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骨折 > 骨摺椅背法

骨摺椅背法

發布時間:2021-04-28 03:30:19

1、脊椎骨折 治療 注意

脊柱骨折會導致肌肉損傷、四肢麻木等並發症,嚴重時甚至會出現殘疾的情況,一般患者需要及時進行手術治療,由於脊柱周圍神經組織較多,脊柱骨折容易對神經造成壓迫,所以還要考慮是否有術後感染的情況發生,及時採取治療

2、骨折手法整復的原則?是不是那16字,動靜結合,內外兼制,筋骨並重,醫患合作!

?

3、肩關節骨折內固定術後如何鍛煉

肱骨近端的外科頸、肱骨頭、大結節骨折,肩胛骨骨折,肩鎖關節脫位,在經過手術固定治療後,需要進行肩關節功能鍛煉,方法有:
1.術後近期,患者一般狀況良好,傷口滲出少、炎症反應輕,可在醫師指導下被動活動肩關節、肘關節,以防止關節囊攣縮,同時主動活動腕關節和手指。
2.待能夠下地,行「鍾擺樣運動」:下地立穩後彎腰,上肢自然下垂,做懸垂迴旋動作(劃圈),或做鍾擺樣前後或左右兩側擺動,活動范圍由小到大。5次/組,3~4組/天。運動後需要用冰毛巾冷敷傷口周圍,以利消腫止痛。見圖1-1
3.術後3-6周,骨折初步癒合(X線片證實):開始肩關節的主動活動,如①外展、外旋:仰卧位,雙手手指交叉放在頭頸部後方,兩肘向前、向後活動,練習肩關節外展、外旋。②後伸:雙手扶椅背,慢慢下蹲,練習肩關節後伸。③前屈,上舉:患側手扶牆壁,做手指爬高運動,練習肩關節前屈,上舉。④上舉、前屈:雙手持一木棍做上舉,或用健手握住患手上舉,利用健肢帶動患肢外展、上舉、前屈。⑤後伸、屈曲:健手後伸,手背摸背部最高點,觸及肩胛骨,再以健手托患肘觸摸對側的肩胛骨。
4.肌力訓練,主要是三角肌:①術後3~6周,三角肌的等長收縮訓練(不產生關節運動的肌肉力量練習),可以防止肩部費用性肌萎縮。然後逐漸增加肩關節的活動度,可以控制在每周增加5°~10°。②術後7~9周,主動活動肩關節,等長收縮的強度逐漸增加,同時進行日常生活的訓練。③術後10~12周,抗自身重力主動活動肩關節訓練,自我牽拉肩關節以增加肩關節活動范圍。④13周以後,主動活動肩關節,使關節活動達到正常,逐步增加抗阻抗練習,使肌力完全恢復。
5.常見問題:①合並肩周炎:康復目標是恢復到傷前的活動范圍,可以在服用NSAID葯物後再練習。②肱骨頭的假性半脫位:多因三角肌等肩胛帶肌的力量薄弱,不能懸掛住上肢,造成肱骨頭向下移位,待三角肌力量恢復後多能夠自行復位。

4、護理挪動法適用於什麼樣的病人

長期卧床尤其是半卧位的病人,身體重心常常滑向床尾而不能自己抬高體位者,由護士協助移動,使之保持舒適體位。具體方法:

(一)自己能轉動的病人

只需一位護士協助(圖4-1)

1.松開蓋被,視病情放平靠背架。

2.將枕頭橫立床頭,避免撞傷病人。

3.病人仰卧屈膝,雙手握住床頭豎欄,也可抓住床沿或搭在護士肩部。

4.護士要應用節力原則雙腳分開,一腳在前一腳在後,呈弓形箭步;一手托在病人肩下,另一手托臀下,讓病人兩臂用力,雙腳抵床,抬起身體。這時護士托住病人的重心順勢向床頭移動。

5.放回枕頭,視病情支起靠背架,整理床單位。

(二)自己不能轉動的病人

只需一位護士協助(圖4-1)需兩位護士協調操作。

移動和搬運病人

第一種方法:

1.松開蓋被,視病情放平靠背架。

2.將枕頭橫立床頭,避免撞傷病人。

3.在病人的肩至臀部墊雙層中單。

4.兩位護士分別立於床的兩側,各自將松垂的中單向上卷至病人身旁。

5.分別抓住兩側卷至肩與臀部的中單兩端,同時用力將中單綳緊、抬高,使之離開床面,移向床頭。

6.幫助病人取舒適卧位。

7.放回枕頭,酌情支起靠背架,整理床單位。

第二種方法:

