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顱腦損傷如何處理
識。 !!!!!!!!!!!!!!!!!!!!!!!!1
主要表現 病人處於無意識的軀體過度活動狀態:坐起、四肢亂動,伴有囈語、呼叫、不合作行為。
護理措施:
加床欄,以防墜床,嚴加守護。
不可對其言行過度約束,以免增加能量消耗,使顱內壓進一步增高。
適當約束時,約束帶不可約束過緊及纏繞肢體,以免造成末梢血液迴流障礙,以約束後能容納一個手指為宜。
遵醫囑適當使用鎮靜劑,並觀察用葯效果。
妥善固定、保護各種管道,防止管道扭曲、脫出、折疊。
加強皮膚護理:大小便後及時更換污染、滲濕的衣被;保持床單位平整清潔、無渣屑、防止擦傷。
修剪病人指甲,必要時給病人戴手套,防止抓傷。
消除造成病人躁動的誘因:(1)積極處理腦水腫和顱內高壓。(2)及時翻身,防止肢體受壓,使病人體位舒適,並注意保暖。(3)尿瀦留病人,用手掌環形按摩下腹部、開塞露塞肛等物理刺激使其排尿,必要時可採用導尿術解除尿瀦留。
一、防止恐懼
主要表現:
1 主訴心神不安、恐慌、頭痛加重。
2 哭泣、躲避、挑釁行為。
3 失眠、惡夢、肌張力增高、拒絕配合治療和護理。
護理目標:
1 病人能說出引起恐懼的原因。
2 病人能正確採取減輕恐懼的方法。
3 病人的恐懼感減輕。
護理措施:
1 鼓勵病人表達並耐心傾聽其恐懼的原因,評估其程度。
2 理解病人恐懼的感受,經常和病人交談。
3 向病人介紹治癒病例,使其樹立信心。
4 減少和消除引起恐懼的醫源性因素,如治療、護理前耐心解釋其目的,指導病人如何配合。
5 避免病人直接接觸搶救病人和病人死亡等場面,使用屏風遮擋視野。
6 適當安排探視,小兒適當安排陪伴。
7 及時肯定和鼓勵病人的進步,使病人樹立信心、戰勝恐懼感。
二、軀體移動障礙
相關因素:
1 因意識障礙,不能有目的移動軀體。
2 因疼痛和不適,不願移動軀體。
3 因肢體癱瘓,軀體移動受限。
4 卧床限制活動。
主要表現:
1 軀體活動范圍減少。
2 不能活動或不願活動。
3 被動體位,使用約束帶。
護理目標:
1 病人生活需要得到滿足。
2 病人未發生褥瘡、血栓性靜脈炎、肺不張等並發症。
護理措施:
1 保持病人舒適體位。
2 翻身拍背,每2小時1次。
3 做好生活護理。口腔護理每天2次;抹澡夏季每天2次,冬季每天1次;定時喂飲食;大小便後及時清潔肛周及會陰。
4 躁動、意識障礙病人,使用床欄、約束帶,以防墜床。
5 保持肢體功能位置,並行肢體按摩,每天3次。
6 補充足夠的水分,多食纖維素豐富的食物,以預防便秘。
三、自理缺陷
相關因素:
1 意識、精神、視力障礙。
2 癱瘓。
3 卧床,活動限制。
4 耐力下降,使活動能力下降。
5 舒適狀態改變:頭痛。
主要表現:
1 病人不能獨立完成進餐、洗漱、沐浴、大小便等日常生活。
2 病人不能有目的地完成翻身動作。
護理目標:
1 病人卧床期間的生活需要得到滿足。
2 病人舒適,無口腔炎、褥瘡、墜床等發生。
護理措施:
1 做好病人日常生活護理,如口腔護理每天2次;抹澡夏季每天2次,冬季每天1次;定時喂飲食。
2 大小便後及時清潔肛周及會陰,隨時更換尿濕、污染的衣被。
3 協助病人翻身、拍背,每2小時1次。
4 隨時清除口、鼻分泌物、嘔吐物,保持呼吸道通暢。
5 意識、精神障礙病人,使用床欄、約束帶,必要時專人守護。
6 嚴格掌握熱水袋、冰袋使用指征,防止燙傷或凍傷。
四、語言溝通障礙
相關因素:
1 氣管插管或氣管切開不能發音。
2 意識、精神障礙不能言語或語言有錯誤。
主要表現:
1 說話或發音困難、含糊不清。
2 不說話或不能言語。
3 用詞不當或表達不清。
護理目標:
1 病人主動表達自己的感受和需要。
2 病人表達需要的要求得到理解。
護理措施:
1 主動關心和詢問病人的感受及需要。
2 耐心傾聽病人的言語,鼓勵病人表達清楚。
3 病人發音不清時,鼓勵並教會其使用手語,利於病人表達自己的需要。
4 對不能理解醫務人員語言的病人,盡量幫助解釋。
六、意識障礙
相關因素:
1 腦水腫致腦組織發生功能和結構上的損害。
2 腦缺氧致腦細胞代謝障礙。
3 顱內壓升高致腦血循環障礙。
主要表現:
1 嗜睡。為早期較輕微的意識障礙,病人處於睡眠狀態,給予輕微刺激即可清醒,喚醒後能回答問題。
2 朦朧。病人對人、物、時間、地點的意識能力均有障礙,反應遲鈍,回答問題不正確。
3 淺昏迷。意識大部分喪失,僅存在吞咽、咳嗽、角膜和睫毛反射,對疼痛刺激有痛苦表情和防禦反射。
4 深昏迷。意識完全喪失,對外界刺激毫無反應,一切反射消失。
5 GCS計分<13分。
護理目標:
1 病人意識障礙程度減輕。
2 病人無繼發性損傷。
護理措施:
