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骨折 > 骨折固定

骨折固定

發布時間:2020-03-07 20:40:36

1、骨折固定期的作業治療有哪些?

骨折整復固定後,待患者全身狀況和局部傷口條件許可,骨折斷端穩定,即可開始作業治療,但作業治療強度應在臨床醫生限制的范圍內,也不能超過患者的耐受程度運動初期階段(主動運動或被動運動)患者會感到骨折局部疼痛,但隨著運動的進展,這種感覺會逐漸消失如果經鍛煉後,疼痛時間持續超過2小時,則提示治療強度過大,治療量應減半疼痛評定可採用視覺模擬評分法(VAS),即在白紙上畫一條粗直線,長10cm,在線的兩端分別附註詞彙,一端為「無痛」,另一端為「最痛」患者根據自己所感受的疼痛程度,在直線上某一點做一記號,以表示疼痛的程度及心理上的沖擊從起點至記號處的距離的長度也就是疼痛的量它的優點是簡單明白,易行易評

需要強調的是,必須在確保骨折斷端固定的前提下做骨折鄰近部位關節的活動,這樣才能安全有效地達到預防關節僵硬和肌肉萎縮的目的指導患者正確地活動患肢,並盡可能獨立完成個人生活自理休閑活動和相關的工作例如上肢骨折患者可推薦使用進食類梳洗修飾類穿衣類沐浴類等自助具(self help devices),或使用上肢懸吊架,從而減輕肢體和石膏重量,有利於關節的早期活動對於下肢骨折患者需要採取保護性措施,如使用長柄的穿鞋器洗澡刷防滑椅等

早期運動治療方案涉及運動的類型時間和運動量一般控制下的運動練習是在重力助動或重力消除的平面進行,如利用滑板或懸吊系統裝置進行鍛煉有主動助動的關節活動和主動關節活動首先在關節活動度中間范圍進行練習,逐漸進展到全范圍的關節活動度為了促進局部血液循環和骨折癒合,應鼓勵患者進行超越骨折部位的肌肉等長收縮練習對於有些患者,如肌力較弱關節較僵硬者,首先由治療師在允許的運動弧內進行被動運動,隨後要求患者主動運動,以維持被動運動所能達到的運動范圍對於採用骨折外固定架或固定針固定骨折的患者,應經常使用碘伏或酒精清潔針孔,以預防感染發生對於開放性骨折的傷口處理應遵循延遲傷口閉合原則

2、骨折的各類固定方式及其優缺點。

骨折的固定方法有外固定和內固定。
一。外固定:1.小夾板固定。指征:四肢閉合性管狀骨骨折,但股骨骨折因大腿牽拉力強大,需結合持續骨牽引;四肢開放性骨折,創口小,經處理創口已癒合者;四肢陳舊性骨折,仍適合於手法復位者。優點:具有固定可靠、骨折癒合快、功能恢復好、治療費用低、並發症少等優點。缺點:綁太松或固定墊使用不當,易使骨折再移位,太緊可產生壓迫性潰瘍、缺血性肌痙攣,甚至肢體壞疽。
2.石膏綳帶固定。指征:開放性骨折清創縫合術後,創口癒合之前不宜使用小夾板固定者;某些部位的骨折,小夾板難以固定者;某些骨折切開復位內固定術後,如股骨骨折髓內釘或鋼板螺絲釘固定術後,作為輔助性外固定;畸形矯正後矯形位置的維持和骨關節術後的固定,如腕關節融合術後;化膿性關節炎骨髓炎患肢的固定。優點:可根據肢體的形狀塑形,固定作用確實可靠,可維持較長時間。缺點:無彈性,不能調節松緊程度,固定范圍較大,一般需超過骨折部的上下關節,無法進行關節活動功能鍛煉,易引起關節僵硬。
3.外展架固定。指征:肱骨骨摺合並橈神經損傷或肱骨幹骨折手法復位,小夾板固定後;腫脹嚴重的上肢閉合性骨折和嚴重的上臂或前臂開放性損傷;臂叢神經牽拉傷;肩胛骨骨折;肩、肘關節化膿性關節炎或關節結核。
4.持續牽引。指征:頸椎骨折脫位使用枕頜布托牽引或顱骨牽引;股骨骨折使用大腿皮膚牽引或脛骨結節牽引;脛骨開放性骨折使用跟骨牽引;開放性骨摺合並感染;復位困難的肱骨髁上骨折使用尺骨鷹嘴骨牽引。持續牽引方法和牽引重量根據病人的年齡、性別、肌肉發達程度、軟組織損傷情況和骨折的部位來選擇,牽引重量太小,達不到固定和復位的目的。太重會導致骨折分離移位。
5.外固定器。適用於:開放性骨折;閉合性骨折伴廣泛軟組織損傷;骨摺合並感染和骨折不癒合;截骨矯形或關節融合術後。優點是固定可靠,易於處理傷口,不限制關節活動,可行早期功能鍛煉。
二。內固定。主要用於切開復位後,採用金屬內固定物,如接骨板、螺絲釘、髓內釘、帶鎖髓內釘和加壓鋼板等,將骨折段於解剖復位的位置予以固定。有些骨折如股骨頸骨折,可於手法復位後,在X線監視下,從股骨大轉子下方,向股骨頸傳入三刃釘或鋼針做內固定。

