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左跟骨粉碎性骨折未做手術保守治療.八月余仍時有痛感跛行能評幾級傷殘.是工傷
根據你的描述,這種粉碎性骨折必須在骨折線完全消失後方可負重活動,建議拍片檢查一下,如果已經完全癒合則可下地練習負重
建議拍片檢查一下,如果已經完全癒合則可下地練習負重
2、左股骨頸骨折術後2年,疼痛半年,跛行,左下肢短縮5㎝左右,左髖關節活動明顯受限,求治療意見
沒有看到你的片子,無法做准確判斷,建議你盡快上傳X光片和磁共振等。
根據你的描述,是股骨頸骨折,這個地方的骨折最容易發生股骨頭壞死,繼而出現髖關節骨關節炎,這可能是造成你疼痛、活動受限的罪魁禍首,如果確實如我所料,那麼人工髖關節置換是你的唯一選擇。
更多問題可網路搜索深圳北大醫院我的名字進一步咨詢。
3、我骨盆骨折右大腿的關節處也傷到了 這不動手術 保守治療以後癒合後會不會跛行啊
你好,是否會陂行需要根據你的片子判斷,還有就是是否堅持康復訓練,這個要咨詢你的主管醫生。
4、股骨折骨折內固定術後跛行,骨折處會移位嗎?
左股骨骨折嗎?我幾年前跟你一樣大時也是時左股骨骨折,在膝蓋上方那裡,沒做手術直接打的石膏,現在走路感覺總有點一腳高一腳低的感覺,不過我沒有頗走路是還是比較正常的只是拿重物能感覺到骨折的地方有壓迫感,可能跟我當初沒有能去檢查癒合情況有點關系吧,好好治療,應該是不會的,要對自己有信心。
5、大轉子骨折和粗隆骨結構紊亂會造成肢體肌力弱不能承重跛行長期疼痛壞死等?
會萎縮,不會壞死的
6、跑步跳繩後腳背腫痛 不除外不全骨折 走路跛行
可來骨科門診就診
北京東直門醫院-骨科-柳根哲副主任醫師
7、骨折買了拐杖,拐杖大約有半公分左右的誤差影響效果嘛?
不會影響效果,平時復位時,我們一般標準是,患側下肢比健側相差不超過1.5公分即可,最多差超過2公分就會跛行,因為髖關節具有一定的平衡和調節功能可以使差距在2公分內不顯跛行。拐杖一般是上端放於腋下,調整的空間更大
8、左小腿腓骨 骨折過 沒做復位手術現在,短了一厘米! 現在還能做手術矯正復位么?
你好,很高興為你回答,根據你描述的情況。如果骨折後,小腿變長,現在兩條腿長短距離不一樣,非手術治療,不能矯正。沒有葯物服用,可以使一側腿變長或變短
9、大腿骨折,膝關節僵硬
骨細胞、骨質細胞、髓質細胞(血管和神經)發生了壞死,致骨組織營養中斷或嚴重不足,使骨的代謝障礙,局部骨組織失去了營養,即為骨壞死。
骨壞死原則上分為兩大類:一類是由於細菌感染所致的骨壞死,如:骨髓炎、骨結核、化膿性關節炎等。另一類是因缺血造成的骨壞死,如外傷、飲酒、激素葯、寒濕、肝腎虧虛、骨質疏鬆、扁平髖、脊髓異常空洞症等導致的骨壞死。人體任何部位都可能發生骨壞死,臨床以手舟骨、足舟骨、距骨、肱骨頭、肋骨、髕骨、鎖骨、股骨頭為多見,尤以股骨頭發生率最高。骨壞死發生在股骨頭部位,就叫股骨頭壞死。 人體任何部位都可能發生骨壞死,而股骨頭壞死最多見,其主要原因:
第一是負重大。髖關節是人體最大的關節,它支撐著整個軀乾的重力,頭與臼壓力自然也就大。長期保持這種較大的壓力,容易造成結構上的損傷變形,骨小梁中斷、骨折,影響局部的血液循環。
其次是髖關節的活動范圍僅次肩關節,伸屈、內收、外展、旋轉等,能完成多方向運動。因此,損傷的機會也增加。
西醫認為形成骨壞死的病因有哪些?