1 監測神志,並以GCS評分標准記錄病人對外界刺激的反應,每0.5-1小時1次。
2 保持病人本位舒適,並予以翻身拍背,每2小時1次。
3 保持呼吸道通暢。
4 預防繼發性損傷。
(1)以床欄、約束帶保護病人,防止墜床。
(2)吞咽、咳嗽反射障礙時不可經口喂飲食,以免引起吸入性肺炎、窒息。
(3)病人眼瞼閉合不全者,以氯黴素眼葯水滴眼每天3次,四環素眼膏塗眼每晚1次,並以眼墊覆蓋患眼,以免發生暴露性角膜炎。
5 做好生理護理。
(1)參照本病"軀體移動障礙"中的相關內容。
(2)隨時更換尿濕、滲濕的床單、床褲。
(3)翻身時注意保持肢體功能位置。
七、清理呼吸道低效
相關因素:
1 氣管插管、氣管切開或呼吸機的作用,使咳嗽、排痰受到限制。
2 因意識障礙而不能自行排痰。
3 後組顱神經損傷致咳嗽反射障礙。
4 卧床使痰液淤積。
主要表現:
1 清醒病人訴胸悶、呼吸不暢或不敢咳嗽。
2 病人喉部痰鳴音、面色紫紺、呼吸困難或鼾聲呼吸。
3 病人行氣管插管、氣管切開或呼吸機輔助呼吸。
護理目標:
1 病人無喉部痰鳴音。
2 病人無呼吸道堵塞及窒息發生。
護理措施:
1 鼓勵並指導清醒病人咳嗽、排痰。
2 保持病室清潔、維持室溫18-22度、濕度50%-60%,避免空氣乾燥。
3 密切觀察病人呼吸、面色、意識、瞳孔變化每0.5-1小時1次。
4 監測體溫每4小時1次。
5 保持呼吸道通暢,防止腦缺氧。
(1)隨時清除呼吸道分泌物、嘔吐物。
(2)翻身時予以拍背,以使呼吸道痰痂松脫,便於引流。
(3)吸痰前先吸入純氧或過度通氣,每次吸痰時間<15秒,防止腦缺氧。
(4)痰液粘稠時,遵醫囑氣管內滴葯每小時1次,氣道濕化或霧化吸入每4-8小時1次,必要時行氣道沖洗,以濕化痰液。
(5)意識障礙、吞咽咳嗽反向障礙者,備氣管切開包於床旁。
(6)氣管切開者,注意無菌操作,做好氣管切開術後護理。
(7)給鼻飼流汁病人喂飲食時抬高床頭,進食1小時內不搬動病人,防止食物反流入氣道。
八、中樞性高熱
相關因素:
丘腦下部、腦干、上頸髓損害或病變,導致中樞性體溫調節失常。
主要表現:
1 高熱,體溫>39℃。多出現於術後48小時內,病人主訴發熱、不適。
2 常伴有意識障礙、瞳孔散大、呼吸增速及脈搏增快等。
護理目標:
1 病人體溫在正常范圍。
2 病人未發生並發症。
護理措施:
1 監測病人體溫,每1-4小時1次。
2 體溫>38℃以上,即採取降溫措施。
(1)體溫38-39℃時,予以溫水擦浴。
(2)體溫>39℃時,以30%-50%酒精200-300mL擦浴,置冰袋於大血管處,頭部置冰帽。
(3)夏季可用電扇、空調降低環境溫度,必要時撤除棉被。
(4)降溫毯持續降溫。
4 經上述處理,體溫仍不下降者,可用冬眠低溫療法降低體溫:
(1)用葯前注意觀察病人生命體征,如有脈搏過快、呼吸減慢、血壓偏低,應報告醫生更換葯物。
(2)用葯半小時後配合使用物理降溫。
(3)降溫速度不宜過快。
(4)定時測體溫並觀察全身情況,降溫有肛溫32-34℃為宜,以免發生並發症。
(5)病人出現寒顫、雞皮疙瘩、肌緊張時,應暫時撤除冰袋,待加用鎮靜劑後再用。
(6)由於機體代謝率降低,胃腸功能減弱,一般不從胃腸進食,液體輸入每天不宜>1500mL。
(7)冬眠低溫治療時間不宜過長,一般為3-5天,以防肺部感染、凍傷、褥瘡等並發症發生。
(8)停止冬眠治療時,應先停物理降溫,並為病人蓋上被褥,使體溫自然回升,必要時以熱水袋復溫或遵醫囑使用激素等葯物。
5 降溫過程中應注意:
(1)醇浴時禁擦前胸、後頸及腹部,以免反射性心跳減慢;酒精過敏者,不可醇浴。
(2)醇浴時頭部置冰袋,足部置熱水袋。
(3)熱水袋,冰袋應以雙層棉布或雙層布套包裹,每半小時更換1次部位,防止燙傷、凍傷。
(4)隨時更換汗濕的衣被,保持床單乾燥,防止病人受涼。
6 鼓勵病人多飲水,進食清淡、易消化、高熱量飲食,以補充機體消耗的熱量和水分。
7 加強口腔護理,及時翻身。
九、有體液不足的危險
相關因素:
1 高熱、嘔吐、腹瀉、消化道出血。
2 尿崩症造成水、鹽丟失。
3 高滲利尿劑使用。
4 腦脊液外漏。
5 神經原性糖尿病,產生滲透性利尿。
主要表現:
1 體溫持續升高、出汗、嘔吐、腹瀉、黑便、腦脊液耳漏或鼻漏。
2 胃內抽出咖啡色液體,尿多(>200mL/h),尿糖陽性。
3 腦水腫使用脫水利尿葯物。
護理目標:
1 病人體液丟失減輕或控制。
2 病人水、電解質維持平衡。
護理措施:
1 准確記錄24小時出入水量,出現異常,及時報告醫生。
2 高熱、尿多時,鼓勵病人喝鹽開水,以補充丟失的水分或鹽。
3 高熱時及時採取降溫措施。
4 嘔吐、腹瀉、便血時暫禁食,以免加重胃腸負擔、加重腹瀉、便血及嘔吐。
5 遵醫囑合理使用止嘔、止瀉、止血葯物。如胃出血時以冰鹽水300mL加去甲腎上腺素。1mg洗胃。