3、骨折夾板固定時有哪些注意事項

高分子夾板在固定後,需要注意以下事項:
(1) 抬高患肢,以利腫脹消退。
(2)密切觀察傷肢血運情況,特別固定後3~4天內更應注意觀察肢端皮膚顏色、溫度、感覺及腫脹程度的變化。發現有血運障礙情況,宜緊急妥善處理,以免發生缺血壞死。
(3)注意詢問骨骼突出處有無灼痛感,防止壓迫性潰瘍的發生。
(4)一般傷後4天內,腫脹達到高峰,應注意適當放鬆纏繞的綳帶。以後開始消腫,應及時調整纏繞綳帶的松緊度。保持25px的正常移動度。
(5)定期進行X線檢查。特別是固定2周內要經常檢查,如有移位及時處理。
(6)指導患者進行合理的功能鍛煉,並將固定後的注意事項及練功方法向患者及家屬交待清楚,取得患者的合作。

4、腳骨折固定帶需要固定多長時間

傷經動骨一百天,一般的,骨折要完全癒合需要三個月的時間,一般的在4-6周骨痂就開始長的,如果長得比較好了,就可以去掉固定帶適當活動了,所以,可以等一個月後到醫院拍個片子看看,如果還是不好,就再等半個月復查,什麼時候比較好了,什麼時候去掉固定帶。

5、骨折的外固定有幾種?