臨床上我科專家將其劃分為肯定性病因與可能性病因。肯定性病因是部分病因關系是清楚的並被臨床骨科醫師所接受的,包括以下幾種:
① 外傷 股骨頸骨折、扭傷、摔傷、髖關節脫位、髖臼發育不全易發生股骨頭壞死,其發生的時間,一般認為絕大多數在骨折後1-5年,最早可以在傷後2-3個月出現,發生率一般在75%-95%,骨折手術後大部分均可發生骨壞死。髖部損傷(包括髖關節脫位、股骨頸骨折、轉子骨折等)直接影響局部的血運供給,尤其是股骨頭的供血不足,而超過24小時未整復的骨折脫位,股骨頭會100%發生壞死。
② 激素類葯物 長期大量使用腎上腺皮質類固醇(如:強的松、地塞米松之類),均可造成骨質疏鬆、動脈血管阻塞,使骨細胞、骨髓細胞、骨髓細胞逐漸發生壞死。
③ 風濕 一般多發生於氣候寒冷潮濕地區,在我國普遍存在,華南較少,往北逐漸增多,常與強直性脊性炎和類風濕性關節炎合並。
④ 骨質疏鬆 因骨組織的內部結構發生改變,骨小梁部分變性,骨的血液循環受阻,易致股骨頭壞死。
⑤ 高血脂症 血液中脂質的成分過高、血中脂質包括膽固醇,甘油三脂和磷脂。由於血中脂類成分增高,血液本身的粘稠度必然增加,流速減慢,從而開成小栓子而堵塞小動脈和小靜脈,導致骨壞死。
⑥ 慢性酒精中毒 長期大量飲酒可導致許多並發症如:A脂質代謝紊亂;B脂肪肝和高脂血症;C局部血管炎;D骨質疏鬆,以上幾種病理變化皆是導致骨壞死的罪魁禍首。
⑦ 減壓病(如潛水員、沉箱工人、飛行人員等)由於環境壓力改變,減壓不當,即減壓速度過快,幅度過大,以致減壓前已溶解於體內氣體(主要是惰性氣體氮)脫離溶解狀態,形成氣泡而栓塞脈管和或壓迫組織所引起。
⑧ 髖臼先天性發育不良及扁平髖,由於髖臼發育不良,頭臼不對稱,使股骨應力分布異常,長期作用導致髖臼壞死。
⑨ 骨營養不良 因長期飲食不佳,體內鈣、磷的攝入量不足,不能滿足骨組織的新陳代謝,生長發育等,易致循環受阻,股骨頭因供血不足,可發生壞死。
可能性病因是這些病因可能與以後骨壞死的某一過程有聯系或者在某種特殊的疾病中增加發病率,但尚未得到證實。包括:①痛風;②高尿酸血症;③靜脈疾患;④妊娠;⑤發育不良;⑥脂代謝失調;⑦結締組織疾病;⑧骨軟化等。
中醫將骨壞死的病因病機分為哪幾種?
