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怎麼分辨骨折
一旦發生外傷或暴力事故時,在受傷的肢體可產生疼痛、腫脹和瘀斑。傷肢部分或全部失去功能,嚴重可產生畸形,如縮短、旋轉、扭曲等,當檢查時可發現在不應該活動處可產生活動(即假關節),當移動患肢偶爾也可聽到骨斷端相互摩擦的聲音,這些都是有不完全和完全性骨折的症狀。
此時,更應關注的是檢查患者的神志、心跳、呼吸、脈搏等生命體征以確定是否存在大出血、休克等嚴重徵象,以及骨折是否會引起臨近器官的損傷,導致並發症,如盆骨骨折並發尿道膀胱或直腸破裂;肋骨骨折並發氣胸、血胸;肢體骨折可並發大血管、神經斷裂等,然後再檢查局部傷情。
2、如何鑒別是否骨折及脫位
用手摸一下,如果你感覺它的腿能使勁的話可能是骨折,時間會治好一切,如果感覺它的腿軟棉綿的完全沒有一點力氣那就脫臼了,要好好愛惜狗狗啊
3、怎樣鑒別新舊骨折
新的骨折疼痛劇烈而且腫脹明顯,恢復的速度也較陳舊性骨折來的快。而陳舊性骨折疼痛相對的弱一些,且腫脹的速度不比新的骨折快。
4、骨折的辨別
有骨折情況的話還是否可以靠前腳掌行走的。像你這種情況,不排除骨折的可能。最好是去醫院攝片檢查。但根據經驗來說,像你描述的這種症狀,就算是骨折了,也不需要特殊處理,一般也不會有什麼後遺症,但需要你好好的休息6周,避免下地行走。
5、骨折和扭傷有什麼特點?怎樣區分?如題 謝謝了
骨折系指由於外傷或病理等原因致使骨質部分地或完全地斷裂的一種疾病。其主要臨床表現為:骨折部有局限性疼痛和壓痛,局部腫脹和出現瘀斑,肢體功能部位或完全喪失,完全性骨質尚可出現肢體畸形及異常活動。骨折分類的目的,在於明確骨折的部位和性質,利用臨床上正確、完善地診斷和選擇合適的治療方法。 (一)依據骨折是否和外界相通可分為: 1.開放性骨折 骨折附近的皮膚和粘膜破裂,骨折處與外界相通恥骨骨折引起的膀胱或尿道破裂,尾骨骨折引起的直腸破裂,均為開放性骨折。因與外界相通,此類骨折處受到污染。 2.閉合性骨折 骨折處皮膚或粘膜完整,不與外界相通。此類骨折沒有污染。 (二)依據骨折的程度分類 1.完全性骨折 骨的完整性或連續性全部中斷,管狀骨骨折後形成遠、近兩個或兩個以上的骨折段。橫形、斜形、螺旋形及粉碎性骨折均屬完全性骨折。 2.不完全性骨折 骨的完整性或連續性僅有部分中斷,如顱骨、肩胛骨及長骨的裂縫骨折,兒童的青枝骨折等均屬不完全性骨折。 (三)依據骨折的形態分類 1.橫形、斜形及螺旋形骨折 多發生在骨幹部。 2.粉碎性骨折 骨碎裂成兩塊以上,稱粉碎性骨折。骨折線呈「T」形或「Y」形時,又稱「T」形骨折或「Y」形骨折。 3.壓縮骨折 松質骨因壓縮而變形,如椎體和跟骨。 4.星狀骨折 多因暴力直接著力於骨面所致,如顱骨及髕骨可發生星狀骨折。 5.凹陷骨折 如顱骨因外力使之發生部分凹陷。 6.嵌入骨折 發生在長管骨幹骺端皮質骨和松質骨交界處。骨折後,皮質骨嵌插入松質骨內,可發生在股骨頸和肱骨外科頸等處。 7.裂紋骨折 如長骨幹或顱骨傷後可有骨折線,但未通過全部骨質。 8.青枝骨折 多發生在小兒,骨質部分斷裂,骨膜及部分骨質未斷。 9.骨骺分離 通過骨骺的骨折,骨骺的斷面可帶有數量不等的骨組織,是骨折的一種。 (四)依據解剖部位來分類 如脊柱的椎體骨折,附件骨折,長骨的骨幹骨折,骨骺分離,干骺端骨折,關節內骨折等。 (五)依據骨折前骨組織是否正常分類 1.外傷性骨折 骨結構正常,因暴力引起的骨折,稱之為外傷性骨折。 2.病理性骨折 病理性骨折不同於一般的外傷性骨折,其特點是在發生骨折以前,骨本身即已存在著影響其結構堅固性的內在因素,這些內在因素使骨結構變得薄弱,在不足以引起正常骨骼發生骨折的輕微外力作用下,即可造成骨折。 (六)依據骨折穩定程度分類 1.穩定性骨折 骨折復位後經適當的外固定不易發生再移位者稱穩定性骨折。如裂縫骨折、青枝骨折、嵌插骨折、長骨橫形骨折等。 2.不穩定性骨折 骨折復位後易於發生再移位者稱不穩定骨性骨折,如斜形骨折,螺旋骨折,粉碎性骨折。