常用的外固定方法有小夾板、石膏綳帶、外展架、持續牽引和穿針外固定器。
小夾板固定常用於肱骨、尺橈骨、脛腓骨、橈骨遠端以及踝關節等部位的骨折。對一些關節內骨折、關節附近骨折及股骨骨折等多不適合小夾扳固定治療。
對於骨關節損傷及骨關節術後外固定多選用石膏綳帶。
對於嚴重的肩關節、肘關節外傷,以及某些上肢骨科手術以後,需應用外展架固定。
持續牽引可分為手法牽引、皮膚牽引及骨骼牽引。手法牽引多適用於骨折移位及關節脫位的整復,皮膚牽引的牽引力較小,適用於小兒股骨骨折的牽引治療,肱骨不穩定性骨折的牽引及成人下肢骨折術後的輔助牽引及下肢骨骼牽引的輔助牽引。如果需要較大的牽引力和較長的牽引時間,可選用骨骼牽引,又依適應證的不同分為不同部位的骨牽引。
(1)尺骨鷹嘴牽引:適用於肱骨頸、干、肱骨髁上及髁間粉碎性骨折移位和局部腫脹嚴重,不能立即復位固定者,以及陳舊性肩關節脫位將進行手法復位者。
(2)橈尺骨遠端牽引:適用於開放性橈尺骨骨折及陳舊性肘關節後脫位。
(3)股骨髁上牽引:適用於有移位的股骨骨折,有移位的骨盆環骨折,髖關節中心脫位和陳舊性髖關節後脫位。
(4)脛骨結節牽引:適應證同(3)。
(5)脛腓骨遠端牽引:適用於開放性脛腓骨骨折或膝部骨折不宜用脛骨結節牽引者。
(6)跟骨牽引:適用於脛腓骨不穩定性骨折,某些跟骨骨折及髖關節和膝關節輕度攣縮畸形的早期治療。
(7)跖骨1-4近側端牽引:此技術多與跟骨牽引針共裝骨外固定架,進行牽引或固定治療楔狀及舟狀骨的壓縮性骨折。
(8)顱骨牽引:適用於頸椎骨折和脫位,特別是骨折脫位伴有脊髓損傷者。
(9)頭環牽引:適用於脊柱骨折或脫位的整復。
除此之外,尚有一些使用牽引帶進行牽引的方法:
(1)枕頜帶牽引:適用於輕度頸椎骨折或脫位,頸椎間盤突出症及根性頸椎病。
(2)骨盆帶牽引:適用於腰間盤突出症。
(3)骨盆懸帶牽引:適用於骨盆骨折有明顯分離移位或骨盆環骨折有向上移位和分離移位。
(4)胸腰部懸帶牽引技術:適用於胸腰椎椎體壓縮性骨折。
對於開放骨折或已感染的骨折,骨折不連,肢體延長,股骨或脛骨多段骨折,不穩定的粉碎性骨折,關節融合術,可應用骨外穿針外固定架。

6、什麼是骨折的固定?

(1)外固定。主要用於骨折經手法復位後的患者,也有些經切開復位內固定術後,需加用外固定者。

①小夾板固定。四肢閉合性冠狀骨折,但股骨骨折因大腿肌牽拉力強大,需結合持續骨牽引;四肢開放性骨折,刨口小,經處理創口已癒合者;四肢陳舊性骨折,仍適合於手法復位者。

②石膏綳帶固定。開放性骨折清創縫合術後,創口癒合之前不宜使用小夾板固定者;某些部位的骨折,小夾板難以固定者,如脊柱骨折;某些骨折切開復位內固定術後,如股骨骨折髓內釘或鋼板螺絲釘固定術後,作為輔助性外固定;畸形矯正後矯形位置的維持和骨關節手術後的固定,如腕關節融合術後;化膿性關節炎和骨髓炎患肢的固定。

③外展架固定。肱骨骨摺合並橈神經損傷或肱骨幹骨折手法復位,小夾板固定;腫脹嚴重的上肢閉合性骨折和嚴重的上臂和前臂開放性損傷;臂叢神經牽拉傷;肩胛骨骨折;肩、肘關節化膿性關節炎或關節結核。

④皮膚牽引和骨牽引。頸椎骨折脫位—枕頜布托牽引和顱骨牽引;股骨骨折—大腿皮膚牽引或脛骨結節骨牽引;脛骨開放性骨折—跟骨牽引;開放性骨摺合並感染;復位困難的肱骨髁上骨折—尺骨鷹嘴牽引。

持續牽引的方法和牽引重量應根據患者的年齡、性別、肌肉發達程度、軟組織損傷情況和骨折的部位來選擇。如股骨幹閉合性骨折,脛骨結節骨牽引,其牽引重量一般為體重的l/7 ~ l/8。

⑤外固定器適用於開放性骨折,閉合性骨折伴廣泛軟組織損傷,骨摺合並感染和骨折不癒合,截骨矯形和關節融合術後。

(2)內固定主要用於切開復位後,採用金屬內固定物,如接骨板、螺絲釘、髓內釘和加壓鋼板等將骨折段於解剖復位的位置予以固定。

7、骨折內固定好還是外固定好

骨折後是根據骨折的部位、嚴重的程度,來選擇是飯內固定,還是外固定的治療。一般情況下,只要是沒有明顯的錯位,還是外固定經濟實惠,恢復的也快。但是,如果是錯位明顯,並且有明顯的碎裂,那就要內固定的治療了。安信醫學祝早日康復!

8、骨折固定技術在急救中佔有重要位置,骨折急救方法?

