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骨折 > 肩關節脫位常合並的骨折

肩關節脫位常合並的骨折

發布時間:2020-04-17 02:28:20

1、昨晚騎車摔跤導致左肩關節脫位合並左肱骨大結節撕脫性骨折,請問嚴重嗎?

病情分析:
你好,你的這種來左肩關節脫位合並左肱骨大結節撕脫性骨折,不算特別嚴重。

意見建議:
這種脫位源可以通過手法進行復位,撕脫性骨折需要看撕脫的具體情況了,一般來講,最多的只是一個非常小的知骨片撕脫或者肌腱連接處的撕脫,通過固定治療,一般四周內就會完全恢復,但如果有骨片,那麼吸道收的過程比較慢。

2、習慣性脫臼的表現症狀!

肩關節臼本身由肩胛骨和鎖骨共同組成,因此其結構本身就相對不很穩定,加上肩關節是人體活動范圍最大的關節,因此最容易出現「脫臼」問題。
運動過程中出現的肩關節脫臼,往往在第一次出現肩關節脫臼時,合並了不同程度的肩關節臼軟骨部分的骨折。而肩關節脫臼之後是否會導致以後出現「習慣性脫臼」問題,其關鍵取決於關節臼軟骨骨折的程度和復位修復的情況。由於組成肩關節臼的軟骨本身血液循環供應不很充沛,因此這部分軟骨骨折之後,自身的修復能力較差,導致恢復過程緩慢,往往需要三個月甚至更長。
你的親人已經在短期出現了三次肩關節脫臼情況,從診斷角度上看實際上已經屬於「習慣性脫臼」了。
治療方面建議患者到當地三甲大醫院的骨科去作仔細檢查,(最好是做CT或核磁共振,這是因為一般的X光片往往不能很好地顯示軟骨組織骨折受損的具體情況)以便明確肩關節軟骨的骨折部位是否存在「軟骨分離」的問題。如果受損的軟骨沒有出現明顯分離,可再次請有經驗的骨科醫生進行手法復位並懸吊手臂、限制手臂運動一個月,同時還必須做到三個月內不得讓受傷的肩部再進行劇烈運動,屆時該肩關節才能達到痊癒。
而假設受損的軟骨已經出現比較嚴重的分離,再繼續保守治療或採用中醫中葯治療往往達不到治癒的效果,因此建議手術修復,否則習慣性肩關節脫臼將很可能陪伴患者一生。
以上所述僅供參考。

在看過其他網友的答復之後,估計其中除署名chyxqd的網友可能是有一定關節脫臼治療經驗的醫生之外,其他網友均不是真正的醫生。因此那些答案可信程度不高。而用自己都不具備的醫學知識到網上去忽悠因健康問題需要幫助的朋友,其做法實在不值得提倡!

3、肩關節脫位,喙突撕脫骨折,不動手術,後遺症怎樣?

1,要保證骨折能盡可能的恢復功能,復位加上必要的固定是關鍵。後期的護理也要圍繞固定來處理。首先骨折後要經常檢查固定是否過松或者過緊,過松要去醫院找醫生綁緊,過緊會影響肢體的血液循環,也要去醫院找醫生處理。患肢盡量少動,注意觀察手指血液循環,如有麻木說明固定過緊。

飲食上清淡為宜,多吃含鈣食物如豆製品、海產品、牛奶,多吃新鮮水果,多曬曬太陽可以補充維生素D,有助於鈣質的吸收。

4、胳膊像掉了下來像是肩關節「脫臼」,遇到這種情況該怎麼辦?

人體的結構非常復雜。當人體的各種功能正常時,人體就能正常運轉。然而,在生活中難免會有磕磕碰碰,或者受到外力的突然沖擊,很可能發生關節脫位,其中肩關節脫位是比較常見的一種。很多人都應該有這樣的經驗,鍛煉好,突然肩關節脫位,伴隨的疼痛會使人發抖。


肩關節脫位往往是在一些相對較大的暴力後才看到的,或者在運動中,運動范圍超過了承受范圍,比如做一些比較劇烈的動作,比如頭頂、向後投擲,這些動作都會導致肩關節脫位。
肩關節脫位往往伴有一定的症狀, 肩關節脫位最常見的症狀,首先會感覺手臂摔倒,這種感覺就會發生。如果半脫位,又稱方肩畸形,則手臂會抬起但不能移動。從外觀上也可以看出,手臂不在正常位置,活動受限,而且有疼痛感。


當有肩關節脫位時,有些人會想自己做關節復位,其實這不是一個好辦法。李潔若指出,肩關節脫位一般不應由自己處理。肩關節脫位很可能伴有骨折或其他損傷,所以有必要在第一時間去醫院。到達醫院後,醫生可以拍X光片,看看是否真的發生了脫位,確定脫位的位置和程度,是否有合並骨折等,然後醫生可以根據自己的判斷嘗試手法復位。如果復位不成功,需要在手術室麻醉下局部麻醉或牽引復位。


「肩關節脫位復位後,並不意味著已經完全康復。以後可能會有一些軟組織損傷,需要進一步進行磁共振或b超檢查,然後進行幾周的功能康復,才能有更好的治療效果。 

5、左肩關節脫位 伴肱骨大結節撕脫性骨折 兩個禮拜稍微一動有疼痛感

撕脫性骨折肯定疼啊,近期要限制活動,一個月左右後開始逐步恢復少量功能鍛煉 吃鈣片好的快,吃骨頭湯沒用 追問: 兩個禮拜後還是一動就疼 是不是正常現象? 回答: 有這種情況啊,不過一般來講疼痛應該是在逐步好轉的,若是有加重或者和剛受傷 時差 不多那就可能有些問題,需要進一步檢查或者復查X片
滿意請採納