股骨幹既是橫骨折,因受肌肉強大的牽拉力,不能保持良好對應,也屬不穩定骨折。 (七)依據骨折後的時間分類 1.新鮮骨折 新發生的骨折和尚未充分地纖維連接,還可能進行復位者,2~3周以內的骨折。 2.陳舊性骨折 傷後三周以上的骨折,三周的時限並非恆定,例如兒童肘部骨折,超過10天就很難整復。 扭傷 閉合性軟組織損傷之一。多在外力作用下,使關節發生超常范圍的活動,造成關節內外側副韌帶損傷。關節出現疼痛、腫脹、皮下瘀血、關節功能障礙等症狀,其程度隨損傷程度而加重。輕者發生韌帶部分纖維斷裂,重者則韌帶纖維完全斷裂,並引起關節脫位或半脫位,同時合並關節內滑漠和軟骨損傷。在運動中較為常見。 【概念】 扭傷(sprain)是指四肢關節或軀體部的軟組織(如肌肉、肌腱、韌帶、血管等)損傷,而無骨折、脫臼、皮肉破損等情況。臨床主要表現為損傷部位疼痛腫脹和關節活動受限,多發於腰、踝、膝、肩、腕等關節 【病因病機】 多由劇烈運動或負重持重時姿勢不當,或不慎跌仆、牽拉和過度扭轉等原因,引起某一部位的皮肉筋脈受損,以致經絡不通,經氣運行受阻,瘀血壅滯局部而成。
6、請問用什麼方法可以鑒別手臂是否骨折過
可以照X線片看,是否骨折處有骨痂生長。如果骨折時間很長,有些塑形比較好的可能看不出來。
7、骨折和骨裂醫學上怎樣分辨
骨裂縫在醫學上稱為裂紋骨折,屬骨折類型中的一種。在臨床上,無明顯移位的裂紋骨折最常見,它一般由直接的打擊傷、輕微的撞擊跌倒等導致。但如果不重視,繼續活動,容易導致裂紋骨折的再移位,移位骨折給人帶來痛苦,甚至需要手術治療。所以千萬不能小看骨裂縫,應及時就醫。用治療骨傷的中葯外敷治療,是治療骨裂縫最好的葯。
8、如何判斷是骨折還是扭傷
無論是骨折還是扭傷都會伴有患部的腫脹與疼痛,但是骨折與扭傷的疼痛程度不一樣。骨折以後,病人的疼痛往往比較重,難以忍受,不能自發恢復。而扭傷,主要是脹痛明顯,一段時間後可自行恢復。再就是骨折部位按壓時,疼痛會有明顯的加重,還有以後病人患側肢體的活動是受限的,嚴重的甚至出現患處畸形、錯位等症狀。
出現這種情況後,盡快拍一張x光片,可以明確看出是否有骨折存在。如果存在骨折,應該及時到醫院去,經過醫生給予正確的處置。
對於骨折的患者,沒有捷徑可尋,也沒有偏方可信,需要在恢復期間多卧床修養,適當的時候做一些康復性的功能鍛煉。同時要在飲食上多下功夫,做到營養豐富 ,色、香、味俱佳 ,能刺激食慾。手臂活動不便的要喂飯,適當多吃一些西紅柿、莧菜、青菜、包菜、蘿卜等維生素 C含量豐富的蔬菜 ,以促進骨痂生長和傷口癒合。
(8)骨折辨別方式擴展資料:
骨折的恢復,康復訓練尤為重要,訓練的目的是使受傷部位恢復到受傷前的功能狀態。不同的時期,康復訓練的內容也不一樣,針對各個時期的訓練方法有如下:
早期:這是時期的受傷部位的腫脹、疼痛不穩定,容易脫位,因此此時主要以促進受傷部位的血液循環、消腫止痛為主,即在關節不懂的前提下使肌肉伸張和收縮,防止肌肉黏連。
中期:這個時期受傷部位腫脹減輕、疼痛減輕,除了做肌肉的訓練之外還可以適當的進行全身性活動,以促進骨痂的形成和縣委的連接。
後期:這時候骨痂已經形成了,骨骼也有一定的支撐力了,可以在不使關節受累的情況下盡量活動關節,增加肌肉的力量,恢復肢體功能,已經基本可以做到正常的行走及活動了。
扭傷的臨床主要表現為損傷部位疼痛、腫脹和關節活動受限,多發於腰、踝、膝、肩、腕、肘、髖等部位。在運動中較為常見。發生運動傷害時,最好馬上處理。處理的原則有五項:保護(Protection)、休息(Rest)冰敷(Icing)、壓迫(Compression)、抬高(Elevation)。嚴重的肌肉拉傷(斷裂)、韌帶扭傷(斷裂)、骨折,須由專科醫師手術治療。
參考資料:網路-骨折
網路-扭傷
9、懷疑我有些輕微的骨折,怎樣鑒別?
建議到醫院放射科攝取踝關節或者足部的X光片,如果有骨折即可診斷出來 B超是無法檢查骨骼系統的問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