我科博士科研專家組經多年臨床實踐經驗將骨壞死病因病機分為以下幾種:
① 肝腎不足:先天之本在於腎,腎藏精、生髓、主骨,若先天稟賦不足,腎精虧虛,腎氣不足,則骨失所養;筋骨不堅,或為各種先天畸形。肝與腎同源,主脈,腎氣既虧,肝亦不足,故臨床上常筋骨病症並見,而表現為筋骨同病。
② 氣血虧虛:脾胃為後天之本,主運化水谷而為氣血化生之源。脾胃失運化,則水谷精微不能化生氣血以充養機體,同時先天之精亦得不到後天之精的補充,腎陽虧虛,不能溫煦、推動脾胃運化,二者相互影響,益加虧虛,遇有各種誘因,則易發為骨壞死。
③ 外感六淫:寒為陰邪,易傷陽氣,陽氣既傷,則氣血失於鼓動而運行遲滯,終致瘀阻不通;同時,陽氣一虛,筋脈也失去溫煦而拘攣不舒,陽虛陰無以化生,骨失所養,而漸骨枯髓減,發為本病。
④ 情志因素:七情太過,臟腑功能失調,腑經絡的功能紊亂,氣血運行失常,人體的陰陽失去平衡協調,並導致疾病的發生。
⑤ 飲食所傷:過食肥甘厚味,釀濕化痰生熱。濕熱內蘊,消灼陰津,致使骨髓失充,發為骨痿、骨蝕。
⑥ 各種損傷:包括勞逸失度、髖部創傷、傷後失治、誤治。使髖部氣血運行失暢而瘀阻,經脈不通,骨失所養而為患;髖部遭受外傷後,該處機理因之虧虛,易感風寒濕熱燥邪,閉髖部筋脈而痹。
⑦ 痰濁阻滯:身體肥胖之人,氣虛濕盛,或過食肥甘味,或長期大量飲食飲酒,均可化濕生痰。痰既生成,隨氣而行,無處不至,如阻於髖部經脈,則該處筋骨失養,骨枯髓空而為病。
⑧ 血瘀不通:髖部跌撲扭挫,骨斷筋傷,手術創傷,都可引起血行遲滯而為瘀血。瘀血形成以後,反過來又成為致病因素,進一步阻滯經脈,使氣血不能化生,筋骨失去氣血榮養,遂變生本病。
⑨ 葯物濫用:長期應用激素,能引起氣虛血滯,傷陰傷陽或脾腎陽虛,導致筋骨,失養,發為本病。
股骨頭壞死有哪些臨床表現?
(1)疼痛:疼痛部位可在髖關節周圍,大腿內側、前側、外側或膝部,開始為隱痛、鈍痛、間歇痛,特別是活動多了疼痛加重,休息可緩解或減輕,也有呈持續性疼痛的。到晚期,行走活動後加重,動則即痛,靜則痛止。
(2)跛行:導致跛行的原因有疼痛,髖關節功能受限。疼痛跛行的特點是患肢不敢負重踩地,患側足部剛一踏地便立即抬起,即健足落地重而時間長,患足落地輕而時間短,功能受限。跛行的特點除疼痛、患肢短縮,最主要的表現是患髖內收。患側膝關節緊緊向健側靠攏,甚至兩膝之間相互摩擦。
(3)髖關節功能障礙,主要表現為:外展、內收前屈後伸困難、下蹲困難,不敢盤腿,關節僵硬,抬腿不靈活。
(4)患肢短縮,肌肉萎縮。
股骨頭壞死的早期信號與病因?
骨壞死病的早期信號和病因,主要有以下幾點要引起注意:
(1)髖病膝痛,又稱異位性疼痛,是早期股骨頭缺血症狀的主要表現,因其「遠」離髖關節常被忽視,易被誤診關節炎或關節損傷,實則是股骨頭壞死的相關的放射症狀。這種疼痛可因勞累、外傷、大量飲酒、過度活動、上下樓梯等誘因而明顯。
(2)3-10歲的兒童,發病前有輕微外傷或上感史。突然發病,患兒指膝關節及大腿內偵痛,幾天後轉為髖痛,後引起跛行,體溫不高和低熱,髖關節有壓痛,患髖維持於微屈、內收位,髖關節內旋、外展活動明顯受限,患側髖關節照片對比,骨骺及軟骨面不光滑。
