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怎樣區分病理性骨折和外傷性骨折
【病理性骨折】 是指在某些疾病基礎上出現的骨折。發生率最高的原發疾病是結核、腫瘤和骨質疏鬆。骨頭預先被某些病侵蝕、破壞、蛀空,再遇到輕微的外力,甚至沒有外力只因自身的重力作用就可以自發骨折。
【外傷性骨折】指骨骼由於意外事故或暴力造成斷裂,同時還易引起傷肢的肌腱損傷、神經損傷、血管損傷、關節脫位,嚴重的還可引起內臟損傷、休克甚至死亡。
【區分】從片子上可以看出病理性骨折的骨皮質變薄,骨小梁減少,比如說骨囊腫生長過大,骨質可以變得和白紙一樣薄;而外傷性骨折除了骨折端與病理性骨折一樣之外,沒有上述的這些變化。
2、創傷性骨折多久容易形成關節炎
關節創傷性骨折,癒合後就很容易形成了骨性關節炎。因為損傷了軟骨和骨膜。需要修復,建議吃維固力,也叫硫酸氨糖,黃盒的。堅持吃3個月,很好。
3、創傷的種類(四種)
創傷的定義和分類
定義 體表或體內軟組織損的現象。
分類
開放性創傷:皮膚和粘膜有損傷現象,又稱外傷。
閉合性創傷:體內軟組織已破損,但表皮和粘膜仍完整的現象,又稱挫傷。
一般常見創傷的種類和徵象
開放性創傷 擦傷 淺層皮膚受傷,通常只為皮受損。微血管受損,出血量不多。易有異 物粘著。有被感染的危險,應徹底清潔傷口。
切割傷 傷口多半較為整齊。出血情形較多。嚴重割傷會深入肌肉、肌腱、神經等。可能伴隨嚴重出血,應止血和預防休克。
撕裂傷 傷口呈鋸齒形或不規則狀、不易癒合。出血可能快且嚴重。傷口深層組織易受感染。防止大量出血。裂開之表皮或組織不可撕開。應注意深層傷口之清潔。
穿剌傷 依穿剌物的大小決定傷口的大小。流血少但傷口可能較深。可能傷及內部器官。穿剌物不可隨便拔除。
斷裂傷 因組織離開身體常並有大量出血。止血和預防休克及感染。斷肢應妥當處理連同病人於6~8小時內送達醫院。
閉合性創傷 一般挫傷 只有組織內小血管破裂,沒有合並骨折或其他內臟器官的受傷;所以呈現的只有局部淤血青紫腫脹的現象。
嚴重挫傷 除了外表淤血還伴有內臟器官損傷、骨折等現象,亦可能有內出血的狀況。
4、什麼原因會導致骨折?
5、陳舊性骨折及創傷性光節炎【陳舊性骨折及創傷性光節炎】
創傷性關節炎,同時有比較嚴重的廢用性骨質疏鬆。摘copy治療百關節損傷的同時,應用一些治療骨質疏鬆葯物,適當行度走及關節功能鍛煉。
(羅殿中大夫鄭重提醒:因不能面診患者,無法全面了解病情知,以上建議僅供參考,具體診療請一定到醫院在醫生指導下進行!)道
6、請問骨折和軟組織挫傷有什麼區別?
骨折(guzhe)骨的完整性或連續性被中斷或破壞。由外傷引起者為外傷性骨折;發生在原有骨病(腫瘤、炎症等)部位者為病理性骨折。骨折端與外界相通為開放性骨折,如與外界不通則為閉合性骨折。
軟組織挫傷是軟組織損傷的一種
軟組織損傷是指各種急性外傷或慢性勞損以及風寒濕邪侵襲等原因造成人體的皮膚、皮下淺深筋膜、肌肉、肌腱、腱鞘、韌帶、關節囊、滑膜囊、椎間盤、周圍神經血管等組織的病理損害,稱為軟組織損傷。臨床表現:疼痛,腫脹,畸形,功能障礙。軟組織損傷的主要分類:扭傷類,挫傷類,碾壓傷類;有急性筋傷,慢性筋傷類;有開放性損傷類,閉合性損傷類等。
7、什麼是創傷?怎樣分類?