1.松開蓋被,視病情放平靠背架。

2.將枕頭橫立床頭,避免撞傷病人。

3.兩位護士分別站在病床兩側,各自用一手托住病人肩部,一手托臀部,用合力上移,或一人托住病人背及臀部,同時抬起病人移向床頭。其他同上法。

二、輪椅使用法

(一)目的 運送不能行走的病人

(二)用物 輪椅、按季節備毛毯、別針,需要時備外衣。

(三)方法

1.幫助病人坐輪椅法。

幫助病人坐輪椅

(1)將輪椅推至床旁,椅背和床尾平齊,面向床頭。

(2)扶病員坐起,披上外衣,穿鞋,下地。

(3)拉起兩側扶手旁的車閘,以固定輪椅;無車閘,護士站在輪椅後面,固定輪椅,囑病人扶著輪椅的扶手,盡量靠後坐,勿向前傾身或自行下車,以免跌倒。

(4)翻轉踏腳板,供病人踏腳。

(5)在推輪椅行進的過程中要注意安全,保持舒適坐位。推車下坡時減慢速度,過門檻時翹起前輪,使病人的頭、背後傾,並囑抓住扶手,以防發生意外。

(6)注意觀察病情。

2.幫助病員下輪椅法 將輪椅推至床邊,固定輪椅,翻起踏腳板,扶病人下輪椅。

三、平車運送法

(一)目的

為運送不能起床的病人去手術室、特殊檢查、治療室等。

(二)用物

平車、棉褥、大單、棉被或毛毯、枕頭。

(三)方法

1.挪運法病情許可,能在床上配合動作者,可用此法。

(1)檢查平車有無損壞,移開床旁桌、椅。推平車緊靠床邊。

平車運送病人

(2)護士在旁抵住平車,協助病員移向平車,將其上身、臀部、下肢順序向平車挪動。使病人卧於舒適位置。回床時,先助其移動下肢,再移動上半身。

(3)用大單或蓋被包裹病員,露出頭部,先蓋腳部,然後蓋好兩側上層邊緣及兩側向內折疊,使之整齊美觀。

(4)整理床單位,鋪暫空床。

2.單人搬運法(圖4-4)適用於患兒及病情許可,體重較輕者。

單人搬運病人

(1)將平車推至床尾,使病人頭部和床尾成鈍角,搬運者站在鈍角內的床邊。

(2)搬運者一臂自病人腋下伸至肩部外側,一臂伸入病人股下,病人雙臂交叉,依附於搬運者頸部並雙手用力握住搬運者。

(3)搬運者托起病人,移步轉身,將病人輕輕放於平車上,蓋好蓋被。

(4)整理床單位,鋪暫空床。

3.二人、三人搬運法用於不能自己活動、體重較重者。平車放置同單人搬運法。松開蓋被、將病人上肢交叉置於胸前。二人搬運時,甲托住病人頸肩部與腰部,乙托住臀部與腘窩處;三人搬運時,甲托住病人的頭頸、肩背部、乙托住腰、臀部,丙托住腘窩、腿部之後,同時抬起病人,並使之身體稍向搬運者傾斜移至平車上,蓋好被蓋。

二人搬運病人

三人搬運病人

4.四人搬運法 用於危重或頸椎腰椎骨折病人。

(1)移開床旁桌、椅,將鋪好棉被的平車緊靠床邊。在病人腰、臀下鋪大單或中單(布質應牢固)。

(2)甲站於床頭,托住病人的頭與肩部,已立於床尾托住病人的兩腿,丙和丁分別站在病床及平車的兩側,4人抓緊大單或中單四角,同時抬起病人,輕輕將病人放在平車中央,蓋好蓋被。整理床單位,鋪暫空床。

