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骨折 > 腰椎骨折搬運方法

腰椎骨折搬運方法

發布時間:2020-03-24 01:22:28

1、搬運胸腰椎損傷的傷員的正確方法

原位固定傷員,傷員應被固定在硬木板擔架上搬運,絕不可用帆布軟擔架抬運傷員。

兩人或三人用手分別托住傷員的頭、肩、臀和下肢,動作一致地將傷員托起,平放在硬板或門板擔架上。絕不可一人抱頭、一人抱腳的不一致搬動。

脊柱骨折傷員搬運:骨折的脊椎骨容易損傷脊髓,不能活動和負重。

病人有胸、腰椎骨折時,應使病人取俯卧位,胸部稍微墊高。

2、常用的傷員搬運方法有哪幾種

常用的傷員搬運方法有哪2種
根據病情選擇合適的搬運工具:

1、徒手搬運 不使用工具,而只運用技巧徒手搬運傷病員,包括單人攙扶、背馱、雙人搭椅、拉車式及三人搬運等。

2、擔架搬運 擔架種類包括:鏟式擔架、板式擔架、四輪擔架、其他:帆布擔架、可折疊搬運椅等。
搬運的方法:
1、一位擔架員徙手搬運:
①扶行法:適宜清醒傷患者。沒有骨折,傷勢不重,能自己行走的傷患者。 救護者站在傷者身旁,將其一側上肢繞過救護者頸部,用手抓住傷員的手。另一隻手繞到傷員背後,攙扶行走。 ②背負法:適用老幼、體輕、清醒的傷患者,更適用於搬運溺水病人。 救護者背朝向傷員蹲下,讓傷員將雙臂從擔架員肩上伸到胸前,兩手緊握。擔架員抓住傷員的大腿,慢慢站起來。如有上、下肢,脊柱骨折不能用此法。
③拖行法:適用於體重體型較大的傷患者。自己不能移動,現場又非常危險需要立即離開時,可用此法。非緊急情況下,勿用此種方法,以免造成傷者另一次的傷害,加重傷害。 救護者抓住傷口員的踝部或雙肩,將傷員拖出現場。如傷員穿著外衣,可將其鈕扣解開,把傷員身下的外衣拉至頭下,這樣拖拉時,可使傷員頭部受到一定保護。拖拉時不要彎曲或旋轉傷員的頸部和後背
④下梯法:適用清醒或昏迷者;體型較大、較重傷者。從樓梯往下運送。
⑤爬行法:適用清醒或昏迷傷者。在狹窄空間或濃煙的環境下。
⑥抱持法:適於年幼傷者,體輕者沒有骨折,傷勢不重,是短距離搬運的最佳方法。救護者蹲在傷員的一側,面向傷員,一隻手放在傷員的大腿下,另一隻手繞到傷員的背後,然後將其輕輕抱起。傷員如有脊柱或大腿骨折禁用此法。
2、兩位擔架員徙手搬運:
①轎杠式: 適用清醒傷患者,能用一臂或雙臂抓緊擔架員的傷患者,兩名救護者面對面各自用右手握住自己的左手腕。再用左手握住對方右手的手腕,然後,蹲下讓傷員將兩上肢分別放到兩名救護者的頸後,再坐到相互握緊的手上。兩名救護者同時站起,行走時同時邁出外側的腿,保持步調一致
②椅托式: 適用體弱而清醒的傷患者。兩名救護者面對面蹲在傷員的兩側,分別將靠近傷員一側的手伸到傷員背後握住對方的手腕。各自將另一隻手伸到傷員的大腿中部(膕窩處),握住對方的手腕。同時站起,行走時同時邁出外側的腿,保持步調一致。
③雙人拉車式: 適於意識不清的傷患者移上椅子、擔架或在狹窄地方搬運傷者。兩名救護者,一人站在傷員的背後將兩手從傷員腋下插入,把傷員兩前臂交叉於胸前,再抓住傷員的手腕,把傷員抱在懷里,另一人反身站在傷員兩腿中間將傷員兩腿抬起。兩名擔駕員一前一後地行走。 ④雙人扶腋法: 適於清醒傷患者,雙足受傷者。(由於此法簡便省力,常在運動會將被採用)。
⑤用靠椅抬走法:使病人坐在椅上,一人在後抬靠椅背部,另一人在前抬椅腳。
