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骨折 > 骨折常見並發症的護理

骨折常見並發症的護理

發布時間:2020-04-14 14:56:51

1、骨科的四大並發症是什麼?

會導致肌肉損傷、四肢麻木等並發症,嚴重時甚至會出現殘疾的情況,一般患者需要及時進行手術治療,由於脊柱周圍神經組織較多,脊柱骨折容易對神經造成壓迫,所以還要考慮是否有術後感染的情況發生,及時採取治療

2、2019內蒙醫療招聘臨床醫學基礎知識-如何區分骨折並發症的階段?

這個只要翻看一下外科學教材中關於骨折的綜述就可以找到明確的答案

3、哪種骨折伴有嚴重並發症

一般,常見的骨折的並發症有:
1、墜積性肺炎

有些骨折患者由於長期卧床,肺部膨脹受限,使痰液排出不暢,就可發生墜積性肺炎。因此,骨折患者應保持室內空氣新鮮,防止受涼感冒,要經常翻身
活動和深呼吸,有吸煙嗜好者在此期間應盡量戒煙,當痰液難以咳出時,可輕輕拍擊患者的背部,以協助痰液的排出。這是常見的骨折的並發症。

2、生長障礙

由於兒童的骨骼發育主要靠骨骺軟骨不斷骨化而增長,所以,兒童發生骨折後可出現骨骼生長緩慢或畸形的現象,常見的骨折的並發症有肘部骨折後出現的肘外翻和肘內翻。發生這種畸形後,患者一般要進行手術矯正。

3、創傷性關節炎

當骨折患者復位不佳或未經治療時,其骨折部位就會造成畸形癒合,這不僅使外觀難看,而且在負重時由於受力方向的改變,容易因畸形部位的關節發生
過度磨損、退化、增生等病理改變而形成創傷性關節炎。為預防創傷性關節炎的發生,骨折患者應盡早進行正確的治療。對已經發生嚴重畸形的骨折患者可採取手術
進行矯正。這也是常見的骨折的並發症。

4、關節僵硬

同樣屬於骨折的並發症。有些患者為了使骨折後的骨骼在正常的位置上生長,常常限制患處關節的活動,這樣就容易使肌肉、肌腱韌帶之間發生粘連,
進而使關節變得僵硬。因此,骨折患者在做石膏或夾板固定的同時要適當活動那些沒有被限制的關節,以保證血脈通暢。此外,對固定部位的肌肉也要進行適當的收
縮和放鬆運動,以防止肌肉攣縮。

4、對頸椎骨摺合並脊髓損傷病人,如何進行呼吸道的護理

原發布者:龍源期刊網

【中圖分類號】R683.2【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672-3783(2011)05-0161-01
【關鍵詞】頸椎骨折脊髓損傷呼吸系統護理
頸椎骨摺合並脊髓損傷是最具有破壞性的損傷之一[1]。呼吸系統並發症是造成頸髓損傷患者早期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2]。除了正確及時的診斷和治療外,系統而全面的護理,尤其呼吸道護理,是提高搶救成功率,幫助病人順利渡過危險期,預防圍手術期並發症的關鍵之一。因此,如何更好的做好呼吸道護理,提高患者的生存率,是治癒成功的關鍵環節,我科2009年1月-2010年12月共收治頸椎骨摺合並頸脊髓損傷致呼吸困難患者11例,現將護理體會綜述如下:
1臨床資料
本組11例,均為截癱,均為男性,年齡40歲-63歲,均有不同程度呼吸困難,1例因傷勢嚴重,急性呼吸衰竭死亡,10例行頸椎前路切開減壓植骨融合術,1例行頸椎後路切開植骨融合術。
2引起呼吸道功能改變的因素
2.1頸髓損傷後,因延髓呼吸中樞受損或受到刺激而致呼吸抑制;或因膈神經,肋間神經功能受損而使呼吸運動受限及肺不張,或副交感神經功能活躍,使支氣管分泌物增多,肺內血管擴張充血和支氣管平滑肌收縮,致使通氣功能減弱。
3.2保持呼吸道通暢
3.2.6預防腹脹:

5、骨折的晚期並發症有哪些?

骨折的晚期並發症主要有:墜積性肺炎;褥瘡;下肢深靜脈血栓形成;感染;損傷性骨化;創傷性關節炎;關節僵硬;急性骨萎縮;缺血性骨壞死;缺血性肌攣縮。

6、缺血性肌痙攣是骨折早期的並發症嗎?

