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各骨容易骨折的部位是()A股骨:股骨頸B肱骨:解剖頸C肱骨:內、外側髁上
單選題
1、新鮮脫位:脫位時間未滿( B )周。
A 2 B 3 C 4 D1
2、陳舊性脫位:脫位時間超過( B)周。
A 2 B3 C 4 D1
3、完全離斷的斷肢(指)應採用( C)的方法保存。
A冷凍 B冷藏 C乾燥冷藏 D浸泡
4、(B )是斷肢術後極其嚴重的並發症,可導致病人死亡。
A休克 B 腎衰竭 C感染 D出血
5、(A )是臨床鑒別血管栓塞或痙攣的重要指標。
A毛細血管迴流測定 B皮膚溫度 C皮膚顏色 D腫脹程度
6、再植肢(指)體的皮膚溫度應保持在33—35℃,與健側相比溫差在( A )℃以內。
A2 B3 C4 D1
7、( D)大多是靜脈部分栓塞或早期栓塞的表現。
A皮膚紫紺B皮膚蒼白 C皮膚干癟 D皮膚散在性瘀點
8、(B )損傷可發生猿手畸形。
A尺神經 B正中神經 C橈神經 D腓總神經
9、(A )損傷可發生爪狀手畸形。
A尺神經 B正中神經 C橈神經 D腓總神經
10、(D )損傷可發生足下垂。
A尺神經 B正中神經 C橈神經 D腓總神經
11、牽引分( B )種
A2 B3 C 4 D5
12、皮牽引分(A )種
A2 B3 C 4 D5
13、骨折癒合的血腫機化演進期約需 (C ) 周。
A2 B3 C2-3 D6-8
14、骨折癒合的原始骨痂形成期約從傷後( B )周開始。
A2 B3 C2-3 D6-8
15、骨折癒合的骨痂改造塑形期約從傷後約( D )周開始。
A2 B3 C2-3 D6-8
16、脊柱骨折最常見的合並症是( B )
A截癱 B脊髓損傷 C休克 D脂肪栓塞
17、一旦發生骨筋膜室綜合征應立即( C )
A抬高患肢 B切開引流 C 切開減壓 D應用脫水葯
18、脊髓型頸椎病一般不宜採用 ( B )
A骨牽引 B頜枕帶牽引 C皮膚牽引 D兜帶牽引
19、粉碎骨折是指骨折塊碎裂成( A )塊以上。
A2 B3 C4 D5
20、肩關節脫位可出現( C )
A拾物征陽性 B四字試驗陽性 C搭肩試驗陽性 D抬高試驗陽性
21、復位後將關節固定於穩定位置( D )周。
A 2 B3 C 4 D2—3
22、肌力分( D )級。
A 5 B3 C 4 D6
23、皮牽引的重量一般不超過(B )㎏。
A 7 B5 C 4 D6
24、骨的關節面失去部分正常對合關系稱為(A )
A半脫位 B脫位 C先天性脫位 D習慣性脫位
25、中心型椎體結核好發於( B ),多見於10歲以下的兒童。
A頸椎 B胸椎 C 腰椎 D 骶椎
26、邊緣型椎體結核好發於( C ),以成人多見。
A頸椎 B 胸椎 C 腰椎 D 骶椎
27、骨折專有體征不包括( D )
A 畸形 B反常活動 C骨擦音和骨擦感 D疼痛
28、骨折的處理原則不包括( D )
A復位 B固定 C功能鍛煉 D止痛
29、2歲男孩,股骨幹中1/3,有移位,其治療最好採用( E )
A.手法復位,石膏固定 B.手法復位,小夾板固定 C.切開復位,內固定
D.外展位骨牽引 E.垂直懸吊皮牽引
30、成人股骨頸血液供應的主要來源於( B )
A.股骨頭圓韌帶的小凹動脈 B.旋股內、外側動脈的分支 C.旋髂深動脈支
D.股骨乾的滋養動脈 E.旋股外側動脈
31、下列哪種骨折不容易癒合( A )
A.脛骨下1/3骨折 B.股骨轉子間骨折 C.鎖骨骨折
D.肱骨下1/3骨折 E.橈骨骨折
32、下列哪項不是髖關節後脫位的臨床表現( D )
A.患髖疼痛,不能活動 B.髖呈屈曲,內收、內旋畸形 C.大粗隆上移明顯
D.髖呈屈曲,外展、外旋畸形 E.部分有坐骨神經損傷表現
33、下列哪項最易發生缺血性骨壞死( A )
A.股骨頸骨折 B.股骨粗隆間骨折 C.髕骨骨折
D.脛骨下段骨折 E.肱骨上段骨折
34、(A)是有效預防壓瘡的關鍵。
A間歇性解除壓迫 B勤翻身 C勤按摩 D保持皮膚清潔
35、將止血帶綁扎在上臂中下段,可壓迫( A )
A橈神經 B 尺神經 C正中神經 D腋神經
36、牽引的護理措施不包括(A)
A引流管的護理 B維持有效血液循環 C保持有效牽引
D並發症的預防和護理
37、斷肢(指)的現場急救不包括( C )
A止血、 B包紮創面 C固定斷肢(指) D迅速轉運
2、股骨頸骨折的臨床表現有哪些?