(3)皮膚疾病(如牛皮癬、多形性紅斑症等)使用類固醇葯物治療的患者,可使成骨細胞的骨膠質合成減慢,阻礙前成骨細胞向成骨細胞轉變,影9向鈣從腸道的吸收,發生骨質疏鬆,外傷後可發生骨骼的細微骨折,對抗力減低,引起骨質壓縮或塌陷。因壓縮髓細胞和毛細血管,血運受阻可導致骨壞死,若發生在股骨頭則為股骨頭壞死。當你發現走路時跛行,休息後減輕,下坐時有髖部不適或酸困感覺時,多數提示應警惕本病。
(4)長期過量飲酒後出現的高血脂症,目前日益增多。據統計,男士每日飲酒量超過250克(半市斤)以上,會出現血中游離脂酸升高,能夠發生骨內血管栓塞,最後導致骨壞死。早期感覺髖膝痛,以夜間或勞累後尤甚,有時覺大腿內側或膝關節痛,多診為風濕病。這種異常感覺,就是早期"髖關節冠心病",延誤治療會造成難以補救的殘疾後遺症。
(5)無聲的疾病。指骨組織細胞減少,起負荷作用的髖骨質結構疏鬆,骨的物理強度減弱,因反復發生微小骨折而造成骨缺血,因自身並不知道,數年後才有症狀發生,故稱為「無聲的疾病」。城市老年人發病率高於農村老年人。髖關節易發,生股骨不完全性骨折,早期患者也不易發現,走路過久,僅感酸困無力或跛行、大腿肌肉逐漸萎縮變細。這些異常現象,提示「髖關節冠心病」即將發生。預防勝於治療。注意在飲食中補充足夠的蛋白質、維生素D和鈣,常吃蝦米、小魚和螃蟹,對強筋壯骨有奇效。
如何判斷自己患有早期股骨頭壞死病?
股骨頭壞死症,最早出現的症狀是髖關節酸、困,有時呈間斷性疼痛。這是本病的主要症狀。引起髖 關節疼痛的原因很多,外傷、髖關節脫位、退行性病變、炎症、腫瘤、腰椎疾患及內科、皮膚科疾病等, '都可以引起髖關節的疼痛。股骨頭壞死症僅是諸多引起髖關節疼痛的一種,股骨頭壞死症作為一種獨立 的疾病,有它自己的特殊性。
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自我檢查,判斷自己是否患有股骨頭壞死症:
(1)髖關節疼痛向腹股溝區或臀後側、外側或膝內側放射。
(2)髖關節僵硬、無力、活動受限,抬腿不靈活,早期出現的症狀是盤腿或向外撇腿以及下蹲困難。
(3)跛行:即走起路來患肢不敢用力負重,象踮腳樣走路。
(4)骨折、脫位或髖關節扭傷癒合後,又逐漸或突然出現髖部間歇性或持續性疼痛。行走活動後加重, 有時為休息痛,疼痛多為針刺樣或酸痛,並出現上述反應。
(5)長期或短期大量使用激素或經常酗酒者出現髖關節疼痛,多為隱痛、鈍痛,常位於腹股溝,活動時 明顯,休息後減輕。
(6)寒濕:天氣寒冷時,髖關節酸困、疼痛加重,功能受限。
(7)炎症:感冒發燒時,血沉加快,白血球升高,患側髖關節則疼痛加重。
出現了上述情況者,就有可能患有股骨頭壞死症,需到醫院確診。
股骨頭壞死早期和晚期疼痛的表現有哪些?
股骨頭壞死最先出現的自覺症狀就是疼痛,疼痛的部位是髖關節周圍、大腿內側、前側或膝部。早期 疼痛開始為隱痛、鈍痛、間歇痛,活動多了疼痛加重,休息可以緩解或減輕。但也有呈持續性疼痛的,不 管是勞累還是休息,甚至躺在床上也痛。而且,疼痛逐漸加重。此時在X線上雖然沒有明顯的形態異常改 變,但是髖關節已有不同程度的功能受限。比如病人患側髖關節外展、旋轉受限,下蹲不到位等等。
到了晚期,股骨頭塌陷、碎裂、變形,有的可造成髖關節半脫位,此時的疼痛與髖關節活動、負重有 直接關系。活動時關節內因骨性磨擦而疼痛,靜止時頭臼之間不發生磨擦,疼痛也就不明顯了。所以說, 行走、活動疼痛加重,動則即痛,靜則痛止或減輕。
總之,早期是以疼痛為主,伴有功能受限;晚期以功能障礙為主,伴有疼痛。
股骨頭壞死的檢查方法有哪些?