6 尿多(尿量>4000mL/d或>200mL/h)、尿糖陽性時,遵醫囑使用抗利尿及降糖葯物,如長效尿崩停、胰島素。
7 嚴格掌握高滲利尿劑使用指征,並注意觀察利尿效果。
8 腦脊液外漏時,准確記錄漏液量。
十、有受傷的危險
相關因素:
1 意識障礙。
2 精神障礙。
3 癲癇發作。
4 感覺障礙。
5 肢體活動障礙。
主要表現:
1 意識障礙,精神異常,癲癇發作,感覺遲鈍或消失,肢體癱瘓。
2 翻身、熱敷、冰敷、保護措施等操作方法不當。
護理目標:
病人不發生意外損傷。
護理措施:
1 卧床病人使用氣墊床。
2 協助病人體位時動作輕穩、方法正確。
3 對躁動、精神興奮、幻覺等病人約束四肢時,不可環形纏繞肢體,松緊以約束後能容納一個手指為宜,防止造成肢端血液迴流障礙、肢體遠端缺血壞死。
4 對躁動、精神障礙病人派專人守護,必要時遵醫囑給予鎮靜劑。
5 癲癇發作時,正確使用牙墊,勿強行按壓肢體,以免造成舌咬傷及骨折。
6 做好日常生活護理。
7 嚴格掌握熱水袋、冰袋使用指征,使用方法正確,防止燙傷及凍傷。
十一、有營養不良的可能
相關因素:
1 因意識障礙或吞咽障礙而不能進食。
2 嘔吐、腹瀉、消化道出血。
3 高熱,代謝增加。
4 機體修復,需要量增加。
主要表現:
1 持續發熱,體溫>37.2℃,反復嘔吐、腹瀉、消化道出血。
2 意識障礙、吞咽反射障礙。
護理目標:
1 病人的營養需要得到滿足。
2 造成營養不良的因素減少或被控制。
護理措施:
1 術後6小時病人清醒、無嘔吐及吞咽障礙者,予以少量流質飲食。
2 意識障礙、吞咽障礙病人術後24小時鼻飼流質。
3 病人出現腹脹、嘔吐、腹瀉、胃腸道出血症狀,及時報告醫師處理,症狀解除後以少量流質試喂,若無異常,即逐漸增加飲食次數及量,並逐漸過渡到高蛋白飲食。
4 保證胃腸營養的熱卡供給。流質飲食6-8次/d,每次200mL;軟食4-5次/d;高蛋白飲食3次/d;以使每天熱量供給在1.25-1.67MJ(3000-4000kcal)。
5 保持輸液及靜脈營養的通暢。遵醫囑每日輸入20%脂肪乳劑200-500mL,20%白蛋白50mL等。
十二、有皮膚受損的可能
相關因素:
1 病人因意識障礙、肢體癱瘓、傷口疼痛而不能自行改變體位,致局部長時間受壓。
2 限制體位。
3 全身營養不良。
4 局部物理、化學刺激。
主要表現:
1 意識障礙、肢體癱瘓、傷口疼痛。
2 術後限制體位,尿液、汗液刺激。
3 老年;全身消瘦、水腫;皮膚瘙癢。
護理目標:
病人無皮膚損傷。
護理措施:
1 評估病人全身營養狀況、皮膚情況。
2 定時協助病人改變體位,並按摩骨隆突部。限制體位者,受壓部位輪流減壓。
3 及時更換汗濕、尿濕、滲濕的衣被,並及時抹洗局部。
4 為病人抹澡時,使用中性肥皂,水溫在50℃左右,避免用力擦、搓,受壓部位撲爽身粉。
5 病人皮膚瘙癢,應適當約束雙手,以免抓破皮膚。
6 勤剪指甲,防止自傷。
7 加強飲食護理,改善全身營養狀況,增強機體抵抗力。
十三、有引流異常的可能
相關因素:
1 術後留置腦室引流、創腔引流、膿腔引流、硬膜下引流。
2 引流袋位置過高、過低,引流管脫出、扭曲。
主要表現:
1 引流量過多或不暢。
2 引流液顏色由淡變深。
3 病人出現頭痛、嘔吐、意識障礙、瞳孔散大等顱內壓增高表現。
護理措施:
1 術後病人,立即接引流袋於床頭。
2 保持引流通暢,引流管不可受壓、扭曲、折疊。
3 適當制動頭部,翻身及護理操作時避免牽拉引流管。
4 每天更換引流袋,准確記錄引流量、色。
5 引流袋一般放置3-4天即拔管,以免逆行感染。
加強引流管的護理:
(1)腦室引流的護理:①引流袋懸掛於距側腦室10-15cm高度,以維持正常顱內壓。②早期禁忌引流過快,以免導致硬腦膜外或硬腦膜下血腫、瘤卒中(腦瘤內出血)、腦疝形成。③必要時適當掛高引流袋,以減慢引流速度。④控制腦脊液引流量,引流量多時,遵醫囑補充水、電解質。⑤術後1-2天腦脊液略帶黃色,若為血性,或術後血性腦脊液顏色加深,提示有腦室內出血,應報告醫生急行手術止血。⑥拔管前1天夾閉引流管並密切觀察,如病人出現頭痛、嘔吐等症狀,立即報告醫生開放引流管。⑦拔管後,如切口處有腦脊液漏,應通知醫生縫合,以免引起顱內感染。
(2)創腔引流的護理:①術後48小時內,引流袋置於頭部創腔一致的位置,以保持創腔內一定的液體壓力,避免腦組織移位。②術後48小時後,逐漸放低引流袋,使創腔內液體較快引流,以消滅局部死腔、防止顱內壓增高。③與腦室相通的創腔,應適當抬高引流袋,以免引流量過多。
(3)膿腔引流的護理:①引流袋低於膿腔30cm以上,病人卧位時膿腔位於高位,以期較快地引流膿液。②術後24小時後方可行囊內沖洗,以免引起顱內彌散性感染。③沖洗時,每次沖洗量約10-20mL,緩慢注入,再輕輕抽出,不可過分加壓。④沖洗後注葯液並夾閉引流管2-4小時,以維持葯效。⑤引流管逐漸向外退出,直至拔管。