股骨頸的長軸線與股骨幹縱軸線之間形成頸干角,平均127°。
兒童的頸干角大於成年人。在重力傳導時,力線並不沿股骨頸中心線傳導,而是沿股骨小轉子、股骨頸下沿傳導,因此形成骨皮質增厚部分。若頸干角大於127°為髖外翻,小於127°為髖內翻。從矢狀面上觀察,股骨頸的長軸線與股骨乾的縱軸線也不在同一平面上,股骨頸有向前的12°~ 15°角,稱為前傾角。髖關節的關節囊較大,從各個方向包繞髖臼、股骨頭和股骨頸。在關節囊包繞的部分沒有骨膜;在髖關節的後、外、下方則沒有關節囊包繞。關節囊的前上方有髂股韌帶,在後、上、內方有坐股韌帶,是髖關節的穩定結構。成人股骨頭的血運來源:股骨頭圓韌帶內的小凹動脈,提供股骨頭凹部的血液循環;股骨幹滋養動脈升支,沿股骨頸進入股骨頭;旋股內、外側動脈的分支,是股骨頭、頸的重要營養動脈。旋股內側動脈發自股深動脈,在股骨頸基底部關節囊滑膜反折處,分為骺外側動脈、干骺端上側動脈和干骺端下側動脈進入股骨頭。骺外側動脈供應股骨頭2/3 ~ 4/5 區域的血液循環,是股骨頭最主要的供血來源。旋股內側動脈損傷是導致股骨頭缺血壞死的主要原因。
股骨頸骨折分類如下。
(1)按股骨頸骨折線部位分類,頭下骨折、經頸骨折和基底骨折。
(2)按X 線表現分類,內收骨折(Pauwells 角>50°)和外展骨折(Pauwells 角
3、股骨頸骨折恢復
1.年輕人股骨頸骨折壞死率很高的,尤其是還是車禍傷,我們這邊統計的資料,可能在50-60%,但是不是所有的壞死都要治療的,我碰到好幾個病人,都是頭壞死但是自己不疼,同時也不影響日常活動。
2.術後1個月,如果一切ok的話,完全可以坐起來,我們這一個月以後都要求下地鍛煉了,當然傷腿是不能著地的
3.可以翻身,手術很成功就沒有問題,但是壓著傷腿的話,可能股骨頸的釘子會硌著皮肉,所以一般不建議壓著患側,當然早期翻身,釘子和板子的壓力會大一些,畢竟骨頭長起來還要一段時間。
4,。傷口不疼是好事啊,如果那邊的皮神經都沒了,就不會有感覺
5,就你描述的情況,感覺石膏過緊了,去醫院調整一下吧,當然消腫了就會好一點,但是長期受壓,下肢的血運誰也不敢保證好不好
4、股骨頸骨折是輕傷還是重傷?
您好!
根據2014年1月1日起施行的《人體損傷程度鑒定標准》:
股骨頸骨折或者髖關節脫位,致股骨頭壞死。屬於重傷二級
股骨頸骨折未見股骨頭壞死,已行假體置換,屬於輕傷一級
您可以根據具體的傷情進行判斷傷殘級別。
希望可以幫助到您!
5、股骨頸骨折發生後會有什麼後果?
