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手橈骨骨折一般能堅定幾級殘疾
手撓骨骨折一般過2~3個月就會好的。
應該是不會殘疾的,放心吧。
2、左手橈骨遠端骨折大概要多長時間可恢復
左手橈骨遠端骨折一般來說骨折完全癒合需要3個月的。一般情況下4-6周可以去除外固定進行功能鍛煉,但需要復查片子,確定長骨頭了,才可以鍛煉。
飲食方面:
骨折癒合一般按初,中好,後三期劃分,飲食也要根據病情的發展,配以不同的食物,以促進血腫吸收或骨痂生成。 骨折初期,受傷部位淤血腫脹,經絡不通,氣血阻滯,此期治療以活血化淤,行氣消散為主。中醫認為,淤不去則骨不能生,淤去新骨生。
可見,消腫散淤為骨折癒合之首要。飲食原則以清淡為主,如蔬菜,蛋類,豆製品。
3、橈骨遠端骨折在手的手手的什麼位置
橈骨遠端骨折在手腕部位。一般無移位的骨折常使用高分子綳帶外固定,有移位的骨折要手術復位,螺釘、克氏丁或鋼板內固定。安信醫學祝早日康復。
4、左手橈骨遠端骨折該如何賠償及是否構成等級
只要申請評殘就知道結果;根據具體案情來計算工傷賠償;建議委託律師申請工傷認定、評殘、計算賠償等。
《工傷保險條例》
第四章 勞動能力鑒定
第二十一條 職工發生工傷,經治療傷情相對穩定後存在殘疾、影響勞動能力的,應當進行勞動能力鑒定。
第二十二條 勞動能力鑒定是指勞動功能障礙程度和生活自理障礙程度的等級鑒定。
勞動功能障礙分為十個傷殘等級,最重的為一級,最輕的為十級。
生活自理障礙分為三個等級:生活完全不能自理、生活大部分不能自理和生活部分不能自理。
勞動能力鑒定標准由國務院社會保險行政部門會同國務院衛生行政部門等部門制定。
第五章 工傷保險待遇
第三十條 職工因工作遭受事故傷害或者患職業病進行治療,享受工傷醫療待遇。
職工治療工傷應當在簽訂服務協議的醫療機構就醫,情況緊急時可以先到就近的醫療機構急救。
治療工傷所需費用符合工傷保險診療項目目錄、工傷保險葯品目錄、工傷保險住院服務標準的,從工傷保險基金支付。工傷保險診療項目目錄、工傷保險葯品目錄、工傷保險住院服務標准,由國務院社會保險行政部門會同國務院衛生行政部門、食品葯品監督管理部門等部門規定。
職工住院治療工傷的伙食補助費,以及經醫療機構出具證明,報經辦機構同意,工傷職工到統籌地區以外就醫所需的交通、食宿費用從工傷保險基金支付,基金支付的具體標准由統籌地區人民政府規定。
工傷職工治療非工傷引發的疾病,不享受工傷醫療待遇,按照基本醫療保險辦法處理。
工傷職工到簽訂服務協議的醫療機構進行工傷康復的費用,符合規定的,從工傷保險基金支付。
第三十一條 社會保險行政部門作出認定為工傷的決定後發生行政復議、行政訴訟的,行政復議和行政訴訟期間不停止支付工傷職工治療工傷的醫療費用。
第三十二條 工傷職工因日常生活或者就業需要,經勞動能力鑒定委員會確認,可以安裝假肢、矯形器、假眼、假牙和配置輪椅等輔助器具,所需費用按照國家規定的標准從工傷保險基金支付。
第三十三條 職工因工作遭受事故傷害或者患職業病需要暫停工作接受工傷醫療的,在停工留薪期內,原工資福利待遇不變,由所在單位按月支付。
停工留薪期一般不超過12個月。傷情嚴重或者情況特殊,經設區的市級勞動能力鑒定委員會確認,可以適當延長,但延長不得超過12個月。工傷職工評定傷殘等級後,停發原待遇,按照本章的有關規定享受傷殘待遇。工傷職工在停工留薪期滿後仍需治療的,繼續享受工傷醫療待遇。
生活不能自理的工傷職工在停工留薪期需要護理的,由所在單位負責。
第三十四條 工傷職工已經評定傷殘等級並經勞動能力鑒定委員會確認需要生活護理的,從工傷保險基金按月支付生活護理費。
生活護理費按照生活完全不能自理、生活大部分不能自理或者生活部分不能自理3個不同等級支付,其標准分別為統籌地區上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的50%、40%或者30%。
第三十五條 職工因工緻殘被鑒定為一級至四級傷殘的,保留勞動關系,退出工作崗位,享受以下待遇:
(一)從工傷保險基金按傷殘等級支付一次性傷殘補助金,標准為:一級傷殘為27個月的本人工資,二級傷殘為25個月的本人工資,三級傷殘為23個月的本人工資,四級傷殘為21個月的本人工資;
(二)從工傷保險基金按月支付傷殘津貼,標准為:一級傷殘為本人工資的90%,二級傷殘為本人工資的85%,三級傷殘為本人工資的80%,四級傷殘為本人工資的75%。傷殘津貼實際金額低於當地最低工資標準的,由工傷保險基金補足差額;
(三)工傷職工達到退休年齡並辦理退休手續後,停發傷殘津貼,按照國家有關規定享受基本養老保險待遇。基本養老保險待遇低於傷殘津貼的,由工傷保險基金補足差額。
