺血性痙攣;③血栓形成:栓子脫落時可阻塞動脈分支,因而在該傷肢出現血液供給不足或血運阻斷;④損傷性動脈瘤或動靜脈瘺;⑤伏克曼缺血性肌攣縮。 (3)脊髓神經干損傷:主要原因有缺血、擠壓、挫傷、牽拉、摩擦等。 (4)骨折累及關節時,早期有關節內積血,晚期關節內發生粘連、關節功能障礙及外傷性關節炎。 (5)臟器損傷:可由銳利的骨折端造成或由外來暴力所致。肋骨骨折可造成肺破裂;骨盆骨折造成膀胱、直腸、尿道損傷;顱骨骨折造成顱腦損傷等。 (二)晚期並發症 不能翻身、長期卧床病人或截癱病人可出現墜積性肺炎、褥瘡、泌尿系感染與結石以及骨化性肌炎等。關節僵直出現於較長時期用石膏或夾板固定上下關節而未能早期功能鍛煉者;未能及時穿刺抽出關節腔內積血和積液者;關節內骨折或骨折累及關節,未能准確的復位者;缺血性骨壞死,骨折延遲癒合及不癒合者等。

5、影響骨折癒合的局部因素有哪些

骨折處血液供應不足,飲食有問題,受外力導致移動,房事過多傷精,還有個別人體容易骨不長部位。

6、骨折後局部有水腫,吃啥葯能好

你應該是壓縮性骨折,但是這么長時間了,腫脹應該不會很明顯了,尤其腫脹的方式也不是你說的一塊一塊的,水腫有很多分類,如心源性,腎源性,我覺得你應該做做化驗,看看腎功,肝功,77了,應該做做體檢,全面的查一下

7、骨折的局部症狀有幾個?

骨折的局部表現,骨折的局部表現有局部的疼痛、腫脹和功能障礙,骨折時骨髓、骨膜及周圍組織血管破裂出血,在骨折處形成血腫,及軟組織損傷所致的水腫,使患肢嚴重腫脹,甚至出現張力性水泡和皮下瘀斑。

由於血紅蛋白的分解,可成紫色、青色和黃色,骨折局部出現劇烈疼痛,特別是移動患肢時加劇,局部腫脹和疼痛使患肢活動受限,為完全性骨折可使受傷肢體活動功能完全喪失。

骨折的特有體征:一、畸形。二、異常活動。三、骨摩擦音或骨摩擦感。骨折特有體征包括畸形、反常活動和骨擦感或骨擦音三種。 1、畸形,分為短縮畸形和成角畸形,就是肢體出現雙側不對稱、異常成角等情況。 2、反常活動,正常情況下肢體不能活動的部位,骨折後出現反常活動情況。 3、骨擦感或骨擦音:骨折後兩骨折端相互摩擦撞擊,可感覺到骨頭與骨頭之間有異常摩擦或聲音出現。出現上述三種情況之一,即可判斷有骨折現象。

8、影響骨折癒合的局部因素有哪些?

全身性因素:營養不良或患有各種代謝障礙性疾病等健康狀況不佳者癒合慢。
局部性因素:a.骨折的部位、【聖濟】類型、程度等影響癒合。如損傷重、血腫大、骨缺損或壞死等癒合慢或不癒合;b.治療版或護理不當,如復位或固定欠妥、不恰當的手術處理、功能鍛煉不夠或過度等也影響癒合;c.骨折端的血供【骨傷】不良或周圍軟組織較少或軟組織損傷重,骨癒合慢;d.骨折局部有感權染則影響癒合;e.金屬內固定器材質量不佳或使用不當.

9、骨折的局部表現有哪些?

(1)骨折的一般表現 為局部疼痛、腫脹和功能障礙。

(2)骨折的特有體征有畸形、異常活動、骨擦音或骨擦感。

①畸形。骨折段移位可使患肢外形發生改變,主要表現為縮短、成角或旋轉畸形。

②異常活動。正常情況下肢體不能活動的部位,骨折後出現不正常的活動。

③骨擦音或骨擦感。骨折後,兩骨折端相互摩擦時,可產生骨擦音或骨擦感。具有以上三個骨折特有體征之一者,即可診斷為骨折。

有些骨折如裂縫骨折和嵌插骨折,可不出現上述三個典型的骨折特有體征,應常規進行X 線拍片檢查,以便確診。

與骨折患者局部評估有哪些相關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