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傷員上肢出血,且沒有骨折和關節損傷時,可採用加壓包紮止血法止血。這個是錯的,請問為什麼啊
這道題有三個條件:1.上肢出血;2.無骨折;3.無關節損傷。但缺失的條件是:什麼部位?一般而言,對上述三個條件成立的上肢出血,之所以不採取加壓包紮止血,是因為不能因加壓包紮造成肢端缺血壞死。而骨折、關節損傷的情況下,加壓包紮,有可能致缺血和神經損傷。臨床實際工作中,包紮以達到止血為目的,又要兼顧肢體供血和是否加重神經損傷。
2、題:對沒有骨折或關節損傷的上肢或小腿出血傷員採用哪類止血法?
A、止血帶止血法B、屈肢加墊止血法C、加壓包紮止血法D、壓迫止血法正確答案:試題解釋:止血帶止血法:一般用於四肢大出血,且加壓包紮無法止血的情況。 屈肢加墊止血法:四肢膝、肘以下部位出血時,如沒有骨折和關節損傷,可 掌動脈弓壓迫部位股動脈壓迫部位將一個厚棉墊、泡沫塑 料墊或綳帶卷塞在肘窩或肘窩部,屈曲腿和臂,再用三角巾、寬布條、手帕 或綳帶等緊緊縛住。 加壓包紮止血法:最常用。一般小動脈和靜脈損傷出血的情況可用。 壓迫止血法:效果有限,難以持久,只是應急措施。
3、外傷怎麼止血
(一)各類血管的出血特徵與處理原則
1.毛細血管出血
出血緩慢,出血量少。如擦破傷,一般會由於血液凝固而自然地止血。處理時可先用清水洗去傷口上的泥土,如無泥土可直接塗上紅汞水(紅葯水),再用消毒紗布包紮,或暴露乾燥、形成痂痴自愈。
2.動脈出血
特別是較大的動脈,血流猛急,呈噴射狀,一般在外傷時多見。急救方法是就地止血,一般在受傷動脈的近心端,採用指壓止血法或止血帶止血法進行止血。止血時應行動快,止血徹底,防止失血過多。
3.靜脈出血
一般是將受傷靜脈的遠心端壓住而止血。動脈出血或靜脈出血經過止血處理後,都應盡快送醫院進行治療。
(二)指壓止血法
指壓止血法是動脈出血最迅速的一種臨時止血法,是用手指或手掌在傷部上端用力將動脈壓癟於骨骼上,阻斷血液通過,以便立即止住出血,但僅限於身體較表淺的部位、易於壓迫的動脈。
1.肱動脈壓迫止血法
此法適用於手、前臂和上臂下部的出血。止血方法是用拇指或其餘四指在上臂內側動脈搏動處,將動脈壓向肱骨,達到止血的目的。
2.股動脈壓迫止血法
此法適用於下肢出血。止血方法是在腹股溝(大腿根部)中點偏內,動脈跳動處,用兩手拇指重迭壓迫股動脈於股骨上,制止出血。
3.頭部壓迫止血法
壓迫耳前的頸淺動脈,適用於頭頂前部出血。面部出血時,壓迫下頜骨角前下凹內的頜動脈。頭面部較大的出血時,壓迫頸部氣管兩側的頸動脈,但不能同時壓迫兩側。
4.手部壓迫止血法
如手掌出血時,壓迫橈動脈和尺動脈。手指出血時,壓迫出血手指的兩側指動脈。
5.足部壓迫止血法
足部出血時,壓迫脛前動脈和脛後動脈。
(三)加墊屈肢止血法
加墊屈肢止血法是適用於四肢非骨折性創傷的動脈出血的臨時止血措施。當前臂或小腿出血時,可於肘窩或國窩內放紗布、棉花、毛巾作墊,屈曲關節,用綳帶將肢體緊緊地縛於屈曲的位置。
(四)止血帶止血法
止血帶止血法,主要是用橡皮管或膠管止血帶將血管壓癟而達到止血的目的。這種止血方法較牢固、可靠,但只能用於四肢動脈大出血。
1.止血帶結扎法
橡皮止血帶使用方法:左手拿橡皮帶、後頭約16cm要留下;右手拉緊環體扎,前頭交左手,中食兩指挾,順著肢體往下拉,前頭環中插,保證不松垮。如遇到四肢大出血,需要止血帶止血,而現場又無橡膠止血帶時,可在現場就地取材,如布止血帶、線繩或麻繩等。用布止血帶止血時,放平入環,拉緊固定。用線繩或麻繩止血時,可絞緊固定。
2.使用止血帶時應注意的問題
(1)止血帶應放在傷口的近心端。上臂和大腿都應綳在上1/3的部位。上臂的中1/3禁止上止血帶,以免壓迫神經而引起上肢麻痹。
(2)上止血帶前,先要用毛巾或其他布片、棉絮作墊,止血帶不要直接扎在皮膚上;緊急時,可將褲腳或袖口捲起,止血帶扎在其上。
(3)要扎得松緊合適,過緊易損傷神經,過松則不能達到止血的目的。一般以不能摸到遠端動脈搏動或出血停止為度。