6、肩關節 習慣性 脫位 治療方法

1.肩關節脫位,經回納後,因為上肢下垂的重量,會令關節向下離位,韌帶及肌筋會被拉長。出現鬆弛,不利復完。

2.因為穩固度不足,稍大動作,又再脫出,成為慣性。反復的損傷,會令關節更松及更難穩固復完。而患者變成上臼專家。

3.較合理處理方法是於回納後,縛一薄墊於腋下。此措施可起「支點」作用,令上肢變成「扛桿」。手(力點)下墜時,薄墊反會抬起肩骨(重點)入盂,形成良好接觸,方便復修。

4.要注意的是:墊不可太厚,厚了會壓住神經,令手覺麻。但又不能太薄,薄了起不到升骨入盂的效果。總之,經數次調整,便能得到最合適,最舒服,最有用的矯正墊。

5.如果是青年人,一般用墊十五天便足夠。

6.有些場合,不方便縛墊,可曲左肘以指觸左肩,再以右掌置左肘下,與肩對抗用力三數分鍾,加強回納。

7、肩關節脫位是否屬於輕傷?

是輕傷。

肢體損傷
第二十條 肢體軟組織挫傷占體表總面積百分之六以上。
第二十一條 肢體皮膚及皮下組織單個創口長度達10厘米(兒童來達8厘米)或者創口累計總長度達15厘米(兒童達12厘米);傷及感覺神經、血管、肌腱影響功能的。
第二十二條 皮膚外傷性缺損須植皮的。
第二十三條 手損傷
(一)1節指骨(不含第2至5指末節)粉碎性骨折或者2節指骨線形骨折;
(二)缺失半個指節;
(三)損傷後出現輕度攣縮、畸形、關節活動受限或者側方不穩;
(四)舟骨骨折、月骨脫位或者掌骨完全性骨折。
第二十四條 足損傷
(一)2節趾自骨骨折;
(二)缺失1個趾節;
(三) 庶骨2節骨折;跗骨、距骨、跟骨骨折;踝關節骨折或者 庶跗關節脫位。 撕脫骨折除外。
第二十五條 四肢長骨骨折;臏骨骨折。
第二十六條 肌體大關節脫位、關節韌帶部分撕裂、半月板損傷或者肢體軟組織損傷後瘢痕攣縮致關節功能障礙。

8、「脫臼」是什麼意思啊?

關節脫位也稱脫臼,是指構成百關節的上下兩個骨端失去了正常的位置,發生了錯位。多暴力作用所致,以肩、肘、下頜及手指關節最易發生脫位。

關節脫位的表現

1、關節處疼痛劇烈。

2、關節的正常活動喪失。度

3、關節部位出現畸形。

臨床上可分損傷性脫位、先天性脫位及病理性脫位等幾種情形。關節知脫位後,關節囊、韌帶、關節軟骨及肌肉等軟組織也有損傷,另外關節周圍腫脹,可有血腫,若不及時復位,血腫機化,關節粘連,使關節不同程度喪失功能。

(8)肩關節脫位常合並的骨折擴展資料

原因

比如性別、年齡、關節先天鬆弛、競技體育類型和水平,這些都是肩關節脫位的高發因素。年齡小於40歲的男性人群道,其競技體育類型和水平相對較高,所以發生脫位的概率也會上升;關節先天鬆弛可以作為獨立的肩關節脫位因素來解釋普通人因低水平的體育運動版誘發脫位的原因。

業余愛好投擲運動的競技體育類型的普通人群,誘發肱盂關節脫位的概率明顯上升,而高強度競技水平的運動,是肩關節脫位的高危因素,如籃球、權羽毛球、體操(單、雙杠)等。運動時跌倒時上肢伸直支撐著地時亦易出現肩關節脫位。

9、肩關節脫位並肱骨大結節骨折,拆掉吊帶後晚上手肘和肩疼的睡不著,有沒有誰有經驗應該怎麼辦?

在給予長時間制動後 肩關節和肘關節僵硬 活動范圍變小 是正常的
肘關節 是一個相對脆弱的關節 由於關節復雜 結構緊湊 在長時間制動後 容易發生關節僵硬 並且有肯能無法恢復到正常水平 需要進行功能鍛煉 盡可能恢復關節功能,疼痛時難免的 鍛煉時可以循序漸進 每天多一點活動度 每天一點疼 需要加緊鍛煉 留下太大的功能受限就不好了 雖然不會怎麼明顯的影響功能 但總是會讓人心裡不爽,這個鍛煉 可以在正規醫院康復科進行咨詢和治療
肩關節有脫位和大結節骨折 需要根據恢復進度進行功能鍛煉,相對肘關節 其功能恢復要稍稍容易些 不過 由於有受傷病史 創傷性關節炎難以避免 治療上還是以功能鍛煉為主 不過需要在創傷恢復到一定程度之後 按一定的量逐漸鍛煉 同樣 需要在正規醫院的正規骨科醫生和康復科醫生的共同指導下 進行治療
兩個關節的治療基本上差不多 理療 熱敷 主動被動活動
肘關節的鍛煉需要特別注意 如果過於強烈 有可能造成關節周圍軟組織骨化 這個骨化的問題 目前沒有確切的研究明確其機制和治療預防方法 只是根據臨床和理論推斷可能和過度的功能鍛煉有關
總之 還是在正規的醫院進行康復治療 恢復的可能會好些
以上言論僅供參考 具體問題還請專科咨詢

與肩關節脫位常合並的骨折相關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