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骨折 > 骨折的搶救原則

骨折的搶救原則

發布時間:2021-01-24 19:55:48

1、骨折急救原則

1.骨折發生後,應當迅速使用夾板固定患處。如果不固定,讓骨折部位亂動,有可能操作神經血管,造成麻痹。但是,骨折時,由於局部有內出血而不斷腫脹,所以不應固定過緊,不然會壓迫血管引起淤血。2.固定方法可以用木板附在患肢一側,在木板和肢體之間墊上棉花或毛巾等松軟物品,再用帶子綁好。松緊要適度。木板要長出骨折部位上下兩個關節,做超過關節固定,這樣才能徹底固定患肢。如果家中沒有木板可用樹枝、擀麵杖、雨傘、報紙卷等物品代替。3.皮膚有破口的開放性骨折,由於出血嚴重,可用干凈消毒紗布壓迫,在紗布外面再用夾板。壓迫止不住血時,可用止血帶,並在止血帶上標明止血的時間。4.大腿骨折時,內出血可達1000毫升(人體總血量大約4000毫升)。包紮固定過緊也能引起神經麻痹,鑄成不可挽回的後果。當用夾板、綳帶固定後,每隔30分鍾用手指插進去查看一下,以確認是否松緊適當。

2、骨折急救三大原則

一,搶救生命。
二,骨折固定。
三,轉送醫院。

3、簡述運動損傷的現場急救原則

一、急救的意義、原則和注意事項
急救(Emergency treatment)是對意外或突然發生的傷病事故,進行緊急的臨時性處理。其目的是保護傷病員的生命安全、避免再度傷害、減輕傷病員痛苦、預防並發症,並為傷病員的轉運和進一步治療創造條件。因此,無論何種急性損傷,做好現場急救都是十分重要的。
急救時必須抓住主要矛盾,救命在先,做好休克的防治。骨折、關節脫位、嚴重軟組織損傷或合並其他器官損傷時,傷員常因出血、疼痛而發生休克。在現場急救時,要注意預防休克,若發生休克,必須優先搶救休克。其次,急救必須分秒必爭,力求迅速、准確、有效,做到快救、快送醫院處理。
救護人員的態度要和藹可親,語言親切、婉轉;要有高度的責任感;要保持鎮靜,切不可驚慌失措或顧此失彼,即使出現危急情況也應鎮靜地進行有條不紊的搶救 工作;急救技術要力求熟練敏捷。經急救處理後,應陪伴傷員到醫院,並向醫生介紹發病情況和急救經過。