(4)硬膜下引流的護理:①病人平卧或頭低腳高位,以利體位引流。②引流袋低於創腔30cm。③術後不使用脫水劑,不限制水分攝入,以免顱內低壓使硬膜下腔隙不易閉合。
十四、潛在並發症--顱內出血
相關因素:
1 顱內壓改變,使止血處再次出血。
2 術中止血不夠徹底。
3 凝血功能障礙。
主要表現:
1 意識改變。病人意識清楚後逐漸由嗜睡進入昏迷狀態。
2 一側瞳孔散大,對光反射遲鈍;晚期出現雙側瞳孔散大,對光反射消失。
3 高熱,抽搐,生命體征紊亂等。
護理目標:
1 警惕顱內出血先兆,一旦出現顱內出血,及時配合醫師採取手術止血准備,以搶救病人生命。
2 避免護理不當導致顱內壓升高。
護理措施:
1 監測意識、瞳孔、生命體征,出現異常,及時報告醫師。
2避免顱內壓升高。
(1)遵醫囑及時准確使用脫水葯物。
(2)翻身時動作輕穩,避免頭部扭曲使呼吸不暢。
(3)保持呼吸道通暢;高流量輸氧。
(4)保暖,防止因感冒發熱而增加腦耗氧量。
(5)保持病人大便通暢,囑病人勿用力排便。
(6)控制或減少癲癇發作。
(7)正確護理各種引流管。
3 一旦發現顱內出血徵象,立即報告醫師,並遵醫囑處理。
(1)准確應用脫水葯物,觀察脫水效果。
(2)配合做好CT檢查以確定出血部位及出血量。
(3)配合做好再次手術准備。
十五、潛在並發症--尿崩症
相關因素:
1 蝶鞍區附近病變或損傷造成視上核到垂體後葉的纖維束損傷。
2 手術創傷。
主要表現:
1 口渴、多飲、多尿,尿量>4000mL/d,甚至可達10000mL/d,尿比重<1.005,尿糖陽性。
2 神志淡漠,精神差或意識障礙加重,皮膚粘膜乾燥、彈性差。
3 低鈉(Na+<130mmol/L)血症、低氯(Cl-<95mmol/L)血症。
護理目標:尿崩症減輕或控制。
護理措施:
1 對行蝶鞍附近手術所病人監測尿量、尿糖、尿比重,每0.5-1小時1次,准確記錄24小時出入水量。
2 密切觀察神志、瞳孔、生命體征,每1-2小時1次。
3 當尿量>200mL/h、尿比重<1.005、尿糖陽性時:
(1)及時報告醫師,遵醫囑應用抗利尿葯物(垂體後葉素或長效崩停)及胰島素,並觀察用葯效果。
(2)鼓勵並指導病人喝鹽開水、以補充丟失的水分和鹽。
(3)禁止攝入含糖食物、葯物,以免血糖升高,產生滲透性利尿,使尿量增加。
(4)監測血糖每2-8小時1次。
(5)遵醫囑抽血查E4A(K+、Na+、Cl-、CO2CP)並及時追查化驗結果,以指導治療。
4 隨時更換尿濕、滲濕的衣被。
十六、潛在並發症--癲癇
相關因素:
1 外傷致大腦皮層激惹或損傷。
2 顱內佔位、腦血管疾病。
3 腦缺氧。
主要表現:
1 癲癇大發作:意識突然喪失,全身痙攣性抽搐,多持續數分鍾。
2 癲癇小發作:短暫意識喪失或局部肌肉抽動。
3 局限性發作:局部肌肉抽搐或感覺異常。
4 精神運動性發作:以精神症狀為主,出現多種幻覺、錯覺、自動症等。
護理目標:
1 清醒病人能述說發作先兆與誘因。
2 癲癇發作減少或得以控制。
3 病人無繼發性損傷。
護理措施:
1 病人卧床休息,減少體力消耗,使代謝率降低。
2 高流量輸氧,保持呼吸道通暢,以防止腦缺氧。
3 遵醫囑及時給予鎮靜、抗癲癇葯物,如大侖丁、魯米那,預防癲癇發作。
4 消除或減少發病誘因。
(1)病人睡眠充足,非治療需要不打擾病人睡眠。
(2)關心體貼病人,避免病人情緒激動。
(3)按時用葯,勿驟停、驟減、驟換葯物。
(4)保暖,防止感冒。
(5)禁辛辣、刺激、興奮性食物和葯物。
5 加強癲癇發作時的護理:
(1)專人守護。
(2)大發作時上、下臼齒之間置牙墊,防止舌咬傷。
(3)不強行按壓病人肢體,防止關節脫臼或骨折發生。
(4)有假牙者迅速取出,及時解開衣服、衣扣、褲帶,頭偏向一側,防止呼吸道堵塞及限制呼吸。
(5)高流量輸氧,以改善腦缺氧。
(6)發作停止時,病人意識未完全恢復,不可喂水,以免引起飲水嗆咳,甚至窒息。
(7)詳細記錄發作時間、性質、持續時間,以協助治療。
6 短期內頻繁大發作、間歇期意識不清者(癲癇持續狀態),遵醫囑控制發作和糾正內環境失衡。
十七、潛在並發症--消化道出血
相關因素:
1 丘腦下部損傷、腦干損傷。
2 鞍區、三腦室、四腦室、腦干附近手術。
主要表現:
1 病人嘔出或從胃內抽吸咖啡色、暗紅色液體,伴有呃逆、腹脹、黑便或便血。
2 貧血、休克。
護理目標:
1 減輕或控制消化道出血。
2 病人不發生窒息,無肛周糜爛。
護理措施:
1 密切觀察病人有無呃逆、腹脹、嘔吐、嘔血、便血等。
2 病人出現消化道出血時暫禁食,以免加重胃腸負擔。
3 消化道出血的護理措施:
(1)安慰清醒病人、家屬,囑勿緊張,配合護理。
