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遠端骨折和基底部骨折有什麼區別呢?
你好,首先是骨折的部位不同,引起的損傷也是不一樣的,然後手術方式是不同的。
2、什麼是遠端骨折?
橈骨遠端骨折極為常見, 約占平時骨折1/10。多發生老年婦女、兒童及青年。骨折發生在橈骨遠端2~3cm范圍內,多為閉合骨折。
一、骨折原因及類型
(一)伸直型骨折(Colles骨折)最常見,多為間接暴力致傷。跌倒時腕背屈掌心觸地,前臂旋前肘屈曲。骨折線多為橫形。兒童可為骨骺分離,老年常為粉碎骨折。骨折遠段向背側,橈側移位,近段向掌側移位,可影響掌側肌腱活動。暴力輕時可發生嵌入骨折無移位。粉碎骨折可累及關節,或合並下橈尺關節韌帶斷裂,下尺橈關節脫位,分離,或造成尺骨莖突撕脫。
(二)屈曲型骨折(Smith骨折)較少見。骨折發生原因與伸直型相反,故又稱「反科雷氏」骨折。跌倒時腕掌屈,手背觸地發生橈骨遠端骨折。骨折遠端向掌側移位,骨折近端向背側移位。
腕部腫脹,疼痛,活動受限。伸直型骨折移位明顯時,可見餐叉狀及槍刺樣畸形
如何治療:
(一)手法復位小夾板或石膏固定 新鮮有移位橈骨遠端骨折,應盡早整復、固定。下面以伸直型骨折為例介紹兩種復位固定方法。整復前了解移位方向及決定採用手法,局麻或臂叢麻醉。
1.牽抖復位法 適用於骨折遠端向背側移位或骨折斷端向掌成角,但骨折非累及關節,不是粉碎者。患者坐位或卧位,屈肘90°前臂中立位,一助手握住上臂,術者兩手緊握手腕,雙拇指放在骨折遠端背側,觸摸准確繼續牽引,待重迭基本矯正後,稍旋後猛力牽抖,同時掌屈尺偏,骨折得到復位
2.提按復位法 適用於老年患者,骨折累及關節,粉碎骨折病人。患者平卧屈肘90°,前臂中立位,一助手握住拇指及其他四指,一助手握上臂對抗牽引,待嵌插骨折矯正後,術者先矯正旋轉移位及側方移位,然後雙拇指擠按骨折遠端背側,其他手指置近端掌側向上端提,骨折即可復位
整復後小夾板固定。或石膏固定3~4周。無移位橈骨遠端骨折僅用小夾板或石膏固定3~4周。屈曲型骨折復位方法相似,復位和固定方向相反。
(二)陳舊骨折處理 陳舊骨折,無明顯功能障礙,尤其老年人聽其自然。骨折僅向掌側成角,無橈偏及重迭移位,骨折雖達3~4周,仍可按新鮮骨折處理。青壯年骨折畸形癒合,有神經症狀或肌腱功能障礙,或者前臂旋轉受限,應早期採用手術治療。
畸形不嚴重,僅有前臂旋轉障礙者可行尺骨頭切除術。畸形嚴重,無前臂旋轉障礙者可行尺骨頭部分切除及橈骨遠端截骨術。因掌側骨痂隆突引起神經、肌腱刺激受壓者,可行骨痂切除等。
3、什麼叫近端骨折
?
4、怎樣區分鎖骨的遠端骨折和中端骨折
你好,是根據鎖骨骨折的位置所區分的,一般是中間的為中端骨折,在肩鎖關節旁邊的為遠端骨折。
5、左橈骨近端骨折,多久恢復
石膏固定對骨頭的生長沒有任何幫助,固定久了(超出10天)還會使關節僵硬,骨折治療的重點並不是固定和在家靜養,而是讓斷骨在短時間內快速生長癒合這才是最重要的,也才是患者最希望看到的,你的問題建議選用中國傳統中醫治療,體外夾板固定,然後外敷中葯快速接骨,一般一個月內的骨折,用葯7天左右疼痛可基本消除,10天可拆下夾板,20天左右可下地拄拐學行走,全程治療在30至40天左右可基本康復。骨折時間太長的、年紀太大的或且骨折損傷嚴重的,治療則需要多延長一些時間。在斷骨沒有癒合前,多休息少活動,西葯慎用,尤其是含激素的葯物忌用。胡氏骨科祝你早日康復!
