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急求教:股骨頸骨折的問題
1 站起來的幾率這個問題你不用去研究了,對你來說就100%和0兩種可能,你應該在心理上做好接受最壞結果的准備,然後想好應對的方法,就不會慌了,定期去醫院攝片復診,了解自己恢復的情況就好了,多和主治醫生溝通,但是沒有哪一位醫生會拍胸脯說出你期望的答案的,最好的醫生是自己。
2 骨折不癒合是會痛的,所以不癒合的時候不能聽之任之,那會嚴重影響你的生活質量,另外如果你不進行鍛煉的話,肌肉是100%會萎縮的,在骨折未愈之前,你能活動的下肢關節只有踝關節,要經常活動,但是肢體靜止的時候也是可以進行肌肉收縮的練習的,只要綳緊肌肉並維持十到十五秒就是一組,每次看自己情況做十到二十組,每天2-3次,或者不疲勞的話可以加大鍛煉的量,而且骨折癒合會消耗大量蛋白質,記得多吃點哦
3 要看你關節面有沒有破壞,另外全髖也有好幾種類型,要根據你的具體情況,這個問題還是要問你的主治醫生,重要的是要找一個好的有責任心的醫生哦
4 換關節手術後初期當然是疼的,因為手術也是一種創傷,但是疼痛程度每個人都不一樣,一樣的是隨著恢復會越來越好,做凳子的時候髖關節要高於膝關節,是為了防止關節後脫位,術後初期要拄拐或用助步器行走,最好有人看護,最好不要跌倒,完全好了之後就不是那麼容易跌倒了,還有人打藍球呢,但不建議這么干哦!
5 不知道你多大年紀了!
2、股骨頸骨折四個月因為患肢沒有力氣可不可不可以單拐
47天已經是陳舊性骨折,骨折處早在兩周內就開始慢慢癒合,錯過了內固定的最佳時機,現在很難再行。建議至少修養三個月,未下地前注意鍛煉腿部肌肉力量,防止肌肉廢用性萎縮,避免長時間久坐,減少骨折處壓力避免壞死,飲食合理搭配。
三個月之後拄拐杖行走,患肢不能負重,嚴禁各種運動。需要拍片復查,如骨折端對位準確癒合良好,那就沒什麼大問題。半年內請勿負重行走,如功能恢復不佳,要及時去康復科,請協助鍛煉。否則時間越久,復健效果越不理想。
年輕人沒有外傷的情況下股骨頸骨折並不多見,歲隨年齡增長容易骨質疏鬆,今後不排除有股骨頭壞死的可能,一旦發生就需要做全髖關節置換才能根本解決。
3、關於股骨頸骨折,小弟才15歲!!!
你的這種情況行空心加壓螺釘固定術的原因是雖然你看上去只有很小的一條縫,但它也是骨折,而且等骨折處骨吸收後,X光片上就會看得更寬,所以手術是沒有錯的;股骨頸骨折手術的選擇一般是這樣,年輕人、骨折移位不明顯的大多選擇空心釘固定,移位較大的選擇動力鋼板固定,而對年齡較大的,因為存在頭壞死可能,多選擇人工關節置換。
你在術後3周左右可以開始患肢不負重功能鍛煉,主要就是在床上睡的時候聯練習直腿抬高,也可以先從屈膝練起,力量、強度循序漸進,不要強求一下或3、4天就能恢復的怎麼樣。三周後就可以半卧位,也就是你說的坐。平時要注意,翻身可以,但不能向患側翻身,就是不能把患側髖關節壓在下面,還有,向健側側卧時,兩腿間夾一個厚點的枕頭或者差不多的被子,就是說要讓患側下肢處於外展位,不能過於內收。平卧時也一樣,患肢要外展,同時保持中立位,即患側的腳尖要朝上。平時還要注意三不原則,即不盤腿、不側卧(指不向患側)、不負重(指術後4個月內),一般3個月左右可以下地,但一定注意患肢不能負重,要扶雙拐,何時可以逐步負重復查後聽醫生的。至於股骨頭壞死,你的年齡這么小,骨折也不是很嚴重,在這個問題上你不用考慮太多。
4、股骨頸骨折 康復計劃
股骨頸骨折,是不是採用三根空心加壓螺釘治療的。術後最好是應用抗生素啊同時要口服鈣劑及維生素制劑,患肢外展中立位皮膚牽引4--6周,第二天開始行股四頭肌功能鍛煉,定期攝床邊X線片,4-6周後扶雙拐下床作患肢不負重活動,8周後可適當負重行走,14周後可扶單拐承重行走。術後每月攝X線片至骨折性癒合,骨折癒合後0.5--1a不定期復查X線片。
說白了就是術後早鍛煉,早下地,晚負重。
股骨頸骨折術後最常見的並發症是股骨頭缺血性壞死,所以材料最好選用鈦質的空心釘,組織相容性好,無需二期取出,隨時可行MRI檢查,便於早期發現股骨頭壞死,及早期治療。
5、股骨頸骨折(急,請大家幫幫忙,萬分感謝!)
實話實說,全髖置換是最佳治療方式。股骨頸骨折後,很容易出現股骨頭壞死,最終還得做髖關節置換。
補充:骨折線就是骨折後,斷端之間的骨皮質和骨紋理在X線投影上顯示的不連續的徵象。髖關節置換由於使用金屬關節,不會出現排斥反應。
6、股骨頸骨折術後多久可以長好,多久可以下床?
