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骨折 > 骨折要怎麼辦

骨折要怎麼辦

發布時間:2020-09-11 00:54:50

1、骨折怎麼辦?

骨折是較為嚴重的骨損傷,發生骨折之後,不能隨意移動患者,如果有出血的情況,首先要及時止血,並處理傷口表面,有條件的話應先對傷口表面進行消毒,之後再用木棍等物體對傷處進行固定,並及時就醫。

當身體受到沖撞、從高處跌下等情況時,由於骨骼受到沖擊,很容易出現骨折的現象。由於許多人對於骨折後的處理措施並不了解,導致使用了一些錯誤的處理方式,比如習慣性的按摩傷處或者隨意搬運傷者,導致患者遭受到二次傷害。那骨折怎麼辦呢?
一、骨折怎麼辦
1、快速止血:骨折之後,如果同時伴隨肌肉組織的損傷,會有出血的情況,此時一定要及時止血,止血量大的話可以使用止血帶,盡量30分鍾左右換一次。
2、處理傷口:除了止血外,還應處理傷口表面,首先要將傷口表面的異物去除,但不要試圖將骨頭往裡面推,避免感染。有條件的話可以使用高錳酸鉀液對傷口表面進行消毒。
3、固定:骨折之後應在附近找找有沒有木棍、樹枝等,幫助患者原位固定,避免損傷到其他部位,並減輕疼痛感。如果有止痛葯物可以給患者服用,幫助減輕患者的痛苦。
完成以上基本的步驟之後,患者應及時到醫院就診,進行後續的治療。
二、骨折正常癒合時間
骨折是較為嚴重的骨骼創傷,骨折不但是骨骼受到損傷,而且周圍軟組織還可能受到損傷,因此,骨折之後只有骨癒合,才代表了骨折已經恢復,同時骨折周圍的軟組織也要恢復其原有的功能。而骨折之後多久能好是受多方面因素的影響的,比如骨折是否嚴重、骨折的具體部位以及患者的年齡、後續的營養狀況以及患者在骨折之後的固定情況等等。骨折的癒合要經歷幾個時期,包括血腫激化期、原始骨痂形成期、骨痂塑形期,一般來說,正常人骨折之後大約需要3個月才能完全恢復,也有一些情況較為特殊的患者,可能需要半年左右

2、骨折怎麼辦?

骨折相信大家並不陌生,尤其是在年輕人中,有時玩耍或者打籃球都會有人受傷骨折,那麼,對於骨折我們可以採取哪些措施呢?
骨折後該怎麼辦?
1、對於骨折患者,我們要盡量保持其不要活動,查看其傷口的嚴重程度,若不是很嚴重,可以採取些簡單的消毒方法,比如酒精或碘酒擦一下,再將其帶進醫院治療。
2、若此時傷口很嚴重,則應立即撥打120,讓患者平躺在地上,保持患者的清醒,不要將露出的骨頭歸位,而是用綳帶幫助骨折處上面的部位止血,防止流血過多。然後等待救援人員的到來。
3、骨折復位後患者的休養也是十分重要的,此時患者處於恢復期,稍不注意就會落下病根。患者在此期間不要洗冷水,多吃些富含鈣質的食物,另外可以適當活動,但要注意不要過度。
骨折後患者的休養是非常重要的,我們要注意其安靜的環境,避免落下病根。
哪些骨折需要手術?
一般情況下,能手法復位的是不首選手術的,但是現今社會由於經濟原因,好多不需要手術的被拉上了手術台,下面為您具體講解到底哪些需要手術。
骨折是頗為常見的外傷。要使斷了的骨頭長好,恢復原有的支撐、保護運動功能,首先要將斷端接起來,對好位置,醫學上稱之為復位。可想而知,復位越好,越利於骨折處骨頭的生長癒合,將來功能也越好。
復位的基本方法有兩種,即手法復位和手術復位。前者由醫生運用牽、拉、端、提、擠、按、旋轉等手法技巧,將斷骨復位;後者則是切開皮肉,在直視下將斷骨對好,並用板、釘等接骨材料將其牢固固定。
手法復位對身體干擾小,痛苦輕,癒合好,但由於隔著皮肉,復位效果常不夠理想。因此,在許多情況下需要進行手術治療,這種手術稱為切開復位內固定或切開整復內固定。
到底選擇哪種治療方法無疑應從病人利益出發,力爭效果好、痛苦小、花錢少。
但在市場經濟社會里,「經濟效益」可能左右醫生治療方案:有些本來採取手法復位即可治癒的患者卻被推上了手術台:有些醫院或醫生明明缺乏手術條件和技術,卻將本該開刀的病人攬下來,勉強施行非手術治療,貽誤了手術機會。也有些病人,特別是工傷、交通事故骨折病人,本來適合手法復位治療,只是由於缺乏醫學常識,看了x光片,發現沒有嚴絲合縫地對好,再三要求開刀。

3、骨折怎麼辦?

4、怎麼處理骨折?