①患者朋友,當你感到髖關節疼痛時,不要亂用葯,先觀察幾天,然後到醫院咨詢。
②自我感到疼痛加重時,可深壓疼痛部位做一下「4」字征試驗,若是陽性,證明為有病變。
③自我做一下髖關節功能試驗,如髖關節外展、骨收、屈曲等,有無股內肌痙攣、疼痛。
④早期可作ECT或者做磁共振檢查,一般早期缺血都能診斷出來。
⑤中期和晚期做放射檢查就可以明確診斷出來。
股骨頭壞死治癒後會再復發嗎?
股骨頭壞死治癒後一般不復發,但是,如果治癒後,又有以下情況發性,仍可能發生股骨頭壞死:
①嚴重創傷;
②激素葯物長期使用;
③寒濕因素;
④大量飲酒等。
這些誘發因素的長期存在,都易導致股骨頭壞死。因此在生活中要避免這些情況。
如何預防股骨頭壞死?
股骨頭壞死症的發生是可以預防的。在日常工作、生活中,一般要做到以下幾個方面:
(1)加強髖部的自我保護意識。
(2)走路時要腳下留神、避免摔跤,若滑倒時盡量不要讓臀部著地。冬季在冰雪地行走時,要注意鞋底 防滑。
(3)在體育活動之前,要充分做好髖部的准備活動,以感覺自身發熱、四肢靈活為度。
(4)在扛、背重物時,要避免髖部扭傷,盡量不要干過重的活。幹活時要注意地面平整。
(5)髖部若受傷後應及時治療,切不可在病傷未愈情況下過多行走,以免反復損傷髖關節。
股骨頭壞死有哪些治療方法?
(1)局部介入法為世界領先技術,可促進局部血液循環,快速恢復局部血液供給,使骨壞死快速吸收,新生骨迅速長成,具有療程短、見效快之明顯優勢,無論是從X線片中或是患者自覺症狀均在短期內可見到明顯好轉。
(2)內服有效方葯為博士科研組會診的辯證用葯,具有療效佳,修復快,在全國已成為人人皆知的有效治療方法。
(3)外用葯物治療,採用博士科研組研製的外貼膏葯,促使局部血管壁擴張,活血化瘀,疏通經絡,消炎止痛。
(4)為便壞死骨塊快速吸收,可適當先用無任何毒副作用的西葯對症治療。
(5)按摩療法,可減輕局部疼痛、疏通經絡、促進血液循環,改善髖關節功能。
(6)針灸療法,疏通經絡,改善局部血液循環,解除部分疼痛。
(7)葯敷、理療熏蒸等輔助治療,可改善部分症狀。
(8)不負重治療,行走、站立使用雙拐杖和施行床頭牽引。
(9)食療,多吃含鈣、磷適當的高蛋白、低脂肪食物。合理搭配飲食。
(10)心療,保持樂觀的心態,積極配合治療,增強信心,爭取早日戰勝疾病。
(11)手術治療,對於IV期股骨頭壞死患者已出現各種並發症或經保守治療已無法逆轉者,可根據病情選擇手術方案。
早、中、晚期股骨頭壞死都可用局部直接介入法嗎?
在大量臨床中觀察,經局部直接介入法治療的股骨頭壞死患者,X線、CT、核磁共振片,好轉明顯優於其它單獨只用中葯內服及外貼治療的患者,其功能恢復也明顯增快。但以上這些必須要求患肢不負重。該介入法不僅受到大量患者的好評,而且還獲得多次國內及國際論文大獎。也為骨科同行們提供了局部介入法可治癒骨壞死的依據。
該先進療法適合於各期骨壞死,尤對股骨頭壞死療效奇佳,股骨頭壞死患者在我科經系統的治療後,有的患者40天之內,自我感覺疼痛減輕和功能上活動有好轉,一個療程拍片,CT、X線、核磁片上有所改善,80天後疼痛基本消失,肢體功能基本,一般I期半年,II期10個月左右,III期1年以上,IV期15個月以上。臨床治癒標準是活動功能正常,疼痛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