在生活中我有時會遇到危險,造成身體受傷,骨折等情況,此時首先要撥打120急救,其次不要亂動患處。


跌倒,摔傷和交通事故等生活中很可能發生骨頭斷裂。一旦發生骨折,許多人可能會變得無助或驚慌,然後亂治療對患者造成第二次傷害。骨折的急救措施是應首先搶救生命,撥打120緊急求助。相信每個生活常識的人都有挽救生命的方法,如果開放性骨折的傷口大量出血,通常可以使用敷料加壓敷料來防止出血。

急救現場可以就地取材,如木棍、板條、樹枝、手杖或硬紙板等規則硬物都可作為固定器材,其長短以固定住骨折處上下兩個關節為准。對於上述威脅生命的骨折患者,有必要將其迅速運送到醫院進行治療。

實際上,不僅要注意骨折的急救,而且還應注意全身的治療。骨折急救的目的是挽救生命,保護患肢,以最簡單,最有效的方式快速送往醫院,以便盡快對其進行處理。急救措施的不恰當,例如頸椎骨折,會損壞頸椎,高度癱瘓,嚴重的呼吸困難會危及生命。胸椎骨折,處理不當也會損壞胸椎神經,造成損傷,癱瘓和癱瘓。正確的方法是在懷疑有椎體骨折的情況下將受傷的部位固定在地板上,並合理地處理受傷的部位。四肢骨折發生局部快速水腫,表明骨折可能是由於骨折部位的血管穿孔所致。

所以在遭遇骨折事故時,應立即撥打醫院電話,不要自己進行治療,以免錯上加錯。

9、當確定受傷者為骨折時,並准備為其固定事,應當怎麼做?

具體做法如下:

1.肱骨骨折固定法:患者手臂呈屈肘狀,用兩塊夾板固定,一塊放於上臂內側,另一塊放  在外側,用綳帶固定。如只有一塊夾板,則夾板放在外側加以固定,用三角巾懸吊傷肢;

2.大腿骨折固定法:將傷腿拉直,夾板長度上至腋窩,下過腳跟。兩塊夾板放於大腿內、外側;有綳帶或三角巾纏繞固定。

3.脊柱骨折固定法:病情多較嚴重。嚴禁亂加搬動,應輕巧平穩地在保持脊柱安定狀況下,移至硬板擔架上,用三角巾固定後,及早轉運。切勿扶持患者走動,或躺在軟擔架要上,這樣會使脊柱骨折加重對神經操作,引起終生截癱。

注意事項:

有出血時應先止血和消毒包紮傷口,然後固定骨折;

2.對於大腿、小腿和脊椎骨折,應就地固定,不要隨便移動患者;

3.固定力求穩妥牢固,要固定骨折的兩端和上下兩個關節;

4.上肢固定時,肢體要彎著綁屈肘狀。下肢固定時,肢體要伸直綁。

10、骨折固定的方法有哪些

骨折的固定方式有外固定和內固定兩大類。 有人認為骨折之後找個懂行的捏一下,然後膏起來或者找點葯物揉揉。隨著醫學的不斷發展,有些以前認為捏捏,揉揉,然後膏起來的做法被否定,有些做法還在延續。但無論怎麼發展,作為骨折治療的三大原則(復位、固定、功能鍛煉)之一,固定這一原則是始終不變的。只有固定確實有效,骨折才能良好的癒合。 目前骨折固定的方式分兩大類,即外固定和內固定。外固定有石膏、小夾板、高分子材料、外固定支架等。內固定有各種類型的鋼板、螺釘、髓內釘、記憶合金材料、生物可吸收材料等。在日常生活中突然受傷,身邊沒有專業人員時,就近可以取得的材料如雨傘、木棍、書本等均可以臨時外固定,野外不能取得外固定材料時,下肢傷後可與對側肢體固定,上肢可與胸壁固定,盡快送往醫院請專業人員。受傷後不要自行嘗試行走或活動肢體來判斷有沒有骨折,這樣做是非常危險的,可能會導致損傷進一步加重。(孫建峰)

與骨折固定相關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