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骨折 > 骨折中醫吊傷

骨折中醫吊傷

發布時間:2021-03-16 10:29:07

1、骨折後,這種葯針需要吊10天嗎?醫生說得很嚴重的樣子。

X線診斷:右第三掌骨骨折
治療意見:
1、貌似移位不大,可以用掌骨小夾板制動,加口服消腫,止痛,促骨折生長葯物就可以。如果腫脹明顯,可以在早期冰敷並加用消腫葯物。
2、因掌骨指骨,原則上需解剖復位,早期鍛煉,也可以選擇手術掌骨鈦板內固定。
用葯點評:
1、如果沒有傷口,就不宜用抗生素,更不應該同時使用二種抗生素,但如果你是開放傷口,污染重,則是合理的;另外如果沒有傷口,而行了手術治療,正規醫院抗生素使用時間也是24小時內,不會超48小時,不會選擇二種同時用!
2、止血葯物,最多不超三天。
3、骨肽是輔助葯物,對骨折生長可能有益,按說明書,可以用20天,但不是必須使用。

2、中醫史外傷科及骨傷科最早著作是什麼?

[中醫骨傷科歷代醫家的主要著作與貢獻]
春秋戰國時期
此時「諸子蜂起,百家爭鳴」,政治、經濟、文化的顯著發展,也推動了醫學的進步,這一時期,在臨證醫學發展的基礎上,從醫葯的臨床實踐提高到理論方面的總結,完成了祖國醫學經典著作《內經》、《難經》和《神農本草經》,特別是《內經》的問世,比較系統、全面地闡述了人體解剖、生理、病理、診斷、治療等基本理論,促進了骨傷科學的發展,如《內經》闡發的「肝主筋、腎主骨、脾主肌肉,氣傷痛、形傷腫」的理論,迄今仍指導著骨骨傷科學的臨床醫療實踐。
漢代
著名的外傷科醫生華佗既能用方葯、針灸治病,更擅長外傷科手術,他曾用麻沸散麻醉,為病人進行死骨剔除術、剖腹術,還創立了五禽戲,為現代的醫療體育奠定了原始基礎。
東漢末年
張機著《傷寒雜病論》,這是我國最早的臨床醫學巨著。他在《內經》、《難經》理論基礎上,以六經論傷寒,以臟腑論雜病,總結了漢代以前的醫學成就。根據作者的臨床經驗,創立了理、法、方、葯結合的辨證論治方法,並記載了牽臂法人工呼吸,胸外心臟按摩等復甦術。
晉代
葛洪著《肘後救卒方》,記載了顳頜關節脫位口內整復方法,「令人兩手牽其頤已,暫推之,急出大指,或咋傷也。」這是世界上最早的顳頜關節脫位整復方法,直到現在還普遍沿用醫學全在.線提供。
南北朝時期
龔慶宣著《劉涓子鬼遺方》,是我國現存最早的外傷科專著。它較詳盡的論述了金瘡和癰疽的診治。並收載了34首治療傷科疾患的方劑。
隋代
巢元方著《諸病源候論》,為我國第一部病理專著,探求諸病之源,九候之要,對骨折的處理提出了很多合理的治療方法,該書對破傷風的症狀描寫得非常透徹,並指出這是創傷後的並發症。
唐代
孫思邈著《備急千金要方》記載了顳頜關節脫位整復後應採用蠟療和熱敷,以助關節功能的恢復,他還採用熱敷和熱熨治療損傷瘀腫。王燾著《外台秘要》主張用氈做濕熱敷,以減少損傷肢節的疼痛。
藺道人著《仙授理傷續斷秘方》,是我國現存最早的一部傷科專書,它闡述了骨折治療原則為復位、固定、功能鍛煉和葯物治療等,同時指出復位前要先用手摸傷處,以識別骨折移位情況,採用拔伸、捺正等方法復位,復位後將軟墊加在肢體上,然後用適合肢體外形的杉樹皮夾板固定,固定後的肢體要進行適當的活動。該書還首次描繪了髖關節脫位分為前脫位和後脫位兩種類型,採用手牽足蹬法治療髖關節後脫位;利用杠桿的原理,採用「椅背復位法」整復肩關節脫位。該書還重點介紹了骨折損傷的內外用葯40餘方和用葯方法。為傷科辨證、立法、處方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元代
危亦林著《世醫得效方》,繼承了唐代藺道人的骨傷科經驗,系統地整理了元以前的傷科成就,並有很多創新發展,使骨折和脫位的處理原則和方法更加完善。危亦林是世界上採用懸吊復位法治療脊柱骨折的第一人,比西方的Davis(1927年)始用相同的懸吊法要早五百八十餘年。
明代
太醫院制度分為十三科。傷科分為接骨、金鏃兩科。到了隆慶五年(1571年)改名為外科和正骨科(又名正體科)。永樂年間,朱橚等編著的《普濟方。折傷門》中,輯錄了十五世紀以前的正骨技術,強調手法整復的重要性,並採用超關節固定,以及抱膝圈固定治療髕骨骨折,還提出了「粘膝不能開」和「不粘膝」的臨床表現來鑒別髖關節後脫位和前脫位的診斷方法。
薛己著《正體類要》一書中的序文指出:「肢體損於外則氣血傷於內,營衛有所不貫,臟腑有所不和」。充分闡明了骨傷科疾病局部與整體的辨證關系醫學全在.線提供。
清代
吳謙等著《醫宗金鑒·正骨心法要旨》,系統地總結了清代以前的骨傷科經驗,對人體各部的骨度,內外治法所用方葯均較詳盡地記述,可謂既有理論,又重實踐,圖文並茂。該書把正骨手法歸納為摸、接、端、提、推、拿、按、摩八法,並運用手法治療腰腿痛等傷筋疾患,使用攀索疊磚法整復胸腰椎骨折脫位,之後要在腰背部骨折處墊枕,以保持脊柱於過伸位,從而維持其復位的效果。
此外,錢透昌所著《傷科補要》,對髖關節後脫位採用屈髖屈膝拔伸復位法復位。胡廷光著《傷科匯纂》、趙竹泉著《傷科大成》等都對各種損傷進行了詳盡的論述。