骨折,是外傷及暴力造成的骨骼斷裂。骨折的主要臨床表現為:局部有疼痛、壓痛和腫脹;受傷部位有外形改變,如短縮、彎曲或形成不正常的角度(即變形);不是關節的部位,表現異常活動和骨摩擦的聲音;多發性骨折或特殊部位的骨折,可造成大出血、休克,並危及生命。骨斷端可損傷而殘廢。

外傷以及暴力擊打骨骼;從高處跌落或重物擠壓身體;老年人骨質疏鬆導致骨頭不結實,用力過猛,或下樓提物,或跌倒,均可造成骨折。

發生骨折後,應立即進行家庭急救,然後送往醫院。家庭急救方法有以下幾種:

(1)止血和包紮傷口,注意骨折傷口,無論大小都不宜使用外用葯物(如止血粉等葯)和未經消毒的水沖洗。妥當的處理是把傷口周圍消毒後,用無菌紗布覆蓋,加壓包紮止血。沒有大血管損傷時,不要使用止血帶止血。

(2)任何骨折都要給予臨時性固定,其目的是不讓骨折部位活動,以免加重損傷。

骨折固定要點是:固定范圍一定要超過受傷部位上、下的關節;固定時要添加堅硬不易彎曲的支撐物才有效,比如木棍、木板、樹枝、雨傘等物。

(3)骨折端如有畸形、彎曲等情況而皮膚又無傷口時,應使用手法牽引(一般是向兩側牽拉)後,進行骨折復位,再用夾板固定;如骨折斷端已穿破皮膚,應只行包紮而不要復位,以免將污物帶入傷口深處,導致感染。

(4)骨折病人必須固定後才能夠搬動和運送,尤其是脊柱骨折時更應注意,防止不正確的運送方法而加重損傷。

骨折固定如沒有現成的夾板,可就地取材,用木棒、竹板、手杖、傘以及樹枝等。常見中老年骨折固定方法如下:

①大腿骨折:將傷腿拉直,夾板長度上至腋窩,下過腳跟。兩塊夾板放於大腿內、外側,用綳帶或三角巾纏繞固定。

②小腿骨折:將傷肢拉直,夾板長度上至膝關節、下過腳跟。兩塊夾板放於小腿內、外側,用綳帶或三角巾纏繞固定。

③前臂骨折:上肢呈屈肘狀,夾板長度上至肘關節,下過手心。兩塊夾板放於前臂內、外側,用綳帶纏繞固定,然後用三角巾懸吊傷肢。

④上臂骨折:上肢呈屈肘狀,夾板長度上稍高於肩,下過肘關節。如有兩塊夾板,則一塊夾板放在臂內側,另一塊放在臂外側;如一塊夾板固定,則夾板放在臂外側,用綳帶來回纏繞固定,用三角巾懸吊傷肢。

⑤脊柱骨折:嚴禁亂加搬動,應在保持脊柱安定的狀況下,輕巧平穩地移至硬板擔架上,用三角巾固定,轉至醫院。如扶持傷員走動,或躺在軟擔架上,脊柱骨折會加重並引起神經損傷,發生截癱。

5、骨折一般要怎麼辦啊! 一般多久能好啊!

發生骨折立即去醫院做骨折固定術。否則會影響骨折的對位和生長。
然後就是休息
一個月後拍片根據拍片結果確定是否可以活動。
骨折癒合一般要三個月左右。
不管是哪個部位的骨折在恢復期間都不能活動。

6、骨折怎麼辦?

骨折了怎麼辦這個不能一概而論,要根據情況而定,如果骨折不嚴重,骨折沒有移位,疼痛也不明顯,這個時候進行簡單的外固定,比如石膏、支具、骨牽引。一般情況下經過4-6周的治療,骨折會逐漸纖維骨痂生長,骨折會穩定,疼痛會減輕,這樣慢慢的8-12周骨折就逐漸癒合。如果骨折比較重,移位比較明顯,就需要進行手術治療,手術切開復位內固定。術後要給予活血化瘀、改善循環、強筋壯骨、促進骨折癒合的葯物,同時骨折以後,要注意防止靜脈血栓的發生,可以給肝素抗凝進行預防治療;骨折以後還要抬高患肢,防止患肢進一步腫脹加重;骨折以後還要避免負重,給骨折癒合創造條件。

7、骨折怎麼辦?

臨床上最常見的骨折分為開放性骨折與閉合性骨折兩種,所以遇到骨折,要明確是開放性骨折,還是閉合性骨折。首先應查看病人是否安全,如果患者的生命體征平穩,且出現開放性骨折,切勿盲目處理,一定要等待專業人士救援。搬動患者之前應首先將骨折端固定,再進行包紮,可以就地取材,比如可以選用紙盒或者樹木、木材,就近將患者的肢體進行捆綁、搬動。如果為下肢骨折,一定要等待專業人員救治。患者被送往醫院以後,首先要進行局部檢查,排除其他部位的骨折,然後按臨床診斷的部位給患者拍取X片,首先應明確診斷,確診為輕微骨折的患者可以選擇保守治療,如夾板或石膏固定治療,錯位嚴重的患者可以選擇手術內固定,穿針、鋼板治療。

8、骨折怎麼辦?

骨折了怎麼辦,這個問題比較廣,首先要看一看什麼地方的骨折了,骨折的病人的年齡是多大,那麼骨折的性質、原因,是由於外傷性的,還是疲勞性的骨折,還是骨質疏鬆性骨折,那麼我們把它的原因,給它找一找,什麼原因造成的這個骨折,再一個骨折的類型,那麼它是這種閉合性骨折呢,還是開放性骨折,那麼它的部位在哪裡,是在脊柱的椎體上骨折呢,還是說在關節附近骨折了,還是在骨幹骨折了,我們把這個要搞清楚,那麼處理上我們就要看,骨折是有沒有明顯的移位,如果沒有明顯移位,那我們做一個簡單的固定就行了,也是閉合性的,沒有明顯移位的,我們就做一個簡單的固定,骨折很快能夠癒合,如果是那麼開放的,又是關節內的骨折,那這肯定就需要手術了。

與骨折要怎麼辦相關的內容