不是的,它是骨折晚期的並發症,建議及時就醫

骨折早期並發症
1、休克:嚴重損傷,骨折引起大出血或重要器官損傷所致;

2、脂肪栓塞綜合征:發生於成人,因骨折處髓腔內血腫張力過大,骨髓被破壞,脂肪滴進入破裂的靜膜窩內,進入血液循環所致。引起肺部、腦部脂肪栓塞。肺栓塞表現:呼吸困難、發紺、心率加快和血壓下降等。腦栓塞表現為:意識障礙,如煩躁、昏迷、抽搐等。

3、重要內臟器官損傷:

①肝、脾破裂 ②肺損傷 ③膀胱、尿道損傷 ④直腸損傷等;

4、重要周圍組織損傷:

①重要血管損傷 ②周圍神經損傷 ③脊髓損傷;

5、骨筋膜室綜合征:多見於前臂內側和小腿,常由創傷骨折或外包紮過緊等,迫使骨筋膜室容積減小,骨筋膜室內壓力增高。

骨折晚期並發症
1、墜積性肺炎:多發生於骨折長期卧床的病人,特別是老年、體弱和患有慢性病的人;

2、褥瘡:嚴重骨折後患者長期卧床不起,身體骨突起處受壓,局部血液循環障礙易形成褥瘡;

3、下肢靜脈血栓:多見於骨盆骨折或下肢骨折病人,長期缺乏運動使血液處於高凝狀態;

4、感染:開放性骨折,特別是污染較重或伴有較嚴重的軟組織損傷者,若清創不徹底,可導致化膿性骨髓炎;

5、損傷性骨化:多因關節扭傷、脫位或關節附近骨折,骨膜剝離形成骨膜下血腫,處理不當使關節附近軟組織內廣泛骨化;

6、創傷性關節炎:骨折未能准確復位,關節面不平整,長期磨損易引起關節炎;

7、關節僵硬:是骨折和關節損傷最為常見的並發症;

8、急性骨萎縮:即損傷所致關節附近的痛性骨質疏鬆,也稱反射性交感神經性骨營養不良;

9、缺血性骨壞死:骨折段的血液供應被破壞所致;

10、缺血性肌痙攣:較嚴重的並發症之一,是骨筋膜室綜合症處理不當的結果。

7、跖骨趾骨骨折的並發症

跖骨、趾骨骨折由於其自身所處部位的特點,治療上也較容易,一般較少出現並發症。但如果治療不及時,或不注意護理,可能發生癒合畸形。同時跖骨、趾骨骨折的患者還應注意及時進行功能鍛煉,以免造成功能障礙。

8、骨折後的恢復

關節不能彎曲與內固定沒有關系,是長時間不活動關節的緣故.在這種情況下只有個人堅持長時間鍛煉下去,才能慢慢恢復,不可能通過手術或是葯物得到幫助.臨床上見到過幾個月不活動而關節活動受限的,卻沒有見到過一年多不活動的.多在熱敷的情況下活動關節,或是家人幫助加壓強迫活動,但力度不要過大.祝你媽媽早日康復!

9、骨折問題,,急!急!!!!

中年人骨折沒接好,一般講是要重來的,雖是一時痛苦,但可解決一生的煩惱。

重來一定要找個好醫院、負責的醫生。

60歲以上的老人,才可以「順其自然」的。

10、colles骨折的並發症

1.受傷時常伴有肩、肘關節挫傷,加上骨折處的疼痛,患肢活動量減少,時間久之肩、肘關節會發生僵直。
2.骨折畸形可出現正中神經受壓症狀。隨著骨折的復正,可以逐漸恢復。
3.拇長伸肌腱斷裂。一般發生在傷後4周,有時出現更晚。斷裂原因有兩種可能,一為原始損傷所致,另一種是骨折波及Lister結節,該肌腱在不平滑的骨面上磨損而發生斷裂。
4.骨折整復或固定失敗。均可導致骨折畸形癒合。
5.可發生Sudeck骨萎縮(反射性交感性骨萎縮、創傷後骨萎縮)。
6.可同時合並腕舟骨骨折,檢查時應注意,以免漏診。

與骨折常見並發症的護理相關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