3、腿骨折後為什麼要躺著吊高傷腿

牽引
抬高有利用血液循環,消除腫脹

4、中醫是怎麼治療骨折的

一般都是先摸骨在正骨不用開刀的不過粉碎性骨折還是開刀的好,其他的就是打石膏和喝一些要來慢慢休養了,傷筋動骨一白天好的很慢注意良好作息,對身體自然恢復有很大幫助的,在這里說一下中西醫的不同,中醫自神農傳下歷經數代中醫先賢發展壯大在戰亂或是太平盛世發展但是主要還是以葯石針灸輔助達到自身的調節和癒合有一定增強人體的功效,而西醫是一葯物開刀一些直觀有效的方法來治療疾病不過長期依賴抗生素類葯物對人身體免疫力有衰退危害,不過中醫經過清朝末年到十年文革之後精華遺失和現代人一心只想著速成和金錢至上還有草葯由於從野生轉為人工的葯力不足而略顯衰敗,所以具體那個好不容易下定論不過我個人建議樓主選擇中醫,一來不用開刀手術好的快點畢竟接骨開一刀取鋼板開一刀很浪費時間,二來有助於自身的開發,不過請樓主選擇大型中醫骨科醫院避免接骨時候接偏這類倒霉時間,猶豫我是個憤青西醫就不評價了。

5、中醫骨傷有療效的標準是什麼?

中醫骨傷現在確實是大不如以前了,不過像開放性骨折這類病症,確實需要動手術,中醫骨傷沒有什麼好的方法!

6、中醫骨折怎麼治療?

中醫治療骨折是比較有特色的,如果早期骨折沒有移位,可以用夾板外固定,然後在外固定之前用中葯外敷,可以促進局部腫脹的消退,也能夠加快骨折的癒合。如果骨折移位了,也可以選擇骨折手法復位之後再做外固定。口服中葯方面,骨折早期的治療原則是以活血化瘀,消腫止痛為主。可以吃一點舒筋活絡,活血祛瘀的中葯或者中成葯,例如參三七片、傷科跌打膠囊,這些葯物都有活血化瘀,消腫止痛的作用。在骨折的中後期,以補益肝腎,舒筋活絡,促進骨折生長為主要原則,可以吃點金天格膠囊、骨康膠囊等中成葯促進骨頭癒合。到了骨折癒合之後拆除夾板,然後開始活動功能鍛煉的時候,關節出現僵硬,可以用一些有伸筋草、寬筋藤等中葯煮水,泡洗受傷的關節,可以使關節的活動功能提前恢復。

7、骨折是看中醫好還是看西醫好?

按照傳統來說,中醫骨傷科已經近千年歷史了,但是隨著醫學的進步,中醫人才的匱乏,現在骨折治療還是西醫比較好,但痛苦大,也是問題。所以建議西醫治療,中醫輔助。畢竟人老不以筋骨為能,所以恢復的話,可以用中醫調理,治療的話,還是西醫比較妥善。

8、骨折一般中醫怎麼辦?

中醫治療骨折是比較有特色的,如果早期骨折沒有移位,可以用夾板外固定抄,然後在外固定之前用中葯外敷,可以促進局部腫脹的消退,也能夠加快骨折的癒合。如果骨折移位了,也可以選擇骨折手法復位之後再做外固定。口襲服中葯方面,骨折早期的治療原則是以活血化瘀,消腫止痛為主。可以吃一點舒筋活絡,活血祛百瘀的中葯或者中成葯,例如參三七片、傷科跌打膠囊,這些葯物都有活血化瘀,消腫止痛的度作用。在骨折的中後期,以補益肝腎,舒筋活絡,促進骨折生長為主要原則,可以吃點金天格膠囊、骨康膠囊等中成葯促進骨頭癒合知。到了骨折癒合之後拆除夾板,然後開始活動功能鍛煉的時候,關節出現僵硬,可以用一些有伸筋草、寬筋藤等中葯煮水,泡洗受傷的關節,可以使關節的活動功能提前恢復道。

與骨折中醫吊傷相關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