(2)意識障礙及嘔吐病人頭偏向一側,防止誤吸、窒息發生。
(3)遵醫囑立即經胃管抽吸胃內殘余液後,以冰鹽水300mL加去甲腎上腺素1mg反復洗胃,然後注入氫氧化鋁凝膠30-50mL以止血,保護胃粘膜。
(4)遵醫囑靜脈或肌內注射止血葯。
(5)出血停止後,試喂少量牛奶,以後逐漸增加飲食量。
4 密切觀察生命體征、止血效果,及時記錄出血時間、次數及量。
5 多次反復出血者,遵醫囑輸血。
6 便血病人,隨時清理床單,清潔肛周,抹洗會陰及臀部,必要時用抗菌素油膏保護會陰、肛周,防止肛周潰爛。
十八、潛在並發症--感染
相關因素:
1 外傷致皮膚破損。
2 氣管切開後呼吸道與外界相通。
3 腦脊液外漏。
4 有創顱內壓監護。
5 留置引流管:腦室引流、留置導尿等。
主要表現:
1 局部紅腫、滲液、潰爛。
2 呼吸道分泌物增加,肺部有干濕啰音,呼吸困難。
3 意識改變或意識障礙加重。
4 引流量、色異常,如腦室引流液混濁,絮狀物、引流量增加。
5 體溫升高>37.5℃、ICP>2kPa(15mmHg)。
護理目標:
1 病人不發生感染。
2 病人感染徵象被及時發現,得以控制。
護理措施:
1 控制探視,減少外源性感染因素。
2 鼓勵並協助病人進食營養豐富的食物,以增強機體抵抗力。
3 正確護理氣管切開及其他管道:
(1)氣管內導管消毒,每4-6小時1次;傷口換葯,每4-6小時1次;吸痰時注意無菌操作。
(2)引流袋不可抬高,防止逆行感染。
(3)每天(冬季隔日)更換引流袋。
(4)對留置導尿管病人每天尿道口清潔、消毒2次;女病人月經期保持會陰部清潔。
6 如有皮膚破損,及時換葯,防止受壓。
7 做好腦脊液外漏的護理(參照"顱腦損傷病人標准護理計劃"中的相關內容)。
8 監測體溫,每4-8小時1次。
十九、預感性悲哀
相關因素:
1 肢體癱瘓。
2 面神經損傷:面癱、眼瞼閉合不全。
3 社會角色改變:男性乳房發育,女性長胡須,幼年體型等。
4 生活方式改變:卧床、輪椅、跛行、性慾減退等。
主要表現:
1 悲傷,流淚,嘆氣,自責或責備他人,易怒,甚至有自傷或傷人行為。
2 不願與外界接觸,拒食,對生活喪失信心。
3 生活方式、自身形象改變。
護理目標
1 病人能正視現實,接受生活方式、自身形象的改變。
2 積極樂觀地生活。
護理措施:
1 術前向病人講述和解釋手術的必要性,使病人了解術後可能出現形象改變和生活方式改變。
2 對於後遺症病人加強心理護理,鼓勵病人正視現實,積極配合治療,使後遺症減輕。
(1)對面癱病人,隨時清除其口角分泌物,行面部按摩每天3次;每次30分鍾以上。
(2)眼瞼閉合不全者,用氯黴素眼葯水滴眼,每天3次;四環素眼膏塗眼,每晚1次;戴眼罩,防止暴露性角膜炎。
(3)肢體癱瘓者,堅持肌肉訓練。
3 出院的生活:
(1)對生活自理能力喪失者,協助其日常生活,不隨意責備病人。
(2)隨時和病人交談,溝通思想,允許病人適當發泄悲哀、哭泣,同情病人的感受。
(3)了解病人心理狀態,有自傷、傷人傾向時,避免讓病人獨處,不讓其接觸能傷人的物品。
(4)讓病人參與健康有益的活動,如殘疾人聯誼會,使病人感受到人生的樂趣。
4 為病人提供修飾的技巧:
(1)男性乳房發育病人衣著寬松。
(2)女性長胡須病人避免化濃妝,必要時使用脫毛劑,如亮膚霜。
(3)骨瓣缺損病人,宜留長發、戴帽,並防止硬物碰傷。較大骨瓣缺損者,術後半年行骨瓣修補術。
5 教會病人重新設計自我形象,適應病後生活方式。
(1)輪椅的使用及注意事項。
(2)拐杖的使用及注意事項。
(3)卧床生活注意事項。
2、吸痰動作怎麼做,?
病情分析:copy你好,吸痰法的步驟1.吸引前先檢查吸引器效能是否良好,吸引導管是否通暢。2.備齊用物,置床頭櫃,向患者解釋。3.將患者頭偏向一側,並略向後仰。昏迷患者可用壓舌板將口啟開,夾持吸痰管由口腔頰部插至咽喉部,乘患者吸氣時將吸痰管插入氣管。如口腔吸痰有困難時,可由鼻腔插入(顱底骨折患者禁用);氣管插管或氣管切開患者,可由插管或套管內插入。4.插入吸痰管前,打開吸引器開關。但應放鬆T形管側孔,待吸痰管插入氣管一定深度時,立即按閉側孔即可吸痰。吸痰時,吸痰管應自下慢慢上提,並左右旋轉,以吸凈痰液。防止固定一處或上下提插吸引而損傷粘膜。吸痰管取出後,吸水沖洗管內痰液,以免阻塞。關閉吸引器開關醫學教育`網搜集整理。5.一次吸痰不應超過15s(吸痰後清潔鼻腔、口腔)。同時檢查粘膜有無損傷。每次吸痰均應更換消毒吸痰管。氣管切開患者更應注意無菌操作。 6.吸痰前後予加大吸氧濃度,吸痰前、中、後應觀察生命體征,如有不適應停止操作意見建議:必要看說明書,謹慎使用,
3、插管後氣管痙攣還是沒有緩解.請問有什麼方法可以恢復
