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骨折怎麼命名
a.骨折根據骨的形狀命名有:1.橫形、斜形及螺旋形骨折 多發生在骨幹部,這是骨折的類型之一2.粉碎性骨折 骨碎裂成兩塊以上,稱粉碎性骨折。骨折線呈「T」形或「Y」形時,又稱「T」形骨折或「Y」形骨折,這是骨折的類型之一。3.壓縮骨折 松質骨因壓縮而變形,如椎體和跟骨,這是骨折的類型之一。4.星狀骨折 多因暴力直接著力於骨面所致,如顱骨及髕骨可發生星狀骨折。5.嵌入骨折 發生在長管骨幹骺端皮質骨和松質骨交界處。骨折後,皮質骨嵌插入松質骨內,可發生在股骨頸和肱骨外科頸等處,這是骨折的類型之一。6.青枝骨折 多發生在小兒,骨質部分斷裂,骨膜及部分骨質未斷,這也是骨折的類型之一。
b.根據AO命名,
c.根據外國人名字命名,如collen骨折,
d.解剖部位,如肱骨解剖頸骨折等。
2、L1椎體骨折
腰1椎體楔形改變,應該是壓縮性骨折,可能是外傷所致的。這要看椎體壓縮程度超過50%沒有。
這樣說吧,腰椎骨折,只要不是爆裂性骨折,手術指針一般是這樣的:1,椎體高度壓縮超過50%;2,椎管內有佔位,椎管狹窄。
如果壓縮沒有超過50%,拍腰椎CT椎管內沒有佔位,一般可以保守卧床治療,不用手術。不手術卧床起碼要一個月,注意翻身不要得褥瘡就可以l了。
希望能夠幫到你,鄙視亂復制不認真回答者!
3、腰椎椎體壓縮性骨折的分度
可以分為III度,具體分類方法如下:
首先說分度標准,壓縮程度是以椎體前緣高度占後緣高度的比值來計算的。先打個比方說,如果椎體後緣為3cm,而椎體前緣只有2cm,此時壓縮程度就是1/3。
I度是指壓縮1/3的骨折,為輕度。
II度是指壓縮達到1/2骨折,為中度。
III度是指壓縮達到2/3或以上的骨折,為重度。隨著壓縮程度的加重,II度以及III度壓縮性骨折還通常會伴有椎體後方棘韌帶的撕裂。
4、T12椎體骨折
是亂動導致的!!!這種病人最頭疼,不怕手術似的!現在起嚴格卧床,床上大小便,每兩小時翻身一次(軸型翻身,不可使腰部扭動)。每天早晚做深呼吸,咳嗽鍛煉和雙下肢交替抬起活動鍛煉。卧床期間每天喝一代鮮牛奶,或者服用鈣劑(鈣爾奇D)。卧床兩周後右腿麻木的感覺如有緩解,就繼續平卧一月。如無緩解或加重,考慮手術治療,費用1萬以上。
5、人體脊柱標識L、C、T、S分別代表什麼?
C代表頸椎,T代表胸椎,L代表腰椎,S代表骶椎。
人類脊柱由33塊椎骨(頸椎7塊,胸椎12塊,腰椎5塊,骶骨、尾骨共9塊)借韌帶、關節及椎間盤連接而成。脊柱上端承托顱骨,下聯髖骨,中附肋骨,並作為胸廓、腹腔和盆腔的後壁。脊柱具有支持軀干、保護內臟、保護脊髓和進行運動的功能。脊柱內部自上而下形成一條縱行的脊管,內有脊髓(註:脊柱不等於脊椎或脊椎骨,脊柱是由N塊脊椎組成的)
(5)椎體骨折簡寫擴展資料結構
脊柱由26塊脊椎骨合成,即24塊椎骨(頸椎7塊、胸椎12塊、腰椎5塊)、骶骨1塊、尾骨1塊,由於骶骨系由5塊,尾骨由4塊組成,正常脊柱也可以由33塊組成。(如圖:脊柱側面||脊柱後面)
這樣眾多的脊椎骨,由於周圍有堅強的韌帶 相連系,能維持相當穩定,又因彼此之間有椎骨間關節相連,具有相當程度的活動,每個椎骨的活動范圍雖然很少,但如全部一起活動,范圍就增加很多。
脊柱的前面由椎體堆積而成,其前與胸腹內臟鄰近,非但保護臟器本身,同時尚保護至臟器的神經、血管,其間僅隔有一層較薄的疏鬆組織。椎體破壞時,在頸部,膿液可聚集於咽後,或沿頸部下降至鎖骨下窩,亦可沿臂叢至腋窩;在胸部可沿肋間神經至胸壁,亦可波及縱隔;在腰部可沿腰大肌筋膜下降,形成腰大肌膿腫,可流注至腹股溝下方,亦可繞過股骨小轉子至臀部。
脊柱的後面由各椎骨的椎弓、椎板、橫突及棘突組成。彼此借韌帶互相聯系,其淺面僅覆蓋肌肉,比較接近體表,易於捫觸。脊柱後部的病變易穿破皮膚。
在脊柱前後兩面之間為椎管,內藏脊髓,其周圍骨性結構如椎體、椎弓、椎板,因骨折或其他病變而侵入椎管時,即可引起脊髓壓迫症,甚至僅小量出血及肉芽組織即可引起截癱。
6、椎體骨折嚴重程度分幾級?