職工因工緻殘被鑒定為一級至四級傷殘的,由用人單位和職工個人以傷殘津貼為基數,繳納基本醫療保險費。
第三十六條 職工因工緻殘被鑒定為五級、六級傷殘的,享受以下待遇:
(一)從工傷保險基金按傷殘等級支付一次性傷殘補助金,標准為:五級傷殘為18個月的本人工資,六級傷殘為16個月的本人工資;
(二)保留與用人單位的勞動關系,由用人單位安排適當工作。難以安排工作的,由用人單位按月發給傷殘津貼,標准為:五級傷殘為本人工資的70%,六級傷殘為本人工資的60%,並由用人單位按照規定為其繳納應繳納的各項社會保險費。傷殘津貼實際金額低於當地最低工資標準的,由用人單位補足差額。
經工傷職工本人提出,該職工可以與用人單位解除或者終止勞動關系,由工傷保險基金支付一次性工傷醫療補助金,由用人單位支付一次性傷殘就業補助金。一次性工傷醫療補助金和一次性傷殘就業補助金的具體標准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規定。
第三十七條 職工因工緻殘被鑒定為七級至十級傷殘的,享受以下待遇:
(一)從工傷保險基金按傷殘等級支付一次性傷殘補助金,標准為:七級傷殘為13個月的本人工資,八級傷殘為11個月的本人工資,九級傷殘為9個月的本人工資,十級傷殘為7個月的本人工資;
(二)勞動、聘用合同期滿終止,或者職工本人提出解除勞動、聘用合同的,由工傷保險基金支付一次性工傷醫療補助金,由用人單位支付一次性傷殘就業補助金。一次性工傷醫療補助金和一次性傷殘就業補助金的具體標准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規定。
第三十八條 工傷職工工傷復發,確認需要治療的,享受本條例第三十條、第三十二條和第三十三條規定的工傷待遇。
第三十九條 職工因工死亡,其近親屬按照下列規定從工傷保險基金領取喪葬補助金、供養親屬撫恤金和一次性工亡補助金:
(一)喪葬補助金為6個月的統籌地區上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
(二)供養親屬撫恤金按照職工本人工資的一定比例發給由因工死亡職工生前提供主要生活來源、無勞動能力的親屬。標准為:配偶每月40%,其他親屬每人每月30%,孤寡老人或者孤兒每人每月在上述標準的基礎上增加10%。核定的各供養親屬的撫恤金之和不應高於因工死亡職工生前的工資。供養親屬的具體范圍由國務院社會保險行政部門規定;
(三)一次性工亡補助金標准為上一年度全國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20倍。
傷殘職工在停工留薪期內因工傷導致死亡的,其近親屬享受本條第一款規定的待遇。
一級至四級傷殘職工在停工留薪期滿後死亡的,其近親屬可以享受本條第一款第(一)項、第(二)項規定的待遇。
第四十條 傷殘津貼、供養親屬撫恤金、生活護理費由統籌地區社會保險行政部門根據職工平均工資和生活費用變化等情況適時調整。調整辦法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規定。
第四十一條 職工因工外出期間發生事故或者在搶險救災中下落不明的,從事故發生當月起3個月內照發工資,從第4個月起停發工資,由工傷保險基金向其供養親屬按月支付供養親屬撫恤金。生活有困難的,可以預支一次性工亡補助金的50%。職工被人民法院宣告死亡的,按照本條例第三十九條職工因工死亡的規定處理。
第四十二條 工傷職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停止享受工傷保險待遇:
(一)喪失享受待遇條件的;
(二)拒不接受勞動能力鑒定的;
(三)拒絕治療的。
第四十三條 用人單位分立、合並、轉讓的,承繼單位應當承擔原用人單位的工傷保險責任;原用人單位已經參加工傷保險的,承繼單位應當到當地經辦機構辦理工傷保險變更登記。
用人單位實行承包經營的,工傷保險責任由職工勞動關系所在單位承擔。
職工被借調期間受到工傷事故傷害的,由原用人單位承擔工傷保險責任,但原用人單位與借調單位可以約定補償辦法。
企業破產的,在破產清算時依法撥付應當由單位支付的工傷保險待遇費用。
第四十四條 職工被派遣出境工作,依據前往國家或者地區的法律應當參加當地工傷保險的,參加當地工傷保險,其國內工傷保險關系中止;不能參加當地工傷保險的,其國內工傷保險關系不中止。
第四十五條 職工再次發生工傷,根據規定應當享受傷殘津貼的,按照新認定的傷殘等級享受傷殘津貼待遇。
5、右手橈骨骨折後手要完全恢復需要多久?
