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骨折 > 骨折都要打石膏嗎

骨折都要打石膏嗎

發布時間:2020-04-17 15:32:31

1、外傷縫針骨折一定要打石膏嗎

復位、固定和功能鍛煉是骨折治療的三大原則,復位主要作用就是將已經發生移位額骨折斷端恢復至正常或者接近正常的解剖位置,包括臨床復位和解剖復位兩種,常用的手法復位主要有反折、迴旋、端提、按正、分骨、板正等手法。
復位後對骨折斷端要進行固定,一般使用夾板進行固定,臨床效果較好的便是安信醫用高分子夾板,固化速度快、操作方便、安全舒適、防水透氣性好、透X射線,對病人來說,安信高分子夾板絕對是骨折後進行外固定的第一選擇。

2、骨折需要打石膏嗎?

骨折固定需要根據骨折的部位選擇固定的方式,固定的方式有內固定,比較常見的就是我們平時說的打鋼釘。另外一種固定的方式是外固定,比較常見的就是你說的打石膏。一般來說,如果是四肢關節骨折,造成關節錯位等,是需要打石膏的。如果是脊柱的話,一般是採用內固定。
骨折病人的典型表現是傷後出現局部變形、肢體等出現異常運動、移動肢體時可聽到骨擦音。此外,傷口劇痛,局部腫脹、淤血,傷後出現運動障礙。
治療骨折的最終目的是使受傷肢體最大限度的恢復功能。因此,在骨折治療中,其復位、固定、功能鍛煉這三個基本原則十分重要。
1.復位
是將骨折後發生移位的骨折斷端重新恢復正常或接近原有解剖關系,以重新恢復骨骼的支架作用。復位的方法有閉合復位和手術復位。
2.固定
骨折復位後,因不穩定,容易發生再移位,因此要採用不同的方法將其固定在滿意的位置,使其逐漸癒合。常用的固定方法有:小夾板、石膏綳帶、外固定支架、牽引制動固定等,這些固定方法稱外固定。如果通過手術切開用鋼板、鋼針、髓內針、螺絲釘等固定,則稱內固定。
3.功能鍛煉
通過受傷肢體肌肉收縮,增加骨折周圍組織的血液循環,促進骨折癒合,防止肌肉萎縮,通過主動或被動活動未被固定的關節,防止關節粘連、關節囊攣縮等,使受傷肢體的功能盡快恢復到骨折前的正常狀態。

3、腳輕微骨折要打石膏嗎

不打石膏也可以,但是你不能劇烈活動。骨折病人早期先不要採用肉骨頭湯進行補鈣,而要多吃一些能轉化為有機質骨膠原的食品。如豬皮凍、牛奶、豆製品、新鮮蔬菜和水果。關鍵在於不偏食,不挑食,飲食品種豐富,只有保證膳食平衡和一定量鈣的攝入量,才能有利於骨骼的再生和康復。祝早日康復!

4、什麼時候用打石膏.一定是骨折嗎

骨折
是常見的運動損傷,很多人在骨折術後都會採用打石膏固定的方法。骨折 是否都需要進行石膏固定呢?當然,從對骨骼的保護方面,石膏固定是非常安全的 一種方法。可以最大程度地保護骨折術後的安全。但任何事情都具有兩面性,石膏 固定會給我們的術後康復帶來很大的困難。之前我們一直強調長期制動對我們的關 節、肌肉帶來的危害。由於固定帶來的關節僵硬和肌肉萎縮是阻礙我們恢復正常的 功能能力的最大障礙。
鑒於這些因素,骨折後建議在保證骨骼安全的前提下盡可能地減少石膏固定的 范圍和石膏固定的時間。例如,小腿骨折手術後,進行小腿的局部石膏固定即可, 不需要把下肢其他關節也進行固定。過度的固定是完全沒有必要的。其次,骨折後 的恢復需要大致4〜6周的時間。這也就是說,在石膏固定後大約4周後就可以進 行損傷部位的功能活動了。而對於非損傷部位,更要保持關節的活動。還是這個例 子,小腿骨折固定後,膝關節、髖關節的屈伸活動不會影響小腿的骨折恢復。那麼,一定要保持膝關節、髖關節的活動。不要因為小腿的骨折就讓整個下肢進入到 了「休眠」的狀態。防止關節的僵硬,肌肉的萎縮,為後期的康復打下基礎!

5、骨折後打石膏的步驟

臨床上是用石膏綳帶來打石膏的。
石膏綳帶由紗布浸透生石灰水作成。
打石膏時,先根據部位大小將一定量的石膏綳帶反復折疊到一定厚度,然後在水裡浸濕,迅速覆蓋到固定部位(固定部位事先要墊上棉花和紗布),待石膏變硬後用普通綳帶固定到功能位就可以了。(注意:一定要在五分鍾內完成,否則石膏綳帶就會變硬,無法使用了)

6、腰椎骨折是否需要打石膏?

一般情況下,腰椎多為壓縮性骨折,沒有打石膏的,如果嚴重都會做內固定來維持脊柱的生理「S」形。骨科一般情況下要求患者出院後卧床休息兩個月,兩個月之內不能下地活動,成人需要兩個月的時間能夠使骨折處骨痂張的可以!可惜側翻身體,可以維持半坐位,但絕對不允許下地或者說讓脊柱來承受重量!兩個月左右要再行CR復查,也就是X光!當然可以擦身體,不能站起來刷牙!兩個月後如果骨痂張好的話可以在家人的攙扶下活動如走路之類的

與骨折都要打石膏嗎相關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