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骨折 > 手掌骨折手法復位

手掌骨折手法復位

發布時間:2020-03-09 12:17:55

1、掌骨幾天前骨折,手法復位不成功,該如何治療?

照你所說應該是2個星期以內的右手第五掌骨幹新鮮骨折(近掌骨頭),如果是橫斷或短斜形骨折,手法復位+甲板或石膏外固定應該是簡單的。如果是長斜形或是粉碎性骨折,則需要開刀內固定。 至於費用或是對日後有無影響,則需要看X片子才好說。有單純用克氏針的,就很便宜,3000元以內;有用鋼板內固定的,就要大幾千甚至上萬。

2、什麼是手法復位

手法復位:正骨手法之一。即上骱手法。指應用手的技巧,將脫臼之骨關節恢復其原位。證治可參見上骱手法條。移位骨折斷端以手法復其原位亦謂之。

骨折手法復位 即應用手法將移動的骨折復位。復位前必須了解骨折類型、骨折移位情況,分析創傷病理改變,有針對性地選用適當手法,如在麻醉下解除疼痛,使肌肉鬆弛,對准方向,採用牽引、反折、迴旋、按壓、分骨和扳正等手法進行。

3、手掌第5掌骨折,手法復位,石膏固定第二天感覺很痛,這樣正常嗎?

你畢竟出現了骨折肯定會出現疼痛,這個是一個正常的現象,特別是頭2~3天,但是前提條件是,固定好了不活動,疼痛它就會逐漸的減輕了

4、右手小指掌骨骨折,手法復位後又跑了,現在已經一個月了還能手法復位了嗎

不建議手法復位,你拍個片,如果移位不明顯,有骨痂生成,可維持現狀,如追求完美,手術切開復位,內固定。

5、骨折後手法復位到這個樣子可以了嗎?還需要手術嗎?

這樣不行,錯位太大。

6、論述伸直形橈骨下端骨折的診斷。手法復位方法及小夾板固定注意事項

伸直型骨折!

伸直型骨折(又叫Colles骨折)多為腕關節處於背伸位、手掌著地前臂旋前時受傷。

一、臨床表現與診斷:

    傷後局部疼痛、腫脹、可出現典型的畸形姿勢,即側面看呈「銀叉」畸形,正面看呈「槍刺樣」畸形(如圖),檢查局部壓痛明顯,腕關節活動障礙。X線拍片可見骨折遠端向橈、背側移位,近端向掌側移位因此表現出典型的畸形體征。可同時伴有下尺橈關節脫位及尺骨莖突骨折。

二、治療:以手法復位外固定治療為主。

手法復位外固定:

    麻醉後患者取仰卧位,肩外展90°,助手一手握住拇指,另一手握住其餘手指,沿前臂縱軸,向遠端牽引,另一助手握住肘上方作反牽引。經充分牽引後,術者雙手握住腕部,拇指壓住骨折遠端,向遠側推擠,2-5指頂住骨折遠端,加大麴腕角度,糾正成角,然後讓尺側擠壓,緩慢放鬆牽引,在曲腕、尺偏位檢查骨折對位、對線情況及穩定情況。

最後用超腕關節小夾板固定或石膏夾板固定2周,水腫消退後,在腕關節中立位繼續用小夾板或改用前臂管型石膏固定。

切開復位內固定:

手術指針:1)、嚴重粉碎骨折移位明顯,橈骨下端關節面破壞。

          2)、手法復位失敗,或復位成功,外固定不能維持復位。

手術方法:可經腕背橈側切口暴露骨折端,在直視下復位,松質骨螺釘、T形鋼板或鋼針固定。若骨折塊碎裂、塌陷,有骨缺損,經牽引復位後,分別於橈骨及第2掌骨穿針,用外固定支架維持復位,取髂骨植骨,充填缺損,用螺釘或鋼針固定。6-8周後可取消外固定支架。

三、術後康復注意:

    無論手法復位或切開復位,術後均應早期驚心手指屈伸活動。4-6周後可除去外固定,逐漸開始腕關節的活動。骨折癒合後,橈骨下端因骨痂生長,或由於骨折對位不良,使橈骨背側面變得不平滑,拇長伸肌腱在不平滑的骨面反復摩擦,導致慢性損傷,可發生自發性肌腱斷裂。可作肌腱轉移術修復。若骨折短縮畸形未能糾正,使尺骨長度相對增加,尺、橈下端關節面不平衡,常是後期腕關節疼痛及旋轉障礙的原因,可作尺骨短縮術。

7、掌骨骨折 是否可以不用手術 手法復位固定

不清楚樓上的懂不懂什麼叫中醫正骨!
只是4.5掌骨骨折,問題不大!
你這種情況到正規的中醫骨傷醫院或者診所完全能夠處理!
再開些內服外敷的中葯,
最多3個月能完全康復!
沒有必要手術治療!
當然了那些欺世盜名的中醫不算啊!
希望我的回答對你有幫助!

8、誰知道西方骨折手法復點陣圖解的書名 比較清晰的圖譜

圖解中醫骨傷名家手法精華叢書共分五大部分:即卷1為總論,其內容為手法、手技圖示,詳細介紹接骨、上骱、理筋手法的操作規范及要領和各部位(關節)的練功術式;卷2為骨折,以圖示例,使之易學、易懂、易練、易用;卷3為脫位·錯縫,介紹各部關節脫位及上骱之法;卷4為傷筋,內容豐富,其中有法,往往用之得心應手;卷5內傷雜病,在骨傷基本治法的基礎上,「博採眾法」之長。此書其本上體現了骨傷治法的全貌,是一部以圖為主、文字為輔的大型骨傷治療手法圖譜。

與手掌骨折手法復位相關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