我2月20號摔傷,右手橈骨骨折,打石膏一個月拆了,現在手活動還是痛。請問還要多久才能好
6、橈骨骨折的病人睡覺時手如何放置?
仰卧,手臂屈曲,以被子,枕頭等物墊起,手高於肘,肘高於肩,這樣最好。清醒時放在胸前可以,睡覺時放在胸前會影響呼吸,變換體位時也很不舒服。
7、右手橈骨骨折如何康復訓練
骨折治療的最後一部分「功能鍛煉」,主要靠自己,醫生只能提供指導意見.
你要有決心和毅力,因為鍛煉是很苦的.
方法是將上臂平放在桌面上,盡量的伸肘關節,伸到不能伸時用尺量一下距離桌面幾公分.
再屈肘到無法再屈,量一下距離肩幾公分.
第二下同樣是屈和伸,但是要求要超過前一次.如此反復,每小時練5分鍾.
如你能堅持,一定會有較快的進步.
願你早日康復!
8、右手橈骨骨折一定要手術嗎?
根據你的描述症狀診斷右手橈骨骨折。多是由於外傷引起的,表現為腫脹疼痛,活動受限。治療方案,如果是位置比較好的話,可以保守治療,一般安信高分子夾板外固定,如果是位置差的話,我建議還是考慮手術治療。一般夾板外固定,一個月可以去除。完全癒合大約得三個月左右。祝早日康復!
9、手腕橈骨骨折
看了以上的答案,回答得都有點不對題。樓主問的是為什麼有響聲。
彈響的最可能的原因是:是肌腱響,而不是骨折響。 由於骨折的位置稍差,導致骨面形成的滑道有些不平整,伸肌腱在滑道內滑動時就會產生「彈響」,打個比方,就像琴弦被撥動時一個道理。
具體一點說:橈骨的背側共有6個肌腱間隔,也就是說,有6個「滑道」,根據您說的靠小指的那邊,估計是伸指總肌腱所在的第四個滑道可能最大。
我們來分析一下:
響聲的來源有三種可能:1、骨折塊的移動。2、下尺橈關節韌帶未癒合,導致的尺、橈骨之間的碰撞。3,肌腱彈響。 由於已經傷後2個月了,而且初期肯定已經接受了醫院的治療,骨折早已經過了纖維連接期,韌帶就更不用說了。所以1、2的可能性基本可以排除,這是任何一個骨科醫生都可以理解的基本知識。 那麼,餘下的只有3的可能性嘍。
治療嘛,近期相對減少一些活動即可,不要過多的進行屈腕或伸腕的動作,否則,將會在局部形成慢性無菌性炎症,一旦發生了,有些人要好些年才會好呢。各種理療嘛,有條件做做也可以,不做也行,關鍵是減少活動,這是根本。你的年齡還小,骨折癒合及塑型能力很強,隨著將來骨折的自我塑型改造,滑道會逐漸變平整,那時就沒有響聲和疼痛了。時間嘛,根據您的年齡,1年左右差不多。
另外,建議有些答題者,如果是醫生的話,把基礎解剖知識搞懂了再回答問題,否則,會誤人誤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