(4)結扎時間過久,可引起肢體缺血壞死。因此要每隔1h(上肢或下肢)放鬆2~3min;放鬆期間,應用指壓法暫時止血。寒冷季節時應每隔30min放鬆一次。結扎部位超過2h者,應更換比原來較高位置結扎。
(5)要有上止血帶的標志,註明上止血帶的時間和部位。用止血帶止血的傷員應盡快送醫院處置,防止出血處遠端的肢體因缺血而導致壞死。
參考資料:http://www.pep.com.cn/200406/ca453316.htm
4、前臂開放性骨折的止血固定(用止血帶止血)
開放性骨折最重要的事情是進行止血。如果發現有搏動性的出血或者是比較兇猛的血液湧出,最簡單的辦法是應用一根止血帶進行止血。在非醫院區域,最可取的止血帶是應用較粗的橡膠帶,一般來說,上肢止血帶應用的部位是上臂的近端1/3。應用止血帶之前先用比較柔軟的襯墊(比如衛生紙)包繞肢體幾周,而後捆紮止血帶。松緊度應以出血停止、遠端摸不到脈搏為合適。過松這不到止血目的,過緊會損傷組織。時間一般不應超過 5小時,原則上每小時要放鬆1次,放鬆時間為 1~2分鍾。使用止血帶者應有明顯標記貼在前額或胸前易發現部位,寫明時間。如立即送往醫院,可以不寫標記,但必須當面向值班人員說明扎止血帶的時間和部位。 對於單純傷口少量的滲血,最佳的止血方式是進行局部的加壓包紮,首先尋找當時相對比較干凈的布類剪成合適的大小,然後填塞於傷口的局部。在利用綳帶進行纏繞加壓固定。事實上,外出時,人們很少能夠攜帶綳帶之類的東西。可以將褲腿或袖子撕開成長條狀,利用其進行纏繞肢體加壓包紮。傷口包紮在急救中應用范圍較廣,除了具有止血的作用外,還可起到保護創面、固定敷料、防止污染和止痛作用,有利於傷口早期癒合。為下一步醫院的治療創造良好的條件。
5、怎麼處理骨折?
骨折,是外傷及暴力造成的骨骼斷裂。骨折的主要臨床表現為:局部有疼痛、壓痛和腫脹;受傷部位有外形改變,如短縮、彎曲或形成不正常的角度(即變形);不是關節的部位,表現異常活動和骨摩擦的聲音;多發性骨折或特殊部位的骨折,可造成大出血、休克,並危及生命。骨斷端可損傷而殘廢。
外傷以及暴力擊打骨骼;從高處跌落或重物擠壓身體;老年人骨質疏鬆導致骨頭不結實,用力過猛,或下樓提物,或跌倒,均可造成骨折。
發生骨折後,應立即進行家庭急救,然後送往醫院。家庭急救方法有以下幾種:
(1)止血和包紮傷口,注意骨折傷口,無論大小都不宜使用外用葯物(如止血粉等葯)和未經消毒的水沖洗。妥當的處理是把傷口周圍消毒後,用無菌紗布覆蓋,加壓包紮止血。沒有大血管損傷時,不要使用止血帶止血。
(2)任何骨折都要給予臨時性固定,其目的是不讓骨折部位活動,以免加重損傷。
骨折固定要點是:固定范圍一定要超過受傷部位上、下的關節;固定時要添加堅硬不易彎曲的支撐物才有效,比如木棍、木板、樹枝、雨傘等物。
(3)骨折端如有畸形、彎曲等情況而皮膚又無傷口時,應使用手法牽引(一般是向兩側牽拉)後,進行骨折復位,再用夾板固定;如骨折斷端已穿破皮膚,應只行包紮而不要復位,以免將污物帶入傷口深處,導致感染。
(4)骨折病人必須固定後才能夠搬動和運送,尤其是脊柱骨折時更應注意,防止不正確的運送方法而加重損傷。
骨折固定如沒有現成的夾板,可就地取材,用木棒、竹板、手杖、傘以及樹枝等。常見中老年骨折固定方法如下:
①大腿骨折:將傷腿拉直,夾板長度上至腋窩,下過腳跟。兩塊夾板放於大腿內、外側,用綳帶或三角巾纏繞固定。
②小腿骨折:將傷肢拉直,夾板長度上至膝關節、下過腳跟。兩塊夾板放於小腿內、外側,用綳帶或三角巾纏繞固定。
③前臂骨折:上肢呈屈肘狀,夾板長度上至肘關節,下過手心。兩塊夾板放於前臂內、外側,用綳帶纏繞固定,然後用三角巾懸吊傷肢。
④上臂骨折:上肢呈屈肘狀,夾板長度上稍高於肩,下過肘關節。如有兩塊夾板,則一塊夾板放在臂內側,另一塊放在臂外側;如一塊夾板固定,則夾板放在臂外側,用綳帶來回纏繞固定,用三角巾懸吊傷肢。
⑤脊柱骨折:嚴禁亂加搬動,應在保持脊柱安定的狀況下,輕巧平穩地移至硬板擔架上,用三角巾固定,轉至醫院。如扶持傷員走動,或躺在軟擔架上,脊柱骨折會加重並引起神經損傷,發生截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