在股骨頸骨折發生後是否及時進行處理,復位的質量好壞,都是股骨頸骨折引起股骨頭壞死的主要因素,及時治療和正確的治療方法都至關重要,因為股骨頸骨折後早期進行手術則壞死率比延期手術的壞死率要低很多,而且早期手術者即使壞死也屬部分壞死,並且出現壞死的時間也較晚。影響股骨頸骨折的另一個重要原因就是股骨頸骨折的骨折線的高度,骨折線愈靠近股骨頭則壞死率愈高。反之就相對低些。復位固定方式的不同也會引起股骨頸骨折壞死概率的不同,因為股骨頭壞死與最初斷端移位和造成血運障礙有直接關系。年齡也是發生股骨頸骨折的患者中一個不可不考慮的因素,因為兒童和青壯年的創傷性股骨頭壞死較高,這是因為青壯年股骨頸區骨質堅硬,骨折時暴力大,骨折斷端移位大,造成血運損傷程度嚴重,而且復位固定較老年人困難所以容易造成股骨頸骨折壞死。
6、股骨頸骨折如何分型
股骨頸骨折的分類方法很,搞清楚了股骨頸骨折的類型,與治療方法的選擇和判斷預後有著密切的關系。1、按骨折部位分型頭下型骨折:骨折面完全在股骨頭下,整個股骨頸都在骨折遠段。些型骨折對血運的操作較嚴重,極易發生股骨頭壞死,預後差。頭頸型骨折:骨折面的一部分在股骨頭下,另一部分則經過股骨頸,故稱為頭頸型骨折。此型骨折最常見。由於剪應力大而穩定性最差,骨折復位後容易再移位,骨折不易癒合和易造成股骨頭缺血性壞死。經頸型骨折:全部骨折面均通過股骨頸,實際上此型很少見,通常為頭頸型骨折在X線片上的假象。基底部骨折:骨折面在股骨頸基底部,有部分在關節囊外。此型股骨頸的營養血管損傷較輕,骨折較易癒合,預後較好。2、按骨折線方向分型主要依據是用骨折線的傾斜度來反映所遭受剪切應力的大小。依遠端骨折線與股骨乾的垂直線所成的角度(Linton角)可分為:外展型:Linton角<30º。此型剪式傷力小,骨折端常嵌頓穩定,易癒合。內收型:Linton角50º。此型剪式傷力大,不穩定,不易癒合。3、按骨折錯位程度分型(即Garden分型,是臨床上最常見的分型)GardenⅠ型:不完全性骨折,無移位,這種骨折易癒合。GardenⅡ型:完全性骨折但骨折端無移位。股骨頸雖然完全斷裂,但對位良好。如系股骨頭下骨折,仍有可能癒合,但股骨頭壞死變形常有發生;如為股骨頸中部或基底部骨折,骨折容易癒合,股骨頭血運良好,不易發生壞死。GardenⅢ型:完全性骨折伴骨折端部分移位。GardenⅣ型:完全性骨折伴骨折端完全移位。關節囊及滑膜有嚴重損傷,因此經關節囊和滑膜供給股骨頭的血管也容易損傷,造成股骨頭缺血性壞死。
7、股骨頸骨折治療方法
股骨頸骨折多久可以坐,另外,因老年人髖周肌群退變,反應遲鈍,不能有效地抵消髖部有害應力,加之髖部受到應力較大(體重2~6倍),局部應力復雜多變,因此不需要多大的暴力,就能導致骨折。而青壯年股骨頸骨折,往往由於嚴重損傷所致。
8、股骨頸骨折如何治療?
股骨頸骨折是一種常見於老年人的損傷,但也見於中年人和兒童。老年病人以女性較多。損傷原因主要是在絆倒時,扭轉傷肢,暴力傳導至股骨頸,引起斷裂。老年人的骨骼多骨質疏鬆,所以只需很小的扭轉暴力,就能引起骨折,須特別注意。
發生股骨頸骨折如何治療呢?
(一)外展骨折而無明顯移位的「嵌插」型骨折
可用持續皮牽引6~8周。老年病人應鼓勵取半卧位,做股四頭肌舒縮運動,踝關節和足趾做屈伸運動。3個月後可考慮扶腋杖下地行走。骨折癒合後,一般在六個月可脫離腋杖行走。
(二)內收骨折或有移位的骨折
先做皮牽引或脛骨結節處骨牽引,或暫時固定患肢於外展內旋位。7~10日內進行內固定。內固定的方法很多,較常用的是在X線控制下,在股骨頸內用三根或四根帶螺紋的鋼針做低角插入固定。或用滑槽加壓擰緊螺釘,加接骨板固定。三刃釘目前很少使用,因為釘擊入股骨頸中央,將破壞髓腔內的唯一血供應,造成術後的股骨頭無菌性壞死。此外,它沒有加壓作用,擊入後反會造成骨折線分離,容易引起骨不連接。如果固定確實,術後應鼓勵病人早期進行股四頭肌舒縮活動和踝、足活動,病人取半卧位。2個月後,可扶腋杖下地行走,5個月後可脫離腋杖行走。
(三)65歲以上病人的股骨頭下骨折
有明顯移位或旋轉者,發生股骨頭缺血性壞死的機會較多,容易引起骨折不癒合,也不能耐受長期的卧床治療。如全身情況許可,可做人工股骨頭置換術。3周後即可扶腋杖下地部分負重,但易發生假體松動或股骨頭陷入髖臼,故應慎重使用。對年齡過大、體力較差、不宜做手術內固定或人工股骨頭置換術者,可做皮牽引,保持下肢於中和位,病人取半卧位。3個月後,骨折雖未癒合,但仍能扶腋杖下地活動。
(四)陳舊性股骨頸骨折不癒合
可做轉子間截骨術,以改變負重線,增寬負重面。對65歲以上老年病人,可考慮做人工股骨頭置換術。高齡病人也可簡單地卧床療養,然後再扶拐下地行走。
參考資料:http://www.wl120.com/jiuyinan/Print.asp?ArticleID=2958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