3、三人或四人徙手搬運: 三人或四人平托式: 適用於脊柱骨折的傷者。三名(或四人)救護者站在傷員未受傷的一側,分別在肩、臀和膝部。同時單膝跪在地上,分別抱住傷員的頭、頸、肩、後背、臀部、膝部及踝部。救護者同時站立,抬起傷員,齊步前進,以保持傷員軀干不被扭轉或彎曲。
①三人同側運送。
②三人異側運送。兩名救護者站在傷員的一側,分別在肩、腰、臀部、膝部,第三名救護者可站在對面,傷員的臀部,兩臂伸向傷口員臀下,握住對方擔架員的手腕。三名擔架員同時單膝跪地,分別抱住傷員肩、後背、臀、膝部,以後同時站立抬起傷員。
4、器械搬運:
①擔架的搬運既省力又方便,是常用的方法。適於病情較重,不宜徙手搬運,又需要轉送遠路途的傷員。常用的擔架有帆布折疊式擔架,此擔架可適於一般傷員的搬運。不宜運送脊柱損傷的傷員。若要使用,必須在帆布中加一塊木板。另一種是組合式(鏟式)擔架。適於不宜翻動的危重傷員。 抬擔架時的注意事項:擔架搬運時,傷員的腳在前,頭在後以便於觀察,先抬頭,後抬腳,擔架員應步調一致;向高處抬時,傷員頭朝前,足朝後(如上台階、過橋),前面的擔架員要放低擔架,後面的要抬高,以使病人保持水平狀態。下台階時相反。擔架員應邊走邊觀察傷員情況如神志、吸呼、脈搏。病情如有變化,應立即停下搶救,先放腳,後放頭。傷員用汽車運送時,擔架要固定好防止在起動、剎車時碰傷。夏天要注意防暑、冬季要預防凍傷。
5、幾種特殊傷的搬運:
①脊柱骨折的搬運: 脊柱骨折的傷員,在固定骨折或搬運時要防止脊椎彎曲或扭轉。因此,不能用普通軟擔架搬運要用木板擔架,嚴禁用一人抬胸、一人抬腿的拉車式搬運。 搬運時必須托住傷員的頭、肩、臀和下肢,這樣不使傷員的脊柱強度彎曲以免造成脊髓斷裂和下肢癱瘓的嚴重後果。
頸椎骨折的搬運: 三至四人,搬運方法同脊柱骨折。首先要有專人牽引,固定頭部,然後一人托肩,一人托臀,一人托下肢,動作一致抬放到硬板擔架上,頸下必須墊一小墊,使頭部與身體成直線位置。頸兩側用沙袋固定或用頸托(臨時頸托也可),肩部略墊高,防止頭部左右扭轉和前屈、後伸。
③臨時頸托的製作方法: 用報紙或畫報,把它折成長約40厘米,寬約10厘米。用三角巾或毛巾包好。將臨時頸托環繞頸部在前面打結。
④胸、腰椎骨折的搬運: 先將一塊木板(長度和寬度可容傷員俯卧)平放在傷員一側,然後由3-4人,分別扶托傷員的頭、肩、臀和下肢,動作一致,把傷員抬到或翻到硬木板上,使傷員俯卧位,胸上部應稍墊高並要取出傷員口袋內的硬東西,然後,用三至四根布帶(三角巾)把傷員固定在板上。
⑤骨盆骨折搬運 應使傷員仰卧,兩腿髖、膝關節半屈、膝下墊好衣卷,兩大腿略向外展、用1-2條三角巾折成寬頻,圍繞臀部和骨拋,在下腹部前面的中間打結。用另一條三角由折成寬條帶圍繞膝關節固定。用三人平托放在木板擔架上搬運。
⑥開放性氣胸搬運: 首先應嚴密地堵塞傷口,用三角巾懸吊固定傷側手臂,再用另一條三角巾圍繞胸部加以固定。搬運時傷員應採取半卧位並斜向傷側,迅速運送醫院。
⑦腹部內臟脫出的搬運: 內臟脫出應首先用消毒紗布與腕固定脫出的內臟,搬運時傷員應採取仰卧位,膝下墊高,使腹壁松馳,減少痛苦,同時還應根據傷口的縱橫形狀採取不同的卧位。如腹部傷口是橫裂的,就必須把兩腿屈曲;如是直裂傷口就應把腿放平,使傷口不易裂開。
⑧顱腦損傷搬運: 顱腦損傷(包括腦膨出)搬運時傷員應向健側卧位或穩定側卧位,以保持呼吸道通暢,頭部兩側應用衣卷固定,防止搖動並迅速送醫院。
⑨頜面傷搬運: 傷員應採取健側卧位或俯卧位,便於口內血液和分泌液向外流,保持呼吸道的通暢,以防止窒息。若伴有頸椎傷時,應按頸椎傷處理

3、脊椎骨折應該怎樣牽引及搬運方法?