腰椎骨折一般情況屬於九級,嚴重的屬性八級。根據<勞動能力鑒定職工工傷與職業病致殘等級>GB/T 16180-2014 5.9九級 5.9.1定級原則 器官部分缺損,形態異常,輕度功能障礙,無醫療依賴或者存在一般醫療依賴,無生活自理障礙 12)脊椎壓縮骨折,椎體前緣高度減少小於1/2者。
7、椎體壓縮性骨折
您好,這位朋友,目前來看已經通過檢查證實為腰1椎體壓縮性骨折,下肢正常,提示沒有出現神經受壓症狀。治療方面,咱們還是應結合具體的情況,比如如果骨折壓縮程度較輕,椎管形態良好,椎管內沒有什麼異常情況,那麼咱們可以給予保守治療,這種情況在恢復以後大多不會影響生活。但是如果骨折壓縮重、或是爆裂性骨折,脊柱不穩定,椎管內可見血腫或是骨折碎片,那麼則應及早給予手術治療,以免影響今後的生活質量。
8、骨折分為哪幾種?(根據完整程度)
骨折分類的目的,在於明確骨折的部位和性質,利用臨床上正確、完善地診斷和選擇合適的治療方法。
(一)依據骨折是否和外界相通可分為:
1.開放性骨折 骨折附近的皮膚和粘膜破裂,骨折處與外界相通
恥骨骨折引起的膀胱或尿道破裂,尾骨骨折引起的直腸破裂,均為開放性骨折。因與外界相通,此類骨折處受到污染。
2.閉合性骨折 骨折處皮膚或粘膜完整,不與外界相通。此類骨折沒有污染。
(二)依據骨折的程度分類
1.完全性骨折 骨的完整性或連續性全部中斷,管狀骨骨折後形成遠、近兩個或兩個以上的骨折段。橫形、斜形、螺旋形及粉碎性骨折均屬完全性骨折。
2.不完全性骨折 骨的完整性或連續性僅有部分中斷,如顱骨、肩胛骨及長骨的裂縫骨折,兒童的青枝骨折等均屬不完全性骨折。
(三)依據骨折的形態分類
1.橫形、斜形及螺旋形骨折 多發生在骨幹部。
2.粉碎性骨折 骨碎裂成兩塊以上,稱粉碎性骨折。骨折線呈「T」形或「Y」形時,又稱「T」形骨折或「Y」形骨折。
3.壓縮骨折 松質骨因壓縮而變形,如椎體和跟骨。
4.星狀骨折 多因暴力直接著力於骨面所致,如顱骨及髕骨可發生星狀骨折。
5.凹陷骨折 如顱骨因外力使之發生部分凹陷。
6.嵌入骨折 發生在長管骨幹骺端皮質骨和松質骨交界處。骨折後,皮質骨嵌插入松質骨內,可發生在股骨頸和肱骨外科頸等處。
7.裂紋骨折 如長骨幹或顱骨傷後可有骨折線,但未通過全部骨質。
8.青枝骨折 多發生在小兒,骨質部分斷裂,骨膜及部分骨質未斷。
9.骨骺分離 通過骨骺的骨折,骨骺的斷面可帶有數量不等的骨組織,是骨折的一種。
(四)依據解剖部位來分類
如脊柱的椎體骨折,附件骨折,長骨的骨幹骨折,骨骺分離,干骺端骨折,關節內骨折等。
(五)依據骨折前骨組織是否正常分類
1.外傷性骨折 骨結構正常,因暴力引起的骨折,稱之為外傷性骨折。
2.病理性骨折 病理性骨折不同於一般的外傷性骨折,其特點是在發生骨折以前,骨本身即已存在著影響其結構堅固性的內在因素,這些內在因素使骨結構變得薄弱,在不足以引起正常骨骼發生骨折的輕微外力作用下,即可造成骨折。
(六)依據骨折穩定程度分類
1.穩定性骨折 骨折復位後經適當的外固定不易發生再移位者稱穩定性骨折。如裂縫骨折、青枝骨折、嵌插骨折、長骨橫形骨折等。
2.不穩定性骨折 骨折復位後易於發生再移位者稱不穩定骨性骨折,如斜形骨折,螺旋骨折,粉碎性骨折。股骨幹既是橫骨折,因受肌肉強大的牽拉力,不能保持良好對應,也屬不穩定骨折。
(七)依據骨折後的時間分類
1.新鮮骨折 新發生的骨折和尚未充分地纖維連接,還可能進行復位者,2~3周以內的骨折。
2.陳舊性骨折 傷後三周以上的骨折,三周的時限並非恆定,例如兒童肘部骨折,超過10天就很難整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