6、骨折的近端骨折和遠端骨折怎麼看?
同一根骨頭,如果斷的地方是在靠近腳/手的方向,就叫遠端
反之叫近端
就像「大臂」,靠近手的地方也就是靠近肘的地方就叫「遠端」,靠近肩就叫近端
「小臂」靠近手腕就叫遠端,靠近肘就叫近端
大腿靠近肚子就叫近端,靠近膝就叫遠端
小腿靠近膝叫近端,靠近腳叫遠端
如果是指頭和趾頭,那麼靠近手腕/腳腕的叫近端,靠近指尖/趾尖叫遠端
明白了嗎?
7、骨折分為哪幾種?(根據完整程度)
骨折分類的目的,在於明確骨折的部位和性質,利用臨床上正確、完善地診斷和選擇合適的治療方法。
(一)依據骨折是否和外界相通可分為:
1.開放性骨折 骨折附近的皮膚和粘膜破裂,骨折處與外界相通
恥骨骨折引起的膀胱或尿道破裂,尾骨骨折引起的直腸破裂,均為開放性骨折。因與外界相通,此類骨折處受到污染。
2.閉合性骨折 骨折處皮膚或粘膜完整,不與外界相通。此類骨折沒有污染。
(二)依據骨折的程度分類
1.完全性骨折 骨的完整性或連續性全部中斷,管狀骨骨折後形成遠、近兩個或兩個以上的骨折段。橫形、斜形、螺旋形及粉碎性骨折均屬完全性骨折。
2.不完全性骨折 骨的完整性或連續性僅有部分中斷,如顱骨、肩胛骨及長骨的裂縫骨折,兒童的青枝骨折等均屬不完全性骨折。
(三)依據骨折的形態分類
1.橫形、斜形及螺旋形骨折 多發生在骨幹部。
2.粉碎性骨折 骨碎裂成兩塊以上,稱粉碎性骨折。骨折線呈「T」形或「Y」形時,又稱「T」形骨折或「Y」形骨折。
3.壓縮骨折 松質骨因壓縮而變形,如椎體和跟骨。
4.星狀骨折 多因暴力直接著力於骨面所致,如顱骨及髕骨可發生星狀骨折。
5.凹陷骨折 如顱骨因外力使之發生部分凹陷。
6.嵌入骨折 發生在長管骨幹骺端皮質骨和松質骨交界處。骨折後,皮質骨嵌插入松質骨內,可發生在股骨頸和肱骨外科頸等處。
7.裂紋骨折 如長骨幹或顱骨傷後可有骨折線,但未通過全部骨質。
8.青枝骨折 多發生在小兒,骨質部分斷裂,骨膜及部分骨質未斷。
9.骨骺分離 通過骨骺的骨折,骨骺的斷面可帶有數量不等的骨組織,是骨折的一種。
(四)依據解剖部位來分類
如脊柱的椎體骨折,附件骨折,長骨的骨幹骨折,骨骺分離,干骺端骨折,關節內骨折等。
(五)依據骨折前骨組織是否正常分類
1.外傷性骨折 骨結構正常,因暴力引起的骨折,稱之為外傷性骨折。
2.病理性骨折 病理性骨折不同於一般的外傷性骨折,其特點是在發生骨折以前,骨本身即已存在著影響其結構堅固性的內在因素,這些內在因素使骨結構變得薄弱,在不足以引起正常骨骼發生骨折的輕微外力作用下,即可造成骨折。
(六)依據骨折穩定程度分類
1.穩定性骨折 骨折復位後經適當的外固定不易發生再移位者稱穩定性骨折。如裂縫骨折、青枝骨折、嵌插骨折、長骨橫形骨折等。
2.不穩定性骨折 骨折復位後易於發生再移位者稱不穩定骨性骨折,如斜形骨折,螺旋骨折,粉碎性骨折。股骨幹既是橫骨折,因受肌肉強大的牽拉力,不能保持良好對應,也屬不穩定骨折。
(七)依據骨折後的時間分類
1.新鮮骨折 新發生的骨折和尚未充分地纖維連接,還可能進行復位者,2~3周以內的骨折。
2.陳舊性骨折 傷後三周以上的骨折,三周的時限並非恆定,例如兒童肘部骨折,超過10天就很難整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