一般護理
(1)體位護理:患者取去枕仰卧位,下肢稍外展,穿丁字鞋防旋或兩腿間置外展支架,避免屈曲,內旋動作。6~8 h後可低枕平卧,術後第二天可半靠坐起。
(2)生命體征護理:密切觀測生命體征直至穩定,必要時ICU監護24~48 h,觀察電子鎮痛泵的使用效果,老年患者對失血敏感,手術耐受性差可及時給予少量、多次輸血,及時給予高熱量、高蛋白、高維生素,富含纖維素易消化食物。糖尿病患者術後有發生全身情況惡化的危險,要控制好糖的攝入量,監測血糖,將血糖控制在8.0 mmolL以下。
(3)引流管護理:妥善固定切口負壓引流管,保持切口負壓引流通暢,防止引流管脫落、扭曲,定時擠壓引流管,每2 小時1次,每班觀察負壓引流液的顏色、性狀和量並記錄,保持引流口敷料清潔,如有滲出及時通知醫生給予更換術區輔料,對於皮膚敏感的患者准備防過敏紙質膠布,防止皮膚破潰給患者帶來的疼痛。引流液減少至〈50 ml/d可拔除引流管,並將引流管殘端做細菌培養和葯敏試驗。
(4)患肢護理:密切注意傷口和肢端血循環情況,注意觀察傷口有無滲血,敷料包紮松緊度,傷口周圍皮膚張力,待患者麻醉葯作用消退後及時評估患肢感覺和運動功能。
(5)疼痛的護理:做好患者術前、術後的心裡護理,消除患者的焦慮恐懼心理加強心理護理 疼痛是一種復雜的生理、心理反應,因此要建立良好的護患關系,尊重患者的人格主動詢問,相信患者的主訴,並表示理解患者的痛苦,使患者感到護士在分擔他們的痛苦,讓患者有信任感、依賴感、安全感,消除對疼痛的恐懼、焦慮。同時為患者創造良好的環境,舒適的卧位。保持病房安靜整潔,有利於患者休息和睡眠,可減輕患者的心理負擔。合理用葯 盡量早用止痛葯,控制疼痛的有效方法是及早使用止痛葯物,而不是等到疼痛難忍時再給葯。預防性用葯較疼痛劇烈時用葯量小,鎮痛效果好。分散注意力,如:與患者談論一場精彩的體育比賽。也可聽聽音樂,音樂有刺激和分散注意力的作用,具備鎮痛及鬆弛的能力,鼓勵患者聽一些舒緩優美的音樂,可「忽視」疼痛感覺,提高對疼痛的耐受力,從而忘記手術造成的疼痛。硬膜外鎮痛泵給葯止痛 隨著醫療科學技術的發展,硬膜外鎮痛方法已廣泛應用於臨床,鎮痛效果良好。但在使用硬膜外鎮痛泵時還應注意觀察病人有無惡心及尿瀦留,注意監測血壓、脈搏、面色。並注意觀察呼吸的頻率及深度,防止低血壓及呼吸抑制的發生。
(6)心理護理:動態觀察患者心理變化和情緒波動,尊重患者的個人生活習慣,保護患者隱私,對於經濟條件較差的患者在術前要告知手術費用,使患者有充分的准備。心理護理貫穿護理過程中的每個環節、每項操作都要做好相應的告知工作,使患者沒有疑慮,感到舒適放心,更好的配合醫療及護理工作,使患者早日康復。
功能鍛煉的指導
(1)麻醉清醒後鼓勵並幫助患者作踝關節的被動和主動伸屈運動及股四頭肌等長收縮鍛煉,術後1周可進行膝關節功能鍛煉,防止關節僵硬、肌肉萎縮。在卧床期間逐步行抗阻外展等長肌力訓練,直腿抬高及臂肌收縮功能鍛煉,以加強外展肌及股四頭肌肌力。
(2)術後8周。1,股骨頸骨折術後康復指導患者在床上進行髖膝關節屈伸練習,髖關節內收外旋練習,注意屈髖角度逐漸增加,但應小於90度,保持術側髖關節外展位。2,知道下床方法,即先移至健側床邊,健腿先離床並使足部著地,患肢外展屈髖小於45度,由他人協助抬起上身,使患腿離床並使足部著地,再扶住助行器站立。3,上床時按相反順序進行。4周後根據功能恢復情況,也可扶雙拐下地練習步行,上樓時健側先上,下樓時患側先下。
(3)術後8周至3個月。重點訓練髖關節伸展,直腿抬高和單腿平衡練習。每日10-15次,每次1-2分鍾,直至患肢能單腿站立。術後使用雙拐6周後改用單拐4周。囑患者活動量不能過大,堅持鍛煉,方法正確,保持術側髖關節外展位,屈髖小於90度。
(4)3個月後。股骨頸骨折術後康復如無疼痛,跛行,可棄拐長,可從事日常家務勞動。做到三不:不盤腿,不負重,不側卧。四避免:避免重體力活動和奔跑等髖關節大范圍劇烈活動的項目;避免在髖關節內收,內旋位時從坐位上站起;避免在雙膝並攏雙足分開的情況下,身體向術側傾斜取物,接電話等;避免在不平整或光滑的路面上行走。
和怡在家可以提供專業的出院後護理,和怡在家是上海首家有資質的醫療護理公司。
7、股骨頸骨折的病人寫入院記錄時專科檢查如何寫?
你好,
以左側股骨頸骨折專科情況為例:
左下肢短縮約2cm,外旋畸形,未見水腫,左髖關節處皮膚無淤血、淤斑,未見明顯腫脹、腹股溝韌帶中點下方有壓痛,髖關節活動障礙,髖關節壓痛及縱向叩擊痛,膝關節及踝關節活動正常,左足背動脈可捫及,各足趾活動及神經感覺均正常,右下肢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