是否用喉鏡暴露聲門分:看看就知道1經口氣管插管術①准備:根據患者體型選擇氣管導管。擺體位,頭、頸、肩相應墊高,使頭後仰並抬高8~10 cm。對於肥胖病人,可將外耳道與劍突擺在同一水平線上。2%利多卡因對口咽部及下咽區噴霧局麻。②插管:用右手拇指和中指呈剪刀手法,使患者張口。用左手持喉鏡沿口角右側置入口腔,將舌體推向左,使喉鏡片至正中位,此時可見懸雍垂,慢慢推進喉鏡使其頂端抵達舌根,稍前上提喉鏡,可看到會厭的邊緣,繼續推進喉鏡,使其頂端抵達舌根與會厭交界處,然後向前上提喉鏡,間接拉起會厭而顯露聲門。右手執氣管導管,斜口對聲門裂,在吸氣末順勢將導管輕柔插入。導管插入氣管內的長度,成人約為5 cm,小兒約為2~3cm。如果用導絲塑型,在導管斜面進入聲門2cm後,要及時抽出導絲。導管插入氣管後,立即塞入牙墊,然後退出喉鏡,檢查確認導管在氣管內。2經鼻氣管插管術:①盲探經鼻氣管插管:適應證基本與經口插管的禁忌證相同。禁忌證或相對禁忌證:主要包括呼吸停止;嚴重鼻或頜面骨折;凝血功能障礙;鼻或鼻咽部梗阻;顱底骨折。操作要點:先將鼻腔內點滴呋麻滴鼻液,潤滑劑潤滑並作表面麻醉。操作時導管進入鼻腔就將導管與面部作垂直方向插入鼻孔,使導管沿下鼻道推進,經鼻後孔至咽腔,切忌將導管向頭頂方向推進,否則極易引起嚴重出血。操作者可一面注意傾聽通過導管的氣流,一面用左手調整頭頸方向角度,當感到氣流最強烈時,然後迅速在吸氣相時推入導管,通常導管通過聲門時患者會出現強烈咳嗽反射。不要施加暴力。如果推進導管時呼吸氣流聲中斷,提示導管前端已觸梨狀窩,或誤入食管,或進入舌根會厭間隙。應稍稍退出重試。成功率約70%。插入後務必確認氣管導管在氣管內而不是在食管內。反復嘗試插管易造成喉頭水腫,喉痙攣、及出血,導致急性缺氧,誘發心跳驟停。建議在3次不成功後改其他方法。②明視經鼻氣管插管 :氣管導管通過鼻腔方法同盲插,聲門暴露方法基本同明視經口插管法。當導管通過鼻腔後,用左手持喉鏡顯露聲門,右手繼續推進導管進入聲門,如有困難,可用插管鉗夾持導管前端送入聲門。檢查確認導管位置並固定。3逆行氣管插管術所謂逆行氣管插管是相對常規氣管插管而言,先行環甲膜穿刺,將導絲經環甲膜送入氣管,通過喉部,到達口咽部,由口腔或鼻腔引出,再將氣管導管沿導絲插入氣管。清醒、麻醉病人均可實施。根據逆行氣管插管的原理。適應證:由於上呼吸道解剖因素或病理條件下,無法看到聲帶甚至會厭,無法完成經口或經鼻氣管插管者。禁忌證: ①甲狀腺腫大,如甲亢或甲狀腺癌;②無法張口;③穿刺點腫瘤或感染;④凝血機能障礙;⑤病人不合作又無法控制。此法體位要求低,一次成功率高,插管過程中缺氧時間短。4纖維支氣管鏡引導氣管插管術纖支鏡在人工氣道建立及管理上有很多不可替代的優越性。具體為:①檢查氣道,明確引起氣道急症的原因;②放置雙腔支氣管導管,用於分側肺通氣;③肺泡灌洗並作病原學檢查;④用於困難氣道插管;⑤成功率高,損傷小,安全性高。它的缺點也很突出:①價格貴;②需要專門維護、保養;③攜帶不便;④操作要專門培訓。5經氣管噴射通氣技術當不能通過面罩或氣管導管進行有效肺通氣時,如果沒有其他可使用的通氣措施,必然會造成病人死亡。一般認為,採用粗口徑的靜脈套管針穿刺環甲膜進行氣管噴射通氣(trans-tracheal jet ventilation,TTJV)是處理面罩不能通氣且氣管插管失敗狀態的一種簡單和極為有效的方法。TTJV的適應症:①緊急情況。②擇期情況,主要是與上呼吸道有關的手術和防止常規氣管插管中發生的插管失敗。6經皮擴張氣管切開術經皮擴張氣管切開術適宜於在擇期條件下使用,需緊急呼吸道控制的病人,不能觸及環甲軟骨的病人及小兒病人是此種方法的禁忌症。
4、氣管插管方法,根據插管時時否用喉鏡暴露聲門分
是否用喉鏡暴露聲門分:看看就知道
1經口氣管插管術
①准備:根據患者體型選擇氣管導管。擺體位,頭、頸、肩相應墊高,使頭後仰並抬高8~10 cm。對於肥胖病人,可將外耳道與劍突擺在同一水平線上。2%利多卡因對口咽部及下咽區噴霧局麻。
②插管:用右手拇指和中指呈剪刀手法,使患者張口。用左手持喉鏡沿口角右側置入口腔,將舌體推向左,使喉鏡片至正中位,此時可見懸雍垂,慢慢推進喉鏡使其頂端抵達舌根,稍前上提喉鏡,可看到會厭的邊緣,繼續推進喉鏡,使其頂端抵達舌根與會厭交界處,然後向前上提喉鏡,間接拉起會厭而顯露聲門。右手執氣管導管,斜口對聲門裂,在吸氣末順勢將導管輕柔插入。導管插入氣管內的長度,成人約為5 cm,小兒約為2~3cm。如果用導絲塑型,在導管斜面進入聲門2cm後,要及時抽出導絲。導管插入氣管後,立即塞入牙墊,然後退出喉鏡,檢查確認導管在氣管內。
2經鼻氣管插管術:
①盲探經鼻氣管插管:適應證基本與經口插管的禁忌證相同。
禁忌證或相對禁忌證:主要包括呼吸停止;嚴重鼻或頜面骨折;凝血功能障礙;鼻或鼻咽部梗阻;顱底骨折。