(3)推平車時速度不宜太快。

(四)注意事項

1.搬運過程中,注意安全、舒適、保暖,動作輕穩。

2.多人搬運時,動作要協調一致,上坡時病人頭在前,下坡時頭在後,以免病人頭低垂而不適,給病人以安全感。

3.骨折病人搬運時應在車上墊木板,並做好骨折部位的固定。

4.注意觀察病人的面色及脈博的改變。

5.推車行進時,不可碰撞牆及門框,避免震動病人,損壞建築物。

四、擔架運送法

方法同平車運送法。由於擔架位置較低,故應先由兩人將擔架抬起,使之和床沿並齊,便於搬動病人,搬運時盡量保持平穩,忌過分擺動。

5、後腦勺被椅背敲到了,怎麼才能確定後腦沒有骨折啊

顱骨是否骨折最好
做頭
CT確認。頭骨比較硬,一般不會骨折。

6、現場急救時採用的搬運技術都有哪些?有哪些注意事項

徒手救護搬運法操作要領:
1.扶行法:救護人站於病人一側,使其身體略靠著救護人。
2.抱持法:將病人抱起。
3.背負法:將病人背起。如病人卧於地上,救護人可躺其一側,一手緊握傷者肩部,另一手抱其腿,用力翻身,使其伏於救護人背上,而後慢慢起來。
4.椅托式:甲乙兩人在病人兩側對立,甲以右膝、乙以左膝跪地,各以一手入病人大腿之下互相緊握,另外之手彼此交替搭於肩上,支托患者背部。
5.雙人拉車式:一個站在病人的頭部,兩手插其腋下,抱入懷內;一個站其足部,立在病人中間,然後步調一致前行。
6.三人搬運法:三人並排,將患者抱起齊步前進。
注意事項 :
1.搬運抽搐患者時,要在其上下牙齒間墊塞紗布或纏上紗布的筷子。
2.上止血帶的患者,每隔40分鍾放鬆止血帶一次,每次約1-2分鍾。
3.途中患者發生呼吸心跳驟停時,要積極搶救。
4.患者在車上應橫卧,身體與前進方向成垂直角度。
5.夏天注意防暑,冬天預防凍傷。
器械搬運
1. 擔架搬運 擔架搬運是院前急救最常用的方法,使用過程中須注意:(1)對不同傷病情的傷員要用不同體位搬運;(2)傷病員抬上擔架後必須扣好安全帶,以防翻落;(3)傷病員上下樓梯時用保持頭高位,盡量保持水平狀態;(4)擔架上車後應當固定,傷病員應保持頭朝前腳向後的體位。
2. 床單、被褥搬運 遇有狹窄樓梯道路,擔架或其他搬運工具難以搬運,或天氣寒冷,徒手搬運會使傷病員受涼的情況下所採用的一種方法。搬運步驟為:取一條牢固的床單(被褥、毛毯),把一半平鋪在床上,將傷病員輕輕搬到被單上,然後把另一半蓋在傷病員身上,露出頭部,搬運者面對面抓緊床單兩角,保持傷病員腳前頭後(上摟者相反)的體位緩慢移動。這種搬運方法會使傷病員肢體彎曲,故胸部創傷、四肢骨折、脊柱損傷以及呼吸困難等傷病員不能使用。
3. 椅子搬運 樓梯比較窄和陡直時,可以用固定的竹木椅搬運。傷病員取坐位,並用寬頻將其固定在椅背上,兩位救護人員一人抓住椅背,另一人抓握椅腳,搬運時向椅背方向傾斜45度角,緩慢地移動腳步。一般情況下,失去知覺的患者不宜用此法。

7、骨折落病根

你媽媽應該是胸椎11壓縮性骨折吧?除了止痛葯和外貼膏葯以外是沒有辦法依靠葯物緩解的。
但是依靠自己的注意是可以緩解一些的,我有五節胸、腰椎也是一樣壓縮性骨折,平時能躺的就不坐,坐下時間長的就找有靠背的椅子,拿腋下跨在椅背上借力,緩解胸椎的壓力;60歲的人了,骨質疏鬆是正常的,如果年輕的話(我受傷是在25歲)就會快一點痊癒,應該講三年以後痊癒是沒有問題的,因為我自己就是三年以後可以抗自行車上樓的。
另外我是五節脊椎骨折,所以背了三年得不銹鋼背心,也就是依靠定製的不銹鋼向腋部借力的作用,非常痛苦特別是夏天,對你媽媽來講就不用了,如果買一個護腰也是不錯的。