1.一人牽引頭頸,使斷骨不致壓迫脊髓。如病人躺在地上,應跪在病人頭前,兩手扶住病人下巴下方,緩慢而用一定力量把病人的頭向自己的方向牽引。保持病人頭部的姿勢不動,牽引的要點是,不讓病人的脊柱屈曲。

2.另一人把門板湊到病人身邊,緊緊插向身下,使病人一翻身正好躺卧在板上。

3.另外兩人跪或蹲在病人的另一邊,一人伸手放在病人的肩膀和髖骨下面;另一人把手伸至大腿和小腿下方。

4.四人都准備妥當了,由一人喊:「預備翻」,管翻身的兩人就把病人的身體先側轉,兩人的動作務必一致,管牽引的人,這時也隨著身體的側轉,頭也應隨著身子一齊動轉,同時還要維持牽引。管門板的人,趁機把門板插入病人身後。動作一致、緩慢,是搬動病人的要點。

5.一人再喊:「預備——放」。管翻身的人緩慢地把病人的身體一致地放在門板上,管牽引的人,仍然把頭牽引並隨身子轉動。仰卧後,不可用枕頭,也不可再動身體。切忌一人抬上身、一人抬腿或用躺椅等使軀干彎曲的方法搬運。

6.牽引的人繼續牽引頭部,另一人將衣服揉成兩個團,填塞在病人的頭部和頸部,一直塞到肩部的兩側,填塞要緊、要結實(有沙袋好)。使病人的頭不能隨便轉動。再找一塊三角巾,疊成布條,從病人額頭,連兩旁衣服及門板,一齊包紮住。病人兩手足最好也捆住。其目的是固定好病人不使其在搬運時移動。

7.運送時要平穩,不宜顛動(尤其是火車或汽車運送時要注意)。此後不要再更換門板,要隨時注意病人的呼吸、心跳,也不要喂水和其他食物。趕緊送入醫院處理。

注意:胸腰椎骨折急救要點基本同頸椎骨折,只是頸部不用牽引。

4、運送腰椎骨折患者時最佳的方式是什麼

可以是平車四人搬運法

5、小搬運術的基本手法是什麼?

一、 搬運的概述

1、搬運的定義:規范、科學的搬運術對傷病員的搶救、治療和預後都是至關重要的。搬運不是簡單的體力勞動。

2、搬動的目的 使傷病員迅速脫離危險,糾正當時的病態體位,以減少痛苦,減少再受傷害,以免造成傷員殘疾。

3、搬運的模式:分為緊急搬運和非緊急搬運。

二、搬運的方法

分為徒手搬運和器械搬運兩種。

(一)徒手搬運

適用於緊急搶救或短距離運送,不適用於懷疑脊椎受傷的傷者。

1.單人搬運法

(1)扶行法:清醒能夠行走的傷者。

(2)背負法:清醒,但不能行走,體重輕的傷者。

(3)手抱法:體重較輕的傷者。

(4)拖運法:急救員無力將傷員搬抬(傷員意識不清)。

(5)爬行法:矮小通道或濃煙密布的火災現場。

2.雙人搬運法

(1)雙人扶行法:清醒、上肢沒有受傷的傷病者。

(2)前後扶持法:排除手臂或肩部受傷的傷病者。

(3)雙手座:清醒、手臂受傷但無力行走的傷病員。

(4)四手座:清醒但無力行走的傷病員。

3.三人平抬法 胸、腰椎骨折的傷者,穿過狹窄的通道,將傷者由地上移至擔架車上。

4.四人搬運法胸、腰椎骨折的傷者由地上移至脊柱板上。

5.多人搬運法(圓木滾動搬運) 對脊椎受傷的患者向擔架上搬動。

(二)器械搬運

適用於長距離運送,對意識不清、脊柱受傷或肢體骨折的傷病者尤為重要。

醫療器械

(1)醫用輪椅

不適合:脊柱、下肢骨折,不省人事,除心衰外的心臟病。

(2)可折疊樓梯輪椅(Weld、SpenCer、Skid系列)