操作要點:先將鼻腔內點滴呋麻滴鼻液,潤滑劑潤滑並作表面麻醉。操作時導管進入鼻腔就將導管與面部作垂直方向插入鼻孔,使導管沿下鼻道推進,經鼻後孔至咽腔,切忌將導管向頭頂方向推進,否則極易引起嚴重出血。操作者可一面注意傾聽通過導管的氣流,一面用左手調整頭頸方向角度,當感到氣流最強烈時,然後迅速在吸氣相時推入導管,通常導管通過聲門時患者會出現強烈咳嗽反射。不要施加暴力。如果推進導管時呼吸氣流聲中斷,提示導管前端已觸梨狀窩,或誤入食管,或進入舌根會厭間隙。應稍稍退出重試。成功率約70%。插入後務必確認氣管導管在氣管內而不是在食管內。反復嘗試插管易造成喉頭水腫,喉痙攣、及出血,導致急性缺氧,誘發心跳驟停。建議在3次不成功後改其他方法。
②明視經鼻氣管插管 :氣管導管通過鼻腔方法同盲插,聲門暴露方法基本同明視經口插管法。當導管通過鼻腔後,用左手持喉鏡顯露聲門,右手繼續推進導管進入聲門,如有困難,可用插管鉗夾持導管前端送入聲門。檢查確認導管位置並固定。
3逆行氣管插管術
所謂逆行氣管插管是相對常規氣管插管而言,先行環甲膜穿刺,將導絲經環甲膜送入氣管,通過喉部,到達口咽部,由口腔或鼻腔引出,再將氣管導管沿導絲插入氣管。清醒、麻醉病人均可實施。根據逆行氣管插管的原理。
適應證:由於上呼吸道解剖因素或病理條件下,無法看到聲帶甚至會厭,無法完成經口或經鼻氣管插管者。
禁忌證: ①甲狀腺腫大,如甲亢或甲狀腺癌;②無法張口;③穿刺點腫瘤或感染;④凝血機能障礙;⑤病人不合作又無法控制。此法體位要求低,一次成功率高,插管過程中缺氧時間短。
4纖維支氣管鏡引導氣管插管術
纖支鏡在人工氣道建立及管理上有很多不可替代的優越性。具體為:①檢查氣道,明確引起氣道急症的原因;②放置雙腔支氣管導管,用於分側肺通氣;③肺泡灌洗並作病原學檢查;④用於困難氣道插管;⑤成功率高,損傷小,安全性高。它的缺點也很突出:①價格貴;②需要專門維護、保養;③攜帶不便;④操作要專門培訓。
5、氣管插管步驟(口腔)
氣管內插管術
將特製的氣管導管、通過口腔或鼻腔插入氣管內,是氣管內麻醉、心肺復甦或呼吸治療的必要技術。
(一)適應證
氣管內插管能便於保持呼吸道通暢,防止誤吸和易於清除氣道內的分泌物;便於吸氧和施行扶助或控制通氣;能經導管吸入麻醉葯及便於全麻下呼吸管理,因此適於多數需要全麻的手術,尤以下列情況更為適合:①開胸手術或應用肌松葯後需行人工通氣者;②需全麻的飽胃或急性腸梗阻病人;③頭頸部全麻手術,插管後使麻醉操作遠離手術野,尤其是口鼻及顱底骨折手術,可防止血液誤吸。④氣道受壓或不能保持正常通氣的俯卧或側卧位等手術。此外心肺復甦或呼吸急救時,插管是最緊迫的任務。遇呼吸道急性炎症、嚴重出血素質、胸主動脈瘤壓迫氣管的病人,除非緊急,一般不宜插管。
(二)方法
1.准備插管用具:氣管導管、喉鏡、噴霧器、牙墊、吸引器、銜接管、麻醉機等。
2.麻醉:①靜脈誘導插管法:常用葯有2.5%硫噴妥鈉、羥乙酸鈉、安定及芬氟合劑等,可以配合肌松葯如琥珀膽鹼作快速插管或加表面麻醉插管。②清醒插管:病人清醒或給予適量鎮靜及催眠葯的狀態下,施行完善的表面麻醉,然後插管。適用於呼吸道不完全性梗阻、飽胃、張口障礙等特殊情況的病人。
3.插管步驟:插管可經口或鼻腔的途徑,採用喉鏡明視或盲探插入導管,而以口腔明視插管最常用,特殊情況可通過氣管造口插管,近年來又開展光導纖維喉鏡插管。插管須在麻醉條件下按步驟作(圖1-16,1-17):①左手持喉鏡沿病人右側口角置入鏡片,將舌體推向左側後使鏡片移至正中,見到懸雍垂。②鏡片進入咽喉部並見到會厭。③彎鏡片置入舌根與會厭交界外,使病人頭向後仰再上提喉鏡,隨之會厭翹起而顯露聲門。④將導管經聲門裂插入氣管內,塞入牙墊後退出喉鏡,妥善固定導管和牙墊,接上麻醉機。
4.注意事項:①插管操作中必須輕輕柔。②選擇導管的大小以能容易通過聲門裂為好,太粗或暴力插入時易致喉、氣管損傷,太細則不利於呼吸交換。③導管尖端通過聲門後再深入5~6cm,使套囊全部越過聲門,但不要誤入一側支氣管或食道。④套囊充氣恰好封閉導管與氣管壁間隙為度,勿盲目注射大量空氣而造成氣管壁 缺血壞死。⑤放置好手術休位後應試行氣管內吸引,並檢查導管是否通暢。
圖1-16 聲門解剖
圖1-17 氣管插管步驟
(三)並發症
1.損傷:如牙齒松動或脫落、粘膜出血等。
2.神經反射:如嗆咳、喉痙攣、支氣管痙攣、血壓升高、心律失常、甚至心搏驟停。
3.炎症:如插管後引起喉炎、喉水腫、聲帶麻痹、呼吸道炎症等。
二、麻醉裝置
根據氣體排出方式,將吸入全麻裝置分成四類,也是四種基本方法。
(一)開放法 指吸入氣(麻醉混合氣)和呼出氣全部排出到大氣中,無重復吸入。如開放點滴法(圖1-18)、丁型管法(圖1-19)、吹入法。其特點是方法簡單,呼吸阻力和死腔小,但麻醉氣體逸出快,麻醉深度不易保持恆定。一般用於小兒。