8、骨折的治療時間

一般三個月痊癒`~如果手術了裡面有鋼板的話~

拆線就可以輕微活動~~但不能用力 多活動
如果沒外傷,打石膏的話, 平時多活動
石膏拆掉可輕微活動腕部~

痊癒後還會和原來一樣~

9、脛骨中下段骨折癒合後怎樣恢復行走

你好,踝關節僵硬在進行關節功能鍛煉時最好輔助理療、磁療、熱敷及按摩等。下面是原則性的步驟,可參考。

第一步驟:在患肢不負重下進行訓練第一步驟:在患肢不負重下進行訓練
(1)床邊坐位:小腿輕松地向前後自由擺動,開始時左右腿輪流擺動,擺動幅度由小到大,速度和時間可加以控制,如患者已經能擺動的很自然,可令患者在自由擺動了3-4次後,突然使健肢停止在伸直位,慢數3下,然後繼續自由擺動,再突然時患肢停止在伸直位,同樣慢數3下,然後再繼續自由擺動,慢慢地,再伸直位的停止時間逐漸增長後,再讓患者做一腿停止於伸直位的同時,另一腿停止在屈曲位,最後,再加上以下的動作,即腿向前擺動時同時做足踝和足趾的背屈,腿向後擺的同時做足踝和足趾的跖屈.
(2)床邊坐位:兩腿模仿踏自行車的運動.
(3)放置兩張椅子,使椅背相對,兩手扶椅,用健肢支持體重,站立在兩椅中間,讓患肢前後擺動.最初,膝關節和踝關節可能比較僵硬,以後會逐漸放鬆自如,當腿向後擺時,膝關節屈曲,踝關節跖屈,當腿向前擺時,膝關節伸直,踝關節背屈。這就是步行時所需的髖、膝、踝的自然協調姿勢.

第二步驟:在患肢負擔一部分體重的情況下進行訓練 (1)坐位,膝關節屈曲90度:輪流提起兩足足趾,足跟不離地,直至不能提起為止才放下.
(2)坐位,膝關節屈曲90度:輪流提出兩足足跟,足尖不離地,直至不能提起為止才放下.
(3)坐位,膝關節屈曲90度:右足趾提起(足跟不離地)再放下→左足趾提起(足跟不離地)再放下→右足跟提起(足趾不離地)再放下→左足跟提起(足趾不離地)再放下,放下時踏地有響聲,使患者能養成節律感.
(4)坐位,兩小腿交叉,以足外緣著地,向前向後滑動.

第三步驟:在患肢繼續負荷的情況下進行訓練 (1)坐於椅上,兩手扶椅的前緣,兩小腿交叉,以足的外緣著地,用手的力量撐起身體離椅數寸,一部分體重落在兩足的外緣上,以後逐漸撐起更高,支持的時間更長,最後使身體完全直立.
(2)坐位,面對椅背,扶住椅背站起,主要重量由健肢承擔.
(3)扶住椅背站立,兩膝半屈.
(4)扶住椅背站立,以健肢支撐體重,患肢前後擺動,當足落在前方時,足跟抵地,接著身體重心前移,足趾落地,最後健肢足跟提起.
(5)扶住椅背站立,以患肢支撐體重,健肢前後擺動,當足落在前方時,足跟抵地,接著身體重心前移,足趾落地,最後患肢足跟提起.
(6)不扶椅練習(4)、(5)。
(7)立位,逐漸按正確步態在兩條相距不遠的平行線之間開始練習行走.
當患者支持力較差時,可使用兩根腋杖練習走路,以後逐漸改為兩根手杖,注意不要只用一條,以免造成不平衡的行走習慣,只有在患者的支撐力已經充分增強,步態正確時,才能棄杖行走,以免造成因支撐力不夠而形成日後難以糾正的錯誤步態.

第四步驟:在患肢全部負重的情況下進行訓練 (1)足部練習:扶椅或不扶椅站立,體重落在兩足外側緣上,然後依次做下列活動:提起足跟,使重心轉移至第五跖趾關節上→放下足跟,提起足內側緣,同時足趾背屈→放下足內側緣,提起足趾,用足跟站立.通過該練習可以訓練患肢正確負重和預防扁平足.
(2)屈膝蹲坐:提起足跟,用足趾支撐做蹲坐,兩膝不分開,兩腿平行→提起足跟,用足趾支撐做蹲坐,兩膝和兩足尖分開,足跟仍相靠.
(3)步行練習:練習各種普通步行和復雜步行,如足尖步、足跟步、正步走、變速步、舞蹈性步伐等.

第五步驟:進一步練習
(1)復雜步行、跳躍及上下樓梯練習.
(2)實用性練習如游泳、自行車運動等.

與骨摺椅背法相關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