二、運動損傷的急救方法
(一)急救包紮法
包紮有固定夾板或敷料,限制傷肢活動,避免加重傷情;保護創口,預防或減少感染;支持傷肢,使之保持舒適的位置,減輕疼痛和壓迫止血,防止或減輕腫脹等多種作用。包紮時,動作要柔和、熟練、包紮的松緊度應適中,過緊會妨礙血液循環,過松則起不到包紮的作用;綳帶包紮要從傷部遠端開始,包紮結束時,綳帶末端要用膠布粘合固定或將綳帶末端留下了段,縱形剪開縛結固定,但縛結不要在傷口處。
1.綳帶包紮法 要根據包紮部位的形態特點,採用不同的包紮方法。
(1)環形包紮法:用於包紮肢體粗細均勻的部位,如手腕、小腿下部和額部等,也是其他包紮法的開始或結束時使用的包紮法。包紮時,先張開綳卷帶,把帶頭斜放在傷肢上並用拇指壓住,將卷帶繞肢體一圈後,再將帶頭的一個小角反折,然後繼續繞圈包紮,每圈都蓋住第一圈,包紮3~4圈即可。
(2)螺旋形包紮法:用於包紮肢體粗細相差不大的部位,如上臂、大腿下部等。包紮時先作2~3圈環形包紮,然後將綳帶向上斜形纏繞,每圈都蓋住前一圈的1/2~1/3。
(3)反折螺旋形包紮法:用於包紮肢體粗細相差較大的部位,如前臂、小腿、大腿等。包紮時,先做2~3圈環形包紮後,用左拇指壓住綳帶上緣,將綳帶向下反折,向後繞並拉緊綳帶,每圈反折一次,後一圈壓住前一圈的1/2~1/3,反折處不要在創口或骨突上。
(4)「8」字形包紮法:多用於包紮肘、膝、踝等關節處。方法有二:一是先在關節處作幾圈環形包紮後,將綳帶斜形環繞,一圈在關節上方纏繞,一圈在關節下方纏繞,兩圈在關節凹面相交,反復進行,逐漸離開關節,每圈壓住前一圈的1/2~1/3,最後在關節上方或下方作環形包紮結束。二是先在關節下方作幾圈環形包紮後,將綳帶由下而上,再由上而下地來回作「8」字形纏繞,使相交處逐漸靠攏關節,最後作環形包紮結束
2.三角巾包紮法:三角巾應用方便,適用於全身各部位的包紮,這里只介紹手、足和頭部包紮法。
(1)手部包紮法:三角巾平鋪,手指對向頂角,將手平放在三角巾的中央,底邊橫放於腕部。先將三角巾頂角向下反折,再將三角巾兩底角向手腕背部交叉圍繞一圈,在腕背打結。
(2)足部包紮法:與手部包紮法基本相同。
(3)頭部包紮法:三角巾底邊置於前額,頂角在後,將底邊從前額繞至頭後,壓住頂角並打結。若底邊較長,可在枕後交叉後再繞至前額打結。最後把頂角拉緊並向上翻轉固定。
3.前臂懸掛法 分大、小懸臂帶兩種
(1)大懸臂帶:常用於除鎖骨和肱骨骨折以外的其他上肢損傷。將三負巾的頂角置於傷肢的肘後,一底角拉向健側肩上,傷肢屈肘90度角,前臂放在三角巾的中央,再將三角巾的另一底角向上翻折並包住前臂,兩底角在頸後打結。最後拉直頂角並向前折回,用膠布粘貼固定。
(2)小懸臂帶:常用於肱骨或鎖骨骨折。先將三角巾折疊成約四橫指寬的寬頻,也可用寬綳帶或軟布帶代替。將寬頻的中間置於前臂的下1/3處,屈肘90度角,寬頻的兩端在頸後打結。
(二)止血法
據研究,健康成人平均每kg體重約有血液75ml,總血量可達4000~5000ml。若急性大出血達到全身總血量的20%,即可出現面色蒼白、頭暈乏力、口渴等急性盆血的症狀;若出血量超過全身血量的30%時,將可能危及生命。因此,對外出血的傷員,尤其是大動脈的出血,必須立即止血;對疑有內臟或顱內出血的傷員,應盡快送醫院處理。這里主要介紹外出血的幾種止血方法。
1.綳帶加壓包紮法 用數層無菌敷料復蓋創口,再用綳帶加壓包紮,以壓住出血的血管而達到止血效果,同時抬高傷肢。它適用於小動脈、小靜脈和毛細血管出血的止血。
2.指壓法 在動脈行走中最容易被壓住的部位稱為壓迫點。指壓法的要領是在出血部位的上方,在相應的壓迫點上用拇指或其餘四指把該動脈管壓迫在鄰近的骨面上,以阻斷血液的來源而達到止血的效果。這是動脈出血時的一種臨時止血法,所加壓力必須持續到可以結扎血管或用止血鉗夾住血管為止。常用的壓迫止血法有:
(1)顳淺動脈壓迫止血法:一手扶傷員的頭並將其固定,用另一手拇指在耳屏前上方一指寬處摸到搏動後,將該動脈壓迫在顳骨上(圖7—11)。它適用於同側前額部或顳部出血的止血。
(2)額外動脈壓迫止血法:在下頜角前約1.5cm處摸到搏動後,用拇指將該動脈壓迫在下頜骨上(圖7-12)。它適用於同側面部出血的止血。
(3)鎖骨下動脈壓迫止血法:在鎖骨上窩內1/3處摸到搏動後,用拇指把該血管壓迫在第一肋骨上(圖7-13)。它適用於肩部及上臂出血的止血。
(4)肱動脈壓迫止血法:將傷臂稍外展、外旋,在肱二頭肌內緣中點處摸到搏動後,用拇指或示、中、環三指將該動脈壓迫在肱骨上(圖7-14)。它適用於前臂及手部出血的止血。
(5)指動脈壓迫止血法:手指出血時,用健側手的拇、食兩指壓迫患 指兩側指根部(圖7-15),並抬高患 肢。
(6)股動脈壓迫止血法;傷員仰卧,患腿稍外展、外旋。在腹股溝中點稍下方摸到搏動後,用雙手拇指重疊(或掌根)把該動脈壓迫在恥骨上(圖7-16)。它適用於大腿和小腿出血的止血。
(7)脛前、脛後動脈壓迫止血法:在踝關節背側,於脛骨遠端摸到搏動後,把該動脈壓迫在脛骨上;在內踝後方,將脛後動脈壓迫在脛骨上(圖7-17)。它適用於足部出血的止血。

4、骨折病人進行急救是應掌握哪些原則

骨折的急救:
(一)一般處理:凡有骨折可疑的病人,均應按骨折處理。首先搶救生命。閉合性骨折有穿破皮膚,損傷血管、神經的危險時,應盡量消除顯著的移位,然後用夾板固定。
(二)創口包紮:若骨折端已戳出創口,並已污染,但未壓迫血管神經時,不應立即復位,以免將污物帶進創口深處。若在包紮創口時骨折端已自行滑回創口內,須向負責醫師說明,促其注意。
(三)妥善固定:骨折急救處理時最重要的一項。急救固定的目的有三:(1)避免骨折端在搬運時移動而更多地損傷軟組織、血管、神經或內臟;(2)骨折固定後即可止痛,有利於防止休克;(3)便於運輸。
(四)迅速運輸
治療骨折的原則:復位、固定和功能鍛煉。

5、骨折的急救原則是什麼?

3、妥善固定:此為骨折急救處理時員重要的一項。妥善固定後可避免骨折端在搬運時移動而更多地損傷血管、神經等;可止痛,防止休克;便於運輸。

6、處理骨折患者時,首先掌握的原則是什麼 ?A.搶救生命 B.妥善處理傷口,並簡單有效固定

B

7、現場急救的原則

與骨折的搶救原則相關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