(二)緊閉法 吸入氣和呼出氣全由麻醉機控制,呼氣中二氧化碳由鈉石灰吸收。其特點是全麻深度能長時保持穩定不變,便於人工通氣和呼吸管理,但呼吸阻力和器械死腔較大。緊閉法中又有循環式和來回式二種(圖1-20),以循環緊閉式多用。
(三)半開放法及半緊閉法 此二種方法的特點是介於開放法和緊閉法之間,呼出氣都有一定程度的重復吸入,根據所用的活瓣和氣體流量來控制,規定二氧化碳復吸入量半開放式應低於1%,半緊閉式則可高於1%。626型空氣麻醉機即屬半開放式(圖1-21),緊閉法時如將部分呼出氣通過呼出活瓣逸出,即成半緊閉式,需有二氧化碳吸收裝置,實際工作中二者有時很難區別
6、氣管插管途徑和解剖特點
氣管內插管術
將特製的氣管導管、通過口腔或鼻腔插入氣管內,是氣管內麻醉、心肺復甦或呼吸治療的必要技術。
(一)適應證
氣管內插管能便於保持呼吸道通暢,防止誤吸和易於清除氣道內的分泌物;便於吸氧和施行扶助或控制通氣;能經導管吸入麻醉葯及便於全麻下呼吸管理,因此適於多數需要全麻的手術,尤以下列情況更為適合:①開胸手術或應用肌松葯後需行人工通氣者;②需全麻的飽胃或急性腸梗阻病人;③頭頸部全麻手術,插管後使麻醉操作遠離手術野,尤其是口鼻及顱底骨折手術,可防止血液誤吸。④氣道受壓或不能保持正常通氣的俯卧或側卧位等手術。此外心肺復甦或呼吸急救時,插管是最緊迫的任務。遇呼吸道急性炎症、嚴重出血素質、胸主動脈瘤壓迫氣管的病人,除非緊急,一般不宜插管。
(二)方法
1.准備插管用具:氣管導管、喉鏡、噴霧器、牙墊、吸引器、銜接管、麻醉機等。
2.麻醉:①靜脈誘導插管法:常用葯有2.5%硫噴妥鈉、羥乙酸鈉、安定及芬氟合劑等,可以配合肌松葯如琥珀膽鹼作快速插管或加表面麻醉插管。②清醒插管:病人清醒或給予適量鎮靜及催眠葯的狀態下,施行完善的表面麻醉,然後插管。適用於呼吸道不完全性梗阻、飽胃、張口障礙等特殊情況的病人。
3.插管步驟:插管可經口或鼻腔的途徑,採用喉鏡明視或盲探插入導管,而以口腔明視插管最常用,特殊情況可通過氣管造口插管,近年來又開展光導纖維喉鏡插管。插管須在麻醉條件下按步驟作(圖1-16,1-17):①左手持喉鏡沿病人右側口角置入鏡片,將舌體推向左側後使鏡片移至正中,見到懸雍垂。②鏡片進入咽喉部並見到會厭。③彎鏡片置入舌根與會厭交界外,使病人頭向後仰再上提喉鏡,隨之會厭翹起而顯露聲門。④將導管經聲門裂插入氣管內,塞入牙墊後退出喉鏡,妥善固定導管和牙墊,接上麻醉機。
4.注意事項:①插管操作中必須輕輕柔。②選擇導管的大小以能容易通過聲門裂為好,太粗或暴力插入時易致喉、氣管損傷,太細則不利於呼吸交換。③導管尖端通過聲門後再深入5~6cm,使套囊全部越過聲門,但不要誤入一側支氣管或食道。④套囊充氣恰好封閉導管與氣管壁間隙為度,勿盲目注射大量空氣而造成氣管壁 缺血壞死。⑤放置好手術休位後應試行氣管內吸引,並檢查導管是否通暢。
圖1-16 聲門解剖
圖1-17 氣管插管步驟
(三)並發症
1.損傷:如牙齒松動或脫落、粘膜出血等。
2.神經反射:如嗆咳、喉痙攣、支氣管痙攣、血壓升高、心律失常、甚至心搏驟停。
3.炎症:如插管後引起喉炎、喉水腫、聲帶麻痹、呼吸道炎症等。
二、麻醉裝置
根據氣體排出方式,將吸入全麻裝置分成四類,也是四種基本方法。
(一)開放法 指吸入氣(麻醉混合氣)和呼出氣全部排出到大氣中,無重復吸入。如開放點滴法(圖1-18)、丁型管法(圖1-19)、吹入法。其特點是方法簡單,呼吸阻力和死腔小,但麻醉氣體逸出快,麻醉深度不易保持恆定。一般用於小兒。
(二)緊閉法 吸入氣和呼出氣全由麻醉機控制,呼氣中二氧化碳由鈉石灰吸收。其特點是全麻深度能長時保持穩定不變,便於人工通氣和呼吸管理,但呼吸阻力和器械死腔較大。緊閉法中又有循環式和來回式二種(圖1-20),以循環緊閉式多用。
(三)半開放法及半緊閉法 此二種方法的特點是介於開放法和緊閉法之間,呼出氣都有一定程度的重復吸入,根據所用的活瓣和氣體流量來控制,規定二氧化碳復吸入量半開放式應低於1%,半緊閉式則可高於1%。626型空氣麻醉機即屬半開放式(圖1-21),緊閉法時如將部分呼出氣通過呼出活瓣逸出,即成半緊閉式,需有二氧化碳吸收裝置,實際工作中二者有時很難區別
7、頭顱CT顯示左側額顳頂急性硬膜下血腫,腦挫裂傷,蛛網膜下腔出血,顱底骨折,左顳骨骨折有沒辦法手術
看了你的描述,情況挺嚴重的,手術得要有手術執徵才行,從你的描述來看,你父親現在處於一個危險期,現在貿然手術可能情況會更糟,等你父親度過危險期,情況稍微穩定,有手術指征後,醫生會安排手術的。朋友,不用太急哈,我理解你心情,在醫院里,有醫生在,他們比我們網上的更清楚他的病史,掌握著很多關鍵的檢查結果,他們比我們級你更清楚該干什麼。祝你父親早日度過危險期,早日康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