特別適用於:樓梯、山坡、隧道等情況下的病員轉運。

自動鎖裝置保證安全地打開或折疊擔架椅。

(3)帆布擔架:由地面轉移到擔架上。

脊柱損傷者禁用。萬不得已盡量勿用。

(4)鏟式擔架:鏟式擔架是由左右兩片鋁合金板組成,擔架長度根據患者身長可作隨意調節。適用於專業運送骨折及危重患者、不宜翻動的創傷傷者。

(5)脊柱板:用於脊柱損傷病員的現場搬運6-8kg左右重,最大可承1100kg重量,能漂浮於水上,可透X-ray、MRI、CT等放射線。配套設備有:頸托、基板、頭部固定器、頭部約束帶、肢體約束帶。

(6)急救搬運毯

(7)負壓真空擔架

(8)吊籃擔架

(9)救護車擔架

(10)醫院擔架床

(11)急救車

(12)醫用直升機

6、腰椎骨折病人什麼方法搬運

?

7、搬運病人的方法?

搬運轉送病人時,要根據病人的具體情況,因地制宜,選擇合適的搬運方法、搬運工具。在抱扶病人時,救護者的動作要輕巧、敏捷、一致。整個過程應快而穩,避免因搬運而加重病人的病情。

1.擔架搬運法:

擔架的種類:擔架的種類很多,除制式普通擔架外,在救護現場,救護者可根據現場條件臨時製作簡易擔架,如被服擔架、繩絡擔架、門板擔架以及椅式擔架。

搬運方法:

由3~4人合成一組,將病人穩妥地移上擔架。

病人頭部向右,腳朝前,以便於擔架後者隨時觀察病人的變化。

抬擔架者前進應平穩,宜做到前面的人邁左腳,後面的人邁右腳。

無論是上坡還是下坡,抬擔架者應使病人保持在水平狀態。

2.徒手搬運法:

若急救現場找不到擔架,而且轉運路程較近,病人病情較輕,可採用徒手搬運法,但此法不宜用於病情較重或有骨折、胸部創傷的病人。

常用的徒手搬運法有:單人徒手搬運的如扶持法、抱扶法、背負法,雙人或多人徒手搬運的如拉車式、坐椅式、平抱式等方法。

如果懷疑病人有胸、腰椎骨折,則應採取「特殊」的方式搬運,禁止一人抱胸,一人搬腿的雙人搬抬法,因為這樣搬運易加重脊髓損傷。正確的是由三人配合搬運。一人托住肩胛部,一人扶住腰部和臀部,另一人扶住伸直和並攏的兩下肢,三人同時行動把病人輕輕「滾」到硬板擔架上。

取仰卧位時,在胸腰部用一個高約10厘米的小墊或衣服墊起。如果懷疑病人頸椎受傷,救護者則需十分小心。向擔架上搬動時,應由3~4人一起搬動,其中一人專管病人的頭部的牽引固定,使頭部始終保持與軀幹部成直線的位置,維持頸部不動。另有兩人托住軀干,一人托住下肢,將病人平直抬到擔架上,並在病人的頸下放一小枕,頭部左右用軟墊或沙袋固定。

3.機動車搬運法:

用機動車(尤其是救護車)搬運病人比較理想,但受條件限制。途中行車要減少顛簸,保持平穩。一般病人可取仰卧位,胸部受傷病人可用半卧位,顱腦受傷病人應使其頭部偏向一側。救護者應注意觀察病人的呼吸、脈搏等重要體征。

急症病人的體位一般情況下,病人可取仰卧位。但昏迷病人仰卧時,應將其頭部偏向一側,使口腔分泌物及嘔吐物易於流出,防止發生窒息和吸入性肺炎。

如病人有哮喘、呼吸困難或嚴重的心力衰竭,可讓病人取半卧位:用棉被等物將病人上半身支起,膝下墊一圓枕或疊好的小棉被,防止病人往下滑。

背、腰、臀部有傷口不能平卧及側卧的病人,可取俯卧位:病人俯卧,頭偏向一側,兩臀彎曲放在頭的兩側,腹部及膝下各墊一軟枕,即使病人體位舒適,又不影響呼吸道通暢。

有腹痛或腹部創傷的病人,可屈曲雙腿,以鬆弛腹部肌肉,降低腹壁緊張度。

四肢出血者,應將傷肢墊高,高於心臟水平。

與腰椎骨折搬運方法相關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