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骨折 > 特殊踝部骨折

特殊踝部骨折

發布時間:2021-03-19 18:59:50

1、踝部骨折要怎樣護理

建議:「生命體征」、「腫脹」、「肢端血液循環」、「外固定情況」,「手術後病人的觀察」、見「下肢骨折護理要點」,其他護理要點補充如下:1.觀察固定針是否脫出、針鎖、鉗夾固定栓有無松動。如發現鋼針被衣被掛松脫出,針鎖、鉗夾松動者,應及時調整,必要時拍片檢查,以防骨折移位。2.觀察跟骨牽引是否有效。如發現牽引軸線不對應,牽引繩不在滑輪上,牽引錘著地等,應及時調整。3.觀察夾板,石膏固定的骨突部皮膚。如內外踝部是否受壓,發現紅腫、有水泡,破潰者,應及時調換襯墊,薄者應加厚,脫落者應重新墊好。有水泡者穿刺抽液,破潰者及時換葯。並保持清潔乾燥,避免感染。4.觀察踝關節固定後的擺放位置。因踝部骨折腫脹較甚,應抬高患側小腿略高於心臟的位置,以利於腫脹消退。

2、右三踝骨折,因特殊情況不能手術,只是打上了石膏,已經一個月了。請問這樣可以恢復嗎?

拍片子復查一下,如果位置可以接受就繼續養,可以恢復,否則就要採取一些措施,要不然畸形癒合影響日後踝關節功能

3、踝部骨折如何診治?

(1)解剖。由內踝、外踝和脛骨下端關節面構成踝穴,包容距骨體。距骨體前方較寬,後方略窄,使踝關節背屈時,距骨體與踝穴適應性好,踝關節較穩定;在跖屈時,距骨體與踝穴的間隙增大,因而活動度增大,使踝關節相對不穩定,這是踝關節在跖屈位時容易發生骨折的解剖因素。

(2)臨床表現與診斷。踝關節受傷後,局部腫脹明顯,瘀斑,出現內翻或外翻畸形,活動障礙,局部壓痛,X 線片明確診斷。

(3)治療。在充分認識損傷特點的基礎上,以恢復踝關節的結構及穩定性為原則,靈活選擇治療方案。無移位的和無脛腓下關節分離的單純內踝或外踝骨折,在內翻或外翻位用石膏固定6 ~ 8 周。

有移位的內踝或外踝骨折或三踝骨折,伴或不伴脛腓下關節分離,均應行切開復位內固定。

4、踝部骨折是怎麼引起的?

本病主要是由於外傷性因素引起,可有各種不同的情況:
一、內翻(內收)型骨折,可分III度。
I度:單純內踝骨折,骨折緣由脛骨下關節面斜上內上,接近垂直方向。
II度:暴力較大,內踝發生撞擊骨折的同時,外踝發生撕脫骨折,稱雙踝骨折。
III度:暴力較大,在內外踝骨折同時距骨向後撞擊脛骨後緣,發生後踝骨折(三踝骨折)。
二、外翻(外展)型骨折,按骨折程度可分為III度。
I度:單純內踝撕脫骨折,骨折線呈橫行或短斜行,骨折面呈冠狀,多不移位。
II度:暴力繼續作用,距骨體向外踝撞擊,發生外踝斜行骨折,即雙踝骨折。如果內踝骨折的同時脛腓下韌帶斷裂,可以發生脛腓骨下端分離,此時距骨向外移位,可在腓骨下端相當於聯合韌帶上方,形成扭轉外力,造成腓骨下1/3或中1/3骨折,稱為Dupuytren骨折。
III度:暴力過大,距骨撞擊脛骨下關節面後緣,發生後踝骨折,即三踝骨折。
三、外旋骨折:發生在小腿不動足部強力外旋,或足不動小腿強力內轉時,距骨體的前外側擠壓外踝前內側,造成腓骨下端斜行或螺旋形骨折亦可分成III度。
I度:骨折移位較少,如有移位,其遠骨折端為向外,向後並向外旋轉。
II度:暴力較大,發生內側付韌帶斷裂或發生內踝撕脫骨折,即雙踝骨折。
III度:強大暴力,距骨向外側移位,並向外旋轉,撞擊後踝,發生三踝骨折。
四、縱向擠壓骨折:高處墜落,足跟垂直落地時,可致脛骨前緣骨折,伴踝關節向前脫位。如果暴力過大,可造成脛骨下關節麵粉碎骨折。
凡嚴重外傷,發生三踝骨折時,踝關節完全失去穩定性並發生顯著脫位,稱為Pott骨折。

5、怎麼區分腳踝部骨折和崴了?

緊急情況下沒的拍片,就用如下兩個方法判斷:
1.縱向叩擊痛實驗:患腳著地,屈曲患側膝關節,使勁用拳頭錘擊患側膝關節,引起受傷的腳踝處疼痛明顯加劇,此為叩擊痛陽性,常提示有腳踝部骨折的可能性,相法,錘擊後,腳踝處疼痛不加劇或加劇不明顯,為陰性,常提示扭傷;
2。縱軸擠壓痛實驗:患側腳踝部著地,單腳站立,若是骨折常因疼痛劇烈無法站立;若是扭傷,常勉強可站立。
當然,建議最好還是到醫院拍個片子最為直接,馬上就知道是骨折還是扭傷。

6、踝部骨折 請教

腓骨下段外踝骨折
可以考慮手術治療,一般腓骨中上段骨折可以保守治療,但踝部骨折可考慮手術固定。還請高人指點。

7、腳部踝關節骨折!

骨折後及關節扭傷後要到正規醫院檢查處理的。
你現在的情況已是陳舊骨折畸形癒合,踝關節陳舊性扭傷,韌帶未恢復正常情況,導致關節松馳,當然崴腳會有了。
處理方法手術治療,修復損傷韌帶,重建關節穩定性,當然具體方法得去醫院檢查後才能確定。
至骨折畸形癒合處,只要不影響功能,對美觀影響不大,可以不處理。
如果畸形明顯也可以手術糾正。

8、怎樣會踝部骨折?

崴腳的可能性最大

與特殊踝部骨折相關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