(1)按損傷組織和器官的性質分類,分為軟組織損傷和硬組織損傷。軟組織損傷根據皮膚或黏膜是否出現傷口,又分為開放性損傷和非開放性損傷,出現傷口的叫開放性損傷,否則叫非開放性損傷。
(2)按損傷的病因分類分為機械性損傷、物理性損傷、化學性損傷和生物學的損傷。
8、什麼是脊柱壓縮性骨折?
脊柱壓縮性骨折是指以椎體縱向高度被「壓扁」為主要表現的一種脊柱骨折,包括頸椎壓縮性骨折、胸椎壓縮性骨折、腰椎壓縮性骨折等。
腰椎壓縮性骨折,是指以椎體縱向高度被「壓扁」為主要表現的一種脊柱骨折,也是脊柱骨折中最多見的一種類型。
胸腰椎壓縮性骨折多為創傷所致,老年骨質疏鬆骨折也多為壓縮性骨折。後者遭遇傷力一般較輕,也可表現為應力骨折,即反復輕型傷力積累所致。病理骨折通常指骨結核,骨腫瘤侵犯椎骨以致輕微傷力,或無外傷造成的骨折。骨質疏鬆骨折也可以看作病理骨折。
腰椎壓縮性骨折按形成原因分為外傷性和自發性(或病理性)兩類。前者是指遭受縱向壓縮力(人體直立墜落或重物垂直砸傷)或鉸鏈折力(脊柱極度屈、伸)等間接暴力作用所致的腰椎壓縮性骨折;後者是指因骨質疏鬆、退行性變、感染、腫瘤等病理性原因引起腰椎椎體自發性、或在輕微暴力作用下形成的壓縮性骨折。
9、骨折常見的並發症有哪些
骨折的常見並發症分為早期並發症和晚期並發症。
(1)早期並發症
1)休克:是由於嚴重創傷、骨折引起的大出血或重要器官損傷所導致。
2)脂肪栓塞:是由於骨折處髓腔內血腫張力過大,骨髓被破壞,脂肪滴進入破裂的靜脈竇內,隨著需要到達肺、腦引起肺、腦脂肪栓塞,嚴重影響生命。
3)重要的內臟器官損傷:如肝、脾破裂、肺損傷、膀胱和尿道損傷、直腸損傷等。
4)重要周圍組織損傷:包括四肢血管損傷、周圍神經損傷、脊柱脊髓損傷等。
5)骨筋膜室綜合征:由於肢體創傷嚴重,引起局部骨筋膜室內壓力增高,導致周圍神經軟組織缺血缺氧,嚴重時導致肢體壞死,常常產生截肢等嚴重後果。最常發生於前臂掌側和小腿。骨筋膜室綜合征一經確診,應立即切開筋膜減壓。
(2)晚期並發症
1)墜積性肺炎:長期卧床導致肺部活動量減少,引起肺部長期處於充血、淤血、水腫而導致炎症。
2)壓瘡:常見部位有骶骨部、髖部、足跟部。
3)下肢深靜脈血栓形成:多見於骨盆、下肢骨折。
4)感染:開放性骨折如損傷嚴重,壞死組織殘留或軟組織覆蓋不佳,可能發生感染。處理不當可致化膿性骨髓炎。
5)創傷性關節炎:任何關節外傷後,尤其下肢關節損傷,關節面遭到破壞或關節內骨折未解剖復位,畸形癒合後,因關節面不平整,長期磨損引起創傷性關節炎。
6)關節僵硬:骨折和關節損傷最為常見的並發症。患肢長時間固定,靜脈淋巴系統迴流不暢,滲出物使局部軟組織發生粘連,並伴有關節囊和周圍肌肉攣縮,導致關節活動障礙。及時拆除固定和積極進行功能鍛煉是預防和治療關節僵硬的有效方法。
7)廢用性骨萎縮
8)缺血性骨壞死:常見的有股骨頸骨折後股骨頭缺血性壞死。
9)缺血性肌攣縮:骨折最嚴重的並發症之一,是骨筋膜室綜合征發生後導致的嚴重後果。
10)骨質疏鬆。了解更多骨折資訊請關注微信公眾平台登錄黃慶茁疼痛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