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兒童骨折
首先提醒您,現在是肯定不能負重的.
踝關節附近結構復雜,組成骨多,韌帶豐富.受傷後治療不及時,不正規留下後遺症的可能性極高.分析您說的情況有以下幾個問題:
1:第一次就診,有"錯位"是什麼意思?如果是我的理解的話就是有半脫位吧,那就說明有較嚴重的韌帶撕裂,治療是復位後固定三周後開始逐漸活動.
2:第二次就診,發現有了骨折,可能受傷時為線性骨折,骨折端吸收後骨折線顯現.那樣的話除非是小塊撕脫骨折,否則就需要固定六周後活動了.
3:骨折後腫脹是正常的,一般不需太多特殊干預,但是如果腫脹嚴重就要警惕筋膜間室綜合征的可能,不過現在兩周了可能性太小了.
4:局部皮溫高一點也還正常,不過要警惕並發感染的可能.
5:兒童關節周圍損傷要高度警惕有沒有骨骺傷,如果有的話會影響日後發育.
總之一句話,馬上帶到醫院最好能請小兒骨科的大夫看一下,希望對你有幫助.
2、兒童骨折特點是?
兒童骨折有以下特點
1.兒童骨骼應變塑形能力強,骨膜厚,骨折後往往一側骨膜保持連續性,粉碎性骨折與開放性骨折比成人要少。
2.兒童骨骼自然修復癒合能力很強,極少發生骨折不癒合。兒童骨折後骨不連絕大多數發生在切開復位、內固定應用不當,多是醫源性並發症。
3.兒童骨骼有很好的塑形能力,骨折後即使不能完全復位,在一定范圍內也可以通過生長發育調整恢復,不會影響功能。
3、兒童骨折的外部表現有哪些?
骨折是兒童常見的損傷,通常上肢的骨折多於下肢的骨折,大多是非移位性的。小兒骨折後癒合起來比較快,愈後是良好的。
對於骨折兒童的飲食安排應保證高蛋白質、少脂肪、維生素充足、鈣質豐富的飲食。每天的蛋白質攝入量應較健康兒童有所增加,尤其是傷情較重、出血量比較多、身體較為虛弱的兒童,更要充足些。飯菜的品種也要多樣化,注意色、香、味、形的搭配,以促進患兒的食慾,有利於早日康復。傳統多主張骨折病人要多吃些骨頭湯,因骨頭中含有豐富的鈣和磷,其它如蝦皮、白米蝦、銀魚、蛤蜊、牛奶及奶製品、雞蛋、芝麻醬、豆與豆製品、海帶、發菜等食物也比較好。維生素D能增加鈣的吸收和利用。它與維生素C一起能促進膠原纖維形成,有利於纖維骨痂的連接。脂肪酸可以與鈣相結合而影響鈣的吸收和利用,故飲食中脂肪量宜少而不宜多。在嚴重的骨折,例如多發性骨折、開放性骨折、股骨頸骨折等的早期,應該限制脂肪攝入量,以防止發生脂肪栓子引起栓塞。因骨折是需要卧床休息的,故要適當吃些含纖維素多的蔬菜和水果,以防止便秘。不要因活動不便怕增加尿量而有意限制飲水。骨折的早期一般指骨折後1周~2周以內,此時患肢局部腫脹、疼痛,也容易產生骨折的再移位,所以該期的功能鍛煉主要是做一些患側肌肉的舒縮活動,而骨折部位上下關節原則上暫不能活動。穩定性骨折第二周可開始進行抬腿及膝關節活動,第四周可拄雙拐不負重步行鍛煉。骨折後您要注意以下幾點:1.移動時應對損傷部位重點保護,緩慢移動到舒適的體位,以免加重疼痛。2.抬高患肢20厘米~30厘米,利於血液迴流。3.傷後早期疼痛稍減輕後應開始鍛煉,以防止肌肉粘連、萎縮、伸膝無力,為下地行走打好基礎。4.手術2周~3周後開始鍛煉負重,初下地時需有人在旁邊保護以防摔傷,能站穩後可練習下蹲,進一步增加膝關節活動。5.飲食宜清淡,可多吃一些高蛋白、高熱量、高維生素、粗纖維多的食物;避免進食易產氣的食物;多飲水,防便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